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掛念
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 作者:白藤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他人對皇後的話不說是言聽計從,也會認真想想,免得打擾瑛嬪養病。
齊姣看向上方的皇後,皇後隻給了她一個眼神,像之前她們合作做生意時,遞給對方的,心照不宣的眼神。
皇後果然是聰明人,瞞誰也瞞不住她。
眾人散了之後,齊姣自然而然就留下來了。
“果然,什麽事都瞞不過娘娘。”
皇後推了一杯茶過去,眼神溫和,“我隻是相信瑛嬪和長安之間的情誼。”
齊姣微微頷首,“她們二個可是忘年交。”
之前長安剛開始練武的時候,和瑛嬪像是搭檔一樣,有時還會過過招。
“我也不瞞著娘娘,此事說來話長,如今瑛嬪是和長安在一起,也是事出匆忙,才想出了養病這一出。”
皇後作為後宮之首,有她打配合的話,瑛嬪的事能瞞的更好些。
皇後:“瑛嬪是個很通透的人。”
她也很認可這句話,瑛嬪雖然比較內斂,但她觀察的還挺敏銳的。
段惟和迴乾清宮擬旨的時候,瑛嬪就過來了。
行禮挺嚴謹的,但很快就黏到長安身邊,說是無論如何,都要帶上她。
這事,長安都和段惟和攤牌了,都沒想著瞞,但也不意味著想暴露的這麽快。
她就是抓住這個緊湊的時間點,才能讓她爹同意。
但凡早那麽幾天,恐怕,今天剛同意,明天就有人來勸,事情隻要一拖,就永遠也成不了。
長安雖然平時在公主所,但和瑛嬪也一直有在接觸,兩人一起晨練。
對瑛嬪來說,請完安之後,就全都是她的自由時間了,沒宮權,沒孩子。
偶爾宣妃有什麽“新產品”她才會過去,宣妃還會幫她搗鼓搗鼓臉。
那些時間便都用在“武”上,她一直覺得,以後肯定會用的到。
也許是因為兩人趣味相投,長安和她說的也就多些,在這種事上,瑛嬪真的像鷹一樣敏銳。
她也沒讓長安為難,知道長安被允許之後,立刻就去乾清宮求見皇帝。
趙進寶進來迴話時,不止他心裏納悶,段惟和心裏也挺納悶。
“皇上,可讓瑛嬪娘娘進來說話?”
“請瑛嬪進來吧。”這也是瑛嬪第一次來乾清宮,說的話也挺大逆不道的。
“皇上,公主她一個人去,你心裏肯定會有些擔心,大皇子雖在,但終究男女有別,我要是去了,也能好好保護公主。”
這話剛好戳到了段惟和心裏糾結的點,派的人手再多,不是貼身保護的,還是很容易有危險。
長安身邊那些宮女自然是不行的,也就一個桂枝能頂的上一點事。
“皇上,嬪妾和桂枝交過手,不出十招,必勝。”說這話時,瑛嬪看起來非常自信。
“到時候就說嬪妾病了就行,反正也沒人知道。”
瑛嬪的存在感,在後宮確實弱,要不是這一出,連他都不怎麽會想到瑛嬪。
段惟和不過多猶豫,眼眸一抬,“那朕就信你這一迴。”
“多謝皇上。”瑛嬪下意識就行平時武人之間的拱手禮,看到段惟和的臉上,這才換了手。
應的那聲,也是相當洪亮,讓段惟和都覺得,這不是在和後宮妃子在說話,而是臣子,還是武將。
因著長安的關係,瑛嬪這關過的很快。
齊姣和長安也知道瑛嬪用的理由,這下也是兩全其美。
皇後聽的津津有味的,眼睛明亮而有神,那點疲態都少了,“真的?瑛嬪在宮裏還在堅持練武,想必就是為了今日。”
齊姣笑著點頭,“現在是樂苑,不是瑛嬪了。”
另一頭的鍾樂苑已經在騎著馬,和長安並驅而行了,這裏不像宮中,要求和束縛那麽多。
等停下來時,兩人還能說說話。
出宮之後,鍾樂宛就徹底釋放了自己的大嗓門,無論說什麽,都透露著一股意氣風發,像是迴到了之前並未進宮的時候。
這樣的體驗太新奇了,很多在深宮中枯萎的妃子,一輩子都等不來這種機會。
鍾樂苑馭馬靠近長安,“你那個小伴讀怎麽樣了?”
長安有些無奈,“什麽小伴讀,人家有名有姓,她騎馬的時間不長,幹脆就在馬車裏,吹的風多了,免得還病了。”
這次行軍的時間很急,但馬車也是有的,畢竟還有皇親貴族在。
鍾樂苑是太久沒騎馬,就想著下來騎,要是不騎,在長安的馬車裏歇著,也可以。
她心裏也沒底,能一路騎馬,就算在宮裏也堅持不懈地練武,但不在外麵風吹雨打,這一路要堅持下來,很難。
長安這話也挺有道理的,鍾樂苑用手肘戳了戳長安,“沒想到公主的膽子還挺大的。”
她看的出來,那烏小姐走的應該不是明路。
長安利落地翻身下馬,仰頭對鍾樂苑說道:“這有什麽關係?能出來就行,我也能讓她平平安安地迴去。”
鍾樂苑後知後覺地想到,就算是皇子和貴妃不同意,長安應該也能出來。
隻是因為她有把握說服,所以才願意擺明來說。
“走吧,去找我們的軍師。”長安率先一步,走在前麵,鍾樂苑下意識就跟上來。
能讓長安冒險弄出來的人,應該很厲害。
在坤寧宮和皇後坐了一會,皇後倒不覺得累,反倒還樂在其中,整個人看起來都精神了。
離開坤寧宮,齊姣也沒能馬上迴華陽宮,則是第一時間去看了張太後。
今年冬天格外冷,張太後的身體一向扛不住冷,也是因為這樣,才沒起來送長安。
小順子提著食盒,走的很快,但步子穩的很,“主子,剛剛煮的八珍湯。”
今日出門之前,齊姣就吩咐牛有福煮上八珍湯,就是為了去慈寧宮的時候帶上。
張太後生完太子之後,就傷了身,身子虛,隻能慢慢補著。
對於張太後在冬日的情況,齊姣作為曾經在她身邊伺候的人,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齊姣剛來,於嬤嬤就先招唿她進了正殿,“天寒地凍的,貴妃可別凍著呢。”
齊姣也不推脫,她成了貴妃之後,就算是皇後身邊的人,也都是把她當正經主子對待的,從來沒有說怠慢了去。
就這分寸感,張太後身邊的人,就沒有差的。
齊姣在喝茶,於嬤嬤去請示張太後。
泡的是普洱熟茶,冬天喝這個很合適,透露著陳香,還帶有棗香、參香、沉穩,醇厚。
茶湯入口,濃鬱的滋味擴散開來,質感厚實,茶味充分散開,充實又滿足。
齊姣喝茶是半吊子,喝的多了,也隻能是嚐出好不好喝。
看著杯裏浮浮沉沉,到處漂流的茶葉,隻想到,剛才在坤寧宮就喝了不少,今晚怕是睡不著了。
齊姣沒走神多久,於嬤嬤探開簾子,笑起來的臉上有許多紋路,溫聲說道:“貴妃進來吧,太後也想和你說說話。”
齊姣看向上方的皇後,皇後隻給了她一個眼神,像之前她們合作做生意時,遞給對方的,心照不宣的眼神。
皇後果然是聰明人,瞞誰也瞞不住她。
眾人散了之後,齊姣自然而然就留下來了。
“果然,什麽事都瞞不過娘娘。”
皇後推了一杯茶過去,眼神溫和,“我隻是相信瑛嬪和長安之間的情誼。”
齊姣微微頷首,“她們二個可是忘年交。”
之前長安剛開始練武的時候,和瑛嬪像是搭檔一樣,有時還會過過招。
“我也不瞞著娘娘,此事說來話長,如今瑛嬪是和長安在一起,也是事出匆忙,才想出了養病這一出。”
皇後作為後宮之首,有她打配合的話,瑛嬪的事能瞞的更好些。
皇後:“瑛嬪是個很通透的人。”
她也很認可這句話,瑛嬪雖然比較內斂,但她觀察的還挺敏銳的。
段惟和迴乾清宮擬旨的時候,瑛嬪就過來了。
行禮挺嚴謹的,但很快就黏到長安身邊,說是無論如何,都要帶上她。
這事,長安都和段惟和攤牌了,都沒想著瞞,但也不意味著想暴露的這麽快。
她就是抓住這個緊湊的時間點,才能讓她爹同意。
但凡早那麽幾天,恐怕,今天剛同意,明天就有人來勸,事情隻要一拖,就永遠也成不了。
長安雖然平時在公主所,但和瑛嬪也一直有在接觸,兩人一起晨練。
對瑛嬪來說,請完安之後,就全都是她的自由時間了,沒宮權,沒孩子。
偶爾宣妃有什麽“新產品”她才會過去,宣妃還會幫她搗鼓搗鼓臉。
那些時間便都用在“武”上,她一直覺得,以後肯定會用的到。
也許是因為兩人趣味相投,長安和她說的也就多些,在這種事上,瑛嬪真的像鷹一樣敏銳。
她也沒讓長安為難,知道長安被允許之後,立刻就去乾清宮求見皇帝。
趙進寶進來迴話時,不止他心裏納悶,段惟和心裏也挺納悶。
“皇上,可讓瑛嬪娘娘進來說話?”
“請瑛嬪進來吧。”這也是瑛嬪第一次來乾清宮,說的話也挺大逆不道的。
“皇上,公主她一個人去,你心裏肯定會有些擔心,大皇子雖在,但終究男女有別,我要是去了,也能好好保護公主。”
這話剛好戳到了段惟和心裏糾結的點,派的人手再多,不是貼身保護的,還是很容易有危險。
長安身邊那些宮女自然是不行的,也就一個桂枝能頂的上一點事。
“皇上,嬪妾和桂枝交過手,不出十招,必勝。”說這話時,瑛嬪看起來非常自信。
“到時候就說嬪妾病了就行,反正也沒人知道。”
瑛嬪的存在感,在後宮確實弱,要不是這一出,連他都不怎麽會想到瑛嬪。
段惟和不過多猶豫,眼眸一抬,“那朕就信你這一迴。”
“多謝皇上。”瑛嬪下意識就行平時武人之間的拱手禮,看到段惟和的臉上,這才換了手。
應的那聲,也是相當洪亮,讓段惟和都覺得,這不是在和後宮妃子在說話,而是臣子,還是武將。
因著長安的關係,瑛嬪這關過的很快。
齊姣和長安也知道瑛嬪用的理由,這下也是兩全其美。
皇後聽的津津有味的,眼睛明亮而有神,那點疲態都少了,“真的?瑛嬪在宮裏還在堅持練武,想必就是為了今日。”
齊姣笑著點頭,“現在是樂苑,不是瑛嬪了。”
另一頭的鍾樂苑已經在騎著馬,和長安並驅而行了,這裏不像宮中,要求和束縛那麽多。
等停下來時,兩人還能說說話。
出宮之後,鍾樂宛就徹底釋放了自己的大嗓門,無論說什麽,都透露著一股意氣風發,像是迴到了之前並未進宮的時候。
這樣的體驗太新奇了,很多在深宮中枯萎的妃子,一輩子都等不來這種機會。
鍾樂苑馭馬靠近長安,“你那個小伴讀怎麽樣了?”
長安有些無奈,“什麽小伴讀,人家有名有姓,她騎馬的時間不長,幹脆就在馬車裏,吹的風多了,免得還病了。”
這次行軍的時間很急,但馬車也是有的,畢竟還有皇親貴族在。
鍾樂苑是太久沒騎馬,就想著下來騎,要是不騎,在長安的馬車裏歇著,也可以。
她心裏也沒底,能一路騎馬,就算在宮裏也堅持不懈地練武,但不在外麵風吹雨打,這一路要堅持下來,很難。
長安這話也挺有道理的,鍾樂苑用手肘戳了戳長安,“沒想到公主的膽子還挺大的。”
她看的出來,那烏小姐走的應該不是明路。
長安利落地翻身下馬,仰頭對鍾樂苑說道:“這有什麽關係?能出來就行,我也能讓她平平安安地迴去。”
鍾樂苑後知後覺地想到,就算是皇子和貴妃不同意,長安應該也能出來。
隻是因為她有把握說服,所以才願意擺明來說。
“走吧,去找我們的軍師。”長安率先一步,走在前麵,鍾樂苑下意識就跟上來。
能讓長安冒險弄出來的人,應該很厲害。
在坤寧宮和皇後坐了一會,皇後倒不覺得累,反倒還樂在其中,整個人看起來都精神了。
離開坤寧宮,齊姣也沒能馬上迴華陽宮,則是第一時間去看了張太後。
今年冬天格外冷,張太後的身體一向扛不住冷,也是因為這樣,才沒起來送長安。
小順子提著食盒,走的很快,但步子穩的很,“主子,剛剛煮的八珍湯。”
今日出門之前,齊姣就吩咐牛有福煮上八珍湯,就是為了去慈寧宮的時候帶上。
張太後生完太子之後,就傷了身,身子虛,隻能慢慢補著。
對於張太後在冬日的情況,齊姣作為曾經在她身邊伺候的人,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齊姣剛來,於嬤嬤就先招唿她進了正殿,“天寒地凍的,貴妃可別凍著呢。”
齊姣也不推脫,她成了貴妃之後,就算是皇後身邊的人,也都是把她當正經主子對待的,從來沒有說怠慢了去。
就這分寸感,張太後身邊的人,就沒有差的。
齊姣在喝茶,於嬤嬤去請示張太後。
泡的是普洱熟茶,冬天喝這個很合適,透露著陳香,還帶有棗香、參香、沉穩,醇厚。
茶湯入口,濃鬱的滋味擴散開來,質感厚實,茶味充分散開,充實又滿足。
齊姣喝茶是半吊子,喝的多了,也隻能是嚐出好不好喝。
看著杯裏浮浮沉沉,到處漂流的茶葉,隻想到,剛才在坤寧宮就喝了不少,今晚怕是睡不著了。
齊姣沒走神多久,於嬤嬤探開簾子,笑起來的臉上有許多紋路,溫聲說道:“貴妃進來吧,太後也想和你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