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帝都。
一座園林內,環廊曲折通幽,假山怪石嶙峋。
沿著連廊一直往前,走到盡頭,有一座涼亭。
涼亭外,是一麵占地頗廣的人造湖泊。
此時豔陽高照,陽光映照水麵,使得整個湖麵波光瀲灩。
涼亭中間,有一中年男子正負手而立。
這時,一年輕漢子從廊榭一路快步走來。
來到亭外,便第一時間恭敬下跪問安。
“卑職劉謹,拜見大人。”
“那邊有消息傳來嗎?”
“啟稟大人,還沒有……”
“都這麽久,一點消息都沒有?”
“那邊倒是來過幾次信,但是信上說,目前她還沒接觸到有意義消息。”
“等日後有消息,她會主動聯絡我們的眼線。”
“還是太寵她了,不過也是,花了這麽大代價培養出來的,不供著也不行。”
說完那中年男子又自顧自搖了搖頭。
緊接著他又說道
“此事知情者,已經全部處理幹淨了吧,務必保證此事不會泄露半點風聲。”
“若是此事泄露,誤了大事,到時候,你我人頭不保事小,抄家滅族也在所難免。”
跪在地上那名叫劉瑾的年輕人連忙道
“大人放心,當初參與此事的一應人等,卑職已安排上處理妥當了,”
“最後的尾巴,是卑職親自動手處理的。”
聽到劉瑾這樣說,那中年人點了點頭。
見自家上官這般謹慎,那名叫劉瑾的年輕人,也起了好奇心。
“大人,此事真有這麽兇險嗎,而且卑職始終不明白,縱使他非比尋常,可有必要被上麵這麽重視嗎?”
“這又是拿美色賄賂,又是演戲,搞得太過興師動眾了吧?”
“萬一,最後人家還是不和咱們站在一起呢?”
聽到劉瑾發問,那中年男子終於轉身,他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劉瑾,才答非所問道
“劉瑾,你跟我多久了?”
被叫做劉瑾那年輕人,顯然沒料到自家上官會這麽問,但隨即對那中年男子迴答道
“卑職是豐泰四年跟隨大人的,如今已有十一年了。”
中年男人喟歎了一聲
“十一年了,不知不覺,竟然這麽多年過去了。”
“那你可知為何我執意要將你留在我身邊,而不放你出去任職?”
劉瑾心中腹誹,心想若不是對方一直壓著自己,自己如何這麽多年,還毫無建樹,
還把自己死死攥在手心,這麽多年了,連獨當一麵的機會都不給。
然而,心中這樣想,嘴上卻恭敬道
“卑職不知,不過卑職也不在乎外調任職,能跟隨大人身邊,已是卑職福分,卑職要向大人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麵對他這番說辭,中年男人沒有理會,而是自顧自說道
“當年你父親臨死前將你托付於我,於是這些年,我將你留在身邊,擔心對你教導失職。”
“你隨我入了這行,我替你改名一個謹字,便是要讓你知道,做咱們這一行的,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謹慎二字。”
“俗話說得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你端誰的碗,吃誰家的飯。”
“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要心中有數。”
“該告訴你的,我會告訴你,不該你問的,一個字也不要多問。”
“在我這兒,說錯話,無非換我將你一頓斥責,在其他地方說錯話,可是要掉腦袋的。”
中年人這一番話,不緩不急,卻極具威脅力。
聽得劉瑾是悚然一驚,當即跪倒伏地,汗流浹背道
“卑職知錯,是卑職一時多嘴,卑職日後一定會小心謹慎。”
“大人的教導,卑職牢記在心,必不敢再犯。”
劉瑾信誓旦旦保證道
中年男子,瞥了他一眼,然後語氣清冷道
“去吧,再將此事好生梳理一遍,拾遺補缺,方為萬全之策。”
劉瑾聞言,再度行禮,便要轉身離開。
看著劉瑾遠去的背影,那中年男人,再度歎息了一聲。
若非劉瑾這個嘴上不牢的缺點,自己又如何不想將他外放,獨當一麵?
若真是將他外放,隻怕遲早害了他。
想到這兒,他又自顧自的搖了搖頭。
接著便走出涼亭,沿著另一邊走廊,蜿蜒而去。
那邊也還有人等著他去複命。
李如璋的內衛,在嵩國這邊的滲透倒還算順利。
不過北虜那邊,就一言難盡了。
內衛數次派人扮成商人,想要滲透進北虜那邊,都沒能成功。
所以事分兩步走,一麵以諜子潛伏進北虜境內,
一麵還是以商人身份與北虜交涉,若是以商人身份和北虜達成共識,收集情報自然比私自潛入要方便得多。
然而,至今這件事也沒能辦成。
因為北虜從骨子裏就看不起嵩國人,內衛這邊安排的諜子想要和他們做生意,可人家隻當你是送財童子。
為此還損失了不少物資,給錢人家收,就是不辦事,或者貨物送到,人家直接扣押貨物。
一番試探下來,李順也徹底沒招了,隻得來請示李如璋,
李如璋聽說以後,並沒有覺得詫異,
任何一個國家,建國初期,都是政治清明,信仰堅定,
所謂的行賄腐化,在這個時候的作用並不大。
即便能將對方侵染,也必然會花費很大代價。
代價?
李如璋心中略一思忖,
既然普通商貨無法打動對方,那用軍械甲胄呢?
比北虜現有武備更好的裝備,他們還能不心動?
不過讓李如璋意外的是,為何北虜奪了他們錢財貨物,卻沒有害他們性命。
李順解釋說,迴來的軍士說,北虜那位白甲大將,嚴令禁止,不得屠殺尋常商旅百姓。
加上可能得了錢財,心情好,
所以,他們才能幸免於難,
聽到李順的說法,李如璋倒是對這個納古斯高看一眼。
心中思索一番,李如璋讓李順附耳過來,對他一番交代。
聽到李如璋的計劃,
李順眼珠子幾乎都要瞪出來了,聽完之後更是一臉不可思議。
“將軍,咱們真要冒這麽大風險?”
“就為了打入北虜內部,這種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這畢竟是要過朝廷的地盤,要是朝廷知道了……”
李如璋搖了搖頭,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其他貨物,咱們敲不開北虜的門,那就隻能弄點他們弄不到,又極其希望擁有的。”
李順點了點頭,不過想想還是有些心疼,
“可是,將軍,咱們就為了打進北虜內部,真就要花這麽大代價?
“那可是冷鍛甲!!!”
“我知道是冷鍛甲,但是,若是隨著有一樣東西的發展成熟,日後這些甲胄的用處隻會越來越小。”
“不如現在趁著還有用的時候,拿它做敲門磚。”
“什麽東西,能讓甲胄作用越來越小?!!”
李順吃驚問道
他因為整日埋頭在內衛這份差事上,加上李如璋刻意隱瞞,知道火繩槍的除了島上那幾千訓練軍士以外,其他人並不知道。
所以,李如璋沒有迴答他,
還有些話,李如璋沒有對李順明說,
比如,他們隻知道北虜能征善戰,卻不知道北虜國內的情況如何。
到底有多少人口,又多少兵力,
包括他們將擄掠的百姓是盡數屠殺,還是抓去當做奴隸,又或是將這些百姓當成自己國家人口,為他們耕作,以供養他們作戰所需消耗。
這些情況,他們現在是一無所知。
這讓李如璋想起了,他曾經讀曆史的時候,看到宋史裏有這麽一段記載。
宋遼時期,
哪些被擄掠的宋人,或者是在被遼國占領的地區,
在宋朝這邊,人們口口相傳,都以為他們是當牛做馬,水深火熱,民不聊生。
然而,真實情況是,一開始確實如大家猜想的一樣,
然而,到了後期,大部分百姓在遼朝一樣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人家最後竟然還不認可他們原本是宋人的身份,
甚至在某些方麵,生活在遼國還優於宋朝那邊。
也正因為燕雲十六州的世家大族支持遼朝的緣故。
所以導致有宋一朝,幾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
這就是所謂的信息差所導致。
李如璋就怕出現這種情況,
無論是朝廷那邊要他和北虜開戰,還是他日後主動攻打北虜,都要做到有所了解,才能知己知彼。
提前探知消息,才能有備無患。
就這樣,李順在武庫提取了一批甲胄器械,
當然,不可能數量太多,沿途畢竟要經過很長一段朝廷的地盤。
隱蔽性一定要做好,
甲胄軍械準備妥當,李順再度讓人出發,
領隊之人叫何忠,原是軍中一個什長。
如今化名何誠,表示童叟無欺,為人真誠之意。
參軍之前,他真是個做買賣的,如此也算重操舊業。
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
,一路穿青州,渡黃河。
最後過渤海郡,到章武縣。
這條路,之前已經是往返幾次,最後都以徒勞無功而收場。
此次雖然自家上官信心滿滿,可在何忠看來,多半可能又要以失敗告終。
畢竟之前,每次都是自己這邊奴顏婢膝,賣力討好,哪些北虜都不買賬。
更不要說此次,
按自家上官的意思,此次一改往日作風,讓他一定要態度強硬。
還說,這是小李將軍特意交代的,
說是這樣才能震懾那些北虜的普通士卒,也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接觸到上層將領,以便日後打開北虜這邊缺口。
何忠倒不是怕死,隻是覺得小李將軍是否有些太過自信。
當晚,何忠一行人下榻在章武縣,
因為此前北虜逼迫朝廷割讓幽州三郡的緣故。
此刻章武縣,便成了嵩國的邊境。
再往北走,便進入北虜境內。
因為與北虜占領的涿郡下麵的海下縣中間,隔了一大片水域,
相對而言,更利於防守,
於是,雙方又依托兩縣之間沿水域河道,建立了數十城寨。
兩方營寨僅僅相距十裏,平時兩邊士卒操練都能看見。
明天一早,他便要帶著商隊從其中一處名叫泥沽寨的關隘,試圖進入北虜那邊。
第二天一早,
何忠一起床,便看見東麵日出方向,霞光萬丈,紫氣耀天。
倒是個好兆頭。
這讓他的心中又多少安定了一些。
用過早飯,一行人來到關隘,嵩國這邊倒是簡單,無非是賄賂些銀錢的事。
過了泥沽寨,前麵北虜關隘隱約可見。
再度調整狀態,何忠帶著人繼續往前。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
何忠和他的車隊,終於來到北虜關隘下方。
在他們離得還很遠的時候,城頭上的北虜便已經發現了他們。
隨著幾支箭矢釘在麵前腳下,何忠也停止站立。
城頭上傳來唿喝斥罵聲,是北虜在質問他們身份。
見到又是之前被他們掠奪的商隊,這才神色稍緩。
不過,依舊在城頭上戲謔道
“哎!!!南兒,怎麽又來給爺爺送孝敬了嗎?”
“倒是孝順得緊啊。”
“老子倒真是搞不懂了,說你不差錢吧,你拚了命也想到咱們景國做買賣。”
“可說你缺錢吧,你又整車整車的貨物往老子們這邊送。”
“這次又送的什麽孝敬給爺爺們?”
“哈哈哈!!!”
城頭上,北虜軍士放肆大笑。
何忠沒有理會,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臨行前自家上官提點自己的事項。
確認無誤之後,他才大聲喊道
“都說你們北虜蠻子,目光短淺,是粗蠻之輩,看來此言不假。”
何忠這話一出口,頓時引得城頭上的北虜,勃然大怒。
紛紛揚言要把何忠捉進寨中,將他折磨至死。
說著,隻見一隊北虜便從城頭奔向寨門。
因為何忠提前打過招唿,
所以自己這邊的“夥計”,見事情不妙,在北虜守城士兵還沒出來之時,便已經倉惶逃命。
不過眨眼間,何忠便被一隊如狼似虎的北虜士卒,給包圍了起來。
領頭之人,更是獰笑道
“本來念及你每次孝敬我等,便不想與你為難,沒想到竟然敢折辱我等,待會讓你後悔活在這世上。”
說完便示意軍士要將他押進寨中。
何忠此時,強裝鎮定,厲聲嗬斥道
“慢著!!!”
“你若是將我殺了,你就壞了你們將軍的好事。”
“你要殺我容易,隻是日後,輪到你家將軍要殺你的時候,莫忘了今日我說的話。”
何忠本來已被扣住,那領頭之人,聽何忠這般言語,又見何忠本人絲毫不懼,仿佛真是有所倚仗。
一時心中猶疑,便開口詢問
“將軍?”
“哪個將軍?”
何忠依然臨危不亂,反倒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當然是你們東路軍統帥,納古斯將軍。”
“否則,你以為我為何這般大膽,隻等你來拿我?”
這一番話說的篤定不以,倒真讓那人遲疑不定,
城頭上因為聽不清二人對話,便開始催促城下軍士,到底因為何事逗留。
“你說你和我家元帥有關係,有何憑證?”
那人問道
何忠見他詢問,也不廢話,隻讓他命人將車上貨物卸下打開。
屆時。再和他分說。
那人聞言,思索一陣之後,大概是擔心一直在外麵,恐怕使計有詐。
便讓士卒,帶上貨物押著何忠,進到軍寨之中。
進去之後,那人便命讓軍士,按何忠所說,將貨物拆分,這時,裏麵的甲胄軍械終於露了出來。
一見到這些,北虜頓時慌亂起來,紛紛如臨大敵,
更有謹慎者,直接將兵刃架在了何忠脖子上,隻要何忠有任何輕舉妄動,便要取他性命。
此時,之前那人已做不了主,來的是一位百夫長。
百夫長看著拆解出來的兵器甲胄,冷冷詢問
“這是何意?”
“你莫不是嵩國派來的諜子,隻因完不成軍令,便想投誠到我景國這邊?”
“很遺憾,我景國不收膽小無能之輩。”
“來人,拖下去,砍了……”
說著,便示意旁邊士卒動手將何忠拿下,準備將他斬首。
何忠此刻心如擂鼓,卻也隻能強裝鎮定。
“看來,剛才那人沒有把話和你說明白。”
“這麽說吧,這件事,如果我死了,你們也會死,還會死在你們自家將軍手上。”
“莫說是你,就算來的是你們的千夫長,他也得死。”
麵對何忠狂妄的態度,一開始出城領隊那人,對著自家百夫長附耳一通言語。
聽完自家軍士匯報,那百夫長終於皺起眉頭,又抬頭看了看何忠。
“我等不知你是何意,但是,此事,你總要給我等一個說法。”
那百夫長一指地上甲胄軍械。
一座園林內,環廊曲折通幽,假山怪石嶙峋。
沿著連廊一直往前,走到盡頭,有一座涼亭。
涼亭外,是一麵占地頗廣的人造湖泊。
此時豔陽高照,陽光映照水麵,使得整個湖麵波光瀲灩。
涼亭中間,有一中年男子正負手而立。
這時,一年輕漢子從廊榭一路快步走來。
來到亭外,便第一時間恭敬下跪問安。
“卑職劉謹,拜見大人。”
“那邊有消息傳來嗎?”
“啟稟大人,還沒有……”
“都這麽久,一點消息都沒有?”
“那邊倒是來過幾次信,但是信上說,目前她還沒接觸到有意義消息。”
“等日後有消息,她會主動聯絡我們的眼線。”
“還是太寵她了,不過也是,花了這麽大代價培養出來的,不供著也不行。”
說完那中年男子又自顧自搖了搖頭。
緊接著他又說道
“此事知情者,已經全部處理幹淨了吧,務必保證此事不會泄露半點風聲。”
“若是此事泄露,誤了大事,到時候,你我人頭不保事小,抄家滅族也在所難免。”
跪在地上那名叫劉瑾的年輕人連忙道
“大人放心,當初參與此事的一應人等,卑職已安排上處理妥當了,”
“最後的尾巴,是卑職親自動手處理的。”
聽到劉瑾這樣說,那中年人點了點頭。
見自家上官這般謹慎,那名叫劉瑾的年輕人,也起了好奇心。
“大人,此事真有這麽兇險嗎,而且卑職始終不明白,縱使他非比尋常,可有必要被上麵這麽重視嗎?”
“這又是拿美色賄賂,又是演戲,搞得太過興師動眾了吧?”
“萬一,最後人家還是不和咱們站在一起呢?”
聽到劉瑾發問,那中年男子終於轉身,他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劉瑾,才答非所問道
“劉瑾,你跟我多久了?”
被叫做劉瑾那年輕人,顯然沒料到自家上官會這麽問,但隨即對那中年男子迴答道
“卑職是豐泰四年跟隨大人的,如今已有十一年了。”
中年男人喟歎了一聲
“十一年了,不知不覺,竟然這麽多年過去了。”
“那你可知為何我執意要將你留在我身邊,而不放你出去任職?”
劉瑾心中腹誹,心想若不是對方一直壓著自己,自己如何這麽多年,還毫無建樹,
還把自己死死攥在手心,這麽多年了,連獨當一麵的機會都不給。
然而,心中這樣想,嘴上卻恭敬道
“卑職不知,不過卑職也不在乎外調任職,能跟隨大人身邊,已是卑職福分,卑職要向大人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麵對他這番說辭,中年男人沒有理會,而是自顧自說道
“當年你父親臨死前將你托付於我,於是這些年,我將你留在身邊,擔心對你教導失職。”
“你隨我入了這行,我替你改名一個謹字,便是要讓你知道,做咱們這一行的,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謹慎二字。”
“俗話說得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你端誰的碗,吃誰家的飯。”
“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要心中有數。”
“該告訴你的,我會告訴你,不該你問的,一個字也不要多問。”
“在我這兒,說錯話,無非換我將你一頓斥責,在其他地方說錯話,可是要掉腦袋的。”
中年人這一番話,不緩不急,卻極具威脅力。
聽得劉瑾是悚然一驚,當即跪倒伏地,汗流浹背道
“卑職知錯,是卑職一時多嘴,卑職日後一定會小心謹慎。”
“大人的教導,卑職牢記在心,必不敢再犯。”
劉瑾信誓旦旦保證道
中年男子,瞥了他一眼,然後語氣清冷道
“去吧,再將此事好生梳理一遍,拾遺補缺,方為萬全之策。”
劉瑾聞言,再度行禮,便要轉身離開。
看著劉瑾遠去的背影,那中年男人,再度歎息了一聲。
若非劉瑾這個嘴上不牢的缺點,自己又如何不想將他外放,獨當一麵?
若真是將他外放,隻怕遲早害了他。
想到這兒,他又自顧自的搖了搖頭。
接著便走出涼亭,沿著另一邊走廊,蜿蜒而去。
那邊也還有人等著他去複命。
李如璋的內衛,在嵩國這邊的滲透倒還算順利。
不過北虜那邊,就一言難盡了。
內衛數次派人扮成商人,想要滲透進北虜那邊,都沒能成功。
所以事分兩步走,一麵以諜子潛伏進北虜境內,
一麵還是以商人身份與北虜交涉,若是以商人身份和北虜達成共識,收集情報自然比私自潛入要方便得多。
然而,至今這件事也沒能辦成。
因為北虜從骨子裏就看不起嵩國人,內衛這邊安排的諜子想要和他們做生意,可人家隻當你是送財童子。
為此還損失了不少物資,給錢人家收,就是不辦事,或者貨物送到,人家直接扣押貨物。
一番試探下來,李順也徹底沒招了,隻得來請示李如璋,
李如璋聽說以後,並沒有覺得詫異,
任何一個國家,建國初期,都是政治清明,信仰堅定,
所謂的行賄腐化,在這個時候的作用並不大。
即便能將對方侵染,也必然會花費很大代價。
代價?
李如璋心中略一思忖,
既然普通商貨無法打動對方,那用軍械甲胄呢?
比北虜現有武備更好的裝備,他們還能不心動?
不過讓李如璋意外的是,為何北虜奪了他們錢財貨物,卻沒有害他們性命。
李順解釋說,迴來的軍士說,北虜那位白甲大將,嚴令禁止,不得屠殺尋常商旅百姓。
加上可能得了錢財,心情好,
所以,他們才能幸免於難,
聽到李順的說法,李如璋倒是對這個納古斯高看一眼。
心中思索一番,李如璋讓李順附耳過來,對他一番交代。
聽到李如璋的計劃,
李順眼珠子幾乎都要瞪出來了,聽完之後更是一臉不可思議。
“將軍,咱們真要冒這麽大風險?”
“就為了打入北虜內部,這種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這畢竟是要過朝廷的地盤,要是朝廷知道了……”
李如璋搖了搖頭,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其他貨物,咱們敲不開北虜的門,那就隻能弄點他們弄不到,又極其希望擁有的。”
李順點了點頭,不過想想還是有些心疼,
“可是,將軍,咱們就為了打進北虜內部,真就要花這麽大代價?
“那可是冷鍛甲!!!”
“我知道是冷鍛甲,但是,若是隨著有一樣東西的發展成熟,日後這些甲胄的用處隻會越來越小。”
“不如現在趁著還有用的時候,拿它做敲門磚。”
“什麽東西,能讓甲胄作用越來越小?!!”
李順吃驚問道
他因為整日埋頭在內衛這份差事上,加上李如璋刻意隱瞞,知道火繩槍的除了島上那幾千訓練軍士以外,其他人並不知道。
所以,李如璋沒有迴答他,
還有些話,李如璋沒有對李順明說,
比如,他們隻知道北虜能征善戰,卻不知道北虜國內的情況如何。
到底有多少人口,又多少兵力,
包括他們將擄掠的百姓是盡數屠殺,還是抓去當做奴隸,又或是將這些百姓當成自己國家人口,為他們耕作,以供養他們作戰所需消耗。
這些情況,他們現在是一無所知。
這讓李如璋想起了,他曾經讀曆史的時候,看到宋史裏有這麽一段記載。
宋遼時期,
哪些被擄掠的宋人,或者是在被遼國占領的地區,
在宋朝這邊,人們口口相傳,都以為他們是當牛做馬,水深火熱,民不聊生。
然而,真實情況是,一開始確實如大家猜想的一樣,
然而,到了後期,大部分百姓在遼朝一樣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人家最後竟然還不認可他們原本是宋人的身份,
甚至在某些方麵,生活在遼國還優於宋朝那邊。
也正因為燕雲十六州的世家大族支持遼朝的緣故。
所以導致有宋一朝,幾次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
這就是所謂的信息差所導致。
李如璋就怕出現這種情況,
無論是朝廷那邊要他和北虜開戰,還是他日後主動攻打北虜,都要做到有所了解,才能知己知彼。
提前探知消息,才能有備無患。
就這樣,李順在武庫提取了一批甲胄器械,
當然,不可能數量太多,沿途畢竟要經過很長一段朝廷的地盤。
隱蔽性一定要做好,
甲胄軍械準備妥當,李順再度讓人出發,
領隊之人叫何忠,原是軍中一個什長。
如今化名何誠,表示童叟無欺,為人真誠之意。
參軍之前,他真是個做買賣的,如此也算重操舊業。
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
,一路穿青州,渡黃河。
最後過渤海郡,到章武縣。
這條路,之前已經是往返幾次,最後都以徒勞無功而收場。
此次雖然自家上官信心滿滿,可在何忠看來,多半可能又要以失敗告終。
畢竟之前,每次都是自己這邊奴顏婢膝,賣力討好,哪些北虜都不買賬。
更不要說此次,
按自家上官的意思,此次一改往日作風,讓他一定要態度強硬。
還說,這是小李將軍特意交代的,
說是這樣才能震懾那些北虜的普通士卒,也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接觸到上層將領,以便日後打開北虜這邊缺口。
何忠倒不是怕死,隻是覺得小李將軍是否有些太過自信。
當晚,何忠一行人下榻在章武縣,
因為此前北虜逼迫朝廷割讓幽州三郡的緣故。
此刻章武縣,便成了嵩國的邊境。
再往北走,便進入北虜境內。
因為與北虜占領的涿郡下麵的海下縣中間,隔了一大片水域,
相對而言,更利於防守,
於是,雙方又依托兩縣之間沿水域河道,建立了數十城寨。
兩方營寨僅僅相距十裏,平時兩邊士卒操練都能看見。
明天一早,他便要帶著商隊從其中一處名叫泥沽寨的關隘,試圖進入北虜那邊。
第二天一早,
何忠一起床,便看見東麵日出方向,霞光萬丈,紫氣耀天。
倒是個好兆頭。
這讓他的心中又多少安定了一些。
用過早飯,一行人來到關隘,嵩國這邊倒是簡單,無非是賄賂些銀錢的事。
過了泥沽寨,前麵北虜關隘隱約可見。
再度調整狀態,何忠帶著人繼續往前。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
何忠和他的車隊,終於來到北虜關隘下方。
在他們離得還很遠的時候,城頭上的北虜便已經發現了他們。
隨著幾支箭矢釘在麵前腳下,何忠也停止站立。
城頭上傳來唿喝斥罵聲,是北虜在質問他們身份。
見到又是之前被他們掠奪的商隊,這才神色稍緩。
不過,依舊在城頭上戲謔道
“哎!!!南兒,怎麽又來給爺爺送孝敬了嗎?”
“倒是孝順得緊啊。”
“老子倒真是搞不懂了,說你不差錢吧,你拚了命也想到咱們景國做買賣。”
“可說你缺錢吧,你又整車整車的貨物往老子們這邊送。”
“這次又送的什麽孝敬給爺爺們?”
“哈哈哈!!!”
城頭上,北虜軍士放肆大笑。
何忠沒有理會,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臨行前自家上官提點自己的事項。
確認無誤之後,他才大聲喊道
“都說你們北虜蠻子,目光短淺,是粗蠻之輩,看來此言不假。”
何忠這話一出口,頓時引得城頭上的北虜,勃然大怒。
紛紛揚言要把何忠捉進寨中,將他折磨至死。
說著,隻見一隊北虜便從城頭奔向寨門。
因為何忠提前打過招唿,
所以自己這邊的“夥計”,見事情不妙,在北虜守城士兵還沒出來之時,便已經倉惶逃命。
不過眨眼間,何忠便被一隊如狼似虎的北虜士卒,給包圍了起來。
領頭之人,更是獰笑道
“本來念及你每次孝敬我等,便不想與你為難,沒想到竟然敢折辱我等,待會讓你後悔活在這世上。”
說完便示意軍士要將他押進寨中。
何忠此時,強裝鎮定,厲聲嗬斥道
“慢著!!!”
“你若是將我殺了,你就壞了你們將軍的好事。”
“你要殺我容易,隻是日後,輪到你家將軍要殺你的時候,莫忘了今日我說的話。”
何忠本來已被扣住,那領頭之人,聽何忠這般言語,又見何忠本人絲毫不懼,仿佛真是有所倚仗。
一時心中猶疑,便開口詢問
“將軍?”
“哪個將軍?”
何忠依然臨危不亂,反倒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當然是你們東路軍統帥,納古斯將軍。”
“否則,你以為我為何這般大膽,隻等你來拿我?”
這一番話說的篤定不以,倒真讓那人遲疑不定,
城頭上因為聽不清二人對話,便開始催促城下軍士,到底因為何事逗留。
“你說你和我家元帥有關係,有何憑證?”
那人問道
何忠見他詢問,也不廢話,隻讓他命人將車上貨物卸下打開。
屆時。再和他分說。
那人聞言,思索一陣之後,大概是擔心一直在外麵,恐怕使計有詐。
便讓士卒,帶上貨物押著何忠,進到軍寨之中。
進去之後,那人便命讓軍士,按何忠所說,將貨物拆分,這時,裏麵的甲胄軍械終於露了出來。
一見到這些,北虜頓時慌亂起來,紛紛如臨大敵,
更有謹慎者,直接將兵刃架在了何忠脖子上,隻要何忠有任何輕舉妄動,便要取他性命。
此時,之前那人已做不了主,來的是一位百夫長。
百夫長看著拆解出來的兵器甲胄,冷冷詢問
“這是何意?”
“你莫不是嵩國派來的諜子,隻因完不成軍令,便想投誠到我景國這邊?”
“很遺憾,我景國不收膽小無能之輩。”
“來人,拖下去,砍了……”
說著,便示意旁邊士卒動手將何忠拿下,準備將他斬首。
何忠此刻心如擂鼓,卻也隻能強裝鎮定。
“看來,剛才那人沒有把話和你說明白。”
“這麽說吧,這件事,如果我死了,你們也會死,還會死在你們自家將軍手上。”
“莫說是你,就算來的是你們的千夫長,他也得死。”
麵對何忠狂妄的態度,一開始出城領隊那人,對著自家百夫長附耳一通言語。
聽完自家軍士匯報,那百夫長終於皺起眉頭,又抬頭看了看何忠。
“我等不知你是何意,但是,此事,你總要給我等一個說法。”
那百夫長一指地上甲胄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