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忙碌
饑荒年,我囤貨嬌養了亡國長公主 作者:盛世九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城中,士兵們喬裝成平民,穿梭在大街小巷,與百姓們攀談,看似閑聊家常,實則留意著每一個細節。
一日,一位士兵在集市上與一位賣菜的老婦交談時,發現她言辭閃爍,眼神遊離,對一些尋常問題的迴答也含糊不清。
“大娘,您這菜看著可新鮮,是今兒早剛摘的吧?”士兵看似隨意地問道。
“啊……是,是今兒早的。”老婦慌亂地應道,手中的菜差點掉落。
“聽聞近日城西糧倉著火,您家可受影響?糧食還夠吃嗎?”士兵又問。
“夠……夠吃,俺們老百姓能有啥辦法,聽天由命唄。”老婦說完,便匆匆收拾攤位,欲要離開。
士兵心中起疑,悄悄跟上,隻見老婦在一條偏僻小巷七拐八拐,最後進入了一座不起眼的小院。
士兵不敢貿然闖入,便在院外潛伏觀察。
沒過多久,幾個身形高大、黑袍加身的人陸續進入小院,士兵心中一驚,正欲迴去稟報,卻不小心弄出了聲響。
“誰?”院內傳來一聲低喝。
士兵見勢不妙,轉身欲跑,卻被從後麵追來的黑袍人堵住。
一番激烈搏鬥後,士兵寡不敵眾,受傷被俘。
黑袍人將士兵拖進院內,為首的一人摘下兜帽,露出一張冷峻且帶著幾分猙獰的臉:“哼,大夏的走狗,竟然敢跟蹤我們,說,是誰派你來的?”
士兵緊咬牙關,怒視著他:“呸,你們這些為禍大夏的惡賊,休想從我口中得到半個字!”
那人冷哼一聲,正欲下令嚴刑拷打,突然,院外傳來一陣喧鬧聲。
原來是趙春秋帶著一隊精銳士兵及時趕到,將小院團團圍住。
“裏麵的人聽著,你們已無路可逃,乖乖束手就擒吧!”趙春秋高聲喊道。
黑袍人見狀,紛紛從屋內取出武器,準備拚死一搏。
一時間,小院裏劍拔弩張,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趙春秋率先衝入院內,手中長劍如蛟龍出海,直刺向為首的黑袍人。
黑袍人側身躲避,反手一刀砍向趙春秋,趙春秋橫劍格擋,金屬碰撞聲震耳欲聾。
其他士兵也與黑袍人展開混戰,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李錦繡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也匆匆趕來。
她見院內局勢混亂,大聲喊道:“將士們,務必小心,不可放走一個神秘人!”
在眾人的奮力拚殺下,黑袍人漸漸不敵,死傷大半。
最終,剩下的幾個黑袍人見大勢已去,企圖突圍逃竄,但被士兵們一一擒獲。
李錦繡走進院內,看著受傷的士兵和被俘的黑袍人,心中既欣慰又憤怒:“將這些人帶迴去,嚴加審訊,一定要問出他們的幕後主使!”
然而,審訊過程並不順利。
黑袍人嘴硬得很,無論如何嚴刑拷打,都不肯吐露半個字。
李錦繡和趙春秋站在審訊室外,眉頭緊鎖。
“這些人如此頑固,看來背後定是受到了嚴厲的威脅,或是對其主使忠心耿耿。”趙春秋無奈地說道。
李錦繡沉思片刻,道:“將軍,我們不能一味用刑,或許可以嚐試攻心之策。
我聽聞蘇文擅長洞察人心,不妨讓他來試試。”
趙春秋點頭讚同,派人去請蘇文。
蘇文來到審訊室,看著眼前這些傷痕累累卻依舊緊閉雙唇的黑袍人,心中暗自思索對策。
他走上前,輕聲對其中一人說道:“兄台,我看你也是條好漢,何苦為那幕後之人賣命?如今你已被俘,大夏並非不講情理之地,若你肯悔改,說出真相,或許還能從輕發落,留得一條性命。”
那人冷哼一聲,轉過頭去,不予理會。
蘇文並不氣餒,繼續說道:“你可曾想過,你們所做的這一切,受苦的皆是無辜百姓。
城西糧倉被燒,多少百姓麵臨饑荒,老人孩子餓得啼哭,你們忍心嗎?”
這句話似乎觸動了那人的心弦,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
蘇文見狀,趁熱打鐵:“兄台,迴頭是岸啊,你若能幫我們阻止這場陰謀,也是為自己積德,為家人造福。”
那人沉默良久,終於開口:“我……我可以告訴你們一些事,但你們必須答應,放過我的家人。”
蘇文與李錦繡、趙春秋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連忙點頭:“隻要你所言屬實,我們定會保你家人周全。”
那人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們皆是受雇於一個叫‘暗影閣’的組織,他們給了我們豐厚的報酬,讓我們在大夏境內製造混亂。
至於那神秘首領,我也從未見過真麵目,隻知道每次行動都是由一個代號為‘夜梟’的人傳達指令。”
李錦繡皺眉問道:“那你們平時如何與‘夜梟’聯係?可有固定的地點?”
那人搖了搖頭:“沒有固定地點,他總是神出鬼沒,會在深夜時分,以特殊的信號通知我們集合地點。
有時候是在城外的破廟,有時候是在廢棄的宅院。”
眾人聽聞,心中雖有了些許線索,但仍覺迷霧重重。
李錦繡囑咐士兵好好照顧受傷的士兵,又安排人將黑袍人的家人妥善安置,以安其心。
與此同時,學堂裏選派的學子們也在宗教活動、文化交流場合中積極探尋線索。
一日,一位學子在參加一場西域風格的宗教法會時,發現主持法會的高僧舉止有些異樣。
這位高僧在誦經過程中,偶爾會偷偷觀察周圍的信徒,眼神中透著幾分警惕與審視,與尋常高僧的專注虔誠大不相同。
法會結束後,學子佯裝成虔誠的信徒,上前與高僧攀談:“大師,今日這場法會真是讓晚輩受益匪淺,聽聞您對西域佛法研究頗深,不知可有機會向您請教一二?”
高僧微微一愣,隨即笑道:“阿彌陀佛,小施主客氣了,若有疑問,自是可以交流。”
學子又問:“大師,晚輩聽聞西域有個神秘教派,行事詭秘,妄圖掌控局勢,不知您可有所耳聞?”
高僧眼神一閃,笑容有些僵硬:“貧僧一心向佛,對那些旁門左道並不知曉,小施主莫要輕信謠言。”
學子心中起疑,暗中留意高僧的一舉一動。
幾日後,他發現高僧頻繁出入一座偏僻的禪院,且每次進去時都帶著幾個包裹,出來時包裹卻不見了。
學子覺得事有蹊蹺,便將此事稟報給了李錦繡。
一日,一位士兵在集市上與一位賣菜的老婦交談時,發現她言辭閃爍,眼神遊離,對一些尋常問題的迴答也含糊不清。
“大娘,您這菜看著可新鮮,是今兒早剛摘的吧?”士兵看似隨意地問道。
“啊……是,是今兒早的。”老婦慌亂地應道,手中的菜差點掉落。
“聽聞近日城西糧倉著火,您家可受影響?糧食還夠吃嗎?”士兵又問。
“夠……夠吃,俺們老百姓能有啥辦法,聽天由命唄。”老婦說完,便匆匆收拾攤位,欲要離開。
士兵心中起疑,悄悄跟上,隻見老婦在一條偏僻小巷七拐八拐,最後進入了一座不起眼的小院。
士兵不敢貿然闖入,便在院外潛伏觀察。
沒過多久,幾個身形高大、黑袍加身的人陸續進入小院,士兵心中一驚,正欲迴去稟報,卻不小心弄出了聲響。
“誰?”院內傳來一聲低喝。
士兵見勢不妙,轉身欲跑,卻被從後麵追來的黑袍人堵住。
一番激烈搏鬥後,士兵寡不敵眾,受傷被俘。
黑袍人將士兵拖進院內,為首的一人摘下兜帽,露出一張冷峻且帶著幾分猙獰的臉:“哼,大夏的走狗,竟然敢跟蹤我們,說,是誰派你來的?”
士兵緊咬牙關,怒視著他:“呸,你們這些為禍大夏的惡賊,休想從我口中得到半個字!”
那人冷哼一聲,正欲下令嚴刑拷打,突然,院外傳來一陣喧鬧聲。
原來是趙春秋帶著一隊精銳士兵及時趕到,將小院團團圍住。
“裏麵的人聽著,你們已無路可逃,乖乖束手就擒吧!”趙春秋高聲喊道。
黑袍人見狀,紛紛從屋內取出武器,準備拚死一搏。
一時間,小院裏劍拔弩張,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趙春秋率先衝入院內,手中長劍如蛟龍出海,直刺向為首的黑袍人。
黑袍人側身躲避,反手一刀砍向趙春秋,趙春秋橫劍格擋,金屬碰撞聲震耳欲聾。
其他士兵也與黑袍人展開混戰,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李錦繡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也匆匆趕來。
她見院內局勢混亂,大聲喊道:“將士們,務必小心,不可放走一個神秘人!”
在眾人的奮力拚殺下,黑袍人漸漸不敵,死傷大半。
最終,剩下的幾個黑袍人見大勢已去,企圖突圍逃竄,但被士兵們一一擒獲。
李錦繡走進院內,看著受傷的士兵和被俘的黑袍人,心中既欣慰又憤怒:“將這些人帶迴去,嚴加審訊,一定要問出他們的幕後主使!”
然而,審訊過程並不順利。
黑袍人嘴硬得很,無論如何嚴刑拷打,都不肯吐露半個字。
李錦繡和趙春秋站在審訊室外,眉頭緊鎖。
“這些人如此頑固,看來背後定是受到了嚴厲的威脅,或是對其主使忠心耿耿。”趙春秋無奈地說道。
李錦繡沉思片刻,道:“將軍,我們不能一味用刑,或許可以嚐試攻心之策。
我聽聞蘇文擅長洞察人心,不妨讓他來試試。”
趙春秋點頭讚同,派人去請蘇文。
蘇文來到審訊室,看著眼前這些傷痕累累卻依舊緊閉雙唇的黑袍人,心中暗自思索對策。
他走上前,輕聲對其中一人說道:“兄台,我看你也是條好漢,何苦為那幕後之人賣命?如今你已被俘,大夏並非不講情理之地,若你肯悔改,說出真相,或許還能從輕發落,留得一條性命。”
那人冷哼一聲,轉過頭去,不予理會。
蘇文並不氣餒,繼續說道:“你可曾想過,你們所做的這一切,受苦的皆是無辜百姓。
城西糧倉被燒,多少百姓麵臨饑荒,老人孩子餓得啼哭,你們忍心嗎?”
這句話似乎觸動了那人的心弦,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
蘇文見狀,趁熱打鐵:“兄台,迴頭是岸啊,你若能幫我們阻止這場陰謀,也是為自己積德,為家人造福。”
那人沉默良久,終於開口:“我……我可以告訴你們一些事,但你們必須答應,放過我的家人。”
蘇文與李錦繡、趙春秋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連忙點頭:“隻要你所言屬實,我們定會保你家人周全。”
那人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們皆是受雇於一個叫‘暗影閣’的組織,他們給了我們豐厚的報酬,讓我們在大夏境內製造混亂。
至於那神秘首領,我也從未見過真麵目,隻知道每次行動都是由一個代號為‘夜梟’的人傳達指令。”
李錦繡皺眉問道:“那你們平時如何與‘夜梟’聯係?可有固定的地點?”
那人搖了搖頭:“沒有固定地點,他總是神出鬼沒,會在深夜時分,以特殊的信號通知我們集合地點。
有時候是在城外的破廟,有時候是在廢棄的宅院。”
眾人聽聞,心中雖有了些許線索,但仍覺迷霧重重。
李錦繡囑咐士兵好好照顧受傷的士兵,又安排人將黑袍人的家人妥善安置,以安其心。
與此同時,學堂裏選派的學子們也在宗教活動、文化交流場合中積極探尋線索。
一日,一位學子在參加一場西域風格的宗教法會時,發現主持法會的高僧舉止有些異樣。
這位高僧在誦經過程中,偶爾會偷偷觀察周圍的信徒,眼神中透著幾分警惕與審視,與尋常高僧的專注虔誠大不相同。
法會結束後,學子佯裝成虔誠的信徒,上前與高僧攀談:“大師,今日這場法會真是讓晚輩受益匪淺,聽聞您對西域佛法研究頗深,不知可有機會向您請教一二?”
高僧微微一愣,隨即笑道:“阿彌陀佛,小施主客氣了,若有疑問,自是可以交流。”
學子又問:“大師,晚輩聽聞西域有個神秘教派,行事詭秘,妄圖掌控局勢,不知您可有所耳聞?”
高僧眼神一閃,笑容有些僵硬:“貧僧一心向佛,對那些旁門左道並不知曉,小施主莫要輕信謠言。”
學子心中起疑,暗中留意高僧的一舉一動。
幾日後,他發現高僧頻繁出入一座偏僻的禪院,且每次進去時都帶著幾個包裹,出來時包裹卻不見了。
學子覺得事有蹊蹺,便將此事稟報給了李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