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紅色的葡萄?
婆癱公瘸?我有係統糧滿倉旺全家 作者:十月楓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番茄一下子都摘了迴來放在地窖裏,時間長了會壞掉,當晚錦繡便將小番茄放到空間裏保存。
今日來得早,鮮果鋪這會兒客人正多。
鎮上的有錢人家通常都是清早就過來挑選新鮮水果,看衣著,有些是派下人來采買,也有親自過來的。
店裏有兩個夥計,在招唿其它客人,錦繡和謝錦南在店裏看了起來。
“葡萄怎麽貴了這麽多?”穿著錦衣的婦女略帶不滿地看向站在旁邊的夥計。
夥計賠笑道:“夫人,我們也是沒辦法,您也知道,早前遭了颶風,果園好多果樹被吹倒,果子也掉的七七八八,收成大減咧。”
婦女唉了聲,放下葡萄:“算了,今天先不買葡萄了,給我稱兩斤梨子吧。”
錦繡聽著二人的對話,環顧四周,每種水果上麵都標有價格,不止葡萄,好些水果都跟著漲價了。
“兩位客官,請問想買什麽水果?”另一個夥計得了空閑,客氣地迎上來。
錦繡正了正色,看著夥計:“請問你們店裏誰做主?我有一款新水果,想跟你們談談生意。”
“我們掌櫃在倉庫裏,客人稍等。”
夥計跑到後院倉庫,把錦繡的原話一說,任掌櫃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跑了出來,
“不知兩位如何稱唿?”
“我姓謝,這是我娘子。”謝錦南從背簍裏,拿出一串小番茄送到任掌櫃麵前,“掌櫃,這種水果叫小番茄,你嚐嚐看。”
任掌櫃眼眸微睜,伸手扯掉一個放到眼前查看,表皮紅彤彤,比店裏的葡萄大一半。
他表情有些猶豫:“這個小番茄,我從來沒見過,不知兩位是從哪裏摘來的?”
別是哪個山旮旯長的不知名野果,像那紅傘傘,吃了躺板板,萬一有毒,客人們吃出什麽毛病來,他擔待不起。
“掌櫃請放心,這是自家種的,可以吃。”
錦繡從背簍拎起一串小番茄,當著眾人的麵吃了一個又一個。
店裏其它客人甚少見到這麽紅豔飽滿的水果,好奇地往這邊走了過來。
“咦,這是水果嗎?”
“紅色的葡萄?我還是第一次見,不知道好不好吃?”
適才說葡萄貴的錦衣婦人,看得眼神一亮,“小娘子,能不能給我吃一個?”
錦繡看著任掌櫃:“掌櫃的,我且讓客人們嚐嚐,若覺得好,我們再談合作也不遲。”
任掌櫃早就兩個小番茄下肚了,對小番茄的味道有了清晰的認知,心裏有了計較,他也想知道客人的反饋,於是點頭同意。
“各位,這不是葡萄,而是我們自家種的小番茄,味道酸甜可口,還能用來做菜。”
她和謝錦南一邊將小番茄分給客人,一邊推銷。
錦衣婦人率先拿起一顆放入口中,品嚐過後連連稱讚:“不錯,酸甜多汁。”
其他客人嚐過之後,也都紛紛評價。
“汁水很多,味道很不錯。”
“嗯,酸甜適度,很開胃。”
“小娘子,這水果還能用來做菜?”
錦繡脆生生道:“小番茄用來炒雞蛋極下飯,而且小番茄裏麵的成分對皮膚很有益處。”
聽到小番茄對皮膚有好處,錦衣婦人心動得很:“小娘子,你這小番茄怎麽賣?”
“我女兒懷孕了,吃啥都不香,買些迴去給她嚐嚐。”
“我喜歡吃雞蛋,買迴去炒來吃。”
任掌櫃見客人反應如此熱烈,忙將二人請到後院裏商談,並讓客人們稍等片刻。
謝錦南和錦繡在對麵坐下,任掌櫃迫不及待開口,“謝公子謝娘子,這小番茄你們想怎麽合作,不妨直說。”
“掌櫃,小番茄我們種得不多,全部收成大概三千多斤,我們供貨給你,至於價格...”
謝錦南說完,看向錦繡。
錦繡早將價格定好了。
鮮果鋪最便宜的水果都要一百文,小番茄是獨有的,但不耐放,她要是定價太高,鮮果鋪要掙錢,就得賣更貴,不利於售賣,放壞了就不好了。
“一口價,一百一十文一斤,現如今我們摘了五百斤,不知掌櫃要多少?”
任掌櫃思慮片刻:“我先要二百斤吧。”
錦繡提醒:“小番茄保存得當,隻能賣六到七天,掌櫃確定要這麽多?”
任掌櫃笑道:“除了鎮上,我們縣裏還有兩家水果鋪,我準備運到分鋪裏去售賣。”
錦繡點頭,指了指地上的背簍:“除了背簍裏的,其餘的我們放在別處,現在就可以拿過來,掌櫃先拿這些出去稱重售賣。”
任掌櫃也怕客人等久了,匆匆出去,叫來夥計幫忙稱重,重量四十五斤。
錦衣婦人見夥計端著籮筐出來,第一個走上前,看了看裏麵的價格牌,寫著二百文一斤:“嗯,價錢還行,夥計,給我稱四斤小番茄。”
其餘客人也都圍了上來。
“我要兩斤。”
“我要一斤。”
“ 我也要兩斤。”
錦繡和謝錦南趕著驢車,來到一處偏僻無人的小巷,從空間裏取出小番茄分別裝到四個小籮筐裏,再運迴水果鋪。
夥計稱重,一共一百七十五斤。
新水果就是搶手,短短一炷香,那一筐小番茄空了大半。
任掌櫃笑得合不攏嘴,將多出來的二十斤一並要了。
“謝娘子謝公子,不知你們家住何處,等賣完了我去找你們進貨。”
謝錦南將地址告知,任掌櫃親自結賬二十四兩二百文。
錦繡忍不住感歎,古代水果真值錢,果然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金貴東西。
她就賣那一點小番茄,收益夠普通農戶人家吃兩年了。
兩人離開水果鋪,趕驢車直奔上元村。
黎大有正在和吳桂花嘮叨:“颶風過去這麽些天,也不知錦繡怎麽樣了,房子建好了沒?”
吳桂花縫補著衣裳,頭也不抬:“咱們的女兒你就別擔心了,還是想想,明年是不是要蓋新房了?”
盡管後來將屋子都修繕一番,建了圍牆,颶風來的時候,還是將東邊灶間一角吹塌,大部分瓦片都掀翻了。
一家三口忙碌收拾了一天,後麵又找人將灶間修補好。
今日來得早,鮮果鋪這會兒客人正多。
鎮上的有錢人家通常都是清早就過來挑選新鮮水果,看衣著,有些是派下人來采買,也有親自過來的。
店裏有兩個夥計,在招唿其它客人,錦繡和謝錦南在店裏看了起來。
“葡萄怎麽貴了這麽多?”穿著錦衣的婦女略帶不滿地看向站在旁邊的夥計。
夥計賠笑道:“夫人,我們也是沒辦法,您也知道,早前遭了颶風,果園好多果樹被吹倒,果子也掉的七七八八,收成大減咧。”
婦女唉了聲,放下葡萄:“算了,今天先不買葡萄了,給我稱兩斤梨子吧。”
錦繡聽著二人的對話,環顧四周,每種水果上麵都標有價格,不止葡萄,好些水果都跟著漲價了。
“兩位客官,請問想買什麽水果?”另一個夥計得了空閑,客氣地迎上來。
錦繡正了正色,看著夥計:“請問你們店裏誰做主?我有一款新水果,想跟你們談談生意。”
“我們掌櫃在倉庫裏,客人稍等。”
夥計跑到後院倉庫,把錦繡的原話一說,任掌櫃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跑了出來,
“不知兩位如何稱唿?”
“我姓謝,這是我娘子。”謝錦南從背簍裏,拿出一串小番茄送到任掌櫃麵前,“掌櫃,這種水果叫小番茄,你嚐嚐看。”
任掌櫃眼眸微睜,伸手扯掉一個放到眼前查看,表皮紅彤彤,比店裏的葡萄大一半。
他表情有些猶豫:“這個小番茄,我從來沒見過,不知兩位是從哪裏摘來的?”
別是哪個山旮旯長的不知名野果,像那紅傘傘,吃了躺板板,萬一有毒,客人們吃出什麽毛病來,他擔待不起。
“掌櫃請放心,這是自家種的,可以吃。”
錦繡從背簍拎起一串小番茄,當著眾人的麵吃了一個又一個。
店裏其它客人甚少見到這麽紅豔飽滿的水果,好奇地往這邊走了過來。
“咦,這是水果嗎?”
“紅色的葡萄?我還是第一次見,不知道好不好吃?”
適才說葡萄貴的錦衣婦人,看得眼神一亮,“小娘子,能不能給我吃一個?”
錦繡看著任掌櫃:“掌櫃的,我且讓客人們嚐嚐,若覺得好,我們再談合作也不遲。”
任掌櫃早就兩個小番茄下肚了,對小番茄的味道有了清晰的認知,心裏有了計較,他也想知道客人的反饋,於是點頭同意。
“各位,這不是葡萄,而是我們自家種的小番茄,味道酸甜可口,還能用來做菜。”
她和謝錦南一邊將小番茄分給客人,一邊推銷。
錦衣婦人率先拿起一顆放入口中,品嚐過後連連稱讚:“不錯,酸甜多汁。”
其他客人嚐過之後,也都紛紛評價。
“汁水很多,味道很不錯。”
“嗯,酸甜適度,很開胃。”
“小娘子,這水果還能用來做菜?”
錦繡脆生生道:“小番茄用來炒雞蛋極下飯,而且小番茄裏麵的成分對皮膚很有益處。”
聽到小番茄對皮膚有好處,錦衣婦人心動得很:“小娘子,你這小番茄怎麽賣?”
“我女兒懷孕了,吃啥都不香,買些迴去給她嚐嚐。”
“我喜歡吃雞蛋,買迴去炒來吃。”
任掌櫃見客人反應如此熱烈,忙將二人請到後院裏商談,並讓客人們稍等片刻。
謝錦南和錦繡在對麵坐下,任掌櫃迫不及待開口,“謝公子謝娘子,這小番茄你們想怎麽合作,不妨直說。”
“掌櫃,小番茄我們種得不多,全部收成大概三千多斤,我們供貨給你,至於價格...”
謝錦南說完,看向錦繡。
錦繡早將價格定好了。
鮮果鋪最便宜的水果都要一百文,小番茄是獨有的,但不耐放,她要是定價太高,鮮果鋪要掙錢,就得賣更貴,不利於售賣,放壞了就不好了。
“一口價,一百一十文一斤,現如今我們摘了五百斤,不知掌櫃要多少?”
任掌櫃思慮片刻:“我先要二百斤吧。”
錦繡提醒:“小番茄保存得當,隻能賣六到七天,掌櫃確定要這麽多?”
任掌櫃笑道:“除了鎮上,我們縣裏還有兩家水果鋪,我準備運到分鋪裏去售賣。”
錦繡點頭,指了指地上的背簍:“除了背簍裏的,其餘的我們放在別處,現在就可以拿過來,掌櫃先拿這些出去稱重售賣。”
任掌櫃也怕客人等久了,匆匆出去,叫來夥計幫忙稱重,重量四十五斤。
錦衣婦人見夥計端著籮筐出來,第一個走上前,看了看裏麵的價格牌,寫著二百文一斤:“嗯,價錢還行,夥計,給我稱四斤小番茄。”
其餘客人也都圍了上來。
“我要兩斤。”
“我要一斤。”
“ 我也要兩斤。”
錦繡和謝錦南趕著驢車,來到一處偏僻無人的小巷,從空間裏取出小番茄分別裝到四個小籮筐裏,再運迴水果鋪。
夥計稱重,一共一百七十五斤。
新水果就是搶手,短短一炷香,那一筐小番茄空了大半。
任掌櫃笑得合不攏嘴,將多出來的二十斤一並要了。
“謝娘子謝公子,不知你們家住何處,等賣完了我去找你們進貨。”
謝錦南將地址告知,任掌櫃親自結賬二十四兩二百文。
錦繡忍不住感歎,古代水果真值錢,果然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金貴東西。
她就賣那一點小番茄,收益夠普通農戶人家吃兩年了。
兩人離開水果鋪,趕驢車直奔上元村。
黎大有正在和吳桂花嘮叨:“颶風過去這麽些天,也不知錦繡怎麽樣了,房子建好了沒?”
吳桂花縫補著衣裳,頭也不抬:“咱們的女兒你就別擔心了,還是想想,明年是不是要蓋新房了?”
盡管後來將屋子都修繕一番,建了圍牆,颶風來的時候,還是將東邊灶間一角吹塌,大部分瓦片都掀翻了。
一家三口忙碌收拾了一天,後麵又找人將灶間修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