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李治的李唐王朝!
諸天爭霸,怎能少了我華夏人傑! 作者:花非花木非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恭喜唐高宗李治建立“李唐王朝”,獎勵“造化洗髓卡”三張,“諸天令”三枚(可認主),“世界本源”三道,《諸天萬族》一冊。』
“隻剩下不到半年,稚奴,你終於成功了。”
八大王朝中,唯有李世民此刻的心情最是複雜。
因為按照金榜的說法,若是李治不能在三年內建立王朝,那麽他的整個世界,就要被融入其餘王朝了。
到時候直接融合到自己這裏,豈不是令他的大唐盛況空前?
可最終,李世民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做,就這麽漠然的等著,想看看李治究竟有沒有那個能力。
如今,很顯然,李治做到了。
而他這個太宗皇帝,也從這一刻起,徹底失去了李積、蘇定方、薛仁貴等等一眾隸屬大唐的華夏人傑。
“李治也成功了?那不是隻剩下朕和劉邦的大漢了?”
早已是焦頭爛額的楊堅,此刻看到李治成功,不禁是愈發焦躁起來。
天可憐見,他真的已經很努力了,宵衣旰食、夙興夜寐,說的就是他吧?
可如今他的大隋,距離建立王朝,依舊是遙遙無期。
這一刻,他不禁是再次懷念起了,被李世民融合走的那一批,真正經曆了開皇之治,心有大隋的肱骨之民!
“該死的李世民!該死的趙匡胤!!”
想到自己世界中的局勢,隋文帝楊堅忍不住再次暗罵,實在是,本來已經平定了寇準帶來的大宋,正逐漸恢複元氣的大隋,又迎來了呂蒙正所在的宋太宗世界!
哪怕是身為皇帝的趙光義被融合走了,大宋朝廷也近乎是名存實亡,可單單是令這個世界數以千萬計的百姓認同大隋,就絕不是區區幾年可以做到的。
所以此刻,隨著三年之期越來越近,楊堅已經是近乎絕望了。
而跟楊堅的處境類似,卻依舊心懷希望的,自然是漢高帝劉邦了。
本來,隨著秦始皇和漢武帝的相繼上榜,分別融合走了他本世界和漢景帝世界的諸多人口,他當時已經快要放棄了。
可隨著賈誼的上榜,相對完整的漢文帝世界被融合過來,在蕭何、張良、陳平等人的傾力輔佐下,劉邦也是再次看到了希望。
如今,時間還剩下不到半年,不知還來得及嗎?
隨著金榜發放了建立李唐王朝的獎勵之後,便不再理會其他人等各異心思,自顧自的開始盤點起了隸屬大唐的九位人傑。
“嗬嗬。”
李治笑意盎然的將獎勵收下,如今的他,可謂是真的春風得意。
在他身後,是似乎永遠雍容華貴的皇後,武則天,以及為“李唐王朝”的建立創下汗馬功勞的李積、狄仁傑、王猛等等人傑。
這一刻,所有人都麵帶激動,與有榮焉。
『第一位:大唐人傑之名相,張九齡』
『張九齡,字子壽,是唐玄宗時期,繼姚崇、宋璟之後的又一位名相,也是最後一位名相。』
『針對時局,張九齡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強調保民育人,反對窮兵黷武,又主張省刑罰,薄征徭,扶持農桑,更是時常規勸唐玄宗居安思危,整頓朝綱。』
『彼時,由於大唐國力已達巔峰,年逾半百的唐玄宗也是誌得意滿,乃至變得剛愎自用,不複即位之初的英明神武。』
『尤其是,張九齡為官正直,從不趨炎附勢,又經常犯顏直諫,終於是被唐玄宗所惡。』
『再加上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等人從中挑撥,一直沉溺在大唐盛世中的唐玄宗,根本不信張九齡所說的潛在危機。』
『最終,張九齡被罷相,貶官,大唐盛世也不可避免的迎來了轉折。』
『就在張九齡死後僅僅十餘年,安祿山便率部造反,大唐盛世,一夜崩塌。』
『可惜啊,若是那唐玄宗聽了張九齡之言,大唐,何至於此?』
『難怪後世都說,若是唐玄宗早死二十年,隻怕名望都能蓋過唐太宗李世民,直追秦皇漢武了。』
『雖然沒能扭轉局勢,但張九齡作為一代名相,位列大唐人傑,卻是毫無爭議的。』
“嗯,不錯。”
李世民看罷了張九齡的介紹,不禁是微微頷首,因為對方早已被融合到自己的世界了。
隻是前麵有著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還有耶律楚材、宋璟、魏征等等一大票的頂級人傑存在,張九齡想要再度擔任丞相,幾乎是不可能了。
『恭喜張九齡,位列大唐人傑之名相,獎勵“造化洗髓卡”一張,“諸天令”一枚(已認主),《山河觀想法》一部,《不朽天地訣》一部。』
......
『第二位:大唐人傑之統帥,李光弼』
『李光弼,大唐中興名將,領兵平定安史之亂,與郭子儀齊名,甚至單論戰功,尚在郭子儀之上。』
“哦?是李將軍上榜?”
看到這個名字,最開心的莫過於李治,之前被莫名融合到了太宗皇帝那裏,也不知對方過得是否舒心?
此次上榜之後,又有沒有迴來的可能?
沒錯,隨著之前李世民建立大唐王朝,原本隸屬李治的諸多人傑,全都被融合了過去。
其中,就包括了李光弼。
『身為契丹族的李光弼,出身名門,乃是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之子,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
『與郭子儀一樣,前半生的李光弼,由於大唐國力鼎盛,並沒有什麽用武之地,於名將如雲的大唐軍中,也並不算出眾。』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已經四十八歲的李光弼,經郭子儀的舉薦,出任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叛軍。』
『隨後,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軍,又成功守衛太原,遏止其攻勢。』
『次年,李光弼接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指揮河陽之戰,挫敗史思明南下的企圖。』
『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封郡王,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淩煙閣,無論聲望還是地位,都可謂達到了人生巔峰。』
『可惜的是,僅僅在安史之亂平息的第二年,李光弼便被宦官進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很快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歲。』
『死後,李光弼諡號“武穆”,更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
『所以雖於後世名聲不顯,遠遠不如同時代的郭子儀,但以李光弼之能,說一句大唐人傑,絕不為過。』
『恭喜李光弼,位列大唐人傑之統帥,獎勵“造化洗髓卡”一張,“諸天令”一枚(已認主),《軍魂金身訣》一部,《盤龍槍訣》一部。』
“不錯。”
心知此人同樣被融合到了自己世界的李世民,心情愈加不錯,雖然在他麾下的名臣大將已然不少,可誰會嫌自己的人傑太多呢?
“隻剩下不到半年,稚奴,你終於成功了。”
八大王朝中,唯有李世民此刻的心情最是複雜。
因為按照金榜的說法,若是李治不能在三年內建立王朝,那麽他的整個世界,就要被融入其餘王朝了。
到時候直接融合到自己這裏,豈不是令他的大唐盛況空前?
可最終,李世民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做,就這麽漠然的等著,想看看李治究竟有沒有那個能力。
如今,很顯然,李治做到了。
而他這個太宗皇帝,也從這一刻起,徹底失去了李積、蘇定方、薛仁貴等等一眾隸屬大唐的華夏人傑。
“李治也成功了?那不是隻剩下朕和劉邦的大漢了?”
早已是焦頭爛額的楊堅,此刻看到李治成功,不禁是愈發焦躁起來。
天可憐見,他真的已經很努力了,宵衣旰食、夙興夜寐,說的就是他吧?
可如今他的大隋,距離建立王朝,依舊是遙遙無期。
這一刻,他不禁是再次懷念起了,被李世民融合走的那一批,真正經曆了開皇之治,心有大隋的肱骨之民!
“該死的李世民!該死的趙匡胤!!”
想到自己世界中的局勢,隋文帝楊堅忍不住再次暗罵,實在是,本來已經平定了寇準帶來的大宋,正逐漸恢複元氣的大隋,又迎來了呂蒙正所在的宋太宗世界!
哪怕是身為皇帝的趙光義被融合走了,大宋朝廷也近乎是名存實亡,可單單是令這個世界數以千萬計的百姓認同大隋,就絕不是區區幾年可以做到的。
所以此刻,隨著三年之期越來越近,楊堅已經是近乎絕望了。
而跟楊堅的處境類似,卻依舊心懷希望的,自然是漢高帝劉邦了。
本來,隨著秦始皇和漢武帝的相繼上榜,分別融合走了他本世界和漢景帝世界的諸多人口,他當時已經快要放棄了。
可隨著賈誼的上榜,相對完整的漢文帝世界被融合過來,在蕭何、張良、陳平等人的傾力輔佐下,劉邦也是再次看到了希望。
如今,時間還剩下不到半年,不知還來得及嗎?
隨著金榜發放了建立李唐王朝的獎勵之後,便不再理會其他人等各異心思,自顧自的開始盤點起了隸屬大唐的九位人傑。
“嗬嗬。”
李治笑意盎然的將獎勵收下,如今的他,可謂是真的春風得意。
在他身後,是似乎永遠雍容華貴的皇後,武則天,以及為“李唐王朝”的建立創下汗馬功勞的李積、狄仁傑、王猛等等人傑。
這一刻,所有人都麵帶激動,與有榮焉。
『第一位:大唐人傑之名相,張九齡』
『張九齡,字子壽,是唐玄宗時期,繼姚崇、宋璟之後的又一位名相,也是最後一位名相。』
『針對時局,張九齡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強調保民育人,反對窮兵黷武,又主張省刑罰,薄征徭,扶持農桑,更是時常規勸唐玄宗居安思危,整頓朝綱。』
『彼時,由於大唐國力已達巔峰,年逾半百的唐玄宗也是誌得意滿,乃至變得剛愎自用,不複即位之初的英明神武。』
『尤其是,張九齡為官正直,從不趨炎附勢,又經常犯顏直諫,終於是被唐玄宗所惡。』
『再加上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等人從中挑撥,一直沉溺在大唐盛世中的唐玄宗,根本不信張九齡所說的潛在危機。』
『最終,張九齡被罷相,貶官,大唐盛世也不可避免的迎來了轉折。』
『就在張九齡死後僅僅十餘年,安祿山便率部造反,大唐盛世,一夜崩塌。』
『可惜啊,若是那唐玄宗聽了張九齡之言,大唐,何至於此?』
『難怪後世都說,若是唐玄宗早死二十年,隻怕名望都能蓋過唐太宗李世民,直追秦皇漢武了。』
『雖然沒能扭轉局勢,但張九齡作為一代名相,位列大唐人傑,卻是毫無爭議的。』
“嗯,不錯。”
李世民看罷了張九齡的介紹,不禁是微微頷首,因為對方早已被融合到自己的世界了。
隻是前麵有著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還有耶律楚材、宋璟、魏征等等一大票的頂級人傑存在,張九齡想要再度擔任丞相,幾乎是不可能了。
『恭喜張九齡,位列大唐人傑之名相,獎勵“造化洗髓卡”一張,“諸天令”一枚(已認主),《山河觀想法》一部,《不朽天地訣》一部。』
......
『第二位:大唐人傑之統帥,李光弼』
『李光弼,大唐中興名將,領兵平定安史之亂,與郭子儀齊名,甚至單論戰功,尚在郭子儀之上。』
“哦?是李將軍上榜?”
看到這個名字,最開心的莫過於李治,之前被莫名融合到了太宗皇帝那裏,也不知對方過得是否舒心?
此次上榜之後,又有沒有迴來的可能?
沒錯,隨著之前李世民建立大唐王朝,原本隸屬李治的諸多人傑,全都被融合了過去。
其中,就包括了李光弼。
『身為契丹族的李光弼,出身名門,乃是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之子,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
『與郭子儀一樣,前半生的李光弼,由於大唐國力鼎盛,並沒有什麽用武之地,於名將如雲的大唐軍中,也並不算出眾。』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已經四十八歲的李光弼,經郭子儀的舉薦,出任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叛軍。』
『隨後,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軍,又成功守衛太原,遏止其攻勢。』
『次年,李光弼接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指揮河陽之戰,挫敗史思明南下的企圖。』
『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封郡王,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淩煙閣,無論聲望還是地位,都可謂達到了人生巔峰。』
『可惜的是,僅僅在安史之亂平息的第二年,李光弼便被宦官進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很快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歲。』
『死後,李光弼諡號“武穆”,更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
『所以雖於後世名聲不顯,遠遠不如同時代的郭子儀,但以李光弼之能,說一句大唐人傑,絕不為過。』
『恭喜李光弼,位列大唐人傑之統帥,獎勵“造化洗髓卡”一張,“諸天令”一枚(已認主),《軍魂金身訣》一部,《盤龍槍訣》一部。』
“不錯。”
心知此人同樣被融合到了自己世界的李世民,心情愈加不錯,雖然在他麾下的名臣大將已然不少,可誰會嫌自己的人傑太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