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薊州這座古城,晨光初破曉時,顧蓮與李雲堂並肩站在了空曠而略顯蕭瑟的街道上,眼前是長龍般蜿蜒的隊伍,人們戴著各式各樣的口罩,眼神中既有焦慮也有期盼,正耐心等待著領取那些能給予他們一絲安全感的防護用品。


    “看這樣子,疫情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嚴重。”顧蓮輕聲歎道,眉宇間透露出一絲憂慮。


    李雲堂點了點頭“正因如此,我們的藥更不能拖。必須盡快找到方法,讓人們看到希望。”


    兩人穿過人群,來到市中心,這裏曾是繁華的商業區,如今卻是一片寂靜,隻有零星幾家店鋪的門縫中透出微弱的光。他們很快談妥了幾家店鋪的租賃事宜,店鋪空蕩蕩的,仿佛時間在這裏按下了暫停鍵。


    “這些店鋪,將是我們對抗疫情的起點。”李雲堂環視著四周,對顧蓮說,“我們得立刻布置起來,讓這裏成為希望之地。”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李雲堂和顧蓮忙碌而有序地準備著。他們親自布置店鋪,將治療藥物擺放在顯眼的位置,並附上詳細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同時,他們還製作了一係列宣傳海報,希望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然而,當店鋪正式開業時,情況卻並未如他們所願。前來諮詢的人絡繹不絕,但大多數人隻是詢問是否有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出售,對於治療藥物則顯得猶豫不決。


    “李醫生,這藥真的有效嗎?不會有副作用吧?”一位中年婦女猶豫地問。


    李雲堂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女士,這種藥是剛剛研發的,已經治愈了1人,目前尚未發現副作用。”


    顧蓮見狀補充道“是的,如果藥物真的能幫助到大家,那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了”。


    中年婦女猶豫了片刻還是選擇了一些消毒液,便離開了店鋪。


    在薊州的第十日,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顧蓮與李雲堂略顯疲憊的麵龐上。他們自踏入這片土地以來,每日都沉浸在對抗疫情的緊張與忙碌之中。今日,一則關於郊區廢舊工廠被改造成防護物資生產線的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他們心中的層層漣漪。


    “李雲堂,你聽說了嗎?郊區的那個舊工廠,現在成了防護物資的生產基地。”顧蓮邊整理著手中的采購清單,邊對李雲堂說道,眉宇間透露出一絲不解。


    李雲堂聞言,停下了手中的筆,抬頭望向顧蓮:“確實令人意外,這樣的工廠能生產出合格的防護物資嗎?我們得去看看。”


    兩人決定以采購為由,前往那個神秘的工廠一探究竟。驅車穿越略顯空曠的街道,他們來到了郊區,那座曾經廢棄的工廠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機器的轟鳴聲從緊閉的大門後隱約傳來。


    經過一係列的手續,他們終於被允許進入工廠內部。隻見寬敞的車間內,工人們忙碌地穿梭於生產線之間,但設備略顯陳舊,操作環境也談不上整潔有序。


    “歡迎二位的到來,我是這裏的負責人。”一位中年男子迎上前來,熱情地伸出手。


    顧蓮和李雲堂與負責人簡短寒暄後,便直奔主題:“請問,這裏生產的防護物資是否都符合標準?我們注意到,這裏似乎並不是專業的生產廠商。”


    負責人歎了口氣,解釋道:“實不相瞞,這場疫情來得太突然,專業的防護物資供不應求。為了穩定民心,也為了緩解物資短缺的局麵,我們不得不臨時搭建起這條生產線。至於生產資質和防護效果,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我們已經盡力在各個環節上進行把控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這些物資不僅是薊州的主要進貨渠道,還發往了其他有疫情的城市。我們深知責任重大,但時間緊迫,隻能先行動起來。”


    聽完負責人的話,顧蓮和李雲堂麵麵相覷,心中五味雜陳。他們既為政府的迅速反應和果斷決策感到理解,又為這些可能存在隱患的防護物資感到擔憂。


    “我們理解您的難處,但質量和安全絕不能妥協。”李雲堂嚴肅地說,“請貴方務必加強質量監管,確保每一份物資都能真正起到保護作用。”“這裏是我們的進貨單,麻煩你按照相應的數額送到薊州市中心廣場108號”


    離開工廠時,夜色已深。顧蓮和李雲堂的腳步雖顯沉重,也隱約感覺到這場瘟疫背後似乎藏著見不得光的利益鏈。


    轉眼間,顧蓮與李雲堂在薊州的時光已悄然走過一個月。這一個月裏,李雲堂夜以繼日地工作,卻因缺乏關鍵的臨床試驗樣本,讓那可能挽救無數生命的治療藥物始終徘徊在實驗室的瓶瓶罐罐之間,無法跨越到實際應用的門檻。


    “你看新聞了嗎?”顧蓮的聲音打破了辦公室的寧靜,他手裏拿著一份剛打印出來的報紙,眉頭緊鎖。


    李雲堂轉過身,接過報紙,一行醒目的標題映入眼簾:“政府宣布推出新型疫苗,全民接種,共築防疫長城!”他快速瀏覽著內容,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與複雜。


    “這…這來得太突然了。”李雲堂放下報紙,抬頭望向顧蓮,“我們的藥還沒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這疫苗就已經麵世了。”


    顧蓮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是啊,但看這樣子,民眾對政府的決策非常支持,醫院裏排隊打疫苗的人絡繹不絕。據說是注射之後便能夠預防瘟疫,而且政府也將不再限製居民的出行。”


    兩人沉默片刻,隨後李雲堂站起身“我們不能被這個消息擊垮。我們的研究雖然進展緩慢,但每一步都走得紮實。或許,我們可以嚐試與政府合作,看看我們的藥物是否能作為疫苗的輔助或備用方案。”


    顧蓮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對,這是個好主意!我們可以提交我們的研究成果,請求政府考慮納入防疫體係。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繼續尋找臨床試驗的機會,證明我們藥物的價值。”


    於是,兩人開始著手準備相關材料,並積極聯係政府相關部門,闡述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合作意願。然而政府那邊一直以各種理由拒絕和李雲堂進行合作。


    疫苗注射的初期,曾給予民眾無限的希望與安心,仿佛一道堅實的屏障,將瘟疫的陰霾隔絕在外。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麵——疫情非但沒有得到預期的控製,反而如同脫韁的野馬,在全國範圍內肆虐開來,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成為了最易感且症狀最為嚴重的群體。


    “這怎麽可能?不是說疫苗能預防瘟疫嗎?”薊州的一條小巷裏,張阿姨拉著鄰居李嬸的手,眼中滿是驚恐與不解。


    李嬸歎了口氣,搖了搖頭:“是啊,誰也沒想到會這樣。現在新聞上說,瘟疫已經變異了,原來的疫苗可能不起作用了。”


    消息像野火般迅速蔓延,恐慌情緒在人群中蔓延開來。非主要經濟城市紛紛響應,實施了嚴格的封控措施,街道上空蕩蕩的,隻有偶爾傳來的救護車聲劃破了寂靜,提醒著人們這場災難的嚴重性。


    在全國防疫中心的新聞發布會上,負責人麵色凝重地宣布:“我們深感抱歉,瘟疫的變異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目前,我們的科研團隊正夜以繼日地研發新的疫苗,希望盡快找到解決之道。請廣大市民保持冷靜,自覺配合防疫工作,減少外出,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然而,這樣的解釋並未能完全平息民眾的恐慌。尤其是在薊州,最初感染瘟疫的人群開始出現死亡現象,這無疑是給已經緊繃的神經再添一把火。


    “雲堂,我們必須做些什麽!”顧蓮站在醫院的走廊上,望著窗外陰沉的天空,對李雲堂說道。


    李雲堂緊握雙拳,眼中閃過一抹猶豫:“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雖然我們的藥物還未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但現在情況緊急,或許可以嚐試在特定人群中進行緊急使用。”


    兩人迅速行動起來,一方麵積極與防疫中心溝通,爭取獲得緊急使用藥物的批準;另一方麵,他們加班加點地完善藥物的使用指南和風險評估報告,確保每一步都盡可能安全、有效。然而事與願違薊州的疾控中心因為各種緣故,仍然拒絕將李雲堂配製的藥物應用到臨床上。


    時間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推動著,又悄然流逝了十日。在這漫長的十天裏,薊州終於迎來了轉機——第一批感染者中,有人開始展現出康複的跡象。雖然他們中不少人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但生命的延續無疑為這片被瘟疫籠罩的土地帶來了一線曙光。


    “你們聽說了嗎?老張家的兒子開始退燒了,精神也好了很多!”街頭巷尾,這樣的消息如同春風一般,悄悄吹散了人們心頭的陰霾。


    “真的嗎?太好了!這總算是個好消息了。”李嬸激動地拉著張阿姨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希望他能完全康複,不留一點病根。”


    然而,希望與絕望總是如影隨形。在部分感染者逐步走向康複的同時,也有一些人因身體虛弱,未能抵擋住病魔的侵襲,陸續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份沉重,讓每一個親曆者都深感痛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恥之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寶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寶姬並收藏【無恥之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