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特寫篇——從古至今的中國戲曲總概
你了解中華優秀文化嗎? 作者:來自北溫帶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國戲曲曆史悠久,種類豐富,以下是一些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戲曲劇種及其形式特點:
古代戲曲
- 元雜劇
- 發展背景: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壯大為其提供了發展基礎,同時元代知識分子地位低下,促使他們投身於雜劇創作。
- 形式特點
- 表演形式融合:將詩詞、歌唱、對白、音樂、舞蹈等多種表演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戲曲表演體係。
- 故事情節完整: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角色配合,角色分為旦、末、淨、醜等行當,每個行當都有其特定的表演風格和任務。
- 時空表現虛擬:用演員虛擬動作表現劇中時空場景的更替,通過演員的表演和台詞來暗示時間和空間的變化。
- 音樂結構嚴謹:音樂采用北曲,曲調豐富,節奏明快,具有強烈的表現力。
- 代表作品: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等。
- 昆曲
- 發展曆程:約在元末明初形成於江蘇昆山一帶,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明代中葉,昆曲向北方流傳,和北方地區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北昆”;原來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昆曲,則被稱為“南昆”。
- 形式特點
- 唱腔優美:曲調悠揚婉轉,節奏舒緩,旋律細膩,具有很高的音樂性和藝術性。
- 文詞典雅:文詞典雅華美,寓意深切,發音吐字講究格律板眼,對演員的文化素養和演唱技巧要求較高。
- 表演細膩:表演以載歌載舞為主要特色,動作細膩、優美,舞蹈動作與唱腔、音樂緊密配合,熔詩、樂、歌、舞、戲於一爐。
- 伴奏獨特: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呐、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
- 代表作品: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近現代戲曲
- 京劇
- 形成背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台、和春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吸收了昆曲、秦腔的部分方法及一些地方民間曲調,最終形成京劇。
- 形式特點
- 唱腔豐富:以西皮、二黃為主要唱腔,西皮唱腔明快激昂,常用於表現歡快、激昂的情緒;二黃唱腔深沉渾厚,常用於表現悲傷、肅穆的情感。
- 行當齊全: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每個行當又有細分,如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各行當都有其獨特的表演風格和技巧。
- 表演規範:表演注重程式化,有嚴格的動作規範和表演套路,如手勢、眼神、台步等都有固定的要求,同時也注重演員的身段和武功技巧。
- 舞台布景簡潔:舞台布景相對簡潔,主要通過演員的表演和道具來營造氛圍和表現場景。
- 服裝化妝精美:服裝和化妝具有鮮明的特色,不同的角色行當有不同的服裝和臉譜,能夠直觀地表現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 代表作品:《玉堂春》《長阪坡》《群英會》《貴妃醉酒》等。
- 越劇
- 發展曆程: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曆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曆史性演變。
- 形式特點
- 唱腔柔美:唱腔委婉細膩,曲調優美動聽,多以抒情為主,善於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
- 表演細膩:表演注重情感表達和細節處理,動作輕柔優美,富有江南靈秀之氣。
- 題材廣泛:以“才子佳人”題材居多,但也涵蓋了其他各種題材,如曆史故事、民間傳說等。
- 舞台美術精致:舞台布景、服裝、化妝等方麵較為精致,注重營造出優美的舞台效果。
- 代表作品:《梁祝》《紅樓夢》《碧玉簪》《西廂記》等。
- 黃梅戲
- 起源與發展: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20 世紀 50 年代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
- 形式特點
- 唱腔明快: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易於傳唱。
- 表演質樸: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富有生活氣息。
- 題材貼近生活:題材多來源於民間生活,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和願望。
- 代表作品:《天仙配》《女駙馬》等。
- 評劇
- 形成曆程: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
- 形式特點
- 唱工見長:以唱工見長,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易於觀眾理解和接受。
- 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表演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貼近現實生活,能夠真實地反映社會現象和人民的生活狀況。
- 音樂節奏明快:音樂節奏明快,旋律簡單易記,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 代表作品:《花為媒》《白蛇傳》《拜月記》等。
- 豫劇
- 起源與發展:發源於河南開封,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創新發展起來。
- 形式特點
- 唱腔激昂: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具有較強的表現力。
- 音樂伴奏獨特: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節奏鮮明,富有節奏感。
- 表演風格豪放:表演風格豪放大氣,動作幅度較大,富有激情。
- 代表作品:《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程嬰救孤》等。
- 川劇
- 形成與發展:流行於四川、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起源時間多有歧異,但形成於清代卻有共識。
- 形式特點
- 聲腔多樣:由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
- 變臉絕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變臉絕技,通過快速變換臉譜來表現人物的情緒和心理變化。
- 表演幽默:表演風格幽默風趣,富有喜劇色彩,同時也能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內涵。
- 代表作品:《賣畫拍門》《五台會兄》《白蛇傳》《薛寶釵》等。
古代戲曲
- 元雜劇
- 發展背景: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壯大為其提供了發展基礎,同時元代知識分子地位低下,促使他們投身於雜劇創作。
- 形式特點
- 表演形式融合:將詩詞、歌唱、對白、音樂、舞蹈等多種表演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戲曲表演體係。
- 故事情節完整: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角色配合,角色分為旦、末、淨、醜等行當,每個行當都有其特定的表演風格和任務。
- 時空表現虛擬:用演員虛擬動作表現劇中時空場景的更替,通過演員的表演和台詞來暗示時間和空間的變化。
- 音樂結構嚴謹:音樂采用北曲,曲調豐富,節奏明快,具有強烈的表現力。
- 代表作品: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等。
- 昆曲
- 發展曆程:約在元末明初形成於江蘇昆山一帶,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明代中葉,昆曲向北方流傳,和北方地區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北昆”;原來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昆曲,則被稱為“南昆”。
- 形式特點
- 唱腔優美:曲調悠揚婉轉,節奏舒緩,旋律細膩,具有很高的音樂性和藝術性。
- 文詞典雅:文詞典雅華美,寓意深切,發音吐字講究格律板眼,對演員的文化素養和演唱技巧要求較高。
- 表演細膩:表演以載歌載舞為主要特色,動作細膩、優美,舞蹈動作與唱腔、音樂緊密配合,熔詩、樂、歌、舞、戲於一爐。
- 伴奏獨特: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呐、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
- 代表作品: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近現代戲曲
- 京劇
- 形成背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台、和春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吸收了昆曲、秦腔的部分方法及一些地方民間曲調,最終形成京劇。
- 形式特點
- 唱腔豐富:以西皮、二黃為主要唱腔,西皮唱腔明快激昂,常用於表現歡快、激昂的情緒;二黃唱腔深沉渾厚,常用於表現悲傷、肅穆的情感。
- 行當齊全: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每個行當又有細分,如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各行當都有其獨特的表演風格和技巧。
- 表演規範:表演注重程式化,有嚴格的動作規範和表演套路,如手勢、眼神、台步等都有固定的要求,同時也注重演員的身段和武功技巧。
- 舞台布景簡潔:舞台布景相對簡潔,主要通過演員的表演和道具來營造氛圍和表現場景。
- 服裝化妝精美:服裝和化妝具有鮮明的特色,不同的角色行當有不同的服裝和臉譜,能夠直觀地表現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 代表作品:《玉堂春》《長阪坡》《群英會》《貴妃醉酒》等。
- 越劇
- 發展曆程: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曆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曆史性演變。
- 形式特點
- 唱腔柔美:唱腔委婉細膩,曲調優美動聽,多以抒情為主,善於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
- 表演細膩:表演注重情感表達和細節處理,動作輕柔優美,富有江南靈秀之氣。
- 題材廣泛:以“才子佳人”題材居多,但也涵蓋了其他各種題材,如曆史故事、民間傳說等。
- 舞台美術精致:舞台布景、服裝、化妝等方麵較為精致,注重營造出優美的舞台效果。
- 代表作品:《梁祝》《紅樓夢》《碧玉簪》《西廂記》等。
- 黃梅戲
- 起源與發展: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20 世紀 50 年代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
- 形式特點
- 唱腔明快: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易於傳唱。
- 表演質樸: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富有生活氣息。
- 題材貼近生活:題材多來源於民間生活,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和願望。
- 代表作品:《天仙配》《女駙馬》等。
- 評劇
- 形成曆程: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
- 形式特點
- 唱工見長:以唱工見長,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易於觀眾理解和接受。
- 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表演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貼近現實生活,能夠真實地反映社會現象和人民的生活狀況。
- 音樂節奏明快:音樂節奏明快,旋律簡單易記,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 代表作品:《花為媒》《白蛇傳》《拜月記》等。
- 豫劇
- 起源與發展:發源於河南開封,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創新發展起來。
- 形式特點
- 唱腔激昂: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具有較強的表現力。
- 音樂伴奏獨特: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節奏鮮明,富有節奏感。
- 表演風格豪放:表演風格豪放大氣,動作幅度較大,富有激情。
- 代表作品:《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程嬰救孤》等。
- 川劇
- 形成與發展:流行於四川、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起源時間多有歧異,但形成於清代卻有共識。
- 形式特點
- 聲腔多樣:由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
- 變臉絕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變臉絕技,通過快速變換臉譜來表現人物的情緒和心理變化。
- 表演幽默:表演風格幽默風趣,富有喜劇色彩,同時也能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內涵。
- 代表作品:《賣畫拍門》《五台會兄》《白蛇傳》《薛寶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