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月,蘇澤都泡在了店宅務的公務當中。
這期間,也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首先是蔡襄真的將自己的那本新官手冊送了過來,看來蔡襄對這件事早有總結,最終編輯排版了一下就寫成了。
蘇澤又請蔡襄給書起名,最後定名為《新官到任儀注》,算是一本新官上任的操作指南。
讓蘇澤驚喜的是,這本書竟然一下子就給他貢獻了一百五十點文脈之氣!
隻能說蔡襄不愧是文學家書法家,就是一本工具書,寫的也是生動有趣,內容也是深入淺出。
將這本書丟給阿紙,讓他製作雕版刊印出來,蘇澤又承諾會將賣書的所得全部交給蔡襄,卻被蔡襄拒絕:
“隻要能讓新官到任少走點彎路,那就算是蔡某的功德了。”
蘇澤卻堅持說道:
“古有子貢贖人之事,蔡郎中如此功德卻不受,後人又如何能將自己的經驗寫出來教諭世人呢?售書所得應該歸蔡郎中所有,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大賣,蔡郎中更可以大擺宴席,這樣大家就更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寫成書出版了。”
蔡襄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就和蘇澤做了君子約定,滿意的迴去了。
而阿紙那邊,上一次和王安石等人的文會的文集已經刊印出來了。
反正材料都是桃花源的,也沒有人力成本,蘇澤幹脆一次印了一百本,讓人送到了王安石等人的家中。
這類文集自然不是用來自己收藏的,這其中楊寘拿走了最多,他每次赴宴都會帶上文集分發傳閱,而他作為狀元參加的宴席又是最多的。
結果就是參加文會的一眾人都在汴京士人圈子裏又出了名,蘇澤和曾鞏兩個沒考中的,也被拿來和楊寘王安石等甲科進士相提並論了。
看到一本文集竟然傳播如此之快,由此可見汴京士人的文學生活匱乏。
蘇澤更堅定了辦小報的想法,他抽空又拜訪了曾鞏,說服了對方參與辦報。
至於第一期,曾鞏提議還是先向熟人約稿,等弄出名氣再向大眾征稿,蘇澤聽從他的建議,又拉來公證人王安石,給曾鞏開出了一個月五貫錢的聘金,請他擔任小報的主筆。
這些日子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王安石要返迴江西老家成婚了。
雖然王安石高中進士第四名,但是依然要在審官院侯闕,也就是等待相應的官職出缺,才能正式做官。
做官之後就沒那麽自由,王安石的母親吳氏一合計,決定帶著一大家子返迴臨川老家,將兒子的婚事辦了。
眾人知道了這件事,紛紛向王安石送上禮物,不過王安石堅決不肯接受貴重的禮物,最後也隻是按照士人交往的利益,收下了風幹的雉雞作為禮物。
在休沐之日送別了王安石,蘇澤又忙起了搬家。
有了公務在身,再住在張堯佐家中實在是不方便了,蘇澤最後還是搬迴了小院。
好在蘇澤的行李也不多,最後隻是馮士元上門幫了忙,就重新搬迴了舊宅。
不過這期間張道成派人將小院子修整了一番,還買下了後麵鄰居家的宅子,也算是一進變成了兩進的宅子。
此外馮士元也租下了隔壁的宅子,搬來了蘇澤邊上。
桃花源同樣也變了樣子。
從蔡襄那邊得到了150點文脈之氣後,蘇澤有了總計165點文脈之氣,總算是緩解了窘境。
可是剛剛攢到了文脈之氣,蘇澤一進入桃花源,廚神就找了上來。
“桃源主人,隻是製醬還是不夠的,做菜還需要油。”
蘇澤沒想到【挑剔】這個技能竟然這麽麻煩,他隻好問道:
“那要怎麽製油?”
“如今常用的是胡麻油,隻要種植胡麻,再建造一座【榨油工坊】就可以了。不過。”
“不過什麽?”
胡麻,其實就是芝麻,也就是後世說的香油。
芝麻油自然是香的,但是作為炒菜的油卻又過於濃烈了,而且很多人也吃不慣芝麻油的香味。
“如果桃源主人不喜歡胡麻烹飪的食物,可以載種芸薹。”
“芸薹?”
這時候阿農湊過來說道:
“不就是油菜嗎?”
原來是油菜啊,油菜榨的油就是菜籽油,這也是後世常用的油料作物之一。
阿農又說道:
“這油菜可以和稻穀套種,也就是一畝土地上可以同時出產油菜和稻穀。”
蘇澤眼睛一亮,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建造農田的花費,也能減少雇傭農蘊童子的花費!
蘇澤想起自己前世的時候,在江南的一些地區,確實會在冬季種油菜,然後等到春季收獲了油菜種植水稻,然後到了兩季水稻收獲之後再播種油菜。
這種套種可以有效的節約土地,在保證主糧生產的同時,也增加經濟作物的收益。
在後世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海,還能增加旅遊業收入。
蘇澤滿意的對阿農說道:
“我這就去買油菜種子,阿農嚐試套種油菜,將套種的方法記錄下來。”
任何一種農業技術的發展,都能大大有利於百姓,蘇澤正好在桃花源實驗套種油菜和水稻的農耕技術,以後等到自己有機會主政一方,就可以推廣這項技術了。
阿農點點頭,又迴到田間勞作。
廚神童子又拉著蘇澤說道:
“桃源主人,那我還需要一座【榨油坊】,一個【普通豬舍】,至於【屠宰場】就不需要了,殺豬我可在行了!這樣就能開始做菜了!”
蘇澤張開長卷,【榨油坊】是藍色建築,需要15點文脈之氣,也需要一名農蘊童子在裏麵工作,而【普通豬舍】是綠色建築,隻需要10點文脈之氣,也需要一名農蘊童子全職照料。
蘇澤咬咬牙,又花去了35點文脈之氣。
這次依然招募了兩個普通的靈蘊童子。
看著僅剩的130點文脈之氣,蘇澤再次感慨這文脈之氣真的不夠花啊。
就在蘇澤準備離開桃花源的時候,吏蘊童子阿帳找上了蘇澤。
“桃源主人,這些賬目有問題。”
蘇澤一凜,他總共送進來了幾批賬本,馮士元的賬本很幹淨,阿帳沒有看出什麽大問題。
這一批是蘇澤從店宅務架閣庫中取來的店宅務賬本,阿帳才看了三天,就已經看出問題了?
蘇澤說道:
“好好和我說一說,哪裏有問題。”
這期間,也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首先是蔡襄真的將自己的那本新官手冊送了過來,看來蔡襄對這件事早有總結,最終編輯排版了一下就寫成了。
蘇澤又請蔡襄給書起名,最後定名為《新官到任儀注》,算是一本新官上任的操作指南。
讓蘇澤驚喜的是,這本書竟然一下子就給他貢獻了一百五十點文脈之氣!
隻能說蔡襄不愧是文學家書法家,就是一本工具書,寫的也是生動有趣,內容也是深入淺出。
將這本書丟給阿紙,讓他製作雕版刊印出來,蘇澤又承諾會將賣書的所得全部交給蔡襄,卻被蔡襄拒絕:
“隻要能讓新官到任少走點彎路,那就算是蔡某的功德了。”
蘇澤卻堅持說道:
“古有子貢贖人之事,蔡郎中如此功德卻不受,後人又如何能將自己的經驗寫出來教諭世人呢?售書所得應該歸蔡郎中所有,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大賣,蔡郎中更可以大擺宴席,這樣大家就更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寫成書出版了。”
蔡襄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就和蘇澤做了君子約定,滿意的迴去了。
而阿紙那邊,上一次和王安石等人的文會的文集已經刊印出來了。
反正材料都是桃花源的,也沒有人力成本,蘇澤幹脆一次印了一百本,讓人送到了王安石等人的家中。
這類文集自然不是用來自己收藏的,這其中楊寘拿走了最多,他每次赴宴都會帶上文集分發傳閱,而他作為狀元參加的宴席又是最多的。
結果就是參加文會的一眾人都在汴京士人圈子裏又出了名,蘇澤和曾鞏兩個沒考中的,也被拿來和楊寘王安石等甲科進士相提並論了。
看到一本文集竟然傳播如此之快,由此可見汴京士人的文學生活匱乏。
蘇澤更堅定了辦小報的想法,他抽空又拜訪了曾鞏,說服了對方參與辦報。
至於第一期,曾鞏提議還是先向熟人約稿,等弄出名氣再向大眾征稿,蘇澤聽從他的建議,又拉來公證人王安石,給曾鞏開出了一個月五貫錢的聘金,請他擔任小報的主筆。
這些日子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王安石要返迴江西老家成婚了。
雖然王安石高中進士第四名,但是依然要在審官院侯闕,也就是等待相應的官職出缺,才能正式做官。
做官之後就沒那麽自由,王安石的母親吳氏一合計,決定帶著一大家子返迴臨川老家,將兒子的婚事辦了。
眾人知道了這件事,紛紛向王安石送上禮物,不過王安石堅決不肯接受貴重的禮物,最後也隻是按照士人交往的利益,收下了風幹的雉雞作為禮物。
在休沐之日送別了王安石,蘇澤又忙起了搬家。
有了公務在身,再住在張堯佐家中實在是不方便了,蘇澤最後還是搬迴了小院。
好在蘇澤的行李也不多,最後隻是馮士元上門幫了忙,就重新搬迴了舊宅。
不過這期間張道成派人將小院子修整了一番,還買下了後麵鄰居家的宅子,也算是一進變成了兩進的宅子。
此外馮士元也租下了隔壁的宅子,搬來了蘇澤邊上。
桃花源同樣也變了樣子。
從蔡襄那邊得到了150點文脈之氣後,蘇澤有了總計165點文脈之氣,總算是緩解了窘境。
可是剛剛攢到了文脈之氣,蘇澤一進入桃花源,廚神就找了上來。
“桃源主人,隻是製醬還是不夠的,做菜還需要油。”
蘇澤沒想到【挑剔】這個技能竟然這麽麻煩,他隻好問道:
“那要怎麽製油?”
“如今常用的是胡麻油,隻要種植胡麻,再建造一座【榨油工坊】就可以了。不過。”
“不過什麽?”
胡麻,其實就是芝麻,也就是後世說的香油。
芝麻油自然是香的,但是作為炒菜的油卻又過於濃烈了,而且很多人也吃不慣芝麻油的香味。
“如果桃源主人不喜歡胡麻烹飪的食物,可以載種芸薹。”
“芸薹?”
這時候阿農湊過來說道:
“不就是油菜嗎?”
原來是油菜啊,油菜榨的油就是菜籽油,這也是後世常用的油料作物之一。
阿農又說道:
“這油菜可以和稻穀套種,也就是一畝土地上可以同時出產油菜和稻穀。”
蘇澤眼睛一亮,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建造農田的花費,也能減少雇傭農蘊童子的花費!
蘇澤想起自己前世的時候,在江南的一些地區,確實會在冬季種油菜,然後等到春季收獲了油菜種植水稻,然後到了兩季水稻收獲之後再播種油菜。
這種套種可以有效的節約土地,在保證主糧生產的同時,也增加經濟作物的收益。
在後世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海,還能增加旅遊業收入。
蘇澤滿意的對阿農說道:
“我這就去買油菜種子,阿農嚐試套種油菜,將套種的方法記錄下來。”
任何一種農業技術的發展,都能大大有利於百姓,蘇澤正好在桃花源實驗套種油菜和水稻的農耕技術,以後等到自己有機會主政一方,就可以推廣這項技術了。
阿農點點頭,又迴到田間勞作。
廚神童子又拉著蘇澤說道:
“桃源主人,那我還需要一座【榨油坊】,一個【普通豬舍】,至於【屠宰場】就不需要了,殺豬我可在行了!這樣就能開始做菜了!”
蘇澤張開長卷,【榨油坊】是藍色建築,需要15點文脈之氣,也需要一名農蘊童子在裏麵工作,而【普通豬舍】是綠色建築,隻需要10點文脈之氣,也需要一名農蘊童子全職照料。
蘇澤咬咬牙,又花去了35點文脈之氣。
這次依然招募了兩個普通的靈蘊童子。
看著僅剩的130點文脈之氣,蘇澤再次感慨這文脈之氣真的不夠花啊。
就在蘇澤準備離開桃花源的時候,吏蘊童子阿帳找上了蘇澤。
“桃源主人,這些賬目有問題。”
蘇澤一凜,他總共送進來了幾批賬本,馮士元的賬本很幹淨,阿帳沒有看出什麽大問題。
這一批是蘇澤從店宅務架閣庫中取來的店宅務賬本,阿帳才看了三天,就已經看出問題了?
蘇澤說道:
“好好和我說一說,哪裏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