李書翰望著眼前的李師師,心中湧起了與她相認的衝動,但想到自己如今仍是大宋朝廷的通緝要犯,與之相認對她並無益處,於是強忍著心中的悲痛,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師師姑娘說笑了,老夫一直在西夏,怎會與師師姑娘見過麵呢?”
“哦?”李師師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隨後又輕聲對武植開口道,“武郎,不知你找妾身有何事?”
武植柔聲說道:“並無其他事,隻是師師這幾日忙於處理四海錢莊事宜,為夫心疼,所以前來探望。這位李大人也是理財能手,故而帶他前來,與師師交流一下理財管理方麵的經驗。”
李師師美眸閃亮,一行人來到後院亭中就座,李書翰強作歡顏地與李師師交流起來。
一個時辰後,李書翰望著眼前的李師師,眼中滿是慈愛,感慨道:“師師姑娘如此聰慧,著實讓我佩服,此次交談令我受益匪淺。”
話落,他轉頭看向旁邊的武植,起身道:“侯爺,時候不早了,那老朽就先告辭了。”
武植點頭,隨後李書翰強忍心中不舍,離開了帥府後院,迴到了自己的住處。
剛迴到住所,就傳來了咚咚咚的敲門聲。
李書翰打開房門,隻見李明珠一臉緊張地問道:“老師,侯爺找你前去,沒有為難你吧?”
李書翰心中一暖,看著眼前這個和自己女兒年紀相仿的女子,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說道:“公主,讓你擔心了,放心吧,侯爺並未為難老朽。”
李明珠聞言,心中也放鬆下來,接著說道:“那明珠就不打擾老師休息了,老師早些安歇吧。”說完,她輕輕欠身,轉身離去。
因對西夏發起進攻的計劃提前,武植讓李明珠和李書翰盡快返迴西夏擔任內應,同時安排公孫勝、朱武、陳達、楊春幾人偽裝成李明珠的隨從,與他們一同前往西夏。
西夏皇宮內,李乾順聽聞內侍來報,得知李明珠已返迴西夏,頓時麵色大喜,沉聲道:“快把明珠公主宣進宮來!”內侍領命匆匆離去。
少頃,李明誅攜李書翰踏入西夏皇宮,徑直來到李乾順所在的禦書房。
李乾順一看到李明珠的身影,臉上瞬間泛起虛偽的笑容,關切地說道:“明珠啊,你可算迴來了,哥哥一直懸著心,生怕你在宋境遭遇什麽不測。”
“李乾順,你少在那裏假惺惺了,如今我已幫你打探到重要消息,你答應過我,不再逼我去遼國和親的事,還算數吧?”李明珠冷哼一聲。
李乾順聽聞李明珠此言,臉上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冷意,轉瞬便恢複了溫和的神色,開口道:“明珠啊,你這是說的什麽話?哥哥向來一言九鼎,隻要你能為我帶迴重要消息,又怎會食言?”
李明珠對李乾順的話不屑一顧,但如今她已下定決心依靠武植來繼承西夏大統,所以也沒有揭穿李乾順那虛偽的麵目。
李乾順這時示意周圍的內侍退出禦書房,房內隻剩下他、李明珠和李書翰三人。他看向李明珠,說道:“明珠,如今你們已經迴來,快把在大宋境內探得的情報說來聽聽吧。”
李明珠看著李乾順,眼中閃過一絲嘲諷,開口道:“經過我和老師一年的探查發現,陝西六路的主事之人武植,是個深受大宋皇帝寵幸的臣子。雖說他如今身居高位,但在朝中並無根基。”
李乾順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這情報他早有耳聞,算不得重要。他望向李明珠,質問道:“你們在宋境一年多,難道就這些發現?”
李明珠搖了搖頭,道:“自然不止這些。此次在宋境,我喬裝打扮成經略帥府的侍女,得知了一個重要消息。”
李乾順急切追問:“什麽消息?快說!”
李明珠裝出得意的神情,說道:“好像是宋朝準備近段時間對咱們西夏發動攻擊。”
“什麽?”李乾順滿臉驚訝,他從蔡京那裏得到的消息,不是說要兩年時間嗎?這距離兩年還差幾個月呢,怎麽會提前了?
李乾順目光緊緊盯著李明珠,嚴肅問道:“你得到的消息,可屬實?”
這時,旁邊的李書翰接過話頭,稟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如今北宋宋境之內的京兆府已開始秣馬厲兵。”
李乾順猛地站起身來,在禦書房內來迴踱步,心中暗自思忖著:“沒想到這大宋那邊竟然會提前發起進攻。不行啊,就憑我西夏如今的兵力,要想抵擋住宋軍的進攻,怕是極為困難,看來必須得盡快向遼國求援才是。”
想著,李乾順望向眼前的李明珠,目光之中閃過一絲異樣。
“明珠啊,其實哥哥還有一件事,得煩勞你去幫忙辦一下。”思索良久,李乾順這才轉頭,對著李明珠緩緩說道。
“嗬嗬。”李明珠冷笑一聲,不屑道,“李乾順,我早料到你的話不可輕信。不過,你以為我在宋境待了一年多,就隻探查到這點情報嗎?”
李乾順眼眸一亮,那虛偽的臉上又堆起了笑容,趕忙說道:“哎呀,明珠啊,哥哥怎會是說話不算數的人呢?實在是如今我西夏麵臨滅國危機,這才不得已向你尋求幫助呀,不過,明珠你若還有重要情報,怎麽不一次性說完呢?”
李明珠搖搖頭,冷聲道:“李乾順,若你想要本公主的情報,必須下一封詔書,宣布取消本公主與遼國的聯姻,並且答應本公主能夠參與朝政事宜。”
李乾順聞言,神色微微一變,他望著李明珠,緩緩說道:“明珠,此事也不是不可考慮,可你讓為兄如何知曉你的情報是否值這個價呀?”
李明珠搖頭道:“當然值這個價。這情報是關於宋朝對我西夏進攻的線路圖,以及兵力配置。”
李乾順聞言眼睛一亮,急切地問道:“明珠,你有如此重要的情報,怎麽不快快說來呢?放心,隻要你情報屬實,為兄一定答應你的條件。”
李明珠直視李乾順道:“李乾順,你的心思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先下詔書封我為監國長公主,而後我自會把情報告知於你。”
李乾順臉上變幻莫測,沉默片刻後,開口說道:“好,朕答應你的要求,即刻下詔書封你為監國長公主,希望你能言出必行。”
李明珠微微點頭,道:“李乾順,那就等明日早朝上你宣布詔書後,本公主自會告知你。”
言罷,她帶著老師李書翰開禦書房,朝公主府走去。
李乾順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臉上閃過一絲陰狠,“啪嗒”一聲,他憤恨地將案桌前的奏折掃落在地,低聲咒罵道:“李明珠啊李明珠,你不過是我西夏用以聯姻的工具罷了,竟妄圖逃脫本王手掌心,真是癡心妄想。
不過既然你掌握著如此重要的情報,暫時答應你又何妨?等西夏度過此次危機,朕便立刻把你送往遼國。”
說罷,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決絕。
次日,西夏皇宮內,文武大臣們望著殿中央的李明珠,滿臉狐疑。雖說西夏公主不像宋朝公主那般僅具尊貴身份,而是擁有一定權力,可李明珠本是這一代被議定與遼國聯姻的公主,怎會出現在早朝大殿之上呢?
不一會兒,李乾順現身於帝座上方。朝臣行禮後,李乾順沉聲道:“今日早朝,召明珠公主前來,朕有要事宣布。”言罷,他示意身旁宦官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詔李明珠為西夏監國長公主,即日起參與朝政。望爾憑借才德謀略,為西夏籌謀劃策,共商國事,助朕成就大業。”欽此。
宦官宣旨完畢,下方朝臣頓時議論紛紛。
左右尚書仆射趕忙上前,向李乾順稟道:“陛下,您正處壯年,實無必要冊封監國公主。況且明珠公主已被定好與遼國和親,還望陛下收迴成命。”眾朝臣也跟著附和。
大殿中央,李明珠看著周圍交頭接耳的朝臣,眼眸中閃過一絲譏諷,心中暗道:你們也沒幾天好日子了,到時候都得在宋軍鐵騎下哀號。
“好了,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再諫。”李乾順雖心中竊喜,臉上卻故作威嚴地對著下方朝臣說道。
隨即,李乾順看向殿中的明珠公主,道:“明珠,朕已封你為監國長公主,今後你可參與朝政,望你輔助朕,管理好西夏。”
李明珠看著帝座上的李乾順,心中雖不情願,但還是躬身抱拳道:“明珠多謝兄長厚愛,日後必定全力輔助兄長成就大業。”
周圍的朝臣目睹這兩兄妹的舉動,心中不禁暗自揣測,難道是由於兄妹情深,自家陛下不忍心將妹妹送往遼國和親,所以才冊封她為監國長公主嗎?
朝會結束後,李乾順通過李明珠提供的情報,了解到宋朝將提前向西夏發起進攻,隨即留下了尚書令、中書令、左右尚書仆射、樞密使和李明珠等人。
“哦?”李師師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隨後又輕聲對武植開口道,“武郎,不知你找妾身有何事?”
武植柔聲說道:“並無其他事,隻是師師這幾日忙於處理四海錢莊事宜,為夫心疼,所以前來探望。這位李大人也是理財能手,故而帶他前來,與師師交流一下理財管理方麵的經驗。”
李師師美眸閃亮,一行人來到後院亭中就座,李書翰強作歡顏地與李師師交流起來。
一個時辰後,李書翰望著眼前的李師師,眼中滿是慈愛,感慨道:“師師姑娘如此聰慧,著實讓我佩服,此次交談令我受益匪淺。”
話落,他轉頭看向旁邊的武植,起身道:“侯爺,時候不早了,那老朽就先告辭了。”
武植點頭,隨後李書翰強忍心中不舍,離開了帥府後院,迴到了自己的住處。
剛迴到住所,就傳來了咚咚咚的敲門聲。
李書翰打開房門,隻見李明珠一臉緊張地問道:“老師,侯爺找你前去,沒有為難你吧?”
李書翰心中一暖,看著眼前這個和自己女兒年紀相仿的女子,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說道:“公主,讓你擔心了,放心吧,侯爺並未為難老朽。”
李明珠聞言,心中也放鬆下來,接著說道:“那明珠就不打擾老師休息了,老師早些安歇吧。”說完,她輕輕欠身,轉身離去。
因對西夏發起進攻的計劃提前,武植讓李明珠和李書翰盡快返迴西夏擔任內應,同時安排公孫勝、朱武、陳達、楊春幾人偽裝成李明珠的隨從,與他們一同前往西夏。
西夏皇宮內,李乾順聽聞內侍來報,得知李明珠已返迴西夏,頓時麵色大喜,沉聲道:“快把明珠公主宣進宮來!”內侍領命匆匆離去。
少頃,李明誅攜李書翰踏入西夏皇宮,徑直來到李乾順所在的禦書房。
李乾順一看到李明珠的身影,臉上瞬間泛起虛偽的笑容,關切地說道:“明珠啊,你可算迴來了,哥哥一直懸著心,生怕你在宋境遭遇什麽不測。”
“李乾順,你少在那裏假惺惺了,如今我已幫你打探到重要消息,你答應過我,不再逼我去遼國和親的事,還算數吧?”李明珠冷哼一聲。
李乾順聽聞李明珠此言,臉上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冷意,轉瞬便恢複了溫和的神色,開口道:“明珠啊,你這是說的什麽話?哥哥向來一言九鼎,隻要你能為我帶迴重要消息,又怎會食言?”
李明珠對李乾順的話不屑一顧,但如今她已下定決心依靠武植來繼承西夏大統,所以也沒有揭穿李乾順那虛偽的麵目。
李乾順這時示意周圍的內侍退出禦書房,房內隻剩下他、李明珠和李書翰三人。他看向李明珠,說道:“明珠,如今你們已經迴來,快把在大宋境內探得的情報說來聽聽吧。”
李明珠看著李乾順,眼中閃過一絲嘲諷,開口道:“經過我和老師一年的探查發現,陝西六路的主事之人武植,是個深受大宋皇帝寵幸的臣子。雖說他如今身居高位,但在朝中並無根基。”
李乾順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這情報他早有耳聞,算不得重要。他望向李明珠,質問道:“你們在宋境一年多,難道就這些發現?”
李明珠搖了搖頭,道:“自然不止這些。此次在宋境,我喬裝打扮成經略帥府的侍女,得知了一個重要消息。”
李乾順急切追問:“什麽消息?快說!”
李明珠裝出得意的神情,說道:“好像是宋朝準備近段時間對咱們西夏發動攻擊。”
“什麽?”李乾順滿臉驚訝,他從蔡京那裏得到的消息,不是說要兩年時間嗎?這距離兩年還差幾個月呢,怎麽會提前了?
李乾順目光緊緊盯著李明珠,嚴肅問道:“你得到的消息,可屬實?”
這時,旁邊的李書翰接過話頭,稟道:“陛下,此事千真萬確,如今北宋宋境之內的京兆府已開始秣馬厲兵。”
李乾順猛地站起身來,在禦書房內來迴踱步,心中暗自思忖著:“沒想到這大宋那邊竟然會提前發起進攻。不行啊,就憑我西夏如今的兵力,要想抵擋住宋軍的進攻,怕是極為困難,看來必須得盡快向遼國求援才是。”
想著,李乾順望向眼前的李明珠,目光之中閃過一絲異樣。
“明珠啊,其實哥哥還有一件事,得煩勞你去幫忙辦一下。”思索良久,李乾順這才轉頭,對著李明珠緩緩說道。
“嗬嗬。”李明珠冷笑一聲,不屑道,“李乾順,我早料到你的話不可輕信。不過,你以為我在宋境待了一年多,就隻探查到這點情報嗎?”
李乾順眼眸一亮,那虛偽的臉上又堆起了笑容,趕忙說道:“哎呀,明珠啊,哥哥怎會是說話不算數的人呢?實在是如今我西夏麵臨滅國危機,這才不得已向你尋求幫助呀,不過,明珠你若還有重要情報,怎麽不一次性說完呢?”
李明珠搖搖頭,冷聲道:“李乾順,若你想要本公主的情報,必須下一封詔書,宣布取消本公主與遼國的聯姻,並且答應本公主能夠參與朝政事宜。”
李乾順聞言,神色微微一變,他望著李明珠,緩緩說道:“明珠,此事也不是不可考慮,可你讓為兄如何知曉你的情報是否值這個價呀?”
李明珠搖頭道:“當然值這個價。這情報是關於宋朝對我西夏進攻的線路圖,以及兵力配置。”
李乾順聞言眼睛一亮,急切地問道:“明珠,你有如此重要的情報,怎麽不快快說來呢?放心,隻要你情報屬實,為兄一定答應你的條件。”
李明珠直視李乾順道:“李乾順,你的心思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先下詔書封我為監國長公主,而後我自會把情報告知於你。”
李乾順臉上變幻莫測,沉默片刻後,開口說道:“好,朕答應你的要求,即刻下詔書封你為監國長公主,希望你能言出必行。”
李明珠微微點頭,道:“李乾順,那就等明日早朝上你宣布詔書後,本公主自會告知你。”
言罷,她帶著老師李書翰開禦書房,朝公主府走去。
李乾順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臉上閃過一絲陰狠,“啪嗒”一聲,他憤恨地將案桌前的奏折掃落在地,低聲咒罵道:“李明珠啊李明珠,你不過是我西夏用以聯姻的工具罷了,竟妄圖逃脫本王手掌心,真是癡心妄想。
不過既然你掌握著如此重要的情報,暫時答應你又何妨?等西夏度過此次危機,朕便立刻把你送往遼國。”
說罷,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決絕。
次日,西夏皇宮內,文武大臣們望著殿中央的李明珠,滿臉狐疑。雖說西夏公主不像宋朝公主那般僅具尊貴身份,而是擁有一定權力,可李明珠本是這一代被議定與遼國聯姻的公主,怎會出現在早朝大殿之上呢?
不一會兒,李乾順現身於帝座上方。朝臣行禮後,李乾順沉聲道:“今日早朝,召明珠公主前來,朕有要事宣布。”言罷,他示意身旁宦官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詔李明珠為西夏監國長公主,即日起參與朝政。望爾憑借才德謀略,為西夏籌謀劃策,共商國事,助朕成就大業。”欽此。
宦官宣旨完畢,下方朝臣頓時議論紛紛。
左右尚書仆射趕忙上前,向李乾順稟道:“陛下,您正處壯年,實無必要冊封監國公主。況且明珠公主已被定好與遼國和親,還望陛下收迴成命。”眾朝臣也跟著附和。
大殿中央,李明珠看著周圍交頭接耳的朝臣,眼眸中閃過一絲譏諷,心中暗道:你們也沒幾天好日子了,到時候都得在宋軍鐵騎下哀號。
“好了,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再諫。”李乾順雖心中竊喜,臉上卻故作威嚴地對著下方朝臣說道。
隨即,李乾順看向殿中的明珠公主,道:“明珠,朕已封你為監國長公主,今後你可參與朝政,望你輔助朕,管理好西夏。”
李明珠看著帝座上的李乾順,心中雖不情願,但還是躬身抱拳道:“明珠多謝兄長厚愛,日後必定全力輔助兄長成就大業。”
周圍的朝臣目睹這兩兄妹的舉動,心中不禁暗自揣測,難道是由於兄妹情深,自家陛下不忍心將妹妹送往遼國和親,所以才冊封她為監國長公主嗎?
朝會結束後,李乾順通過李明珠提供的情報,了解到宋朝將提前向西夏發起進攻,隨即留下了尚書令、中書令、左右尚書仆射、樞密使和李明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