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放下手中密信,神色凝重。密信上詳細記載了荊州軍中最新的異常情況:部分將領對關羽的命令陽奉陰違,軍中暗流湧動。更令人擔憂的是,有將領私下議論說關羽獨斷專行,不聽勸諫。


    \"軍心不穩,實乃大患。\"諸葛亮輕搖羽扇,沉聲說道,\"若不及時處理,恐怕會影響軍隊戰鬥力。\"


    龐統上前一步:\"主公,依末將之見,應立即派人前往荊州,安撫軍心。\"


    \"此事不易。\"法正搖頭道,\"若貿然派人前往,反而顯得我們不信任關將軍。況且,軍中將士各懷心思,一時難以安撫。\"


    正說話間,又一份軍報送到。劉備展開一看,不由臉色一變:東吳趁機在荊州邊境挑釁,已經發生多次小規模衝突。


    \"好一個東吳,打蛇打七寸!\"馬良憤然道,\"他們是看準了我軍內部出現問題,才敢如此放肆。\"


    諸葛亮分析道:\"東吳此舉確實用心險惡。他們既想試探關將軍的反應,又想加劇軍中的矛盾。若處理不當,極可能陷入被動。\"


    劉備沉思片刻,決定道:\"傳令下去,命黃忠、魏延二將率軍增援荊州。既可震懾東吳,又能穩定軍心。\"


    \"主公聖明。\"馬謖讚同道,\"黃忠將軍德高望重,魏延將軍驍勇善戰,有他們坐鎮,軍心自然安定。\"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眾人意料。黃忠、魏延率軍抵達荊州後,不僅沒有緩解緊張局勢,反而使情況更加複雜。


    原來,魏延主張趁東吳尚未完全準備就緒,立即發動進攻。而黃忠則認為應當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兩位將軍意見相左,各自堅持己見。


    關羽本想召集諸將商議,但軍中將領卻分成了三派:一派支持魏延主動出擊,一派讚同黃忠按兵不動,還有一派則堅持關羽原先的部署。


    \"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糟。\"馬良向劉備匯報道,\"現在軍中不僅有了派係之分,就連基層將士也開始議論紛紛。\"


    法正歎息道:\"若讓東吳知道我軍內部如此混亂,他們必定會抓住機會。\"


    諸葛亮提議:\"主公,不如讓我親自前往荊州一趟。既可安撫軍心,又能統一部署。\"


    劉備正要同意,忽有探子來報:東吳大將呂蒙已在江邊集結大軍,情勢危急。


    \"來不及了!\"龐統急道,\"若讓諸葛軍師離開成都,敵人必定會察覺到我軍內部出現問題。不如速派李銘前往!\"


    此言一出,眾人眼前一亮。李銘不僅精通軍事,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也極有手段。讓他去處理這件事,再合適不過。


    劉備立即派人請來李銘,將情況告知。李銘聽完,胸有成竹地說道:\"請主公放心,末將定會化解此事。\"


    李銘連夜啟程趕往荊州。途中,他仔細分析了當前局勢:東吳在江邊挑釁,表麵上是為了試探,實則是想利用荊州軍內部的矛盾。若不能盡快統一軍心,後果不堪設想。


    抵達荊州後,李銘沒有立即去見關羽,而是先暗中觀察軍營情況。他發現將士們雖然依然保持著軍紀,但私下議論紛紛,軍心確實不穩。


    通過暗訪,李銘逐漸摸清了問題的症結:東吳的挑釁行為,讓將士們對當前的防禦策略產生了質疑。有人認為應該主動出擊,有人主張固守不出,意見不一。


    更麻煩的是,黃忠和魏延的到來,反而加劇了這種分歧。兩位將軍各有各的主張,使得軍中更加混亂。


    李銘想了想,決定先去拜會關羽。


    關羽正在查看軍報,見李銘到來,立即起身相迎:\"賢弟遠道而來,可是有要事?\"


    李銘拱手道:\"關將軍,末將此來,是想請教幾個問題。\"


    關羽撫須道:\"但說無妨。\"


    李銘開門見山:\"將軍認為,東吳此次在邊境挑釁,是何用意?\"


    關羽冷哼一聲:\"無非是想試探我軍虛實,尋找進攻的機會。\"


    李銘點頭:\"將軍說得對。不過,末將以為東吳還有一個更險惡的目的:他們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加劇我軍內部的矛盾。\"


    關羽眉頭一皺:\"此話怎講?\"


    李銘解釋道:\"東吳故意在邊境挑釁,就是要看我軍如何反應。若我們按兵不動,他們就說我軍畏戰;若貿然出擊,又可能中了他們的詭計。將士們看到這種情況,難免會對當前的策略產生質疑。\"


    關羽若有所思:\"難怪最近軍中將士議論紛紛。\"


    李銘繼續說道:\"現在軍中有三種意見:魏延主張主動出擊,黃忠認為應當按兵不動,還有人堅持將軍原先的部署。這種情況若不盡快解決,必然影響軍心。\"


    關羽歎息道:\"賢弟說得對。隻是,該如何化解這個問題?\"


    李銘胸有成竹地說道:\"末將有一計,可保我軍既不失防禦之勢,又能震懾東吳。\"


    他建議:在軍中設立聯席會議製度,由關羽主持,各位將軍輪流參與。每當發現敵情,立即召開會議研究對策。如此既能集思廣益,又可以避免各自為政。


    關羽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立即召集諸將商議。黃忠、魏延等人也都讚同這個方案。


    就在當天下午,斥候來報:發現東吳軍隊在江邊活動。關羽立即召開聯席會議,讓各位將軍發表意見。


    魏延主張立即出擊,黃忠則建議按兵不動。雙方爭執不下時,李銘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在暗中監視敵軍動向,同時做好隨時應戰的準備。


    這個建議得到了眾將的認可。關羽當即下令:一麵加強防務,一麵派出斥候密切監視敵情。如此既不會打草驚蛇,又能掌握主動。


    幾天後,斥候來報:東吳軍隊見我軍防備森嚴,已經撤退。軍中將士見這個辦法確實有效,對關羽的統帥能力更加信服。


    這件事之後,荊州軍中的矛盾逐漸化解。將士們不再私下議論紛紛,而是將注意力都集中在防備敵人上。


    李銘向劉備報告了荊州的情況。劉備聽完,不由感慨:\"幸好及時發現問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諸葛亮說道:\"東吳這一招雖然沒有得逞,但他們必定還會有後招。我們要繼續保持警惕。\"


    法正建議:\"不妨將荊州的聯席會議製度推廣到其他軍區。如此可以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劉備采納了這個建議,隨即下令在各軍區推行聯席會議製度。同時,他也給關羽去信,肯定了他的做法,並囑咐他繼續加強軍中團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穿越者在線戲耍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頂蕩八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頂蕩八荒並收藏最強穿越者在線戲耍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