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當著你的麵,一本正經的欺君。
大唐:說書長阪坡,我帶趙雲殺瘋了 作者:南陽扶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退朝~”
隨著一道尖銳陰柔的聲音響起,李淵離開了大殿,文武百官也陸續準備退朝。
帶著狄仁傑侯在宮外的崔慶,不免有些疑惑。
不是說好了在朝堂之上解釋昨日護城軍無故被調動之事嗎?
為什麽沒有宣召他呢。
甚至在朝堂之上對於昨夜之事,隻字不提。
正自困惑時,一個較為年輕的宦官,微微低著頭,踏著小碎步來到崔慶麵前。
“崔公子,秦王殿下請您去太極宮。”
崔慶點了點頭,未做任何停留,帶著狄仁傑便前往太極宮。
跟在崔慶後邊的狄仁傑,一路上東張西望。
他這輩子都沒有進過宮,這恢宏壯闊的建築,一眼望去,著實令心中豪邁頓生,心頭一股子熱血愈加沸騰。
也難怪古往今來,多少人傑鬼雄都向往如此一個地方。
或許這就是其中之一的原因吧。
太極宮內。
李淵端坐於堂上,其次偏座是李世民,侯在兩旁的。
乃是堪稱唐初全明星的豪華陣容。
秦叔寶,尉遲恭,房玄齡,李靖,程咬金。
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稟陛下,崔公子到了。”
“快請。”
李淵應了一聲,隨即崔慶便帶著狄仁傑來到殿內。
“參見陛下,秦王殿下。”
崔慶恭禮作揖。
狄仁傑也學著崔慶的動作參拜:“卑職狄仁傑,參見陛下。”
雖說是第一次進宮麵聖,狄仁傑卻沒有絲毫慌張,反倒是一股子雲淡風輕的風骨。
“世恩,這…就是你所說的驚喜?”
對於崔慶所說的驚喜,李世民有些吃驚,更多的還是擔心。
“迴秦王殿下的話,此人乃是大理寺司直史,昨日之事,他盡皆知曉。”
崔慶不慌不忙,同時給狄仁傑使了使眼色。
得到眼色的狄仁傑立馬說道:“迴秦王殿下,昨日之事,卑職確實知曉。”
不等李世民說話,李淵便急忙問道:“細細講來。”
“是。”狄仁傑稍加整頓,組織好措辭後便侃侃而談:“實不相瞞,卑職目前還是替罪之身。”
“替罪之身?”李世民眼睛咕嚕一定:“什麽意思。”
“是因陛下誕禮被盜一事。”
狄仁傑侃侃而談,將自己如何接手案子,到成為替罪羊又入獄的事情經過簡單講述而出。
還不等狄仁傑接著講下去,李淵便已是聞聲震怒。
“好一個大理寺,竟然能做出如此有違王法的事情!”
李淵的怒氣充斥著整個太極宮。
也不怪李淵如此惱怒憤懣。
這大理寺象征著大唐廉政公明的風骨。
現如今卻出現如此官官相護,有違王法的事情。
看樣子,似乎還不是第一次這麽去做了。
可想而知,象征大唐最公正,申冤昭雪的最高機構卻出現如此腐敗的一幕,那麽大唐還有公正二字嗎?
“父皇息怒。”李世民安慰一聲,望向狄仁傑:“你繼續講。”
李世民不太明白,昨夜之事跟狄仁傑的替罪身有什麽關聯。
“卑職為贖替罪之身,在大獄之中苦思冥想,終於從蛛絲馬跡當中尋到一絲細枝末節。”
狄仁傑話鋒一頓,恰到好處。
可以說和劉昊說書時有的一拚。
經過他這麽賣了一個關子。
殿內眾人,胃口頓時被吊了起來,紛紛向狄仁傑投去翹首以盼的目光。
李世民甚至直接開口問道:“你發現了什麽?”
“被盜誕禮的藏匿之處!”
“藏在何處?”
“刑院大牢地底下!”
此話一出,眾人心中駭然,尤其是李世民,一雙鷹眸,幾道寒光接連閃過。
誰也不知道這一瞬間,李世民心中閃過多少個足以致命的念頭。
“這群賊人太囂張,盜了誕禮不說,竟然還將誕禮藏在我們的眼皮子地下,簡直是侮辱!”
程咬金氣憤的怒斥一聲,這不止是侮辱,甚至在打他們這些人的臉!
瞧見眾人反應如此劇烈,狄仁傑雖說是臉不紅,心不跳,可內心依舊是暗暗鬆了口氣。
沒想到自己將劉昊給講的話照搬過來,竟真的激起萬層波浪。
“不過,這僅僅還是一部分。”有了如此劇烈反饋的狄仁傑,心中也愈發自信起來,接下來的語氣淡然,輕蔑,似乎一切盡在掌控:“雖說不是全部誕禮,可卑職也識破了這群賊人真正的目的。”
狄仁傑此話一出,猶如一塊巨石落入湖泊,瞬間激起千層浪花。
誕禮被盜,現場找不到任何一絲的線索,甚至連個腳印都沒有,大理寺卿對此都毫無對策、
這狄仁傑不僅找到了失竊的一部分誕禮,還順藤摸瓜,得知了這群賊人的真實想法,簡直是難以置信。
殿內眾人,除李世民以外,臉上無不是帶著陣陣驚異的表情。
可別看李世民臉上毫無波瀾,那內心早已是難以言喻的震驚。
狄仁傑沉吟數秒,迴憶了一下劉昊給自己講的話後,又道:“眾所周知,失竊現場沒有任何一絲的線索,普天之下能做到這般神不知鬼不覺的盜竊,唯有怪盜燕尾兒有此實力。”
“怪盜燕尾兒?”
“此人不是已經銷聲滅跡八年了嗎?如今竟然重出江湖了。”
當初隋末時期,相傳隋煬帝有一劍,此一劍,可擋百萬師,毫不誇張的說,隻要隋煬帝持有此劍,即便有百萬叛軍,也翻不起什麽大浪。
最後相傳,有一怪盜,潛入皇宮將此劍盜出,守衛重重的皇宮,竟防不住一個盜賊,甚至沒有偌大的皇宮,無一人察覺,被盜數日之後方才發現。
隋煬帝沒了依靠,十八路叛軍趁機大軍進攻,一路高歌猛進,如蟻蝕骨一般,迅速將隋朝蠶食殆盡。
經此一事後,叛軍送這位怪盜一個燕尾兒的外號,自此名揚天下。
可沒有想到的是,燕尾兒竟然重出江湖了。
那麽…這次她的目標是什麽呢?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昨夜護城軍被調動一事,正與藏匿在刑院大牢地下的一部分誕禮有關。”
對於昨夜之事,狄仁傑全程親眼目睹了劉昊那稀奇古怪的操作,自然再清楚不過了。
可他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起來,恐怕就連劉昊都要望而卻步。
隨後狄仁傑將劉昊告訴自己的話,毫無保留的全盤托出。
大致就是,這些盜賊為了取出藏匿在刑院大牢地底下的一部分誕禮,被狄仁傑發現了。
隨後發生了戰鬥,而聚集在刑院的那些大臣,是因為昨日參加崔家老太大壽結束後,結伴而行路過刑院恰好碰見了打鬥。
隨即兵部尚書王凱便拿出巡城令牌,召集護城軍抓賊。
而後賊人狡猾,將巡城令牌奪了去,狄仁傑奮不顧身將令牌奪了迴來。
說到這部分的時候,狄仁傑臉上明顯有股子自豪,雖說是胡說八道,胡掐亂謅,但該厚顏無恥的時候,還是得厚顏無恥啊。
崔慶不明真相,但令牌確實是從劉昊身上獲得的。
老妖也確實斬下了一個賊人的手臂,護城軍確實在追擊盜賊。
隻不過崔慶覺得,狄仁傑說的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劉昊做的,而劉昊隻是不想多添麻煩,便將這般功勞讓給了狄仁傑。
想到這裏,崔慶不免在心底稱讚著自己:“嗯,一定是這樣,絕對沒錯,我真聰明……”
謊言狄仁傑算是說完了。
但能不能圓過來,狄仁傑卻有些擔心。
且不說刑院大牢地底下是否真的有一部分失竊的誕禮,就那些官員隻要一個嘴漏就能揭露狄仁傑的謊言。
不過之前在馬車上的時候,劉昊告訴狄仁傑,那兵部尚書王凱肯定不敢將自己自願拿出令牌,隻為自己的一己私欲這種事情說出來的。
所以不必擔憂。
“護城軍一事算是明曉了,那你之前所講,那賊人的目的,是什麽呢?”
聽了狄仁傑的謊言,李世民豁然開朗。
還好他不知道狄仁傑這些話都是編排出來的,要不然肯定得氣炸。
老子都還沒繼承帝位,就被人欺君了,這事兒要傳出去,老臉都沒地方擱了、
不過別擔心,劉昊是知道滴……
隨著一道尖銳陰柔的聲音響起,李淵離開了大殿,文武百官也陸續準備退朝。
帶著狄仁傑侯在宮外的崔慶,不免有些疑惑。
不是說好了在朝堂之上解釋昨日護城軍無故被調動之事嗎?
為什麽沒有宣召他呢。
甚至在朝堂之上對於昨夜之事,隻字不提。
正自困惑時,一個較為年輕的宦官,微微低著頭,踏著小碎步來到崔慶麵前。
“崔公子,秦王殿下請您去太極宮。”
崔慶點了點頭,未做任何停留,帶著狄仁傑便前往太極宮。
跟在崔慶後邊的狄仁傑,一路上東張西望。
他這輩子都沒有進過宮,這恢宏壯闊的建築,一眼望去,著實令心中豪邁頓生,心頭一股子熱血愈加沸騰。
也難怪古往今來,多少人傑鬼雄都向往如此一個地方。
或許這就是其中之一的原因吧。
太極宮內。
李淵端坐於堂上,其次偏座是李世民,侯在兩旁的。
乃是堪稱唐初全明星的豪華陣容。
秦叔寶,尉遲恭,房玄齡,李靖,程咬金。
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稟陛下,崔公子到了。”
“快請。”
李淵應了一聲,隨即崔慶便帶著狄仁傑來到殿內。
“參見陛下,秦王殿下。”
崔慶恭禮作揖。
狄仁傑也學著崔慶的動作參拜:“卑職狄仁傑,參見陛下。”
雖說是第一次進宮麵聖,狄仁傑卻沒有絲毫慌張,反倒是一股子雲淡風輕的風骨。
“世恩,這…就是你所說的驚喜?”
對於崔慶所說的驚喜,李世民有些吃驚,更多的還是擔心。
“迴秦王殿下的話,此人乃是大理寺司直史,昨日之事,他盡皆知曉。”
崔慶不慌不忙,同時給狄仁傑使了使眼色。
得到眼色的狄仁傑立馬說道:“迴秦王殿下,昨日之事,卑職確實知曉。”
不等李世民說話,李淵便急忙問道:“細細講來。”
“是。”狄仁傑稍加整頓,組織好措辭後便侃侃而談:“實不相瞞,卑職目前還是替罪之身。”
“替罪之身?”李世民眼睛咕嚕一定:“什麽意思。”
“是因陛下誕禮被盜一事。”
狄仁傑侃侃而談,將自己如何接手案子,到成為替罪羊又入獄的事情經過簡單講述而出。
還不等狄仁傑接著講下去,李淵便已是聞聲震怒。
“好一個大理寺,竟然能做出如此有違王法的事情!”
李淵的怒氣充斥著整個太極宮。
也不怪李淵如此惱怒憤懣。
這大理寺象征著大唐廉政公明的風骨。
現如今卻出現如此官官相護,有違王法的事情。
看樣子,似乎還不是第一次這麽去做了。
可想而知,象征大唐最公正,申冤昭雪的最高機構卻出現如此腐敗的一幕,那麽大唐還有公正二字嗎?
“父皇息怒。”李世民安慰一聲,望向狄仁傑:“你繼續講。”
李世民不太明白,昨夜之事跟狄仁傑的替罪身有什麽關聯。
“卑職為贖替罪之身,在大獄之中苦思冥想,終於從蛛絲馬跡當中尋到一絲細枝末節。”
狄仁傑話鋒一頓,恰到好處。
可以說和劉昊說書時有的一拚。
經過他這麽賣了一個關子。
殿內眾人,胃口頓時被吊了起來,紛紛向狄仁傑投去翹首以盼的目光。
李世民甚至直接開口問道:“你發現了什麽?”
“被盜誕禮的藏匿之處!”
“藏在何處?”
“刑院大牢地底下!”
此話一出,眾人心中駭然,尤其是李世民,一雙鷹眸,幾道寒光接連閃過。
誰也不知道這一瞬間,李世民心中閃過多少個足以致命的念頭。
“這群賊人太囂張,盜了誕禮不說,竟然還將誕禮藏在我們的眼皮子地下,簡直是侮辱!”
程咬金氣憤的怒斥一聲,這不止是侮辱,甚至在打他們這些人的臉!
瞧見眾人反應如此劇烈,狄仁傑雖說是臉不紅,心不跳,可內心依舊是暗暗鬆了口氣。
沒想到自己將劉昊給講的話照搬過來,竟真的激起萬層波浪。
“不過,這僅僅還是一部分。”有了如此劇烈反饋的狄仁傑,心中也愈發自信起來,接下來的語氣淡然,輕蔑,似乎一切盡在掌控:“雖說不是全部誕禮,可卑職也識破了這群賊人真正的目的。”
狄仁傑此話一出,猶如一塊巨石落入湖泊,瞬間激起千層浪花。
誕禮被盜,現場找不到任何一絲的線索,甚至連個腳印都沒有,大理寺卿對此都毫無對策、
這狄仁傑不僅找到了失竊的一部分誕禮,還順藤摸瓜,得知了這群賊人的真實想法,簡直是難以置信。
殿內眾人,除李世民以外,臉上無不是帶著陣陣驚異的表情。
可別看李世民臉上毫無波瀾,那內心早已是難以言喻的震驚。
狄仁傑沉吟數秒,迴憶了一下劉昊給自己講的話後,又道:“眾所周知,失竊現場沒有任何一絲的線索,普天之下能做到這般神不知鬼不覺的盜竊,唯有怪盜燕尾兒有此實力。”
“怪盜燕尾兒?”
“此人不是已經銷聲滅跡八年了嗎?如今竟然重出江湖了。”
當初隋末時期,相傳隋煬帝有一劍,此一劍,可擋百萬師,毫不誇張的說,隻要隋煬帝持有此劍,即便有百萬叛軍,也翻不起什麽大浪。
最後相傳,有一怪盜,潛入皇宮將此劍盜出,守衛重重的皇宮,竟防不住一個盜賊,甚至沒有偌大的皇宮,無一人察覺,被盜數日之後方才發現。
隋煬帝沒了依靠,十八路叛軍趁機大軍進攻,一路高歌猛進,如蟻蝕骨一般,迅速將隋朝蠶食殆盡。
經此一事後,叛軍送這位怪盜一個燕尾兒的外號,自此名揚天下。
可沒有想到的是,燕尾兒竟然重出江湖了。
那麽…這次她的目標是什麽呢?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昨夜護城軍被調動一事,正與藏匿在刑院大牢地下的一部分誕禮有關。”
對於昨夜之事,狄仁傑全程親眼目睹了劉昊那稀奇古怪的操作,自然再清楚不過了。
可他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起來,恐怕就連劉昊都要望而卻步。
隨後狄仁傑將劉昊告訴自己的話,毫無保留的全盤托出。
大致就是,這些盜賊為了取出藏匿在刑院大牢地底下的一部分誕禮,被狄仁傑發現了。
隨後發生了戰鬥,而聚集在刑院的那些大臣,是因為昨日參加崔家老太大壽結束後,結伴而行路過刑院恰好碰見了打鬥。
隨即兵部尚書王凱便拿出巡城令牌,召集護城軍抓賊。
而後賊人狡猾,將巡城令牌奪了去,狄仁傑奮不顧身將令牌奪了迴來。
說到這部分的時候,狄仁傑臉上明顯有股子自豪,雖說是胡說八道,胡掐亂謅,但該厚顏無恥的時候,還是得厚顏無恥啊。
崔慶不明真相,但令牌確實是從劉昊身上獲得的。
老妖也確實斬下了一個賊人的手臂,護城軍確實在追擊盜賊。
隻不過崔慶覺得,狄仁傑說的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劉昊做的,而劉昊隻是不想多添麻煩,便將這般功勞讓給了狄仁傑。
想到這裏,崔慶不免在心底稱讚著自己:“嗯,一定是這樣,絕對沒錯,我真聰明……”
謊言狄仁傑算是說完了。
但能不能圓過來,狄仁傑卻有些擔心。
且不說刑院大牢地底下是否真的有一部分失竊的誕禮,就那些官員隻要一個嘴漏就能揭露狄仁傑的謊言。
不過之前在馬車上的時候,劉昊告訴狄仁傑,那兵部尚書王凱肯定不敢將自己自願拿出令牌,隻為自己的一己私欲這種事情說出來的。
所以不必擔憂。
“護城軍一事算是明曉了,那你之前所講,那賊人的目的,是什麽呢?”
聽了狄仁傑的謊言,李世民豁然開朗。
還好他不知道狄仁傑這些話都是編排出來的,要不然肯定得氣炸。
老子都還沒繼承帝位,就被人欺君了,這事兒要傳出去,老臉都沒地方擱了、
不過別擔心,劉昊是知道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