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繼續找事
饑荒年,我囤貨嬌養了亡國長公主 作者:盛世九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明成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幾分篤定:“按照我的推斷,皇帝應該馬上還要找你的事兒。”
李錦繡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驚訝與不信,急忙說道:“不可能呀,先祖,今日皇兄已原諒我了,況且我也將自己的想法和初衷都如實告知了,他也認可了一些提議,怎還會再有事兒呢?”
李明成輕輕歎了口氣,那聲音仿佛帶著曆經世事的滄桑:“我這邊的世界已經對於這一類的事情見怪不怪了。皇帝一旦有了猜忌之心,那這件事情就不可能輕易結束,往後肯定還會給你施壓的。你還記得陳相臨的事情嗎?”
李錦繡一聽這話,連忙說道:“當然記得。”
思緒一下子飄迴到了往昔,那是她在北邊帶兵打仗之時,發現了一件極為棘手的事。
陳相臨身為北邊總兵,本應守護邊疆,卻暗中與北蠻密謀,妄圖謀反。
當時李錦繡意外撞破他們的陰謀,那陳相臨見事情敗露,竟喪心病狂地想要殺她滅口,她好不容易拚著一身傷,才從重重圍困中逃了迴來,向皇帝報告此事。
可誰知,雖然後來皇帝說會派人迴去調查,然而中間卻一直沒個確切的結果,此事就這麽擱置了下來,每每想起,李錦繡心中都滿是憤懣與無奈。
“先祖,那陳相臨之事,至今未有定論,我也很是憂心。可如今這種子之事,我已盡力去平息皇兄的不滿了呀,難道還會和那事兒一樣,再生波瀾嗎?”李錦繡皺著眉頭,一臉憂愁地問道。
李明成的聲音沉穩卻透著嚴肅:“人心難測,更何況是帝王之心。你此次因種子一事在民間聲望大漲,就算你表明了忠心,可在你皇兄心裏,那根刺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拔掉的。那陳相臨之事,不也正說明了,有些事隻要涉及到權力和猜忌,就沒那麽容易過去。”
李錦繡咬了咬嘴唇,有些倔強地說:“可我一心隻為百姓,並無半分爭權奪利之意,皇兄他應該能明白的呀。”
“你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可旁人未必這麽想,朝堂上那些大臣們的閑言碎語,也會不斷地往皇帝耳朵裏鑽,久而久之,難保他不會再生出別的想法來。”李明成耐心地解釋著。
正在這時,趙春秋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李錦繡臉色不太好,便關切地問道:“殿下,您這是怎麽了?可是又有煩心事了?”
李錦繡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無妨,隻是想起了一些過往之事,有些感慨罷了。”
趙春秋看著李錦繡,心中知曉她定是沒說實話,但也不好多問,隻是說道:“殿下,司農部那邊已經開始著手籌備各州府設立農事指導點的事兒了,不過在挑選試點州府上,王大人和孫大人有些不同的看法,想請殿下您過去再商議商議呢。”
李錦繡點了點頭,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對李明成說道:“先祖,我先去處理此事了,但願如我所想,皇兄那邊不會再生變故才好。”
說罷,便隨著趙春秋往議事廳走去。剛到議事廳,王崇禮就上前說道:“殿下,老臣覺得這試點州府,應當選取那些距離皇城較近的,方便朝廷監管以及後續調配資源。”
孫啟文卻搖了搖頭,反駁道:“王大人,臣以為不妥。距離皇城近雖便於監管,可那些地方往往土地肥沃,農耕本就發達,即便不做試點,收成也不會差。倒不如選一些地處偏遠,農耕相對落後卻又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州府,如此一來,才能真正看出這推廣之事的成效啊。”
王崇禮一聽,眉頭皺了起來,語氣也重了幾分:“孫大人,你這想法雖好,可偏遠之地交通不便,消息傳遞也慢,萬一出了什麽問題,咱們很難及時知曉並處理呀。”
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一時有些僵持。
李錦繡抬手壓了壓,說道:“二位大人莫要爭執,你們的想法都有道理。王大人考慮的是監管與資源調配的便利,孫大人著眼於更能體現推廣成效,咱們不妨綜合一下,挑選幾個距離皇城不算太遠,同時農耕又有待提升的州府作為試點,如何?”
王崇禮和孫啟文聽了李錦繡的話,思索片刻後,都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匆匆跑了進來,神色慌張地稟報:“殿下,皇宮裏傳來消息,陛下又召集了幾位重臣進宮,好像是在商議種子之事,還提及了殿下您呢。”
李錦繡的心猛地一沉,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去了幾分,喃喃道:“怎麽這麽快就又……”
趙春秋在一旁趕忙扶住她,輕聲安慰道:“殿下,或許不是壞事呢,您別太擔心了。”
李錦繡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對眾人說道:“我得進宮去看看情況,這邊的籌備事宜,就勞煩諸位大人先繼續操持著了。”
說罷,便急忙往皇宮趕去。到了皇宮,太監總管將她引到了禦書房外,隻聽得裏麵傳來皇帝李孝存的聲音:“那***分發的種子,雖說如今成效甚好,可這來源不明,朕總覺得不安心呐。萬一背後有什麽勢力在操控,意圖不軌,那可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當時行事確實太過倉促,如今民間對她讚譽有加,臣怕這風頭太過,於朝廷不利呀。”
李錦繡在門外聽著,心中一陣酸楚,她沒想到自己誠心誠意去解決百姓饑荒問題,卻還是被這般猜忌,當下也顧不上許多,高聲說道:“皇兄,錦繡求見。”
禦書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片刻後,傳來李孝存的聲音:“進來吧。”
李錦繡走進禦書房,看著屋內眾人的神色,心中明白他們方才定是在議論自己,卻還是強裝鎮定,行禮後說道:“皇兄,聽聞您召集重臣商議種子之事,還提及了錦繡,不知是有何疑慮,錦繡在此,可當麵解惑。”
李錦繡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驚訝與不信,急忙說道:“不可能呀,先祖,今日皇兄已原諒我了,況且我也將自己的想法和初衷都如實告知了,他也認可了一些提議,怎還會再有事兒呢?”
李明成輕輕歎了口氣,那聲音仿佛帶著曆經世事的滄桑:“我這邊的世界已經對於這一類的事情見怪不怪了。皇帝一旦有了猜忌之心,那這件事情就不可能輕易結束,往後肯定還會給你施壓的。你還記得陳相臨的事情嗎?”
李錦繡一聽這話,連忙說道:“當然記得。”
思緒一下子飄迴到了往昔,那是她在北邊帶兵打仗之時,發現了一件極為棘手的事。
陳相臨身為北邊總兵,本應守護邊疆,卻暗中與北蠻密謀,妄圖謀反。
當時李錦繡意外撞破他們的陰謀,那陳相臨見事情敗露,竟喪心病狂地想要殺她滅口,她好不容易拚著一身傷,才從重重圍困中逃了迴來,向皇帝報告此事。
可誰知,雖然後來皇帝說會派人迴去調查,然而中間卻一直沒個確切的結果,此事就這麽擱置了下來,每每想起,李錦繡心中都滿是憤懣與無奈。
“先祖,那陳相臨之事,至今未有定論,我也很是憂心。可如今這種子之事,我已盡力去平息皇兄的不滿了呀,難道還會和那事兒一樣,再生波瀾嗎?”李錦繡皺著眉頭,一臉憂愁地問道。
李明成的聲音沉穩卻透著嚴肅:“人心難測,更何況是帝王之心。你此次因種子一事在民間聲望大漲,就算你表明了忠心,可在你皇兄心裏,那根刺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拔掉的。那陳相臨之事,不也正說明了,有些事隻要涉及到權力和猜忌,就沒那麽容易過去。”
李錦繡咬了咬嘴唇,有些倔強地說:“可我一心隻為百姓,並無半分爭權奪利之意,皇兄他應該能明白的呀。”
“你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可旁人未必這麽想,朝堂上那些大臣們的閑言碎語,也會不斷地往皇帝耳朵裏鑽,久而久之,難保他不會再生出別的想法來。”李明成耐心地解釋著。
正在這時,趙春秋從外麵走了進來,看到李錦繡臉色不太好,便關切地問道:“殿下,您這是怎麽了?可是又有煩心事了?”
李錦繡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無妨,隻是想起了一些過往之事,有些感慨罷了。”
趙春秋看著李錦繡,心中知曉她定是沒說實話,但也不好多問,隻是說道:“殿下,司農部那邊已經開始著手籌備各州府設立農事指導點的事兒了,不過在挑選試點州府上,王大人和孫大人有些不同的看法,想請殿下您過去再商議商議呢。”
李錦繡點了點頭,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對李明成說道:“先祖,我先去處理此事了,但願如我所想,皇兄那邊不會再生變故才好。”
說罷,便隨著趙春秋往議事廳走去。剛到議事廳,王崇禮就上前說道:“殿下,老臣覺得這試點州府,應當選取那些距離皇城較近的,方便朝廷監管以及後續調配資源。”
孫啟文卻搖了搖頭,反駁道:“王大人,臣以為不妥。距離皇城近雖便於監管,可那些地方往往土地肥沃,農耕本就發達,即便不做試點,收成也不會差。倒不如選一些地處偏遠,農耕相對落後卻又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州府,如此一來,才能真正看出這推廣之事的成效啊。”
王崇禮一聽,眉頭皺了起來,語氣也重了幾分:“孫大人,你這想法雖好,可偏遠之地交通不便,消息傳遞也慢,萬一出了什麽問題,咱們很難及時知曉並處理呀。”
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一時有些僵持。
李錦繡抬手壓了壓,說道:“二位大人莫要爭執,你們的想法都有道理。王大人考慮的是監管與資源調配的便利,孫大人著眼於更能體現推廣成效,咱們不妨綜合一下,挑選幾個距離皇城不算太遠,同時農耕又有待提升的州府作為試點,如何?”
王崇禮和孫啟文聽了李錦繡的話,思索片刻後,都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匆匆跑了進來,神色慌張地稟報:“殿下,皇宮裏傳來消息,陛下又召集了幾位重臣進宮,好像是在商議種子之事,還提及了殿下您呢。”
李錦繡的心猛地一沉,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去了幾分,喃喃道:“怎麽這麽快就又……”
趙春秋在一旁趕忙扶住她,輕聲安慰道:“殿下,或許不是壞事呢,您別太擔心了。”
李錦繡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對眾人說道:“我得進宮去看看情況,這邊的籌備事宜,就勞煩諸位大人先繼續操持著了。”
說罷,便急忙往皇宮趕去。到了皇宮,太監總管將她引到了禦書房外,隻聽得裏麵傳來皇帝李孝存的聲音:“那***分發的種子,雖說如今成效甚好,可這來源不明,朕總覺得不安心呐。萬一背後有什麽勢力在操控,意圖不軌,那可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當時行事確實太過倉促,如今民間對她讚譽有加,臣怕這風頭太過,於朝廷不利呀。”
李錦繡在門外聽著,心中一陣酸楚,她沒想到自己誠心誠意去解決百姓饑荒問題,卻還是被這般猜忌,當下也顧不上許多,高聲說道:“皇兄,錦繡求見。”
禦書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片刻後,傳來李孝存的聲音:“進來吧。”
李錦繡走進禦書房,看著屋內眾人的神色,心中明白他們方才定是在議論自己,卻還是強裝鎮定,行禮後說道:“皇兄,聽聞您召集重臣商議種子之事,還提及了錦繡,不知是有何疑慮,錦繡在此,可當麵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