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顧謙一皺,眼底頓時閃過一抹厭惡,但也不敢表現的太過明顯。
他一直都知道蕭頤和的生母是沁妃,沁妃是姑姑的婢女。當年明明是陛下和姑姑先有情,指不定是被沁妃給橫插一腳,才造成如此局麵。
其實也不知對這位姑姑究竟是作何情感,怨姑姑當年在顧家殺了沁妃,給顧家招致滅門之禍嗎?
好像也是不怨的吧,聽聞當年是顧家用計把姑姑迷暈了送往南梁,隻因當時的南梁陛下君炎對姑姑有情。
君炎承諾隻要把姑姑送給他,便相助當時還是皇子的陛下登上皇位。
是啊,當年所有人都如願了,君炎抱得美人歸得到了姑姑,陛下得到了皇位還得到了最心愛的沁妃,顧家也已成為朝堂上最大的權臣。
所有人都滿意著這一切,除了姑姑…
所以姑姑故意在顧家殺死沁妃,就是為了報複顧家人當年把她送到了南梁。
這一切的是非恩怨,誰又能說得過孰是孰非呢?
太後心裏也是一跳,頤和平日裏是從來不來請安的,今日過來,恐怕又是為了謙兒吧?
那個丫頭怎麽就不明白呢,越是這般姿態,謙兒就越危險,本來能保住這條命已經是萬幸了,頤和若是真的喜歡謙兒,應該趕緊遠離才是!
頤和的生母沁妃當年可就是死在顧家的,於情於理今晚都不該再和顧家的人有任何來往,本來皇帝就對此事不喜了,還這般肆意妄為,簡直是無知無畏!
皇帝當然不會去責怪頤和,隻會將怒氣發在謙兒身上,就像當年顧家的是一般,借著沁妃的死,斬了顧家滿門啊
頤和真的是被寵得一點都不知天高地厚,平日裏行事囂張也就罷了,關鍵時刻的大事也是個看不清的!
“頤和見過皇祖母,今日特地來慈寧宮給皇祖母請安,皇祖母萬福金安。”
蕭頤和一進來便看到了坐在下方的顧謙,麵頰染上了微微一抹紅。
幼時的一幕幕也浮現在眼前,宮裏頭所有的人誰不知道她是父皇最疼愛的公主,人人都巴不得湊上前來。
偏偏就是這個顧謙不一樣。
“哀家這慈寧宮,平日裏你極少來的,今日怎麽就知曉來請安了?”
太後恢複了她原本威嚴的麵目,全然不似方才對顧謙的那般慈愛。
宮裏的皇子公主囂張跋扈的也不少,她的確都看不過去,可最最厭惡的便是頤和,按理說都是自己的孫女,也不應該厚此薄彼。
可人的感情就是這般的奇妙,許是因為當年沁妃的事鬧得太過了,便把那賬也記到了頤和頭上。
“皇祖母,頤和方才去見了父皇,父皇又想起母妃了,若不是頤和在一旁勸慰,恐怕父皇又會懲戒宮人了。”
蕭頤和看似恭敬的抬頭撇了一眼太後,可這說出來的話卻是太後心裏不痛快。
知道太後心裏最計較什麽事,也就毫不留情的說了出來,太後不喜歡母妃又怎麽樣,母妃終究還是得到了父皇所有的愛。
他一直都知道蕭頤和的生母是沁妃,沁妃是姑姑的婢女。當年明明是陛下和姑姑先有情,指不定是被沁妃給橫插一腳,才造成如此局麵。
其實也不知對這位姑姑究竟是作何情感,怨姑姑當年在顧家殺了沁妃,給顧家招致滅門之禍嗎?
好像也是不怨的吧,聽聞當年是顧家用計把姑姑迷暈了送往南梁,隻因當時的南梁陛下君炎對姑姑有情。
君炎承諾隻要把姑姑送給他,便相助當時還是皇子的陛下登上皇位。
是啊,當年所有人都如願了,君炎抱得美人歸得到了姑姑,陛下得到了皇位還得到了最心愛的沁妃,顧家也已成為朝堂上最大的權臣。
所有人都滿意著這一切,除了姑姑…
所以姑姑故意在顧家殺死沁妃,就是為了報複顧家人當年把她送到了南梁。
這一切的是非恩怨,誰又能說得過孰是孰非呢?
太後心裏也是一跳,頤和平日裏是從來不來請安的,今日過來,恐怕又是為了謙兒吧?
那個丫頭怎麽就不明白呢,越是這般姿態,謙兒就越危險,本來能保住這條命已經是萬幸了,頤和若是真的喜歡謙兒,應該趕緊遠離才是!
頤和的生母沁妃當年可就是死在顧家的,於情於理今晚都不該再和顧家的人有任何來往,本來皇帝就對此事不喜了,還這般肆意妄為,簡直是無知無畏!
皇帝當然不會去責怪頤和,隻會將怒氣發在謙兒身上,就像當年顧家的是一般,借著沁妃的死,斬了顧家滿門啊
頤和真的是被寵得一點都不知天高地厚,平日裏行事囂張也就罷了,關鍵時刻的大事也是個看不清的!
“頤和見過皇祖母,今日特地來慈寧宮給皇祖母請安,皇祖母萬福金安。”
蕭頤和一進來便看到了坐在下方的顧謙,麵頰染上了微微一抹紅。
幼時的一幕幕也浮現在眼前,宮裏頭所有的人誰不知道她是父皇最疼愛的公主,人人都巴不得湊上前來。
偏偏就是這個顧謙不一樣。
“哀家這慈寧宮,平日裏你極少來的,今日怎麽就知曉來請安了?”
太後恢複了她原本威嚴的麵目,全然不似方才對顧謙的那般慈愛。
宮裏的皇子公主囂張跋扈的也不少,她的確都看不過去,可最最厭惡的便是頤和,按理說都是自己的孫女,也不應該厚此薄彼。
可人的感情就是這般的奇妙,許是因為當年沁妃的事鬧得太過了,便把那賬也記到了頤和頭上。
“皇祖母,頤和方才去見了父皇,父皇又想起母妃了,若不是頤和在一旁勸慰,恐怕父皇又會懲戒宮人了。”
蕭頤和看似恭敬的抬頭撇了一眼太後,可這說出來的話卻是太後心裏不痛快。
知道太後心裏最計較什麽事,也就毫不留情的說了出來,太後不喜歡母妃又怎麽樣,母妃終究還是得到了父皇所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