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隸屬青州下屬管轄


    光州、長廣郡


    這邊周澤雖對李如璋,李少嚴二人,


    合謀算計天使一事,耿耿於懷


    但為了治下百姓,


    他還是任勞任怨,並未懈怠公事,反而格外賣力


    李少嚴負責一路清除境內的山賊流寇,


    周澤便在後麵,丈量田畝,安置流民


    一文一武,倒也相得益彰


    至於原來的州府長官去哪兒了?


    任誰帶著六七萬大軍來到你的州府,


    再對你以禮相待,雖然說一切以你為主,朝廷安排他們為輔,


    難道你還真信啊???


    也有那些桀驁不馴者,不服幽州軍的做法,隻是被幽州軍架著扔荒郊野外去了


    實際上,周澤還真沒有鳩占鵲巢這種想法,


    但是,至於李如璋、李少嚴二人,那就得問他們本人了


    李如璋在幹嘛呢?


    他在忙著興修水利,統一度量


    按他在後世曆史書上了解到的,


    始皇帝陛下之所以偉大,不光是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文治武功,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幾千年,他老人家就有“書同文,車同軌”這樣的大一統思想。


    而穿越到這個世界,據他自己了解和聽周澤,李少嚴介紹


    曆朝曆代,隻在乎文治武功,從來沒有想過,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這樣的做法


    就連裝糧食的斛,居然也分官斛,商斛,和民間百姓自用的斛


    而軍中呢?更是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有幾個匠作,便是幾種生產形式,美其名曰獨家手藝


    而軍將們,更是讓他覺得匪夷所思,他們竟然也沒有明確反對意見。


    難道製式不一的武器裝備,用起來真的順手嗎?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現在,別看他才十七八歲,但是,他的話語權,如今是僅次於周澤和李少嚴的


    周澤還好,書生文人,身上未有草莽之氣


    而李少嚴,別看他是讀過縣學,州學的,身上依然草莽氣息極重


    前段時間,就是在痛打朝廷天使之後,他竟然拉著李如璋結拜了,


    他為兄,李如璋為弟,三牲上供,歃血為盟,燒黃紙,斬雞頭,種種自是不談……


    不要小看這種結義酒的作用,


    光李如璋知道的,


    東漢末年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八兄弟結義,


    宋太祖的義社十兄弟結義


    都是流傳千古的絕唱


    如今,他倆這一結拜,英雄氣概,絕世美談,現在暫時還沒有出現,


    但真就是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的事實。


    李如璋經曆了這麽多亂世的悲歡離合,家破人亡。


    已經在心裏種下了,改變這個世界的種子


    他心中暗道,老天爺既然送他來到這個世界,那就自然有他的道理,


    絕不可能讓他庸庸碌碌這麽過完一輩子


    此時此刻,幫自己兄長打造統一完備的武器裝備,


    也算是在為改變世界邁出小小的一步,


    他看過朝廷運的軍備和邊軍自己的軍備。


    不能說沒法用,但是,幾乎也是一次性用品


    無論盔甲還是刀槍,隻能說中規中矩


    如今自己占據這個三麵環海,一麵大陸的絕佳地理位置


    不幹點什麽!都對不起自己


    他認真的思索著,後世這片土地上的資源。


    有煤、有硫磺、還有鐵礦,這樣就可以冶鐵打造兵器戰甲


    有石膏礦,正好三麵環海,還可以製鹽、販鹽。


    還有……還有什麽???


    突然他一拍腦子,後世大名鼎鼎的招遠金礦,不就是在自己現在這片土地上嗎


    從來到,這個世界,他就沒見過金子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金子在後世都是硬通貨,何況在他現在這時代


    一般都是大宗交易,或者是錢糧軍餉才用的上,


    又或者就是那些一擲千金的富家子弟,否則誰家古代這麽闊,人人出門裝金子


    想到這兒,他難掩興奮,以後的軍餉有著落了


    之前在幽州朝廷給的份額不不足,那會全是李少嚴這個邊地豪強,自掏腰包。


    如今失了根據地,加上和朝廷不睦,


    說不準,以後的軍餉物資就更少了


    仰人鼻息不如自謀發展


    現在到了青州地界,


    雖然豫州就在旁邊,隨時可能會因為惹怒朝廷,被興兵攻伐


    但是,也因為朝廷在前麵擋著,


    北虜但凡有所動作,朝廷首當其衝,肯定比他們還上心。


    這樣一來,反而他們更安全了


    周澤聽說他這一係列操作,采礦冶鐵,挖礦淘金,鑄造兵器鎧甲


    嚇得大驚失色,並且專門私底下找她,是不是想要和李少嚴密謀造反?


    而李如璋給出的迴答是,如果周澤不想再看到,老百姓流離失所,不用在北虜犯境的時候,帶著老百姓再一次逃跑,


    那麽強大的武備是必須的


    還有,後麵再有戰事,要不要聽從朝廷征召?


    要想有強大的戰鬥力,要不要提升裝備?加強武備?


    這一通話下來,雖然周澤依舊疑心甚重,但是也讓周澤暫時啞口無言。


    李如璋把妹妹交給府衙的仆役照顧


    自己則來到匠作坊,召集幾個匠作領頭的,


    讓他們。將後世書上記載的冷鍛甲


    想辦法,打造出來


    他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一本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青堂羌善鍛甲,鐵色青黑,瑩徹可鑒毛發,以麝皮為綇旅之,柔薄而韌。


    鎮戎軍有一鐵甲,櫝藏之,相傳以為寶器。韓魏公帥涇、原,曾取試之。


    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


    嚐有一矢貫劄,乃是中其鑽空,為鑽空所刮,鐵皆反卷,其堅如此。


    凡鍛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鍛之,比元厚三分減二乃成。


    其末留箸頭許不鍛,隱然如瘊子,欲以驗未鍛時厚薄,如浚河留土筍也,謂之“瘊子甲”。


    ...


    翻譯過來就是:


    青堂羌人善於鍛造鎧甲,所造鎧甲的鐵片顏色青黑,晶瑩透亮,可以照出毛發。


    用麝皮做成的背心綴以甲片,柔軟輕薄而堅韌。


    鎮戎軍有一副鐵甲,用木匣收藏著,官員屆屆相傳當做寶器。韓魏公涇原帥時,曾取出做過試驗,


    在五十步(三十丈)開外,用強弩來射它,不能射穿。


    也曾有一箭穿透了甲片,是因為正好射在了甲片的小鑽孔上,結果箭頭為鑽孔所刮,


    箭刃兩邊的鐵,都反卷起來了,其甲片竟堅硬到如此程度。凡是鍛造鎧甲,其方法是開始鐵片甚厚,


    不用爐火加高溫鍛打,而隻進行冷鍛,直到鐵片的厚度比原來減少了三分之二,就算鍛成了。


    甲片的末端留著像筷子頭那麽大小的一小片不鍛打,隱約像個瘊子,這是為了檢查鐵片未鍛打時的厚薄,


    所以這種鎧甲被叫做“瘊子甲”。


    至於是真是假,打造好了一試便知,


    當下又教授了工匠們,折疊煆打包鋼法


    和覆土燒刃法,


    一開始這些工匠不以為然,


    畢竟,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技藝


    加上李如璋年輕


    不免有些輕視,一個讀書人,哪裏會懂這些奇淫巧技


    都不知道這小官人是從哪裏聽來的,


    不過礙於他的身份,不好明說,且按他說的做


    成與不成,到時候自然見分曉


    成了有他們一份功勞,不成是小官人方法不對,和他們無關


    話說,李如璋自然不知道他們的想法,


    還沉浸在這兩件作品即將誕生的喜悅中。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城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村農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村農夫並收藏邊城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