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京兆府知府徐天啟正被五花大綁地囚於一座帳篷之中。
徐天啟滿心覺得自己倒黴透頂,他剛從武功縣傳令歸來,正欲返迴長安城,途中竟遭遇了一支百人的西夏鐵騎。
他所率領的人馬根本無力抗衡,轉瞬之間便被斬殺。幸得他及時亮明身份,那西夏千夫長覺得他尚有利用價值,才免遭殺身之禍,隨後便將他押解至西夏營地。
徐天啟瑟縮於帳篷之內,內心被恐慌徹底占據。
他生性貪生怕死且貪婪無度,往昔憑借向蔡京奉上巨額銀錢,才得以獲任京兆府知府之職。
此刻,他腦海之中雜亂無章,各種念頭紛至遝來:“究竟如何是好?一旦西夏人對我有所不利,我苦苦謀求的榮華富貴豈不是要化為泡影?”
正想著,帳篷門簾被掀開,那個把他抓獲的千夫長走了進來。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道:“宋朝的官兒,我們王爺找你,我們王爺要見你。”
隨後伸手拎住了徐天啟的衣領,拖著他便往李察哥的營帳中走去。
徐天啟被拽得踉踉蹌蹌,嘴裏不停地求饒:“軍爺,輕點,輕點啊!”
千夫長根本不理會他,很快就把他拖到了李察哥的營帳前,一把將他扔了進去。
徐天啟摔了個狗啃泥,狼狽不堪地抬起頭,看到李察哥正坐在上方,目光冷冷地盯著他。
“你便是京兆府的知府?”李察哥目光鎖定地上狼狽不堪的徐天啟,出聲問道。
徐天啟忙不迭地點頭,應道:“稟大王,小的正是京兆府的知府徐天啟。”
李察哥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哼,瞧你這副窩囊模樣,也配忝居一方父母官之位?”
徐天啟戰戰兢兢,唯唯諾諾地說道:“大王息怒,小的……小的也是迫不得已。”
李察哥長身而起,走到徐天啟麵前,沉聲道:“本王有幾個問題要問詢於你,期望你能如實迴應。若敢有絲毫欺瞞耍詐之處,那就休怪本王鐵麵無情!”
言罷,李察哥信手抽出腰間彎刀,那彎刀在帳內燭火映照下寒光凜凜,攝人心魄。
目睹那閃爍寒光的刀刃,徐天啟“撲通”一聲癱跪於地,哭嚎叫嚷道:“大王有何問題盡可發問,小的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察哥目光緊盯著徐天啟問道:“長安城內現如今守軍有多少人?”
徐天啟哆哆嗦嗦地迴答道:“大王,大概有 3 萬餘人吧。”
李察哥又道:“城中糧草可還充足?”
徐天啟頓了頓:“糧草。大王,糧草充足,因為周邊各縣的糧草都被運入了長安城內了。”
李察哥收起彎刀,冷哼一聲:“你最好沒騙本王,否則有你好看。”
徐天啟連忙磕頭:“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啊,大王。”
李察哥揮揮手:“帶他下去,嚴加看管。”
身旁的將士聽到李察哥的吩咐,抓起那徐天啟走出了營帳。
隨後,李察哥獨坐營帳之中暗自思忖。此刻,他已從席天齊口中探得長安城當下的城防情形,不禁心頭一沉。
須知,如今的長安城雖不及大唐盛世時那般規模宏大,卻依舊城牆巍峨高聳。而他所率之兵全係騎兵,此次出征僅攜少量攻城器械。
若要強攻,勢必付出慘重代價;但如果就此返迴,空手而歸,又覺得心中不甘。
李察哥端坐營帳之中,喃喃自語:“這長安城宛如一塊極為棘手的硬骨頭,若要強攻,部隊必定損失慘重,可要想施行偷襲之策卻又無從下手,偷襲……”
念及此處,他雙眸陡然一亮,刹那間計上心來,當即對身旁的隨從吩咐道:“立即召集眾將領商議軍務。”
不多時,西夏眾將領紛紛趕來,營帳內氣氛凝重。李察哥環視眾人,開口道:“本王剛剛從宋人的京兆府知府那裏得到了消息,如今長安城已戒備森嚴,且城內糧草充足,我們想要攻下長安城,必定會損失慘重。”
西夏眾將聽到李察哥之言麵露凝重,其中有萬夫長到:“王爺,那現如今我們應該怎麽辦?是強攻,還是班師迴朝呢?”
李察哥道:“強攻,傷亡太大,班師迴朝,無功而返,本王也不甘心。本王已有一計,可減少我軍損失,又有破城之機。”
眾將聞聽此言,麵上頓現喜色。有性急的萬夫長按捺不住,抱拳行禮道:“還請王爺速速明示。”
李察哥嘴角微微上揚,淺笑道:“如今我們不是擒獲了宋朝京兆府的知府麽?可令那知府引領我們進入長安城。隻需遣一隊士兵,喬裝成知府的隨從,威逼他開啟長安城城門。待我軍將士將城門掌控在手,我西夏鐵騎便可徑直長驅而入,席卷長安城。”
眾將聽聞,皆點頭稱許。
一名將領開口道:“王爺此計甚佳,隻是那知府會否乖乖就範?”
“哈哈哈哈哈”,
李察哥大笑一聲,朗聲道:“那宋朝知府分明是貪生怕死之徒,為保全自家性命,定會聽從我等指令行事。”
眾將領聞言,紛紛齊聲附和:“王爺英明!”
李察哥大手一揮,下令:“事不宜遲,即刻著手準備。”
刹那間,西夏軍營內一片喧囂忙碌之象,眾人皆為即將來臨的行動進行著最後的籌備工作。
臨潼縣內,花榮正在營帳中向武直與龍衛右廂眾將領稟報探得的消息。“武大人,我等對長安周邊展開探查時,於距長安城約三十餘裏的一處官道上,發現一隊遇害的將士。從現場狀況推斷,西夏大軍或許就在附近。”
武植聽聞,神色凝重:“花校尉,此事幹係重大,你可曾仔細勘查過現場?”
花榮拱手迴應:“迴大人,末將已仔細查勘。那些將士死狀慘烈,身上傷口多是西夏彎刀所留,且周邊存有諸多馬蹄印。”
說完,花榮又從懷中取出一塊令牌,遞與武植,“大人,此乃手下自那些被害將士身上搜得的令牌。”
武直接過令牌,待看清其上形製,臉色驟變。“此乃京兆府府衙內史員的令牌。”
旋即迅速下令:“速去傳喚劉縣令前來。”營帳內的校尉聞令,躬身行禮後疾步而出。
不一會,劉縣令氣喘籲籲步入營帳之中。“武大人,不知喚下官前來所為何事?”
“劉縣令,依你所說,京兆府知府徐天啟現今正率隨從於長安城周邊縣城轉運錢糧,可是這般情形?”
劉縣令拭去額頭汗珠,匆忙迴應:“迴大人,確有此情形。”
武直輕歎一聲,將手中令牌遞予劉縣令。劉縣令接過細瞧,神色陡變:“這……這是京兆府的令牌。武大人,怎會現京兆府的令牌在此?莫非是京兆府之人遭遇變故?”
武植神情陰鬱,沉聲道:“此令牌是我軍將士在距長安城不遠處的官道上,從遇害人員身上尋得的,隻怕這徐天啟已是性命堪憂。不行,我等需火速奔赴長安城。倘若城中知曉此情形,定會引發騷亂,致使軍心浮動。”
語畢,武植扭頭對唿延灼下令:“唿延將軍,立即令全體將士整備行裝,即刻開拔,奔赴長安城。”
唿延灼深知事態緊迫,遂與諸位校尉退出營帳,著手準備事宜。
片刻之後,大軍集結完畢,全軍向著長安城疾馳而去。
臨潼縣距離長安城並不遠,隻有 30 餘裏路程。武植及龍衛右廂軍經過約三個時辰的急行,已抵達長安城城門之下。
長安城內的守軍遠遠望見一支大軍來勢洶洶地逼近,誤將其當作西夏大軍前來攻城,頓時驚慌失措,趕忙拉響了警戒信號。
轉瞬之間,城牆之上迅速布滿了嚴陣以待的士兵,一支支利箭搭在弓弦之上,箭頭齊刷刷地對準了下方的龍衛右廂軍。
龍衛右廂都指揮使唿延灼見狀,扯著嗓子大吼道:“切莫放箭,是自己人!”
此時,城牆上的將領已然看清下方軍隊身著大宋禁軍服飾的模樣,隻是仍不敢掉以輕心,遂抬高聲音喝道:“來者是哪一路人馬?速速報上名來!”
“我乃鄜延路經略安撫招討置製使武大人麾下唿延灼,此次是跟隨武大人前來增援的禁軍。”
城上的將領正是京兆府兵馬都監劉法,他聽聞唿延灼的話語後,眉頭輕輕一皺:“如今鄜延路已然全境淪陷,鄜延路的安撫使呂惠卿大人都已戰死沙場,可下麵來的人卻聲稱是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麾下,不過看那人的樣子又不像是假冒。”
於是他提高音量大聲喝道:“可有憑證?”
唿延灼從懷中掏出令牌,遞給了花榮。花榮拉弓射箭,“嗖”一聲,令牌直射入上方的城牆之上。
城上的劉法俯身撿起令牌,拿在手中反複查驗,待確認毫無差池後,趕忙對身旁的將士吩咐道:“快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緊接著,他也腳步匆匆地跑下城樓迎接,隻因武植身為經略安撫招討使,雖說並不隸屬於永興軍路,可在當下整個永興軍路範圍之內,就屬武植的官職最為顯要了。
沉重的城門緩緩開啟,武植和唿延灼率領大軍魚貫而入。
徐天啟滿心覺得自己倒黴透頂,他剛從武功縣傳令歸來,正欲返迴長安城,途中竟遭遇了一支百人的西夏鐵騎。
他所率領的人馬根本無力抗衡,轉瞬之間便被斬殺。幸得他及時亮明身份,那西夏千夫長覺得他尚有利用價值,才免遭殺身之禍,隨後便將他押解至西夏營地。
徐天啟瑟縮於帳篷之內,內心被恐慌徹底占據。
他生性貪生怕死且貪婪無度,往昔憑借向蔡京奉上巨額銀錢,才得以獲任京兆府知府之職。
此刻,他腦海之中雜亂無章,各種念頭紛至遝來:“究竟如何是好?一旦西夏人對我有所不利,我苦苦謀求的榮華富貴豈不是要化為泡影?”
正想著,帳篷門簾被掀開,那個把他抓獲的千夫長走了進來。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道:“宋朝的官兒,我們王爺找你,我們王爺要見你。”
隨後伸手拎住了徐天啟的衣領,拖著他便往李察哥的營帳中走去。
徐天啟被拽得踉踉蹌蹌,嘴裏不停地求饒:“軍爺,輕點,輕點啊!”
千夫長根本不理會他,很快就把他拖到了李察哥的營帳前,一把將他扔了進去。
徐天啟摔了個狗啃泥,狼狽不堪地抬起頭,看到李察哥正坐在上方,目光冷冷地盯著他。
“你便是京兆府的知府?”李察哥目光鎖定地上狼狽不堪的徐天啟,出聲問道。
徐天啟忙不迭地點頭,應道:“稟大王,小的正是京兆府的知府徐天啟。”
李察哥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哼,瞧你這副窩囊模樣,也配忝居一方父母官之位?”
徐天啟戰戰兢兢,唯唯諾諾地說道:“大王息怒,小的……小的也是迫不得已。”
李察哥長身而起,走到徐天啟麵前,沉聲道:“本王有幾個問題要問詢於你,期望你能如實迴應。若敢有絲毫欺瞞耍詐之處,那就休怪本王鐵麵無情!”
言罷,李察哥信手抽出腰間彎刀,那彎刀在帳內燭火映照下寒光凜凜,攝人心魄。
目睹那閃爍寒光的刀刃,徐天啟“撲通”一聲癱跪於地,哭嚎叫嚷道:“大王有何問題盡可發問,小的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察哥目光緊盯著徐天啟問道:“長安城內現如今守軍有多少人?”
徐天啟哆哆嗦嗦地迴答道:“大王,大概有 3 萬餘人吧。”
李察哥又道:“城中糧草可還充足?”
徐天啟頓了頓:“糧草。大王,糧草充足,因為周邊各縣的糧草都被運入了長安城內了。”
李察哥收起彎刀,冷哼一聲:“你最好沒騙本王,否則有你好看。”
徐天啟連忙磕頭:“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啊,大王。”
李察哥揮揮手:“帶他下去,嚴加看管。”
身旁的將士聽到李察哥的吩咐,抓起那徐天啟走出了營帳。
隨後,李察哥獨坐營帳之中暗自思忖。此刻,他已從席天齊口中探得長安城當下的城防情形,不禁心頭一沉。
須知,如今的長安城雖不及大唐盛世時那般規模宏大,卻依舊城牆巍峨高聳。而他所率之兵全係騎兵,此次出征僅攜少量攻城器械。
若要強攻,勢必付出慘重代價;但如果就此返迴,空手而歸,又覺得心中不甘。
李察哥端坐營帳之中,喃喃自語:“這長安城宛如一塊極為棘手的硬骨頭,若要強攻,部隊必定損失慘重,可要想施行偷襲之策卻又無從下手,偷襲……”
念及此處,他雙眸陡然一亮,刹那間計上心來,當即對身旁的隨從吩咐道:“立即召集眾將領商議軍務。”
不多時,西夏眾將領紛紛趕來,營帳內氣氛凝重。李察哥環視眾人,開口道:“本王剛剛從宋人的京兆府知府那裏得到了消息,如今長安城已戒備森嚴,且城內糧草充足,我們想要攻下長安城,必定會損失慘重。”
西夏眾將聽到李察哥之言麵露凝重,其中有萬夫長到:“王爺,那現如今我們應該怎麽辦?是強攻,還是班師迴朝呢?”
李察哥道:“強攻,傷亡太大,班師迴朝,無功而返,本王也不甘心。本王已有一計,可減少我軍損失,又有破城之機。”
眾將聞聽此言,麵上頓現喜色。有性急的萬夫長按捺不住,抱拳行禮道:“還請王爺速速明示。”
李察哥嘴角微微上揚,淺笑道:“如今我們不是擒獲了宋朝京兆府的知府麽?可令那知府引領我們進入長安城。隻需遣一隊士兵,喬裝成知府的隨從,威逼他開啟長安城城門。待我軍將士將城門掌控在手,我西夏鐵騎便可徑直長驅而入,席卷長安城。”
眾將聽聞,皆點頭稱許。
一名將領開口道:“王爺此計甚佳,隻是那知府會否乖乖就範?”
“哈哈哈哈哈”,
李察哥大笑一聲,朗聲道:“那宋朝知府分明是貪生怕死之徒,為保全自家性命,定會聽從我等指令行事。”
眾將領聞言,紛紛齊聲附和:“王爺英明!”
李察哥大手一揮,下令:“事不宜遲,即刻著手準備。”
刹那間,西夏軍營內一片喧囂忙碌之象,眾人皆為即將來臨的行動進行著最後的籌備工作。
臨潼縣內,花榮正在營帳中向武直與龍衛右廂眾將領稟報探得的消息。“武大人,我等對長安周邊展開探查時,於距長安城約三十餘裏的一處官道上,發現一隊遇害的將士。從現場狀況推斷,西夏大軍或許就在附近。”
武植聽聞,神色凝重:“花校尉,此事幹係重大,你可曾仔細勘查過現場?”
花榮拱手迴應:“迴大人,末將已仔細查勘。那些將士死狀慘烈,身上傷口多是西夏彎刀所留,且周邊存有諸多馬蹄印。”
說完,花榮又從懷中取出一塊令牌,遞與武植,“大人,此乃手下自那些被害將士身上搜得的令牌。”
武直接過令牌,待看清其上形製,臉色驟變。“此乃京兆府府衙內史員的令牌。”
旋即迅速下令:“速去傳喚劉縣令前來。”營帳內的校尉聞令,躬身行禮後疾步而出。
不一會,劉縣令氣喘籲籲步入營帳之中。“武大人,不知喚下官前來所為何事?”
“劉縣令,依你所說,京兆府知府徐天啟現今正率隨從於長安城周邊縣城轉運錢糧,可是這般情形?”
劉縣令拭去額頭汗珠,匆忙迴應:“迴大人,確有此情形。”
武直輕歎一聲,將手中令牌遞予劉縣令。劉縣令接過細瞧,神色陡變:“這……這是京兆府的令牌。武大人,怎會現京兆府的令牌在此?莫非是京兆府之人遭遇變故?”
武植神情陰鬱,沉聲道:“此令牌是我軍將士在距長安城不遠處的官道上,從遇害人員身上尋得的,隻怕這徐天啟已是性命堪憂。不行,我等需火速奔赴長安城。倘若城中知曉此情形,定會引發騷亂,致使軍心浮動。”
語畢,武植扭頭對唿延灼下令:“唿延將軍,立即令全體將士整備行裝,即刻開拔,奔赴長安城。”
唿延灼深知事態緊迫,遂與諸位校尉退出營帳,著手準備事宜。
片刻之後,大軍集結完畢,全軍向著長安城疾馳而去。
臨潼縣距離長安城並不遠,隻有 30 餘裏路程。武植及龍衛右廂軍經過約三個時辰的急行,已抵達長安城城門之下。
長安城內的守軍遠遠望見一支大軍來勢洶洶地逼近,誤將其當作西夏大軍前來攻城,頓時驚慌失措,趕忙拉響了警戒信號。
轉瞬之間,城牆之上迅速布滿了嚴陣以待的士兵,一支支利箭搭在弓弦之上,箭頭齊刷刷地對準了下方的龍衛右廂軍。
龍衛右廂都指揮使唿延灼見狀,扯著嗓子大吼道:“切莫放箭,是自己人!”
此時,城牆上的將領已然看清下方軍隊身著大宋禁軍服飾的模樣,隻是仍不敢掉以輕心,遂抬高聲音喝道:“來者是哪一路人馬?速速報上名來!”
“我乃鄜延路經略安撫招討置製使武大人麾下唿延灼,此次是跟隨武大人前來增援的禁軍。”
城上的將領正是京兆府兵馬都監劉法,他聽聞唿延灼的話語後,眉頭輕輕一皺:“如今鄜延路已然全境淪陷,鄜延路的安撫使呂惠卿大人都已戰死沙場,可下麵來的人卻聲稱是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麾下,不過看那人的樣子又不像是假冒。”
於是他提高音量大聲喝道:“可有憑證?”
唿延灼從懷中掏出令牌,遞給了花榮。花榮拉弓射箭,“嗖”一聲,令牌直射入上方的城牆之上。
城上的劉法俯身撿起令牌,拿在手中反複查驗,待確認毫無差池後,趕忙對身旁的將士吩咐道:“快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緊接著,他也腳步匆匆地跑下城樓迎接,隻因武植身為經略安撫招討使,雖說並不隸屬於永興軍路,可在當下整個永興軍路範圍之內,就屬武植的官職最為顯要了。
沉重的城門緩緩開啟,武植和唿延灼率領大軍魚貫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