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夜裏,師兄弟幾人投了一個名叫“歸宿”的小店,黃走提議明天步行進城,打算將牛車賣於店裏,封撰已和黃牛處出了感情,破天荒不讚同此事。出錢人孫付明倒是有話語權,便賣了封撰一個好:“既然封師兄一路駕車多有辛勞,不管如何處置,都依了封師兄便是。”說著下樓去找店小二咕噥著說了些什麽,店小二湊近耳朵邊聽邊使勁點頭,聽完一溜煙跑了出去。
一夜無話。第二日清晨,天蒙蒙亮,黃走就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猛然起身抄起棍棒奔向窗邊,定眼一看,原來是熙熙攘攘的二十餘人,抬著五頂轎子近身前來,這時孫付明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坐了起來,招唿眾人:“早飯就不在這裏用了,去小弟府上用吧,封師兄,盡管上轎,牛車下人們會幫你送進府上的。”
進城的路上,黃走忐忑的坐在轎子中,雙手緊握扶手極力去適應被人抬著的感覺,掀開幕簾,梧桐城近在眼前...
自從下山以後,幾天下來,黃走和諸師弟的觀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除了二師弟不管不問天天和那頭黃牛打交道,有時低語,有時發呆。三弟和四弟都被孫付明的所見所聞充斥著、影響著,進城之後,十餘天的功夫,三師弟邊扶黎就醉生夢死於那妙音牌坊,四師弟李之友倒是哪都不去,但好為人師的性子也越發濃厚,天天陪孫府的下人拆招喂招,被阿諛奉承到沒了邊際。黃走呢,天天盼著拜見孫付明當布政使的父親,親自確認錦衣衛之事。
這天邊扶黎來借錢,黃走也很痛快的借給了他孫付明兌現的五十兩紋銀,沒有半個時辰的功夫,他就帶迴了一位眉目動人的女子,名叫什麽翠的,黃走遠遠看著邊扶籬將女子帶迴房中,暗暗皺眉不已。
孫付明這些天將這些都看在眼裏,錦衣玉食,打動不了過慣了苦日子的師兄弟幾個,但是人人都有能拿捏的地方,封撰好牛,最聽大師兄的;邊扶黎好色,妙音牌坊一個撥弄古箏的小丫頭,都能把他折騰的五迷三道;李之友好為人師...但是作為主心骨的黃走,似乎隻對成為錦衣衛有興趣,這可就難辦了...辦成那件大事,主要還得依仗他。
因為師傅曾言語過,放眼整個彤雲派,能在黃走手下棍下走足百招之人,不足一手之數。
幾天後夜裏,黃走在屋裏悶悶喝茶,心裏煩悶不已:來到府中幾位師弟的表現雖說像師傅所說的“入鄉隨俗”。但變化也太大了,尤其是四師弟,已經在白天跑來找過他這個大師兄一趟,讓他傳授自己頗為拿手的下半套排掌,雖然黃走再三勸說李之友,但是李之友似乎主意已定,要留在孫府當個教頭,再轉到布政司衙門做事,黃走搖了搖頭,讓師弟三思行事,李之友愣愣的看著低頭不語的大師兄,輕哼一聲,負氣走了。
黃走倚在門口,也是皺眉不語,卻不曾想李之友沒走多久,就有幾盞燈籠由遠及近的走來,黃走從思緒中緩過神來,看到當先一人五十餘歲年紀,一身灰布袍子,頭戴鑲有灰黃色寶石的帽子,看似不起眼,卻趁得極為精致得體,身邊跟著的孫付明明顯落後一個身位,黃走心領神會。正是這棟寨子的正主,朝廷正二品大員孫曉來了。
孫曉看了看身後的孫付明,後者點了點頭,心中了然,身前此人,當得起自己一聲宗師。隨之哈哈一笑,隔著五丈便遙遙抱拳,開口笑道:“黃宗師,久仰久仰,在下孫曉,犬子在山上路上,沒少得大俠及幾位師弟照拂,老聽付明說及黃大俠已得柳老真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啊!”說罷已走到門前。再次言語:“近些日子京城裏有人情走動,招待不周,惶恐惶恐。”
“孫大人言重了,”黃走有些局促,語氣一頓,接著恭謹說道:“家師學識淵博,武功人品更是本門的佼佼者,在下隻學了個皮毛,如何當得起大人及孫師弟的謬讚?不敢當、不敢當啊。”
孫曉微微一笑,覺得黃走並非像兒子說的那樣木訥不堪,繼續試探道:“聽犬子說起,黃宗師似乎對仕途有些興趣?”
黃走看了看孫付明,見其對自己點頭,便下了決心,開門見山說道:“孫大人別見外,黃某是個粗人,少時蒙師傅抬愛,領迴山門教些武把式,下山時師傅說過,一身武藝,若能報效山河,那是最好;退而求其次,報效山門,為山門傳遞香火,也能得到認可,但男兒最怕學而無用,無以為報。所以小的想厚著臉皮求個門路,投於禁軍施展抱負,望大人提攜!”說完學著孫付明那般一揖到地,隻等孫曉答複。
孫曉趕緊攙扶,卻假裝眉頭一皺,說:“此事怕沒有那麽簡單,禁軍屬陛下直屬親信組成,我一個外籍官員,有安插耳目的嫌疑啊...”
“這...這可如何是好?”黃走猛然抬頭,抱拳問道。
孫曉笑了:“黃大俠不要心急,辦法倒是有,就是需要周轉,在下在京城有執金吾手下當值的熟人,名叫白立,出身曾是放題城白家的賜姓家奴,如今分管禁軍民間選拔一事,選拔倒也簡單,就是站樁打擂台,一般午時開始,申時末敲鑼結束,八個擂台上還能站得住的,隻要身世清白,都能入選。”
黃走眼前一亮,腰脊更彎,“還望大人指點前程!”
孫曉輕撫短須,避開黃走這一拜,隨之將其輕輕攙起。
半盞茶後,孫付明父子對坐在一間兩麵通風的雅閣中,四下並無人侍候,孫曉說到:“老二,你大哥都已經放了縣令,你這成天尋山訪水的沒個正行,讓為父說什麽好?”說罷歎了口氣,自斟了一小杯酒,慢慢放在唇邊品著。
孫付明眼神堅毅,直視孫曉,說道:“叔父!老大是您的接班人,仕途都給他鋪好了,我學他做什麽?”
“胡鬧,”孫曉放下酒杯,斥道:“你大哥宅心仁厚,是極好的,但為人處世卻不行,早讓他步入仕途,也是想著趁我還沒告老,笨鳥先飛,走的遠些...你倆的娘死得都早,納的那幾個姨娘也沒給你們添個弟弟妹妹,說到底,家還是早晚要交到你手裏我才放心的,我幫你籠絡這黃走,無非就是和之前的那些人一樣,幫你賺一份可有可無的人情。”
“他可不是一份可有可無的人情,我是真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孫付明狡黠的一笑,繼而問到:“白立那老家夥那邊...”
孫曉擺擺手,“記住,貪財好色的人,人情欠下了也就欠下了,不算什麽。自這代白家家主接班以後,白立這老東西就和白家脫離了幹係,否則上次你在京城被白家老三打的時候,也能找他調解關係,可你看見他見到白術那唯唯諾諾的樣子,他敢麽?奴才脫了奴籍,一樣還是奴才。”
孫付明看了看月色,沉默片刻,小聲說道:“白術他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紈絝。”
孫曉望向黃走所在院落的方向,仰頭飲了一杯,“何時直言相告?”
孫付明輕聲迴道:“不急,等這幾人把手裏的錢花完再說。”
孫曉提杯,孫付明滿貫之,滴酒不漏。孫曉滿意地點了點頭,看著這位大哥的“遺孤”,一口幹了。
好花好月好景,子侄陪伴在膝,我孫曉這輩子是真的值了,可為何怎麽就這般想念大哥呢?
月餘後,除了李之友,孫付明攜黃走、封撰、邊扶黎及一幹家丁,共赴坐落在沙洲之上的放題城。
</p>
夜裏,師兄弟幾人投了一個名叫“歸宿”的小店,黃走提議明天步行進城,打算將牛車賣於店裏,封撰已和黃牛處出了感情,破天荒不讚同此事。出錢人孫付明倒是有話語權,便賣了封撰一個好:“既然封師兄一路駕車多有辛勞,不管如何處置,都依了封師兄便是。”說著下樓去找店小二咕噥著說了些什麽,店小二湊近耳朵邊聽邊使勁點頭,聽完一溜煙跑了出去。
一夜無話。第二日清晨,天蒙蒙亮,黃走就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猛然起身抄起棍棒奔向窗邊,定眼一看,原來是熙熙攘攘的二十餘人,抬著五頂轎子近身前來,這時孫付明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坐了起來,招唿眾人:“早飯就不在這裏用了,去小弟府上用吧,封師兄,盡管上轎,牛車下人們會幫你送進府上的。”
進城的路上,黃走忐忑的坐在轎子中,雙手緊握扶手極力去適應被人抬著的感覺,掀開幕簾,梧桐城近在眼前...
自從下山以後,幾天下來,黃走和諸師弟的觀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除了二師弟不管不問天天和那頭黃牛打交道,有時低語,有時發呆。三弟和四弟都被孫付明的所見所聞充斥著、影響著,進城之後,十餘天的功夫,三師弟邊扶黎就醉生夢死於那妙音牌坊,四師弟李之友倒是哪都不去,但好為人師的性子也越發濃厚,天天陪孫府的下人拆招喂招,被阿諛奉承到沒了邊際。黃走呢,天天盼著拜見孫付明當布政使的父親,親自確認錦衣衛之事。
這天邊扶黎來借錢,黃走也很痛快的借給了他孫付明兌現的五十兩紋銀,沒有半個時辰的功夫,他就帶迴了一位眉目動人的女子,名叫什麽翠的,黃走遠遠看著邊扶籬將女子帶迴房中,暗暗皺眉不已。
孫付明這些天將這些都看在眼裏,錦衣玉食,打動不了過慣了苦日子的師兄弟幾個,但是人人都有能拿捏的地方,封撰好牛,最聽大師兄的;邊扶黎好色,妙音牌坊一個撥弄古箏的小丫頭,都能把他折騰的五迷三道;李之友好為人師...但是作為主心骨的黃走,似乎隻對成為錦衣衛有興趣,這可就難辦了...辦成那件大事,主要還得依仗他。
因為師傅曾言語過,放眼整個彤雲派,能在黃走手下棍下走足百招之人,不足一手之數。
幾天後夜裏,黃走在屋裏悶悶喝茶,心裏煩悶不已:來到府中幾位師弟的表現雖說像師傅所說的“入鄉隨俗”。但變化也太大了,尤其是四師弟,已經在白天跑來找過他這個大師兄一趟,讓他傳授自己頗為拿手的下半套排掌,雖然黃走再三勸說李之友,但是李之友似乎主意已定,要留在孫府當個教頭,再轉到布政司衙門做事,黃走搖了搖頭,讓師弟三思行事,李之友愣愣的看著低頭不語的大師兄,輕哼一聲,負氣走了。
黃走倚在門口,也是皺眉不語,卻不曾想李之友沒走多久,就有幾盞燈籠由遠及近的走來,黃走從思緒中緩過神來,看到當先一人五十餘歲年紀,一身灰布袍子,頭戴鑲有灰黃色寶石的帽子,看似不起眼,卻趁得極為精致得體,身邊跟著的孫付明明顯落後一個身位,黃走心領神會。正是這棟寨子的正主,朝廷正二品大員孫曉來了。
孫曉看了看身後的孫付明,後者點了點頭,心中了然,身前此人,當得起自己一聲宗師。隨之哈哈一笑,隔著五丈便遙遙抱拳,開口笑道:“黃宗師,久仰久仰,在下孫曉,犬子在山上路上,沒少得大俠及幾位師弟照拂,老聽付明說及黃大俠已得柳老真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啊!”說罷已走到門前。再次言語:“近些日子京城裏有人情走動,招待不周,惶恐惶恐。”
“孫大人言重了,”黃走有些局促,語氣一頓,接著恭謹說道:“家師學識淵博,武功人品更是本門的佼佼者,在下隻學了個皮毛,如何當得起大人及孫師弟的謬讚?不敢當、不敢當啊。”
孫曉微微一笑,覺得黃走並非像兒子說的那樣木訥不堪,繼續試探道:“聽犬子說起,黃宗師似乎對仕途有些興趣?”
黃走看了看孫付明,見其對自己點頭,便下了決心,開門見山說道:“孫大人別見外,黃某是個粗人,少時蒙師傅抬愛,領迴山門教些武把式,下山時師傅說過,一身武藝,若能報效山河,那是最好;退而求其次,報效山門,為山門傳遞香火,也能得到認可,但男兒最怕學而無用,無以為報。所以小的想厚著臉皮求個門路,投於禁軍施展抱負,望大人提攜!”說完學著孫付明那般一揖到地,隻等孫曉答複。
孫曉趕緊攙扶,卻假裝眉頭一皺,說:“此事怕沒有那麽簡單,禁軍屬陛下直屬親信組成,我一個外籍官員,有安插耳目的嫌疑啊...”
“這...這可如何是好?”黃走猛然抬頭,抱拳問道。
孫曉笑了:“黃大俠不要心急,辦法倒是有,就是需要周轉,在下在京城有執金吾手下當值的熟人,名叫白立,出身曾是放題城白家的賜姓家奴,如今分管禁軍民間選拔一事,選拔倒也簡單,就是站樁打擂台,一般午時開始,申時末敲鑼結束,八個擂台上還能站得住的,隻要身世清白,都能入選。”
黃走眼前一亮,腰脊更彎,“還望大人指點前程!”
孫曉輕撫短須,避開黃走這一拜,隨之將其輕輕攙起。
半盞茶後,孫付明父子對坐在一間兩麵通風的雅閣中,四下並無人侍候,孫曉說到:“老二,你大哥都已經放了縣令,你這成天尋山訪水的沒個正行,讓為父說什麽好?”說罷歎了口氣,自斟了一小杯酒,慢慢放在唇邊品著。
孫付明眼神堅毅,直視孫曉,說道:“叔父!老大是您的接班人,仕途都給他鋪好了,我學他做什麽?”
“胡鬧,”孫曉放下酒杯,斥道:“你大哥宅心仁厚,是極好的,但為人處世卻不行,早讓他步入仕途,也是想著趁我還沒告老,笨鳥先飛,走的遠些...你倆的娘死得都早,納的那幾個姨娘也沒給你們添個弟弟妹妹,說到底,家還是早晚要交到你手裏我才放心的,我幫你籠絡這黃走,無非就是和之前的那些人一樣,幫你賺一份可有可無的人情。”
“他可不是一份可有可無的人情,我是真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孫付明狡黠的一笑,繼而問到:“白立那老家夥那邊...”
孫曉擺擺手,“記住,貪財好色的人,人情欠下了也就欠下了,不算什麽。自這代白家家主接班以後,白立這老東西就和白家脫離了幹係,否則上次你在京城被白家老三打的時候,也能找他調解關係,可你看見他見到白術那唯唯諾諾的樣子,他敢麽?奴才脫了奴籍,一樣還是奴才。”
孫付明看了看月色,沉默片刻,小聲說道:“白術他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紈絝。”
孫曉望向黃走所在院落的方向,仰頭飲了一杯,“何時直言相告?”
孫付明輕聲迴道:“不急,等這幾人把手裏的錢花完再說。”
孫曉提杯,孫付明滿貫之,滴酒不漏。孫曉滿意地點了點頭,看著這位大哥的“遺孤”,一口幹了。
好花好月好景,子侄陪伴在膝,我孫曉這輩子是真的值了,可為何怎麽就這般想念大哥呢?
月餘後,除了李之友,孫付明攜黃走、封撰、邊扶黎及一幹家丁,共赴坐落在沙洲之上的放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