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過來之後,宮裏的幾大巨頭差不多就齊了,不得不說,鄭妃還是相當有排麵,能招出這麽多人的,也就她了。


    聽了永淳長公主的哭訴之後,張太後也好好地安慰了一番,這眼淚裏麵不缺乏有作秀成分。


    畢竟剛才才把鞭子揮的虎虎生威,怎麽看也不像是能哭成這樣的人。


    張太後也了解她,好歹也是相處了好幾十年的母女,心疼還是有的,更不用說鄭氏做的這些事,也波及到了長安。


    而對於永淳長公主來說,就是找到了一個可以哭訴的人,對從小沒娘的她來說,太後就是她娘,在太後麵前,情緒難免激動些。


    這事自然也是張太後管的更名正言順一些,已經讓人把鄭氏壓過來了。


    本來太後太妃的住所離的也不是很遠,順手的事。


    這倒看的出兩人有母女相,來時絕不空手。


    一般來說,新皇登基,不管怎麽著,之前在後宮的人都會晉點位份,也算是對先帝的尊重。


    鄭氏沒晉已經能說明原因了。


    鄭氏到的時候,身上還穿的整整齊齊的,都是同齡人,比起張太後,老了許多,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衰老的痕跡。


    一身氣度看起來倒是淡然的很,從眉眼上看,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是個美人。


    不然康鼎帝也不會這麽寵,雖然有著鄭家的原因,但長相也很重要,寵也是分很多種方式的。


    像是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出,不僅身上板正,發髻梳的也是整整齊齊的。


    人證物證俱在,鄭氏認罪認的也快,眼中還帶著一絲遺憾,失手了。


    “沒想到我們長公主的命還是那麽好。”


    她娘死了,卻能抱嫡母的大腿,還能博得先帝的寵愛。


    這話激的永淳長公主的火又要起來,又想抽鞭子,鬥了半輩子,怎麽就不長記性呢,還想對付她。


    也不看看她哪次算計的結果如願過?


    “鄭太妃,您就算是不顧及著自己,也得想想二弟吧,有這麽個娘在,圈禁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鄭氏對永淳長公主笑了一下,“安王又沒有造反,老老實實在府裏待著呢,誰能定他的罪,都是我這個當娘的糊塗,做了件錯事罷了,皇上愛護手足,自然不會牽扯到安王。”


    看著永淳越發氣惱的臉,笑意越濃,心裏越發爽快,這丫頭還是嫩了一點,養氣的功夫不行。


    如今沒有了寵妃的輝煌,隻能在冷宮裏過著吃冷飯冷菜的日子,還要看著張氏那副囂張的嘴臉,這樣日子她過夠了,也忍受不了失敗,她就算是要死,也得轟轟烈烈的。


    兒子已經被圈禁,她這輩子是不可能出宮榮養了,到了這個地步,何不隨心所欲一把。


    但柿子挑軟的捏,還是永淳好下手一點,要是能有意外的收獲就更好。


    隻是可惜,最後還是失手了。


    有先帝的遺旨在,皇帝又動不了安王,能留一條命就夠了,也是個不爭氣的,又懦弱的很,成不了大事。


    鄭家更別說,她爹早死了,留下來的都是利益捆綁的,再怎麽著也不可能誅九族,隻要她這條命,代價隻是這條命,有什麽不行?


    至於那封遺旨,段惟和覺得也挺可笑的,康鼎帝對自己的手足狠的很,對自己的種倒是關心。


    說關心,又沒多少關心,後麵巴不得他們鬥起來,讓他看看熱鬧。


    在那旨意上又說,他的兄弟對他沒有威脅,都是不成器的,養著就好,留一條性命。


    皇位傳了,也沒好好傳,偏生要惡心他一把。


    在百官麵前宣讀過的旨意,他要“孝”那就要聽,看似委婉,實則是強製要求。


    看那淡定的模樣,鬥了這些年,張太後和永淳長公主都差不多能了解她所想的。


    鬧到到最後,也隻是能拿她一條性命而已。


    但她明擺著就是無所謂的態度,那對她來說,遠遠說不上是懲罰。


    比起永淳,張太後就淡定多了,“皇上,罪魁禍首也出來了,已認罪,該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吧。”


    想死容易多了,死又不一定能一刀了結,看起來不怕死,死到臨頭的時候才能現原形。


    而且,她不就是想看別人對她咬牙切齒又動不了手的樣子嗎?


    多給一個眼神都是浪費,這樣的人,張太後見的多了,哪個死對頭死之前不是這樣說的,硬氣的很。


    鄭氏看張太後的態度,心裏邊確實是不太舒坦。


    每次都裝的這番風輕雲淡的,先帝就是被她這個麵具給欺騙了。


    張太後都不用想,也能猜到鄭氏的想法。


    鄭氏不是個好人,心冷,手也狠,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沒多少感情可言。


    對她來說,恐怕就是個能搶皇位的工具,也沒好好教過,偏偏這唯一的兒子性子和她完全相反。


    但她對先帝總是存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幻想,可人家隻當她是個好看的擺件,圖的是背後的鄭家,閑來無事就寵一寵。


    張太後跳出男女之間的情情愛愛,看到的清楚一些。


    先帝對哪個妃子都好,甜言蜜語少不了,誰都能拿出幾句來顯擺幾下。


    也常常誇她是個好皇後,喚她梓潼,可到後麵,對她的孩子也一樣狠的下心來,哪有半分之前的模樣。


    死之前的那次牽手,不過是臨終前的最後一點良心,沒有掀起一絲波瀾。


    被男人騙很常見,但騙個幾十年,四五十歲還不清醒的,少見,更別說是鄭妃這種女人。


    明明不傻,偏偏就栽到這種事上。


    看著張太後的模樣,鄭氏心裏就是一把火,每次都是這樣,好像全天下就她最清醒一樣。


    緩緩地就將目光轉到了齊姣身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明貴妃吧?”


    齊姣多多少少有點懵,鄭太妃和永淳長公主,張太後的矛盾才是最深的,不知道這話題怎麽就轉到自己身上了,難道是想挑撥離間?


    後麵的話也證明她沒猜錯。


    見齊姣沒答她,鄭氏也不意外,自顧自地說著,“還真是人比花嬌,年輕貌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藤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藤椒並收藏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