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皇家
瘋批王爺先別反,太後娘娘有喜了 作者:見山不見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折子寫的倒是冠冕堂皇。”
隨手將奏折遞給王公公後起身:“走,去母後那看看。”
殷明覺並未多言,隻跟在身後一起向外走。
宮牆外的柳樹隨風輕擺,殷明覺緊隨其後,穿過長長的迴廊,來到了太後居住的慈寧宮。宮女們見皇上駕到,紛紛行禮,殷明覺則低頭不語,保持著應有的禮節。
“母後,兒臣來看您了。”皇上推開宮門,聲音溫和。
蕭茹瑾正坐在窗邊插花,聽到聲音,抬起頭來,眼中滿是擔憂:“恆兒,恢複得怎麽樣,快來讓母後看看。”
殷明覺進來後行了禮,便靜靜地站在一旁。盛子恆走到蕭茹瑾身邊坐下,任由蕭茹瑾打量。
“身子還沒恢複就如此操勞,你最會讓哀家擔憂。”
“正是不想讓母後之後再擔憂,朕才做此決定。母後已經為朕做了很多了,朕也該盡快成長。”盛子恆笑著,語罷看向王公公,王公公立刻將手中的奏折遞給了他。
“母後,朕今日來還有件事想與你商議。您看看這折子。”
蕭茹瑾接過奏折看了起來,片刻後,她著眉緩緩開口:“此事你如何看?”
“朕覺著,崔自奇告老還鄉是好事也是壞事。”盛子恆沉吟片刻開口:“他若迴去了,朝堂之上朕更容易掌控,但我們也沒辦法再對其下手,準他返鄉,亦不知是不是放虎歸山。”
“而且,他那個兒子崔鈺,也是個不安分的主。”
聽盛子恆一番分析,蕭茹瑾心中很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她事事操心的少年了。蕭茹瑾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恆兒,你的考慮很周全。崔自奇的確是個棘手的人物,但他的離去,也許正是我們重新整頓朝綱的好機會。至於崔鈺,如何應對便要看你的本事了。”
盛子恆聞言鬆了口氣,看來他的想法沒錯:“母後所言甚是。朕會命人密切監視崔鈺的動向,確保他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另外,”蕭茹瑾繼續說道:“朝中還有不少忠良之士,你應當多加提拔,以穩定人心,切莫要拘泥於世家子弟,寒門之才也應得到重用。”
“母後教誨,朕銘記於心。”盛子恆恭敬地迴答,已然有了一代明君的風範。
母子倆又聊了片刻盛子恆便迴去,禦書房還有許多折子沒看,盛子恆得抓緊迴去將折子批完。
“顧命大臣先留下吧,哀家有事與你說。”殷明覺早便預料到,恭敬地應了一聲,便留在了慈寧宮中。
蕭茹瑾示意宮女們都退下,然後她緩緩開口:“顧命大臣好算計。”
殷明覺聞言立刻跪在地上:“太後娘娘,臣惶恐。”
“陛下那日召我入宮,我確有猜測,但這是陛下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若拒絕,或是再去與娘娘商議,恐怕會傷了陛下的心啊!”
聞言,蕭茹瑾並未說話,片刻後笑了一聲:“行了,起來吧。”
殷明覺聞言這才敢抬起頭,見蕭茹瑾確實在笑,這才從地上站起。
“哀家自然知道你對恆兒忠心耿耿,不然也不會任由你如此簡單便成了這顧命大臣。”殷明覺擦了擦頭上的汗,蕭茹瑾繼續說著:“但哀家有些話,還是要單獨與你說。”
殷明覺低頭,語氣恭敬:“太後請講。”
“哀家知道,朝中局勢複雜,恆兒雖然已經逐漸有自己的想法,但畢竟經驗尚淺。哀家希望你能多加提點,助他一臂之力。但同時,哀家也希望你能保持自己的立場,不要被朝中紛爭所左右。”
殷明覺聽後,心中一凜,蕭茹瑾看出他眼中的疑惑,也不想再做隱瞞。
“哀家入宮時,你已經在這朝堂為官了吧。”蕭茹瑾說著,從椅子上站起來,看著窗外:“你是聰明人,應該能猜到,哀家入宮並非本意。”
殷明覺靜靜聽著,點了點頭。
“哀家入宮數載,初時雖為皇後,但屈辱卻是一分不少。哀家與先帝相看兩厭,每次見麵都不歡而散。”
“哀家在這深宮之中,與妃子鬥,與帝王鬥,與大臣鬥。”
“如今,哀家累了。”
蕭茹瑾說著,眼神看向天邊,他被困在這深宮裏數年,如今是時候離開了。
殷明覺明白太後的話中之意,鄭重地迴答:“太後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皇上。”
蕭茹瑾滿意地點了點頭,她知道殷明覺是個聰明人,懂得如何在複雜的朝局中保持平衡。
“迴去吧,去看看陛下折子批的如何。”
殷明覺走後,盛亓從屏風後走出來,見蕭茹瑾現在窗邊,輕輕從背後抱住了她。
盛亓的雙臂環繞著蕭茹瑾,他能感受到愛人的疲憊與釋然。在這深宮之中,她曾是權力的中心,如今卻隻想遠離紛爭,享受一份寧靜。
盛亓的聲音低沉而溫柔,縈繞在蕭茹瑾的耳邊:“你已經做得足夠多了,現在是時候讓一切歸於平靜。”
蕭茹瑾輕輕歎息,倚靠在盛亓的懷中,她的眼中閃過一絲疲憊:“是啊,我已經盡力了,如今隻願恆兒能夠穩坐江山,不再有其他波折。”
盛亓輕撫著她的發絲,安慰道:“恆兒天資聰穎,又有殷明覺的輔佐,定能開創一番盛世。”
“但願如此。”蕭茹瑾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確定,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許。
殷明覺迴到了禦書房,盛子恆正埋首於奏折之中,眉頭緊鎖。
“迴來了?”聽見腳步聲,盛子恆抬起頭,將手邊批過的奏折遞給殷明覺。
“你看看,朕批的有沒有問題。”
語罷便繼續埋頭於奏折之中,殷明覺看著盛子恆,似是看到了這個國家的希望。
夜幕降臨,宮燈初上,慈寧宮中,蕭茹瑾與盛亓相依而坐,享受著難得的寧靜。
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他們身上,為這寧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柔和。蕭茹瑾輕輕靠在盛亓的肩上,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盛亓感受到蕭茹瑾的沉默,他輕聲問道:“在想些什麽?”
蕭茹瑾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沒什麽,隻是覺得,這一切總算要結束了,居然還有些不適應。”
盛亓緊握著她的手並未言語,兩人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享受著彼此的陪伴,直到夜深人靜,想到海枯石爛。
隨手將奏折遞給王公公後起身:“走,去母後那看看。”
殷明覺並未多言,隻跟在身後一起向外走。
宮牆外的柳樹隨風輕擺,殷明覺緊隨其後,穿過長長的迴廊,來到了太後居住的慈寧宮。宮女們見皇上駕到,紛紛行禮,殷明覺則低頭不語,保持著應有的禮節。
“母後,兒臣來看您了。”皇上推開宮門,聲音溫和。
蕭茹瑾正坐在窗邊插花,聽到聲音,抬起頭來,眼中滿是擔憂:“恆兒,恢複得怎麽樣,快來讓母後看看。”
殷明覺進來後行了禮,便靜靜地站在一旁。盛子恆走到蕭茹瑾身邊坐下,任由蕭茹瑾打量。
“身子還沒恢複就如此操勞,你最會讓哀家擔憂。”
“正是不想讓母後之後再擔憂,朕才做此決定。母後已經為朕做了很多了,朕也該盡快成長。”盛子恆笑著,語罷看向王公公,王公公立刻將手中的奏折遞給了他。
“母後,朕今日來還有件事想與你商議。您看看這折子。”
蕭茹瑾接過奏折看了起來,片刻後,她著眉緩緩開口:“此事你如何看?”
“朕覺著,崔自奇告老還鄉是好事也是壞事。”盛子恆沉吟片刻開口:“他若迴去了,朝堂之上朕更容易掌控,但我們也沒辦法再對其下手,準他返鄉,亦不知是不是放虎歸山。”
“而且,他那個兒子崔鈺,也是個不安分的主。”
聽盛子恆一番分析,蕭茹瑾心中很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她事事操心的少年了。蕭茹瑾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恆兒,你的考慮很周全。崔自奇的確是個棘手的人物,但他的離去,也許正是我們重新整頓朝綱的好機會。至於崔鈺,如何應對便要看你的本事了。”
盛子恆聞言鬆了口氣,看來他的想法沒錯:“母後所言甚是。朕會命人密切監視崔鈺的動向,確保他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另外,”蕭茹瑾繼續說道:“朝中還有不少忠良之士,你應當多加提拔,以穩定人心,切莫要拘泥於世家子弟,寒門之才也應得到重用。”
“母後教誨,朕銘記於心。”盛子恆恭敬地迴答,已然有了一代明君的風範。
母子倆又聊了片刻盛子恆便迴去,禦書房還有許多折子沒看,盛子恆得抓緊迴去將折子批完。
“顧命大臣先留下吧,哀家有事與你說。”殷明覺早便預料到,恭敬地應了一聲,便留在了慈寧宮中。
蕭茹瑾示意宮女們都退下,然後她緩緩開口:“顧命大臣好算計。”
殷明覺聞言立刻跪在地上:“太後娘娘,臣惶恐。”
“陛下那日召我入宮,我確有猜測,但這是陛下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若拒絕,或是再去與娘娘商議,恐怕會傷了陛下的心啊!”
聞言,蕭茹瑾並未說話,片刻後笑了一聲:“行了,起來吧。”
殷明覺聞言這才敢抬起頭,見蕭茹瑾確實在笑,這才從地上站起。
“哀家自然知道你對恆兒忠心耿耿,不然也不會任由你如此簡單便成了這顧命大臣。”殷明覺擦了擦頭上的汗,蕭茹瑾繼續說著:“但哀家有些話,還是要單獨與你說。”
殷明覺低頭,語氣恭敬:“太後請講。”
“哀家知道,朝中局勢複雜,恆兒雖然已經逐漸有自己的想法,但畢竟經驗尚淺。哀家希望你能多加提點,助他一臂之力。但同時,哀家也希望你能保持自己的立場,不要被朝中紛爭所左右。”
殷明覺聽後,心中一凜,蕭茹瑾看出他眼中的疑惑,也不想再做隱瞞。
“哀家入宮時,你已經在這朝堂為官了吧。”蕭茹瑾說著,從椅子上站起來,看著窗外:“你是聰明人,應該能猜到,哀家入宮並非本意。”
殷明覺靜靜聽著,點了點頭。
“哀家入宮數載,初時雖為皇後,但屈辱卻是一分不少。哀家與先帝相看兩厭,每次見麵都不歡而散。”
“哀家在這深宮之中,與妃子鬥,與帝王鬥,與大臣鬥。”
“如今,哀家累了。”
蕭茹瑾說著,眼神看向天邊,他被困在這深宮裏數年,如今是時候離開了。
殷明覺明白太後的話中之意,鄭重地迴答:“太後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皇上。”
蕭茹瑾滿意地點了點頭,她知道殷明覺是個聰明人,懂得如何在複雜的朝局中保持平衡。
“迴去吧,去看看陛下折子批的如何。”
殷明覺走後,盛亓從屏風後走出來,見蕭茹瑾現在窗邊,輕輕從背後抱住了她。
盛亓的雙臂環繞著蕭茹瑾,他能感受到愛人的疲憊與釋然。在這深宮之中,她曾是權力的中心,如今卻隻想遠離紛爭,享受一份寧靜。
盛亓的聲音低沉而溫柔,縈繞在蕭茹瑾的耳邊:“你已經做得足夠多了,現在是時候讓一切歸於平靜。”
蕭茹瑾輕輕歎息,倚靠在盛亓的懷中,她的眼中閃過一絲疲憊:“是啊,我已經盡力了,如今隻願恆兒能夠穩坐江山,不再有其他波折。”
盛亓輕撫著她的發絲,安慰道:“恆兒天資聰穎,又有殷明覺的輔佐,定能開創一番盛世。”
“但願如此。”蕭茹瑾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確定,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許。
殷明覺迴到了禦書房,盛子恆正埋首於奏折之中,眉頭緊鎖。
“迴來了?”聽見腳步聲,盛子恆抬起頭,將手邊批過的奏折遞給殷明覺。
“你看看,朕批的有沒有問題。”
語罷便繼續埋頭於奏折之中,殷明覺看著盛子恆,似是看到了這個國家的希望。
夜幕降臨,宮燈初上,慈寧宮中,蕭茹瑾與盛亓相依而坐,享受著難得的寧靜。
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他們身上,為這寧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柔和。蕭茹瑾輕輕靠在盛亓的肩上,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盛亓感受到蕭茹瑾的沉默,他輕聲問道:“在想些什麽?”
蕭茹瑾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沒什麽,隻是覺得,這一切總算要結束了,居然還有些不適應。”
盛亓緊握著她的手並未言語,兩人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享受著彼此的陪伴,直到夜深人靜,想到海枯石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