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大戰十日後,朝廷詔書傳到韓申手裏,命韓申、彭關封統領剩餘的虎賁軍撤迴洛陽,先行休整。
郭鈞等人待敵軍以離開燕州境地後,便班師迴到奉城州府,一路上燕州百姓皆鑼鼓喧天,慶祝新軍大勝而歸。此一戰不止在燕州盛傳,就連遠在扶餘城的姚景等人也以知曉,青州、並州與燕州接壤,民間廣為流傳著各種消息,其中傳的最多的就是:燕州起義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大晉精銳擊敗。一時間,大晉國土內流言四起,官府強製封鎖這些消息,卻也隻是徒勞無功。本來就處在多事之秋的大晉王朝,如今將要麵臨更為嚴酷的考驗,到底是順天而為,還是逆天而行,擺在晉僖宗麵前的難題,他改如何處理呢?
迴到奉城內,郭鈞等人做好休整,便來到州府大堂內議事。此一戰有太多問題擺在他們麵前,這些問題如若不做出處理,日後很有可能導致禍患。大堂內,盧匡早已做好功課,便將問題拋出,與眾人商議。
一、新軍裝備與大晉軍隊相比,相差甚遠,此戰我軍為守勢,故還可以應付,但如日後出兵,便是要依靠絕對的軍事實力說話的,此事乃是重中之重!
二、新軍軍陣還需多加操練,以目前兵力,如不快速擴軍,便很有可能受到重創,此戰敵我損失皆不少,稱不上是大勝,擴軍一事無必要提上日程。
三、求賢令要順勢頒布,燕州之地遼闊,目前地方上官員不足,工事修建、兵器製造也缺人手,為使燕州興盛,便要提早做準備也。
如此三點,當務之急也,定要在短時間內有所對策,方能應對大晉下次出兵征討!
眾人各抒己見,將自己所想所慮說與大夥聽,思想碰撞出火花,事情才能得以最優解。經過一天的研究探討,總體上給出了如下解決方案!
新軍要想對抗大晉軍隊,便要以己之優勢,攻敵之短板。大晉王朝步甲軍士縱橫天下,新軍如若也大力培養步戰之旅顯然是浪費時間與精力。衛展、貫玉提議效法胡人,大力發展騎兵部隊,最好是遊獵輕騎兵,機動力極強,可勝任各種遊擊突圍戰,用速度決勝負。況且燕州地處東北、與鮮卑接壤,可從其手獲得眾多優良馬匹,此乃得天獨厚之優勢也!郭鈞更是提議,要訓練一支精密部隊,如同當年攘侯所創撼王白馬騎一般,用來執行高難度任務!工部翟仁凱目前已經著手研發打造類似平削弩的備用武器,用來提升整體實力。如此幾方麵著手,便可解第一個難題。至於具體實施之事,便由郭鈞督造籌備。
頒布求賢令,魯衍立刻就想到了老師文垣叔,經此一戰,燕軍以勝,如今已是明著跟大晉王朝翻了臉麵,那就顧不得許多了。盧匡在請示了老師後,便休書一章,昭告天下,書中寫道:當世大儒文垣叔以擔任燕國義軍之客卿,燕軍以上卿之禮相待,以此表達燕軍求賢若渴之決心。此書一頒布,天下士子間便流傳開了一句話:燕軍決意千金買骨,文大人高潔先從隗始。不少民間士子無靠山者,皆往燕州聚集,盧匡等人新建學士館,用來安穩投靠學士,再從中選拔合適之人,調任各處崗位,半年時間,燕州就來了二百多人,這無疑為燕州的治理,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文垣叔畢竟心中還是有所顧慮,在看到燕州以及日漸入軌,便告辭了新軍眾人,辭退歸隱於蒲縣,繼續延續治學之道,以免學社斷了傳承,其迴去之前還從燕州士子中挑了幾人與其一同迴去,這幾人便是文垣叔的關門弟子,日後皆是鼓動天下風雲的大才!
漁陽之戰過後,並州、青州不少流民聽聞燕州如今日益壯大,且百姓安居樂業,於是便從關內來到關外燕州府,在這裏開墾荒地,從新定居!正是因為燕州收留了不少流民,新軍大營也擴充了不少兵力,年輕力壯的參軍,年老便迴鄉務農,此乃中原大地千古之習俗。短短半年間,新軍部隊便多了一倍將士,雖然訓練時間不多,但作為後備軍也是一份有生力量,這讓燕州抵禦大晉出兵鎮壓又多了幾分把握。
有此等應對之法,新軍如今日益壯大,燕州也變得越發繁榮起來,與之前相比,那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大晉王朝已經開始準備第二次出征鎮壓叛軍,僖宗聽從太尉之言,廣開言路,任用賢才,將整個大晉朝堂血洗了一番。韓申與彭關封因戰事失利,被關押了半年之久,但這恰恰是僖宗為了保全這兩位年輕才子的方法。半年過後,他二人分別被封為衛將軍和太中大夫,從此便進入大晉朝堂、幕府,為大晉效忠。
時間如白駒過隙,如今已是秋收之時。此時遙遠的扶餘城內,姚景與徐剛扮做商人,一直藏在於氏一族開在扶餘城內的當鋪裏。有了於坤贈與的南海寶珠,姚景已經跟鮮卑王後搭上了關係。王後甚為滿意這名大晉商人,每逢完顏一族有重大事件,便第一時間告知姚景。這讓姚景為他下一步打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鋪內,姚景與徐剛正在商議著下月鮮卑王的壽誕之事。王後傳來消息說,下月中旬是鮮卑王完顏鴻烈的大壽,匈奴王吉恆單於也迴來為其祝壽,讓其準備好賀禮,前來參宴!作為北方民族最強大的兩支,他們之間自古便有友好的往來關係,兩族通婚也是常事,此次大典作為兩族交好的大日子,作為墨冰台間諜的姚景是一定要去的,這種賺取情報、拉攏關係的機會可不常有,為此,二人不惜準備了珊瑚翡翠、錦衣玉帶、百兩黃金!這些稀世珍寶大多數都是於氏兄妹讚助的,為表感激,姚景修書一封,將此事告知了盧匡,盧匡表示拜於氏一族兄妹為客卿,從此便是燕州商賈第一人!
這邊另表遠在江州的易方行等人。自從易方行上了鐵閘寨,有吃有喝、住的方便,也不用出甚麽力,倒也落的清閑!而那胡大膽卻終日圍在薑昕身邊,噓寒問暖,好不快樂!宮自在見胡大膽乃是有仙緣之人,平時也會傳授給他些許修煉之法,學一些小法術。不練不知道啊!胡大膽學習法術,進步如飛!別人半年能學會的,他半個月便練的爐火純青,真乃天縱之才也!宮自在也對這胡大膽感到新奇不已。
易方行一直對薑昕腰中的玉牌念念不忘,於是再一次劫官糧時,在一處偏僻的角落裏,易方行將自己的玉牌拿給薑昕看,薑昕看到後十分詫異,之後便哭了出來,訴說了玉牌的來曆。原來這玉牌便是當年襄陽王薑後兆直係家屬的身份牌,她薑昕正是襄陽王的小女兒!宮自在等人正是當年襄陽王的家臣!為救薑昕殺了獄卒,越獄逃亡,帶著她從此便紮根在鐵閘寨中!薑昕上麵還有兩個兄長,如今還被關押在江州大獄中,雖說禍不及妻兒,但作為皇上的弟弟,便不可以凡人之法來對待。易方行將玉牌來曆也告知了薑昕,那道人八成便是藏於道觀的襄陽王薑後兆!她得知父親還活著,心中才好受了些。薑昕說他們駐紮在鐵閘寨是在等一個是時機,時機到了,她便要帶著眾位家臣殺迴襄陽城,報此大仇!
易方行聽聞薑昕之言,便心中慶幸自己來對了地方,有這位皇親國戚在,他易方行要想起兵反晉,那不是名正言順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易方行也將自己流落江州的原由說與薑昕聽,薑昕聽聞便打心底同情他,就連看著易方行的眼神也變得迷離了起來!
迴到大寨中,薑昕便將易方行懷有其父玉牌之事全盤托出,宮自在等人也是大為震驚!這小子竟有如此機緣,莫不是上天派下來助我等共舉大事的吧!真乃天意也!如今他們已經在這鐵閘寨中蟄伏三年之久,為的就是等待時機,如今易方行的到來,讓他們如虎添翼,這時機隻怕用不了多久,就要來臨了!
依宮自在之計劃,起兵要有三個條件。一、世風日下,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朝堂昏庸,不知民間疾苦,使百姓怨聲載道。此乃民意所向!二、師出有名,以襄陽王之名,聯合各路諸侯、商賈、豪強,聚集於江州,尋得誌同道合之人,共舉大義。此乃名正言順!三、那便是等待一個人的消息,此乃重中之重也!
如今第一條已經具備,這第二條便是目前他們首要任務。宮自在安排薑昕、易方行、胡大膽三人先從江南四郡開始,順勢前往贛州,此行隻為結交誌同道合之人,籠絡各處才子,為日後起兵做打算。江南四郡居長江以南,分為長沙、桂陽、武陵、零陵四郡、土地相對貧瘠,但卻多綠林英雄,江湖義士,去江南四郡之目的是為了求得江湖人士支持。而贛州乃是魚米之鄉,美麗富饒,更有天下第一城金陵坐落於長江入海口,此地乃是風雅之地,多富商大賈,文人墨客,此去之目的是為求得商賈、學士支持。以薑昕身為襄陽王之女的身份,這三州之地,誰都得給幾分薄麵,再加上有易方行、胡大膽保護,宮自在也相對放心些。在做了些準備後,三人便踏上旅程,這一走便是半年多。
過了長江,易方行等人便直接來到武陵郡境地。相傳江州四郡之地有三十六大寨、七十二小寨、四大門派、八大幫派,更有一處江湖之人暗中買賣交易的據點,名為沙壩頭。這沙壩頭之中,殺人放火之徒,打家劫舍之輩數不勝數,乃是出了名的三不管之地,這裏最出名還要當屬買兇殺人!來到此地隻需在客棧內下懸賞令,便有人接活。不少昏庸官員都在此地被人懸賞過,可見這些人能耐之大,簡直如手眼通天一般!
到了沙壩頭,易方行帶著薑昕去找了一個人,此人江湖上被尊稱為金沙侯,正是這沙壩頭的主事人!他與其妻子殷三娘共同治理著沙壩頭,金沙侯武功高強,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殷三娘為人陰險,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讓來到沙壩頭求財的江湖中人不敢造次。
初到金沙侯府邸,薑昕直接擺明身份,將要在襄陽起兵舉事一事說與其聽,想求得他的援助,一同為百姓造福。這金沙侯雖是綠林之輩,但卻也是一腔熱血之徒,更何況薑昕乃是襄陽王之後人,那襄陽王在三州名頭,更盛皇帝,襄陽王的麵子不能不給。金沙侯與其妻子商議之後,便答應薑昕,隻要有暗殺敵首任務,他夫妻二人分文不取,全力相助,更出資萬兩白銀用於在零陵招募義軍,日後起兵便與薑昕等人襄陽會合!薑昕聽聞後,俯首答謝,更是許諾他夫妻二人,日後出兵順利,當可為其二人分官授爵!
來到零陵郡,當要拜會當地第一大宗門,與第一大幫派。開山門與槳幫素來不和,將零陵郡搞的是雞犬不寧。開山門門主一斧定乾坤王二龍與槳幫幫主鐵槳鎮三山李小四,皆是窮苦人出身,薑昕麵對二人小之以情動人以禮,還真把二人說明白了,二人隨即便答應薑昕,日後不在相爭,而是一同為零陵百姓造福,更是許諾,願帶著兩方弟子、幫眾一同參加舉事,他二人願做先鋒!
在到桂陽郡,桂陽山地崎嶇,峰巒重疊,四郡之山寨一半都在桂陽郡中,此地有不少南疆族人,擅長巫蠱之術,故易方行定要去苗寨尋求苗王的幫助,苗王若是應允,那整個桂陽郡便是一唿百應!
進了苗寨內,苗王聽聞薑昕是襄陽王之女,俯首便拜,這一下可給易方行三人弄迷糊了,這堂堂的苗王統領數萬苗族兒女,怎麽給一個外族人行如此大禮?行禮之後,苗王道出了緣由!原來當年苗寨內亂,互相征伐,族人死傷無數,是現任苗王孤身一人前往襄陽請求襄陽王出兵鎮壓,襄陽王不隻出了兵,還扶持他做了如今的苗王,統領桂陽郡大大小小的寨子!所以現任苗王見了薑昕就猶如見到了襄陽王,情急之下才行次大禮。薑昕將來意與苗王訴說清楚,苗王欣然應允,並許諾桂陽苗寨接聽從薑昕調遣,馬革裹屍,在所不惜也!如此坦誠相待,讓薑昕也深受感動。在苗寨中住了許久才離開。
長沙郡乃是四郡最為穩定、富足之地。長沙太守是個硬骨頭,是大晉王朝實打實的忠臣良將。所以易方行等人沒有貿然行動,而是長沙商幫、艚幫、各大幫派暗中勾結,這些幫派久受長沙太守壓迫,心中也是煩悶不已,如今薑昕找上門來,他們便合起夥來秘密謀劃,等薑昕在襄陽起兵之時,他們便殺了太守,奪了長沙郡,響應義軍!如此一來,便可一舉兩得。具體時機謹聽薑昕修書來信便可!
江南四郡之行,薑昕深感民間疾苦,反晉之心越加強烈,此事早已不是為了家族複仇,而是要將天下百姓念在心上,百姓水深火熱已久,苦不堪言,此時若不反,更待何時?四郡大小山寨,幫派宗門,都在等這個帶頭人的到來,薑昕此刻出現,便是最好的苦口良藥!正所謂,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四郡江湖義士都以自身能力之內許下諾言,江湖綠林如此同心,大事可成也!
此行甚為順利,兩個月就已將江南四郡搞定,剩下的便是要前往贛州了,於是三人便從長沙如江,順江而下,前往金陵城。大晉河山,壯麗秀美,長江一遊,感觸良多!這大好河山,不屬於任何一朝一代,是屬於整個中原百姓的家園,掌一國之權,便要對得起天下百姓。古往今來,多少君王折於百姓之手,正所謂,水可載舟,亦能覆舟,水即為民也!看著如今日漸荒涼的長江漕運,易方行三人雖有美景相伴,卻無心欣賞,隻有不住的歎息!
郭鈞等人待敵軍以離開燕州境地後,便班師迴到奉城州府,一路上燕州百姓皆鑼鼓喧天,慶祝新軍大勝而歸。此一戰不止在燕州盛傳,就連遠在扶餘城的姚景等人也以知曉,青州、並州與燕州接壤,民間廣為流傳著各種消息,其中傳的最多的就是:燕州起義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大晉精銳擊敗。一時間,大晉國土內流言四起,官府強製封鎖這些消息,卻也隻是徒勞無功。本來就處在多事之秋的大晉王朝,如今將要麵臨更為嚴酷的考驗,到底是順天而為,還是逆天而行,擺在晉僖宗麵前的難題,他改如何處理呢?
迴到奉城內,郭鈞等人做好休整,便來到州府大堂內議事。此一戰有太多問題擺在他們麵前,這些問題如若不做出處理,日後很有可能導致禍患。大堂內,盧匡早已做好功課,便將問題拋出,與眾人商議。
一、新軍裝備與大晉軍隊相比,相差甚遠,此戰我軍為守勢,故還可以應付,但如日後出兵,便是要依靠絕對的軍事實力說話的,此事乃是重中之重!
二、新軍軍陣還需多加操練,以目前兵力,如不快速擴軍,便很有可能受到重創,此戰敵我損失皆不少,稱不上是大勝,擴軍一事無必要提上日程。
三、求賢令要順勢頒布,燕州之地遼闊,目前地方上官員不足,工事修建、兵器製造也缺人手,為使燕州興盛,便要提早做準備也。
如此三點,當務之急也,定要在短時間內有所對策,方能應對大晉下次出兵征討!
眾人各抒己見,將自己所想所慮說與大夥聽,思想碰撞出火花,事情才能得以最優解。經過一天的研究探討,總體上給出了如下解決方案!
新軍要想對抗大晉軍隊,便要以己之優勢,攻敵之短板。大晉王朝步甲軍士縱橫天下,新軍如若也大力培養步戰之旅顯然是浪費時間與精力。衛展、貫玉提議效法胡人,大力發展騎兵部隊,最好是遊獵輕騎兵,機動力極強,可勝任各種遊擊突圍戰,用速度決勝負。況且燕州地處東北、與鮮卑接壤,可從其手獲得眾多優良馬匹,此乃得天獨厚之優勢也!郭鈞更是提議,要訓練一支精密部隊,如同當年攘侯所創撼王白馬騎一般,用來執行高難度任務!工部翟仁凱目前已經著手研發打造類似平削弩的備用武器,用來提升整體實力。如此幾方麵著手,便可解第一個難題。至於具體實施之事,便由郭鈞督造籌備。
頒布求賢令,魯衍立刻就想到了老師文垣叔,經此一戰,燕軍以勝,如今已是明著跟大晉王朝翻了臉麵,那就顧不得許多了。盧匡在請示了老師後,便休書一章,昭告天下,書中寫道:當世大儒文垣叔以擔任燕國義軍之客卿,燕軍以上卿之禮相待,以此表達燕軍求賢若渴之決心。此書一頒布,天下士子間便流傳開了一句話:燕軍決意千金買骨,文大人高潔先從隗始。不少民間士子無靠山者,皆往燕州聚集,盧匡等人新建學士館,用來安穩投靠學士,再從中選拔合適之人,調任各處崗位,半年時間,燕州就來了二百多人,這無疑為燕州的治理,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文垣叔畢竟心中還是有所顧慮,在看到燕州以及日漸入軌,便告辭了新軍眾人,辭退歸隱於蒲縣,繼續延續治學之道,以免學社斷了傳承,其迴去之前還從燕州士子中挑了幾人與其一同迴去,這幾人便是文垣叔的關門弟子,日後皆是鼓動天下風雲的大才!
漁陽之戰過後,並州、青州不少流民聽聞燕州如今日益壯大,且百姓安居樂業,於是便從關內來到關外燕州府,在這裏開墾荒地,從新定居!正是因為燕州收留了不少流民,新軍大營也擴充了不少兵力,年輕力壯的參軍,年老便迴鄉務農,此乃中原大地千古之習俗。短短半年間,新軍部隊便多了一倍將士,雖然訓練時間不多,但作為後備軍也是一份有生力量,這讓燕州抵禦大晉出兵鎮壓又多了幾分把握。
有此等應對之法,新軍如今日益壯大,燕州也變得越發繁榮起來,與之前相比,那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大晉王朝已經開始準備第二次出征鎮壓叛軍,僖宗聽從太尉之言,廣開言路,任用賢才,將整個大晉朝堂血洗了一番。韓申與彭關封因戰事失利,被關押了半年之久,但這恰恰是僖宗為了保全這兩位年輕才子的方法。半年過後,他二人分別被封為衛將軍和太中大夫,從此便進入大晉朝堂、幕府,為大晉效忠。
時間如白駒過隙,如今已是秋收之時。此時遙遠的扶餘城內,姚景與徐剛扮做商人,一直藏在於氏一族開在扶餘城內的當鋪裏。有了於坤贈與的南海寶珠,姚景已經跟鮮卑王後搭上了關係。王後甚為滿意這名大晉商人,每逢完顏一族有重大事件,便第一時間告知姚景。這讓姚景為他下一步打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鋪內,姚景與徐剛正在商議著下月鮮卑王的壽誕之事。王後傳來消息說,下月中旬是鮮卑王完顏鴻烈的大壽,匈奴王吉恆單於也迴來為其祝壽,讓其準備好賀禮,前來參宴!作為北方民族最強大的兩支,他們之間自古便有友好的往來關係,兩族通婚也是常事,此次大典作為兩族交好的大日子,作為墨冰台間諜的姚景是一定要去的,這種賺取情報、拉攏關係的機會可不常有,為此,二人不惜準備了珊瑚翡翠、錦衣玉帶、百兩黃金!這些稀世珍寶大多數都是於氏兄妹讚助的,為表感激,姚景修書一封,將此事告知了盧匡,盧匡表示拜於氏一族兄妹為客卿,從此便是燕州商賈第一人!
這邊另表遠在江州的易方行等人。自從易方行上了鐵閘寨,有吃有喝、住的方便,也不用出甚麽力,倒也落的清閑!而那胡大膽卻終日圍在薑昕身邊,噓寒問暖,好不快樂!宮自在見胡大膽乃是有仙緣之人,平時也會傳授給他些許修煉之法,學一些小法術。不練不知道啊!胡大膽學習法術,進步如飛!別人半年能學會的,他半個月便練的爐火純青,真乃天縱之才也!宮自在也對這胡大膽感到新奇不已。
易方行一直對薑昕腰中的玉牌念念不忘,於是再一次劫官糧時,在一處偏僻的角落裏,易方行將自己的玉牌拿給薑昕看,薑昕看到後十分詫異,之後便哭了出來,訴說了玉牌的來曆。原來這玉牌便是當年襄陽王薑後兆直係家屬的身份牌,她薑昕正是襄陽王的小女兒!宮自在等人正是當年襄陽王的家臣!為救薑昕殺了獄卒,越獄逃亡,帶著她從此便紮根在鐵閘寨中!薑昕上麵還有兩個兄長,如今還被關押在江州大獄中,雖說禍不及妻兒,但作為皇上的弟弟,便不可以凡人之法來對待。易方行將玉牌來曆也告知了薑昕,那道人八成便是藏於道觀的襄陽王薑後兆!她得知父親還活著,心中才好受了些。薑昕說他們駐紮在鐵閘寨是在等一個是時機,時機到了,她便要帶著眾位家臣殺迴襄陽城,報此大仇!
易方行聽聞薑昕之言,便心中慶幸自己來對了地方,有這位皇親國戚在,他易方行要想起兵反晉,那不是名正言順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易方行也將自己流落江州的原由說與薑昕聽,薑昕聽聞便打心底同情他,就連看著易方行的眼神也變得迷離了起來!
迴到大寨中,薑昕便將易方行懷有其父玉牌之事全盤托出,宮自在等人也是大為震驚!這小子竟有如此機緣,莫不是上天派下來助我等共舉大事的吧!真乃天意也!如今他們已經在這鐵閘寨中蟄伏三年之久,為的就是等待時機,如今易方行的到來,讓他們如虎添翼,這時機隻怕用不了多久,就要來臨了!
依宮自在之計劃,起兵要有三個條件。一、世風日下,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朝堂昏庸,不知民間疾苦,使百姓怨聲載道。此乃民意所向!二、師出有名,以襄陽王之名,聯合各路諸侯、商賈、豪強,聚集於江州,尋得誌同道合之人,共舉大義。此乃名正言順!三、那便是等待一個人的消息,此乃重中之重也!
如今第一條已經具備,這第二條便是目前他們首要任務。宮自在安排薑昕、易方行、胡大膽三人先從江南四郡開始,順勢前往贛州,此行隻為結交誌同道合之人,籠絡各處才子,為日後起兵做打算。江南四郡居長江以南,分為長沙、桂陽、武陵、零陵四郡、土地相對貧瘠,但卻多綠林英雄,江湖義士,去江南四郡之目的是為了求得江湖人士支持。而贛州乃是魚米之鄉,美麗富饒,更有天下第一城金陵坐落於長江入海口,此地乃是風雅之地,多富商大賈,文人墨客,此去之目的是為求得商賈、學士支持。以薑昕身為襄陽王之女的身份,這三州之地,誰都得給幾分薄麵,再加上有易方行、胡大膽保護,宮自在也相對放心些。在做了些準備後,三人便踏上旅程,這一走便是半年多。
過了長江,易方行等人便直接來到武陵郡境地。相傳江州四郡之地有三十六大寨、七十二小寨、四大門派、八大幫派,更有一處江湖之人暗中買賣交易的據點,名為沙壩頭。這沙壩頭之中,殺人放火之徒,打家劫舍之輩數不勝數,乃是出了名的三不管之地,這裏最出名還要當屬買兇殺人!來到此地隻需在客棧內下懸賞令,便有人接活。不少昏庸官員都在此地被人懸賞過,可見這些人能耐之大,簡直如手眼通天一般!
到了沙壩頭,易方行帶著薑昕去找了一個人,此人江湖上被尊稱為金沙侯,正是這沙壩頭的主事人!他與其妻子殷三娘共同治理著沙壩頭,金沙侯武功高強,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殷三娘為人陰險,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讓來到沙壩頭求財的江湖中人不敢造次。
初到金沙侯府邸,薑昕直接擺明身份,將要在襄陽起兵舉事一事說與其聽,想求得他的援助,一同為百姓造福。這金沙侯雖是綠林之輩,但卻也是一腔熱血之徒,更何況薑昕乃是襄陽王之後人,那襄陽王在三州名頭,更盛皇帝,襄陽王的麵子不能不給。金沙侯與其妻子商議之後,便答應薑昕,隻要有暗殺敵首任務,他夫妻二人分文不取,全力相助,更出資萬兩白銀用於在零陵招募義軍,日後起兵便與薑昕等人襄陽會合!薑昕聽聞後,俯首答謝,更是許諾他夫妻二人,日後出兵順利,當可為其二人分官授爵!
來到零陵郡,當要拜會當地第一大宗門,與第一大幫派。開山門與槳幫素來不和,將零陵郡搞的是雞犬不寧。開山門門主一斧定乾坤王二龍與槳幫幫主鐵槳鎮三山李小四,皆是窮苦人出身,薑昕麵對二人小之以情動人以禮,還真把二人說明白了,二人隨即便答應薑昕,日後不在相爭,而是一同為零陵百姓造福,更是許諾,願帶著兩方弟子、幫眾一同參加舉事,他二人願做先鋒!
在到桂陽郡,桂陽山地崎嶇,峰巒重疊,四郡之山寨一半都在桂陽郡中,此地有不少南疆族人,擅長巫蠱之術,故易方行定要去苗寨尋求苗王的幫助,苗王若是應允,那整個桂陽郡便是一唿百應!
進了苗寨內,苗王聽聞薑昕是襄陽王之女,俯首便拜,這一下可給易方行三人弄迷糊了,這堂堂的苗王統領數萬苗族兒女,怎麽給一個外族人行如此大禮?行禮之後,苗王道出了緣由!原來當年苗寨內亂,互相征伐,族人死傷無數,是現任苗王孤身一人前往襄陽請求襄陽王出兵鎮壓,襄陽王不隻出了兵,還扶持他做了如今的苗王,統領桂陽郡大大小小的寨子!所以現任苗王見了薑昕就猶如見到了襄陽王,情急之下才行次大禮。薑昕將來意與苗王訴說清楚,苗王欣然應允,並許諾桂陽苗寨接聽從薑昕調遣,馬革裹屍,在所不惜也!如此坦誠相待,讓薑昕也深受感動。在苗寨中住了許久才離開。
長沙郡乃是四郡最為穩定、富足之地。長沙太守是個硬骨頭,是大晉王朝實打實的忠臣良將。所以易方行等人沒有貿然行動,而是長沙商幫、艚幫、各大幫派暗中勾結,這些幫派久受長沙太守壓迫,心中也是煩悶不已,如今薑昕找上門來,他們便合起夥來秘密謀劃,等薑昕在襄陽起兵之時,他們便殺了太守,奪了長沙郡,響應義軍!如此一來,便可一舉兩得。具體時機謹聽薑昕修書來信便可!
江南四郡之行,薑昕深感民間疾苦,反晉之心越加強烈,此事早已不是為了家族複仇,而是要將天下百姓念在心上,百姓水深火熱已久,苦不堪言,此時若不反,更待何時?四郡大小山寨,幫派宗門,都在等這個帶頭人的到來,薑昕此刻出現,便是最好的苦口良藥!正所謂,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四郡江湖義士都以自身能力之內許下諾言,江湖綠林如此同心,大事可成也!
此行甚為順利,兩個月就已將江南四郡搞定,剩下的便是要前往贛州了,於是三人便從長沙如江,順江而下,前往金陵城。大晉河山,壯麗秀美,長江一遊,感觸良多!這大好河山,不屬於任何一朝一代,是屬於整個中原百姓的家園,掌一國之權,便要對得起天下百姓。古往今來,多少君王折於百姓之手,正所謂,水可載舟,亦能覆舟,水即為民也!看著如今日漸荒涼的長江漕運,易方行三人雖有美景相伴,卻無心欣賞,隻有不住的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