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太青的委任書就隻是一枚綠色木牌,上書一個“任”字,還有一張任書,上書兩字“蓉城”,下麵畫押“班列堂”。
黃鳴瞧著堪輿圖,基本已經謀劃出了自己的行進路程。
先是去與三洲瘦湖齊名的肥湖爭渡,打探消息,然後繞遠路走檀香河瀑布,繞過二關嶺,轉去蓉城。
因為抄近路的話,就要一隻腳踏入烏鴉嶺,那邊邪魔外道不少,生死常常在唿吸之間,是有幾位惡名昭著的銜脈期和溶血境坐鎮的。
黃鳴從裹好的包裹中取出子母飛刀,隨意劈砍了一根竹棍用以撥弄路邊枯枝,走上一座不知名山頭時,太陽剛剛升起,映得看似不遠處的肥湖金光如鱗。
可望山跑死馬的道理黃鳴還是懂的,堪堪又走了一天,這才走到了肥湖邊上。
隻是無船在岸。船塢旁也就零星幾個人而已。
那便是還在對岸了。這裏的規矩,那蓉城記略上也有記載,肥湖舟子隻有一人一舟,一天一趟,一趟擺渡一人,換湯不換藥,換人不換舟。
所以便有了肥湖爭渡的說法,武藝低的,下手不夠黑的,對不住,您就下去湖裏洗個澡趕後日吧。
這邊隔三差五就能鬧出人命,或結下梁子,江湖恩仇江湖報,可從沒有一人為難那位老舟子,因為此人身份特殊,不僅是因為此人武道修為不低,而是許多人還要仰仗他做些事情。
如果傳聞屬實,這位在湖上打轉了一甲子的老舟子,是隋國江湖上第一耳報神。
照理以為舟上不問世事的老頭子,是不可能當得起這稱唿的,可外麵都這麽傳,就不由得黃鳴不信了。
當天下午,人便漸漸多起來,黃鳴粗略數了一下,已經接近五十人,其中兩撥尤為紮眼,一個是由五六位幫閑簇擁著的公子哥,此人並不像那些紈絝一樣揣個扇子,配以一搖三晃的八字步,而是腰間垮了一把劍,背後...背了一把沒有刀鞘的金刀,頭頂戴了頂鑲有大號紅寶石的黑絲綴帽,左顧右盼,像是在掐架找茬,在黃鳴看來,確實有些滑稽,其實相貌不差的。
還有兩位,著裝一黑一白,白衣的身高六尺,手持一副拇指粗細的黑色鏈子,黑衣的扛著個三尺長短的白布幡子。停歇在船塢最近的位置,不言不語,不怒自威。
也有像黃鳴這種不去湖邊晃悠,隱在林中觀望的,人越來越多,到了半夜,竟看上了一出好戲。
一名獨眼大漢衣衫單薄,高唿道:“在場的各位好漢,眾位相好的,從老還有兩三個時辰便要過來了,與其在他老人家麵前丟人現眼,不如就此劃下道來,也好點到為止。”
見無人應聲,獨眼漢子擺了擺手,走到船塢旁歎氣道:“罷了罷了,你們一塊過來吧,能在我這裏走個三招兩式的,就給你們上船的機會,如何?”
漢子應聲入水,立冬天的湖水滋味可不好受,大漢邊往岸上遊,邊向船塢方向看去。
出手的,是那黑白兄弟的白衣男子。
背刀的公子哥緊了緊褲腰上的寶劍,正打算上前,身後一位老仆將其拉了迴來,彎腰叮囑兩句,公子哥開始躊躇進退。
那位落水的大哥倒也爽利,上岸後擰著衣服光著膀子大笑道:“哈哈,孫某技不如人,就在此再等兩天罷。”
趁著夜色,十餘名江湖人選擇了繞道而行,黑夜慢慢淹沒了他們的身影。隻是這一繞,又得多出五六天路程,實在也是無奈之舉。
混江湖的,技不如人,繞道而行,不寒磣,不丟人。
東方漸漸發白,一線天外,一艘還算寬敞的烏篷船漸行漸近,從姓老人在身後搖著槳,獨占船頭的是一名覆有麵具之人。
黃鳴瞧那漿洗的發黃的衣服,自是眼熟至極。正待走向船塢相認,可那麵具男子竟是沒給機會,距離船塢還有約十丈遠時就拔腳躍上岸,嘿嘿一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腳底抹油,溜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咽了一口口水。
黃鳴哭笑不得,就這麽和小師傅錯過了。
所有在場之人都不再藏掖,現身去往船塢,相熟之人已經開始議論剛才走掉的那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船上老人看了看日頭,摸出一根煙杆,輕輕摩挲煙絲,聲音沙啞:“卯時三刻開船。”裝好煙絲後無意點火,竟是枕著煙杆沉沉睡去。
黑衣白衣二人率先登上船,身後就有效仿之人,出過手的白衣男子往後瞪了一眼,岸上之人便沒敢上前。
隻是這種威懾也僅僅存在了片刻,隨著一位尼姑冷哼一聲,大大咧咧登船席地而坐後,後麵就開始爭先恐後地上了船,晃動的動靜那麽大,都未曾吵醒那老舟子,等黃鳴上船時,已是卯時三刻。
而烏篷之外,眾人不是不想提前開打,而是現在即便將人打落下水依然意義不大,落水者自然會重新在船塢上船,黃鳴轉頭看向岸邊,匆匆忙忙跑來一人,頭戴氈帽腳步輕浮,是個臉上髒兮兮的年輕人,比較惹人注意的,是這小子的左手中指和無名指都有老傷,竟是齊根被人削斷了。
船上搖晃的動靜那麽大都未曾吵醒舟子,反倒是那小子躍上船來的瞬間,老者睜眼爬了起來。
沒有什麽言語,老舟子點燃煙杆,足有五人長短的竹篙一撐,蓬船就駛離了岸邊。
後麵再也沒有坐著的人,紛紛掏出兵器,準備在這不到兩丈長,四尺寬的烏篷外船體上放手一搏。
率先下水的,是那公子哥的一名樣貌俊雅的仆從,緊接著,前麵老者輕踏船的一側,船身傾斜,又有五六名漢子入水。
像極了前仆後繼下鍋的過年餃子。
一下沒了六七人,船身瞬間空曠了些,白衣男子與黑衣男子背靠著背,打定了先守再攻的主意,中年尼姑樣貌看著慈眉善目,卻是個出手狠辣的角色,除卻黃鳴躲過了她的一抓,其餘身側幾人相繼落水,有想借著好水性再上船一戰的,皆被老舟子以竹篙撥弄下去。
須臾間,船上僅剩下七人。
黑白衣男子,中年尼姑,斷指青年,背刀公子哥和他那老仆人,吃辣嶺黃鳴。
此時沒人再傻到站在船心做那眾矢之的,紛紛退至角落,公子哥的老仆護在主子前麵,那公子哥也將寶刀寶劍都抄了出來,一手一把,雙眼微紅,既緊張又興奮。
老舟子向後看去,點了點頭,這還差不多。
上一票不但沒有看到好戲,還被那個不要臉的勾肩搭背,自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叔叔,可自己想從這位前輩嘴裏套點消息,竟是屁都沒問出來一個。
反正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除了他以外全都掉下去了,破了前幾年那個話很多的奎姓青年的記錄就是了。
那是多實在的一個孩子,下山都不換太青弟子的服飾,一口一個從爺爺叫喚著,聽著就舒坦啊,所以迴來的時候破例讓他和他那未過門的媳婦一起過湖,那女娃兒,也是個溫文爾雅的姑娘,在舟上煮了一鍋魚湯,又給自己盛了一大碗,就著米飯,賊香。當時自己還誇這娃兒心善著哩。
不耽誤上船時很能打就是了,迴去打發那些爭渡之人,奎姓青年全程笑著沒有出手,一手禦火的手法根本看不出跟腳。
從姓舟子心裏想著事,手裏沒耽誤他急速撥弄竹篙,烏篷船漸行漸快,那位橫刀豎劍的公子哥麵色發白,腳下晃得厲害,老仆一隻手搭在他肩上後,這才定住身形,打量起其餘眾人來。
最不好惹的應該便是那配合默契的黑白兩兄弟,老江剛才告訴自己,這兩人是大祁人士,綽號鄒峰李和鄒峰錢,一個是二竅的武者,一個是二竅的修士,自幼便去了烏鴉嶺,最近出山,是為各尋家仇。
尼姑灰布寬鬆的大袍下,竟看不出是個走橫練門道的外家子,實力應該不在老江之下,自己與老江聯手對敵,是有六、四之數勝算的。
最後登船的娃娃臉,兩隻手指齊斷,卻下手最狠,雖看不出什麽門道,應該也是有兩把刷子。
隻有那個躲在烏篷邊上拄著棍子嚴陣以待的木訥青年,應該是最好“說話”的。
公子哥對著老江低語兩句,後者把目光看向黃鳴,暗暗點頭。
在老江看來,這個全身力氣用在手掌,腳下全靠一根棍子維持平衡的年輕人,能混跡在剩下的這群人當中,可算是僥幸至極了,不過柿子不急著捏軟的,隻等別人去拿捏這不怎麽礙眼的柿子時,露出破綻,順理成章地做那黃雀,才是混戰對敵時的上上之策。
這個道理,迴去一定要與大少爺好好說道說道。
果真還是那尼姑沉不住氣,向黃鳴頭上抓去,嘴上笑道:“趁著離岸邊還算近,貧尼送你一程。”
老江心中竊喜,正待發難,卻看到那男子有些驚慌失措地捂住了鼻子,敢情怕是被扔下去後嗆水?
真是廢物。
可轉眼單手一撐竹竿就後仰著坐在了烏篷之上,巧妙躲過了尼姑這一抓,此時老江一柄極沉的銅杵已砸將過去,尼姑瞧出厲害,來不及想那黃鳴為何能連續兩次躲過自己這成名的一抓,轉身便以肉掌硬接一對金杵,發力的老江和尼姑同時蹬蹬後退,各自佩服,公子哥看準時機,一個箭步向那尼姑戳了過去,口中大喝:“吾乃蓉城白敬澤!”
這一喊嚇了烏篷船頂的黃鳴一跳,嗓門這麽大,看那處事老道的老舟子也被嚇得抖了一抖?
尼姑身形未穩,見這邊公子哥和那娃娃臉同時向自己撲來,又驚又怒,甩袖掏出一柄浮塵,擋在那白敬澤寶劍前麵,卻不曾想這把劍如此鋒利,徑直斬斷浮塵杆再次向自己一劈而下。
劍尖以下寸餘劈中尼姑肩胛,尼姑順勢倒地才未能讓那柄劍有了卸下自己一隻手臂的機會,隻聽她大吼一聲,一腳踹飛了還打算再補一刀的白敬澤,老江趕緊起身,堪堪抱住了寶劍脫手的白敬澤。
可那老尼也並不好受,被那撿漏的娃娃臉腳下輕輕一勾,落下水去。
鄒峰李錢兩兄弟依然沒有出手的意圖,但是對在場剩下的幾人水平,大致有了點數。
實力為尊的應該便是剛剛落水的那位出家人了,那個老仆以趁手器物偷襲尼姑後將將打成平手,實力隻比其遜了一籌,身後那位臉上既興奮又害怕的公子哥,應該剛剛踏上武途,不足為懼,至於撿漏的這個娃兒,似是走輕健路數的武者,隻要防著他偷襲,問題不大。
至於那個想法和自己兩兄弟一樣跳上烏篷的男子,起碼不像個能打的,可防著此人突然發難,也是必須該有的準備。
鄒峰李躍躍欲試,輕聲問他大哥:“怎麽說?”
“再等一個。”
從姓老者用竹篙一端去頂那烏篷上的年輕人,眼神示意他趕緊下去,別坐壞了老子的篷子,可那年輕人屁股上就和楔上釘子一般紋絲不動,老者怕竹篙捅破烏篷,就不再催促了。
船身另一邊娃娃臉已經開始試探性的去偷襲那名公子哥,因為這位不怎麽老實的公子哥老想著去船中央去拾那柄祖傳寶劍,若不是老江多次攔住,怕還真是被那娃娃臉給得逞了,隻見那娃娃臉在船上騰挪隨心所欲,就像是多年以來一直在這艘船上踢人下船的頑主一般。
老江打定主意,想要破局,需要讓鄒峰兄弟入場才行,可主動攻上前去,並不是什麽好主意,老江看了看心急如焚的白敬澤,輕聲道:“大少爺,一會你假意奪劍,將那小娘娘腔引至船頭黑白無常那邊,我會暗中護住少爺,不至出什麽意外的。”
這白敬澤打小就機靈,缺的隻是江湖曆練而已,一點就透,出手前還大吼一聲:“老江你別攔著我!”然後一個箭步前去奪劍。
說時遲那時快,娃娃臉大笑一聲:“來得好!”一踹身後船板衝向白敬澤。
可白敬澤哪是奪劍,還未等衝到劍身前就一骨碌滾向鄒峰兩兄弟,鄒峰李是個沉不住氣的,飛起一腳就向那破綻百出的白敬澤踢去,鄒峰錢見二弟出手,不再藏私,一杆幡子甩出了極大弧度,勢大力沉,向來不及後撤的娃娃臉抽去。
娃娃臉雖慌不亂,早已按捏在手中的一張水龍符籙丟入水中,瞬間升騰起一條拳頭粗細的水龍,娃娃臉所剩三根手指全部朝向前方,大吼一聲:“去!”
那水龍如獲赦令般衝向了黑衣的鄒峰錢,鄒峰錢暗運氣機,激發起這下品幡子的全部禁製後,幡子繼續旋轉,撥弄那條已不算小的水柱,即便如此,鄒峰錢依然被逼的節節後退,眼看就要落入湖中。
鄒峰李見勢不對,在踢完白敬澤那一腳後便去幫大哥阻礙娃娃臉往水龍的另一端灌注氣機,一根黝黑鐵鏈直向娃娃臉身側拍去,可這娃娃臉也真夠果決的,拚著腰杆挨上這一鏈子,也要將隱隱威脅最大的鄒峰錢推下去。
鐵鏈將娃娃臉抽倒在地的同時,鄒峰錢也被水柱擊落下水,同一時刻老江向鄒峰李發難,以金杵揮向其背,鄒峰李迴撤一步,以鐵鏈迴擊,金屬間的對撞發出錚錚響聲,老江一個大撤步,似乎是吃了點虧,娃娃臉趁機艱難向身旁同樣立身未穩的鄒峰李來了一記掃蕩腿,鄒峰李摔倒在地後不甘示弱,前撲掐向娃娃臉脖子。
亂成一團。
老江心海之中跌宕不已,老尼姑之前就憑著一雙肉掌傷打在金杵之上,震得老江一口氣一直提不上來,剛才又與這正當壯年的鄒峰李兵刃相交,看似相差無幾,其實對老江來說,已算傷上加傷。
那邊的扭鬥總算有了結果,有傷在身的娃娃臉畢竟是名修士,被鄒峰李欺身後,幾手過硬的擒拿功夫便失去了還手之力,被丟下船去。這時的白敬澤已尋迴寶劍,見老江遲遲不上,埋怨其錯過了大好機會的同時,親自上陣,一刀直劈向白衣後頸。
隨著一聲又急又猛的唿嘯聲,鄒峰李隻覺背後汗毛倒豎,拚盡力氣將手中鎖鏈甩將出去,淡金色寶刀刀刃磕在那玄鐵打造的黑沉鐵鏈上非但沒有卷刃,還隱隱在其之上砍出了半寸多的凹痕。
鄒峰李再探出一隻手,抓住了白敬澤的脖項,白敬澤整個人被提在半空之中。
“好小子,你找死!”鄒峰李怒吼道。
白敬澤力氣漸失,依舊不忘用另一隻手上的寶劍自下而上向鄒峰李手臂挑去。
老江自然是什麽都顧不上了,白家氣運,皆在這位剛開一枚氣竅和體竅的小主子身上,隻能拚勁氣力衝上前去,卻不知這鄒峰李看似莽撞,實則粗中帶細隻等老江來救的契機,原來這鄒峰李看似使一根六十餘斤的玄鐵鏈子,實則隻是障眼法罷了,烏鴉嶺誰不曉得這白衣小李,一身橫練功夫皆在雙腿上?
白敬澤趁機節節後退至烏篷邊,老江卻被鄒峰李一腳踹中心口飛出船去,人事不知。
“老江!”白敬澤眼見家中老仆墜入水中,什麽寶刀寶劍都不要了,自己縱身入湖毫無遲疑,幾個噗通聲後,便抱起了水中的老江。
烏篷船上一下少了這麽多人,行進速度更快了幾分,眨麽眼的功夫,就快要看不見白家主仆了,黃鳴站得高看得遠,見那白敬澤撈上來老江,開始向湖邊遊去,才稍微放心了一點。
像極了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和舅舅白術飄在海裏的樣子。
鄒峰李撿起刀劍,以手指輕輕按住刀鋒劍鋒,好家夥,這倆物件,果真是那有年份的寶貝!鄒峰李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對著烏篷上看了半天好戲的黃鳴笑道:“老弟你是自己下來,還是我請你下去?”
一語雙關。
黃鳴看了看東方日頭,饒有興致地問答道:“不敢勞煩大俠,不如我自己下來,再從對岸走上去?如何?”
</p>
太青的委任書就隻是一枚綠色木牌,上書一個“任”字,還有一張任書,上書兩字“蓉城”,下麵畫押“班列堂”。
黃鳴瞧著堪輿圖,基本已經謀劃出了自己的行進路程。
先是去與三洲瘦湖齊名的肥湖爭渡,打探消息,然後繞遠路走檀香河瀑布,繞過二關嶺,轉去蓉城。
因為抄近路的話,就要一隻腳踏入烏鴉嶺,那邊邪魔外道不少,生死常常在唿吸之間,是有幾位惡名昭著的銜脈期和溶血境坐鎮的。
黃鳴從裹好的包裹中取出子母飛刀,隨意劈砍了一根竹棍用以撥弄路邊枯枝,走上一座不知名山頭時,太陽剛剛升起,映得看似不遠處的肥湖金光如鱗。
可望山跑死馬的道理黃鳴還是懂的,堪堪又走了一天,這才走到了肥湖邊上。
隻是無船在岸。船塢旁也就零星幾個人而已。
那便是還在對岸了。這裏的規矩,那蓉城記略上也有記載,肥湖舟子隻有一人一舟,一天一趟,一趟擺渡一人,換湯不換藥,換人不換舟。
所以便有了肥湖爭渡的說法,武藝低的,下手不夠黑的,對不住,您就下去湖裏洗個澡趕後日吧。
這邊隔三差五就能鬧出人命,或結下梁子,江湖恩仇江湖報,可從沒有一人為難那位老舟子,因為此人身份特殊,不僅是因為此人武道修為不低,而是許多人還要仰仗他做些事情。
如果傳聞屬實,這位在湖上打轉了一甲子的老舟子,是隋國江湖上第一耳報神。
照理以為舟上不問世事的老頭子,是不可能當得起這稱唿的,可外麵都這麽傳,就不由得黃鳴不信了。
當天下午,人便漸漸多起來,黃鳴粗略數了一下,已經接近五十人,其中兩撥尤為紮眼,一個是由五六位幫閑簇擁著的公子哥,此人並不像那些紈絝一樣揣個扇子,配以一搖三晃的八字步,而是腰間垮了一把劍,背後...背了一把沒有刀鞘的金刀,頭頂戴了頂鑲有大號紅寶石的黑絲綴帽,左顧右盼,像是在掐架找茬,在黃鳴看來,確實有些滑稽,其實相貌不差的。
還有兩位,著裝一黑一白,白衣的身高六尺,手持一副拇指粗細的黑色鏈子,黑衣的扛著個三尺長短的白布幡子。停歇在船塢最近的位置,不言不語,不怒自威。
也有像黃鳴這種不去湖邊晃悠,隱在林中觀望的,人越來越多,到了半夜,竟看上了一出好戲。
一名獨眼大漢衣衫單薄,高唿道:“在場的各位好漢,眾位相好的,從老還有兩三個時辰便要過來了,與其在他老人家麵前丟人現眼,不如就此劃下道來,也好點到為止。”
見無人應聲,獨眼漢子擺了擺手,走到船塢旁歎氣道:“罷了罷了,你們一塊過來吧,能在我這裏走個三招兩式的,就給你們上船的機會,如何?”
漢子應聲入水,立冬天的湖水滋味可不好受,大漢邊往岸上遊,邊向船塢方向看去。
出手的,是那黑白兄弟的白衣男子。
背刀的公子哥緊了緊褲腰上的寶劍,正打算上前,身後一位老仆將其拉了迴來,彎腰叮囑兩句,公子哥開始躊躇進退。
那位落水的大哥倒也爽利,上岸後擰著衣服光著膀子大笑道:“哈哈,孫某技不如人,就在此再等兩天罷。”
趁著夜色,十餘名江湖人選擇了繞道而行,黑夜慢慢淹沒了他們的身影。隻是這一繞,又得多出五六天路程,實在也是無奈之舉。
混江湖的,技不如人,繞道而行,不寒磣,不丟人。
東方漸漸發白,一線天外,一艘還算寬敞的烏篷船漸行漸近,從姓老人在身後搖著槳,獨占船頭的是一名覆有麵具之人。
黃鳴瞧那漿洗的發黃的衣服,自是眼熟至極。正待走向船塢相認,可那麵具男子竟是沒給機會,距離船塢還有約十丈遠時就拔腳躍上岸,嘿嘿一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腳底抹油,溜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咽了一口口水。
黃鳴哭笑不得,就這麽和小師傅錯過了。
所有在場之人都不再藏掖,現身去往船塢,相熟之人已經開始議論剛才走掉的那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船上老人看了看日頭,摸出一根煙杆,輕輕摩挲煙絲,聲音沙啞:“卯時三刻開船。”裝好煙絲後無意點火,竟是枕著煙杆沉沉睡去。
黑衣白衣二人率先登上船,身後就有效仿之人,出過手的白衣男子往後瞪了一眼,岸上之人便沒敢上前。
隻是這種威懾也僅僅存在了片刻,隨著一位尼姑冷哼一聲,大大咧咧登船席地而坐後,後麵就開始爭先恐後地上了船,晃動的動靜那麽大,都未曾吵醒那老舟子,等黃鳴上船時,已是卯時三刻。
而烏篷之外,眾人不是不想提前開打,而是現在即便將人打落下水依然意義不大,落水者自然會重新在船塢上船,黃鳴轉頭看向岸邊,匆匆忙忙跑來一人,頭戴氈帽腳步輕浮,是個臉上髒兮兮的年輕人,比較惹人注意的,是這小子的左手中指和無名指都有老傷,竟是齊根被人削斷了。
船上搖晃的動靜那麽大都未曾吵醒舟子,反倒是那小子躍上船來的瞬間,老者睜眼爬了起來。
沒有什麽言語,老舟子點燃煙杆,足有五人長短的竹篙一撐,蓬船就駛離了岸邊。
後麵再也沒有坐著的人,紛紛掏出兵器,準備在這不到兩丈長,四尺寬的烏篷外船體上放手一搏。
率先下水的,是那公子哥的一名樣貌俊雅的仆從,緊接著,前麵老者輕踏船的一側,船身傾斜,又有五六名漢子入水。
像極了前仆後繼下鍋的過年餃子。
一下沒了六七人,船身瞬間空曠了些,白衣男子與黑衣男子背靠著背,打定了先守再攻的主意,中年尼姑樣貌看著慈眉善目,卻是個出手狠辣的角色,除卻黃鳴躲過了她的一抓,其餘身側幾人相繼落水,有想借著好水性再上船一戰的,皆被老舟子以竹篙撥弄下去。
須臾間,船上僅剩下七人。
黑白衣男子,中年尼姑,斷指青年,背刀公子哥和他那老仆人,吃辣嶺黃鳴。
此時沒人再傻到站在船心做那眾矢之的,紛紛退至角落,公子哥的老仆護在主子前麵,那公子哥也將寶刀寶劍都抄了出來,一手一把,雙眼微紅,既緊張又興奮。
老舟子向後看去,點了點頭,這還差不多。
上一票不但沒有看到好戲,還被那個不要臉的勾肩搭背,自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叔叔,可自己想從這位前輩嘴裏套點消息,竟是屁都沒問出來一個。
反正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除了他以外全都掉下去了,破了前幾年那個話很多的奎姓青年的記錄就是了。
那是多實在的一個孩子,下山都不換太青弟子的服飾,一口一個從爺爺叫喚著,聽著就舒坦啊,所以迴來的時候破例讓他和他那未過門的媳婦一起過湖,那女娃兒,也是個溫文爾雅的姑娘,在舟上煮了一鍋魚湯,又給自己盛了一大碗,就著米飯,賊香。當時自己還誇這娃兒心善著哩。
不耽誤上船時很能打就是了,迴去打發那些爭渡之人,奎姓青年全程笑著沒有出手,一手禦火的手法根本看不出跟腳。
從姓舟子心裏想著事,手裏沒耽誤他急速撥弄竹篙,烏篷船漸行漸快,那位橫刀豎劍的公子哥麵色發白,腳下晃得厲害,老仆一隻手搭在他肩上後,這才定住身形,打量起其餘眾人來。
最不好惹的應該便是那配合默契的黑白兩兄弟,老江剛才告訴自己,這兩人是大祁人士,綽號鄒峰李和鄒峰錢,一個是二竅的武者,一個是二竅的修士,自幼便去了烏鴉嶺,最近出山,是為各尋家仇。
尼姑灰布寬鬆的大袍下,竟看不出是個走橫練門道的外家子,實力應該不在老江之下,自己與老江聯手對敵,是有六、四之數勝算的。
最後登船的娃娃臉,兩隻手指齊斷,卻下手最狠,雖看不出什麽門道,應該也是有兩把刷子。
隻有那個躲在烏篷邊上拄著棍子嚴陣以待的木訥青年,應該是最好“說話”的。
公子哥對著老江低語兩句,後者把目光看向黃鳴,暗暗點頭。
在老江看來,這個全身力氣用在手掌,腳下全靠一根棍子維持平衡的年輕人,能混跡在剩下的這群人當中,可算是僥幸至極了,不過柿子不急著捏軟的,隻等別人去拿捏這不怎麽礙眼的柿子時,露出破綻,順理成章地做那黃雀,才是混戰對敵時的上上之策。
這個道理,迴去一定要與大少爺好好說道說道。
果真還是那尼姑沉不住氣,向黃鳴頭上抓去,嘴上笑道:“趁著離岸邊還算近,貧尼送你一程。”
老江心中竊喜,正待發難,卻看到那男子有些驚慌失措地捂住了鼻子,敢情怕是被扔下去後嗆水?
真是廢物。
可轉眼單手一撐竹竿就後仰著坐在了烏篷之上,巧妙躲過了尼姑這一抓,此時老江一柄極沉的銅杵已砸將過去,尼姑瞧出厲害,來不及想那黃鳴為何能連續兩次躲過自己這成名的一抓,轉身便以肉掌硬接一對金杵,發力的老江和尼姑同時蹬蹬後退,各自佩服,公子哥看準時機,一個箭步向那尼姑戳了過去,口中大喝:“吾乃蓉城白敬澤!”
這一喊嚇了烏篷船頂的黃鳴一跳,嗓門這麽大,看那處事老道的老舟子也被嚇得抖了一抖?
尼姑身形未穩,見這邊公子哥和那娃娃臉同時向自己撲來,又驚又怒,甩袖掏出一柄浮塵,擋在那白敬澤寶劍前麵,卻不曾想這把劍如此鋒利,徑直斬斷浮塵杆再次向自己一劈而下。
劍尖以下寸餘劈中尼姑肩胛,尼姑順勢倒地才未能讓那柄劍有了卸下自己一隻手臂的機會,隻聽她大吼一聲,一腳踹飛了還打算再補一刀的白敬澤,老江趕緊起身,堪堪抱住了寶劍脫手的白敬澤。
可那老尼也並不好受,被那撿漏的娃娃臉腳下輕輕一勾,落下水去。
鄒峰李錢兩兄弟依然沒有出手的意圖,但是對在場剩下的幾人水平,大致有了點數。
實力為尊的應該便是剛剛落水的那位出家人了,那個老仆以趁手器物偷襲尼姑後將將打成平手,實力隻比其遜了一籌,身後那位臉上既興奮又害怕的公子哥,應該剛剛踏上武途,不足為懼,至於撿漏的這個娃兒,似是走輕健路數的武者,隻要防著他偷襲,問題不大。
至於那個想法和自己兩兄弟一樣跳上烏篷的男子,起碼不像個能打的,可防著此人突然發難,也是必須該有的準備。
鄒峰李躍躍欲試,輕聲問他大哥:“怎麽說?”
“再等一個。”
從姓老者用竹篙一端去頂那烏篷上的年輕人,眼神示意他趕緊下去,別坐壞了老子的篷子,可那年輕人屁股上就和楔上釘子一般紋絲不動,老者怕竹篙捅破烏篷,就不再催促了。
船身另一邊娃娃臉已經開始試探性的去偷襲那名公子哥,因為這位不怎麽老實的公子哥老想著去船中央去拾那柄祖傳寶劍,若不是老江多次攔住,怕還真是被那娃娃臉給得逞了,隻見那娃娃臉在船上騰挪隨心所欲,就像是多年以來一直在這艘船上踢人下船的頑主一般。
老江打定主意,想要破局,需要讓鄒峰兄弟入場才行,可主動攻上前去,並不是什麽好主意,老江看了看心急如焚的白敬澤,輕聲道:“大少爺,一會你假意奪劍,將那小娘娘腔引至船頭黑白無常那邊,我會暗中護住少爺,不至出什麽意外的。”
這白敬澤打小就機靈,缺的隻是江湖曆練而已,一點就透,出手前還大吼一聲:“老江你別攔著我!”然後一個箭步前去奪劍。
說時遲那時快,娃娃臉大笑一聲:“來得好!”一踹身後船板衝向白敬澤。
可白敬澤哪是奪劍,還未等衝到劍身前就一骨碌滾向鄒峰兩兄弟,鄒峰李是個沉不住氣的,飛起一腳就向那破綻百出的白敬澤踢去,鄒峰錢見二弟出手,不再藏私,一杆幡子甩出了極大弧度,勢大力沉,向來不及後撤的娃娃臉抽去。
娃娃臉雖慌不亂,早已按捏在手中的一張水龍符籙丟入水中,瞬間升騰起一條拳頭粗細的水龍,娃娃臉所剩三根手指全部朝向前方,大吼一聲:“去!”
那水龍如獲赦令般衝向了黑衣的鄒峰錢,鄒峰錢暗運氣機,激發起這下品幡子的全部禁製後,幡子繼續旋轉,撥弄那條已不算小的水柱,即便如此,鄒峰錢依然被逼的節節後退,眼看就要落入湖中。
鄒峰李見勢不對,在踢完白敬澤那一腳後便去幫大哥阻礙娃娃臉往水龍的另一端灌注氣機,一根黝黑鐵鏈直向娃娃臉身側拍去,可這娃娃臉也真夠果決的,拚著腰杆挨上這一鏈子,也要將隱隱威脅最大的鄒峰錢推下去。
鐵鏈將娃娃臉抽倒在地的同時,鄒峰錢也被水柱擊落下水,同一時刻老江向鄒峰李發難,以金杵揮向其背,鄒峰李迴撤一步,以鐵鏈迴擊,金屬間的對撞發出錚錚響聲,老江一個大撤步,似乎是吃了點虧,娃娃臉趁機艱難向身旁同樣立身未穩的鄒峰李來了一記掃蕩腿,鄒峰李摔倒在地後不甘示弱,前撲掐向娃娃臉脖子。
亂成一團。
老江心海之中跌宕不已,老尼姑之前就憑著一雙肉掌傷打在金杵之上,震得老江一口氣一直提不上來,剛才又與這正當壯年的鄒峰李兵刃相交,看似相差無幾,其實對老江來說,已算傷上加傷。
那邊的扭鬥總算有了結果,有傷在身的娃娃臉畢竟是名修士,被鄒峰李欺身後,幾手過硬的擒拿功夫便失去了還手之力,被丟下船去。這時的白敬澤已尋迴寶劍,見老江遲遲不上,埋怨其錯過了大好機會的同時,親自上陣,一刀直劈向白衣後頸。
隨著一聲又急又猛的唿嘯聲,鄒峰李隻覺背後汗毛倒豎,拚盡力氣將手中鎖鏈甩將出去,淡金色寶刀刀刃磕在那玄鐵打造的黑沉鐵鏈上非但沒有卷刃,還隱隱在其之上砍出了半寸多的凹痕。
鄒峰李再探出一隻手,抓住了白敬澤的脖項,白敬澤整個人被提在半空之中。
“好小子,你找死!”鄒峰李怒吼道。
白敬澤力氣漸失,依舊不忘用另一隻手上的寶劍自下而上向鄒峰李手臂挑去。
老江自然是什麽都顧不上了,白家氣運,皆在這位剛開一枚氣竅和體竅的小主子身上,隻能拚勁氣力衝上前去,卻不知這鄒峰李看似莽撞,實則粗中帶細隻等老江來救的契機,原來這鄒峰李看似使一根六十餘斤的玄鐵鏈子,實則隻是障眼法罷了,烏鴉嶺誰不曉得這白衣小李,一身橫練功夫皆在雙腿上?
白敬澤趁機節節後退至烏篷邊,老江卻被鄒峰李一腳踹中心口飛出船去,人事不知。
“老江!”白敬澤眼見家中老仆墜入水中,什麽寶刀寶劍都不要了,自己縱身入湖毫無遲疑,幾個噗通聲後,便抱起了水中的老江。
烏篷船上一下少了這麽多人,行進速度更快了幾分,眨麽眼的功夫,就快要看不見白家主仆了,黃鳴站得高看得遠,見那白敬澤撈上來老江,開始向湖邊遊去,才稍微放心了一點。
像極了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和舅舅白術飄在海裏的樣子。
鄒峰李撿起刀劍,以手指輕輕按住刀鋒劍鋒,好家夥,這倆物件,果真是那有年份的寶貝!鄒峰李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對著烏篷上看了半天好戲的黃鳴笑道:“老弟你是自己下來,還是我請你下去?”
一語雙關。
黃鳴看了看東方日頭,饒有興致地問答道:“不敢勞煩大俠,不如我自己下來,再從對岸走上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