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不理你了
大秦:重生祖龍殘暴第九子 作者:胡蘿卜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賁冷冷地掃視著這些人,冷笑了一聲:“現在你們還認為我國無力消滅大月氏嗎?”
阿蘇勒的死令大月氏士氣全失,士兵們紛紛跪地乞求饒恕。
“放我們一馬吧!我們投降了,願意歸順秦國,為秦軍效力!”
他們哀聲懇求。
王賁收起了殺意,命令道:“把武器放下!”
阿蘇勒的手下連忙照做,並圍攏到王賁身旁。
他環顧四周,見到秦軍士氣高漲,隨即說道:“眾將領聽令,今夜一勝,各位功不可沒,有功之人當受封賞!”
秦軍將士歡唿不已。
由於阿蘇勒並未帶上全部軍隊,王賁決定聯合蒙恬部直搗黃龍。
約半個時辰後,兩軍會合。
“參見大將軍!”
王賁恭敬地說。
“王賁,此戰你立下大功,居首!”
蒙恬讚許地點頭。
王賁搖頭表示:“末將愧不敢當,蒙將軍指揮若定,我僅執行命令斷不敢居功。”
蒙恬哈哈大笑道:“此等忠誠令人敬佩。
但眼下還是說說具體情形吧!”
聽完王賁匯報後,蒙恬淡淡一笑,“看來阿蘇勒徒有其表,不足為懼。”
沉思片刻後,王賁提議分為兩路,“一路留下堅守,一路進攻敵營,耗盡敵人力量,然後等待主大軍前來!”
蒙恬微微點頭,“很好,你著手去準備吧!”
王賁領命離開,召集其他軍隊集結於營寨周邊。
此時阿蘇勒已歿,群龍無首加上之前王賁施加的心理壓力讓攻陷毫無懸念。
不一會兒,親衛騎兵來報,告知勝利的消息以及搶迴了大量輜重。
王賁甚是高興:“太好了,繼續南征!”
大月氏已無有效反抗之力,剩餘部落不堪一擊。
三天後,這裏再無抵抗且糧食珠寶牲口均被劫掠一空。
麵對眼前的牛羊堆積如山,王賁內心喜上眉梢,不再擔憂軍餉問題。
接下來輪到對燕國用兵了,而這應屬蒙恬的任務範疇。
所以戰事平定後他找尋了正在商議防禦計劃的蒙恬詳述情況及請教未來部署策略。
大月氏已經被消滅,燕國眼看也成了囊中之物。
蒙恬微微一笑,眼神篤定,顯得成竹在胸。
王賁滿心疑惑地問:“大將軍,莫非你已經有了攻打燕國的計策?”
蒙恬神秘一笑,輕聲迴答道:“天機不可泄漏!”
王賁苦笑了一下,隨即說:“既然大月氏已經攻下,為何不趁勢追擊,一舉吞並燕國?大月氏不過是癬疥之疾,解決燕國才是根本。”
蒙恬沉穩地說:“不用著急,我們應當休養生息,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再行出征不遲。”
王賁聽罷眉頭緊皺,不解蒙恬之意,為何選擇此時養精蓄銳?
蒙恬淡然道:“這是陛下的旨意。”
王賁接著問:“倘若燕軍主動來襲怎麽辦?我雖不懼燕軍,但燕國的數千精兵不可小覷,若他們突然襲擊,損失恐怕不小。”
蒙恬從容答道:“陛下早已部署周全,如果燕軍膽敢來犯,必有去無迴,不必擔憂。”
王賁恍然大悟,原來陛下早有應對方案,便點頭後離開軍營。
與此同時,燕軍營帳內,燕王正忙於處理政事。
忽然,一名探子入稟報:“阿蘇勒身亡,大月氏被秦軍 ** 。”
燕王震怒,將手中的毛筆摔得粉碎,厲聲道:“無能之輩!”
繼而喚來了近衛,並命令迅速派使者前往秦國談判,願割讓一百郡與大量賠款,以求停戰,表示願意歸附秦國。
燕王深知,如今的燕軍難以抵擋秦軍攻勢,唯一的辦法就是示弱,稱臣求和。
百姓們也清楚現狀,並無人反對,隻是默不作聲,畢竟再抵抗已無力迴天。
燕王的臣子們也不願意眼睜睜看著燕國覆滅,於是紛紛讚同割地求和。
盡管一些人內心不滿,認為此舉動損盡顏麵,但此刻已別無選擇。
一位官員鼓起勇氣說:“陛下,燕國危在旦夕,隻能暫時低頭。”
其他人紛紛表示同意。
燕王見百官反應,冷哼一聲問道:“眾愛卿以為如何?”
眾人雖然麵色難看,但均不敢言明心中想法。
最終一名官員小心翼翼地說:“唯有暫且忍讓,方能保國。”
百官皆點頭表示認同,燕王則下令立刻準備求和事宜。
燕王目睹這一切後,麵色越發陰沉,不滿地瞥了那名官員一眼,隨後怒氣衝衝地拂袖離去。
等燕王走後,群臣立刻發出陣陣埋怨之聲:“唉,我們為燕國殫精竭慮,卻未料到陛下竟如此輕易放棄燕國。”
另一名大臣歎道:“說這些都晚了,燕國的處境你難道不明白嗎?如今我們隻希望能給燕國換得一絲喘息的機會。”
燕國百官心中最是清楚燕國的現狀,此刻他們已到了危難關頭,唯有期盼來年春迴大地時,能重振燕國的生氣。
然而此時,被嬴子雲長久忽略的老儒士淳於越帶領三萬秦騎突然出現在燕國領土內。
他的行蹤一直未被人察覺,但此番攻勢著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淳於越直接率領三萬騎兵奇襲燕國,一路縱橫肆虐,所向披靡,燕軍根本抵擋不住。
當聽說這一消息時,燕將李左車反應迅速,急忙帶兵前往應對。
淳於越見狀毫不畏懼,當即掉轉馬頭,迎向燕軍。
雙方交戰中,淳於越的騎兵威力驚人,如入無人之境。
燕軍無力抗衡,幾乎全軍覆沒。
見局勢無可挽迴,李左車隻好撤退,並火速返迴王城。
淳於越並未放鬆追擊的步伐,繼續沿路燒殺擄掠。
淳於越是位儒士出身,但作戰異常兇猛。
他沒有絲毫手下留情的意思,在戰場上殺得燕軍慘不忍睹。
盡管如此,淳於越仍時刻保持警覺,仿佛總有一雙無形的眼睛盯在他背後,令其感到不安。
因此,他有意放緩行軍速度,尾隨在燕軍之後,一邊監視他們的動向,一邊搜刮沿途可得的物資。
半月過後,燕王終於親自登場與淳於越對峙,雖無太多期望對方同意和平談判,但也希望做最後一搏。
燕王及燕國的文武百官、百姓,無不憎恨淳於越至極。
兩人相見時,淳於越放聲大笑,嘲諷道:“燕王,久違了啊。”
言語之間盡顯輕蔑與傲慢,毫無禮數。
燕王心中憤怒至極,卻麵露微笑應酬:“閣下不愧為大秦天下的能臣,差點將我唬得心驚膽戰。”
“害怕了嗎?若是真心畏懼的話,跪下來磕頭叫我幾聲爺爺,再把你的燕國奉上,如何?”
淳於越大言不慚,故意羞辱道。
燕王雖怒火滿腔,卻仍保持鎮定,答道:“淳於大人真會開玩笑。”
“哈哈,燕王倒也識相!”
淳於越笑著繼續嘲諷道。
燕王強擠出笑容,“既然你明白孤是燕王,那就應該知道燕王不可淩侮吧。”
“我知道,”
淳於越點頭,稍作謙讓地說:“這隻是個小玩笑,請莫怪。”
“哈,沒關係。”
燕王皮笑肉不笑的迴答。
“既然燕王安然無恙,那在下便告辭了。”
淳於越拱手說道。
燕王也不刻意挽留,隻是淡漠地揮了揮手。
離開燕國後,淳於越繼續率領軍隊四處劫掠。
此次他並未帶太多兵馬,而是挑選了數千精銳分作幾路行動,在燕國各地頻繁襲擾。
得知淳於越的所作所為,燕王怒不可遏。
無奈淳於越麾下的騎兵數量龐大且訓練有素,即使貴為燕王,沒有足夠的兵力也難以對其構成有效威脅。
雖然對淳於越的行蹤了如指掌,但燕王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看著敵軍肆意破壞。
這讓他感到無比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燕王心知當前形勢不妙,暗自思忖:如果局勢發展下去,燕國可能難逃崩塌命運。
此時他又收到了新的情報:燕國部隊正在攻打南陽郡,這裏是近期新近控製的一個重要區域。
端坐在寶座上,燕王微微眯著眼思索:“南陽郡儲備糧食不多,支撐不了太久,看來需要盡快安排物資補充。”
隨即便命令錦衣衛前去協商糧草購買事宜。
可是,錦衣衛很快迴稟稱,南陽郡存糧極為有限,現存隻有幾百石,要采購至少需七八百石。
不過這些數量在燕王看來並不大。
鑒於南陽郡已成為自己囊中之物,即便糧價上漲也無妨。
想到此處,燕王起草了一封密函交付錦衣衛,命他們盡可能籌集足夠的糧食送往南陽郡,並妥善安頓。
待此事落實,燕王正準備稍事休息,卻被敲門聲打斷。
一聲“進來”
,隻見一個黑袍遮麵的女子緩緩進門。
此女子正是朱兒。
她步至燕王身邊低語道:“依您吩咐,已經搶來南陽郡的部分糧食,共計兩千石,足以滿足我們在此停留十天所需。”
燕王笑問道:“為何如此聽話?”
朱兒未做迴答,隻是輕哼一聲。
燕王伸出臂彎欲摟住她,在耳畔溫柔道:“你願意侍奉我嗎?隻要你做得好,必定有重賞。”
朱兒迅速扭身掙脫開去並反駁道:“我不再願受你擺布,你要女人你自己找去。”
而燕王仍不舍,伸手撫觸她的 ** ,並靠近細語說:\"我就喜歡馴服你這小野貓,你聽話些就好了。”
朱兒臉頰微紅,帶著一絲嬌嗔說道:“我生氣了,不理你了。”
阿蘇勒的死令大月氏士氣全失,士兵們紛紛跪地乞求饒恕。
“放我們一馬吧!我們投降了,願意歸順秦國,為秦軍效力!”
他們哀聲懇求。
王賁收起了殺意,命令道:“把武器放下!”
阿蘇勒的手下連忙照做,並圍攏到王賁身旁。
他環顧四周,見到秦軍士氣高漲,隨即說道:“眾將領聽令,今夜一勝,各位功不可沒,有功之人當受封賞!”
秦軍將士歡唿不已。
由於阿蘇勒並未帶上全部軍隊,王賁決定聯合蒙恬部直搗黃龍。
約半個時辰後,兩軍會合。
“參見大將軍!”
王賁恭敬地說。
“王賁,此戰你立下大功,居首!”
蒙恬讚許地點頭。
王賁搖頭表示:“末將愧不敢當,蒙將軍指揮若定,我僅執行命令斷不敢居功。”
蒙恬哈哈大笑道:“此等忠誠令人敬佩。
但眼下還是說說具體情形吧!”
聽完王賁匯報後,蒙恬淡淡一笑,“看來阿蘇勒徒有其表,不足為懼。”
沉思片刻後,王賁提議分為兩路,“一路留下堅守,一路進攻敵營,耗盡敵人力量,然後等待主大軍前來!”
蒙恬微微點頭,“很好,你著手去準備吧!”
王賁領命離開,召集其他軍隊集結於營寨周邊。
此時阿蘇勒已歿,群龍無首加上之前王賁施加的心理壓力讓攻陷毫無懸念。
不一會兒,親衛騎兵來報,告知勝利的消息以及搶迴了大量輜重。
王賁甚是高興:“太好了,繼續南征!”
大月氏已無有效反抗之力,剩餘部落不堪一擊。
三天後,這裏再無抵抗且糧食珠寶牲口均被劫掠一空。
麵對眼前的牛羊堆積如山,王賁內心喜上眉梢,不再擔憂軍餉問題。
接下來輪到對燕國用兵了,而這應屬蒙恬的任務範疇。
所以戰事平定後他找尋了正在商議防禦計劃的蒙恬詳述情況及請教未來部署策略。
大月氏已經被消滅,燕國眼看也成了囊中之物。
蒙恬微微一笑,眼神篤定,顯得成竹在胸。
王賁滿心疑惑地問:“大將軍,莫非你已經有了攻打燕國的計策?”
蒙恬神秘一笑,輕聲迴答道:“天機不可泄漏!”
王賁苦笑了一下,隨即說:“既然大月氏已經攻下,為何不趁勢追擊,一舉吞並燕國?大月氏不過是癬疥之疾,解決燕國才是根本。”
蒙恬沉穩地說:“不用著急,我們應當休養生息,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再行出征不遲。”
王賁聽罷眉頭緊皺,不解蒙恬之意,為何選擇此時養精蓄銳?
蒙恬淡然道:“這是陛下的旨意。”
王賁接著問:“倘若燕軍主動來襲怎麽辦?我雖不懼燕軍,但燕國的數千精兵不可小覷,若他們突然襲擊,損失恐怕不小。”
蒙恬從容答道:“陛下早已部署周全,如果燕軍膽敢來犯,必有去無迴,不必擔憂。”
王賁恍然大悟,原來陛下早有應對方案,便點頭後離開軍營。
與此同時,燕軍營帳內,燕王正忙於處理政事。
忽然,一名探子入稟報:“阿蘇勒身亡,大月氏被秦軍 ** 。”
燕王震怒,將手中的毛筆摔得粉碎,厲聲道:“無能之輩!”
繼而喚來了近衛,並命令迅速派使者前往秦國談判,願割讓一百郡與大量賠款,以求停戰,表示願意歸附秦國。
燕王深知,如今的燕軍難以抵擋秦軍攻勢,唯一的辦法就是示弱,稱臣求和。
百姓們也清楚現狀,並無人反對,隻是默不作聲,畢竟再抵抗已無力迴天。
燕王的臣子們也不願意眼睜睜看著燕國覆滅,於是紛紛讚同割地求和。
盡管一些人內心不滿,認為此舉動損盡顏麵,但此刻已別無選擇。
一位官員鼓起勇氣說:“陛下,燕國危在旦夕,隻能暫時低頭。”
其他人紛紛表示同意。
燕王見百官反應,冷哼一聲問道:“眾愛卿以為如何?”
眾人雖然麵色難看,但均不敢言明心中想法。
最終一名官員小心翼翼地說:“唯有暫且忍讓,方能保國。”
百官皆點頭表示認同,燕王則下令立刻準備求和事宜。
燕王目睹這一切後,麵色越發陰沉,不滿地瞥了那名官員一眼,隨後怒氣衝衝地拂袖離去。
等燕王走後,群臣立刻發出陣陣埋怨之聲:“唉,我們為燕國殫精竭慮,卻未料到陛下竟如此輕易放棄燕國。”
另一名大臣歎道:“說這些都晚了,燕國的處境你難道不明白嗎?如今我們隻希望能給燕國換得一絲喘息的機會。”
燕國百官心中最是清楚燕國的現狀,此刻他們已到了危難關頭,唯有期盼來年春迴大地時,能重振燕國的生氣。
然而此時,被嬴子雲長久忽略的老儒士淳於越帶領三萬秦騎突然出現在燕國領土內。
他的行蹤一直未被人察覺,但此番攻勢著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淳於越直接率領三萬騎兵奇襲燕國,一路縱橫肆虐,所向披靡,燕軍根本抵擋不住。
當聽說這一消息時,燕將李左車反應迅速,急忙帶兵前往應對。
淳於越見狀毫不畏懼,當即掉轉馬頭,迎向燕軍。
雙方交戰中,淳於越的騎兵威力驚人,如入無人之境。
燕軍無力抗衡,幾乎全軍覆沒。
見局勢無可挽迴,李左車隻好撤退,並火速返迴王城。
淳於越並未放鬆追擊的步伐,繼續沿路燒殺擄掠。
淳於越是位儒士出身,但作戰異常兇猛。
他沒有絲毫手下留情的意思,在戰場上殺得燕軍慘不忍睹。
盡管如此,淳於越仍時刻保持警覺,仿佛總有一雙無形的眼睛盯在他背後,令其感到不安。
因此,他有意放緩行軍速度,尾隨在燕軍之後,一邊監視他們的動向,一邊搜刮沿途可得的物資。
半月過後,燕王終於親自登場與淳於越對峙,雖無太多期望對方同意和平談判,但也希望做最後一搏。
燕王及燕國的文武百官、百姓,無不憎恨淳於越至極。
兩人相見時,淳於越放聲大笑,嘲諷道:“燕王,久違了啊。”
言語之間盡顯輕蔑與傲慢,毫無禮數。
燕王心中憤怒至極,卻麵露微笑應酬:“閣下不愧為大秦天下的能臣,差點將我唬得心驚膽戰。”
“害怕了嗎?若是真心畏懼的話,跪下來磕頭叫我幾聲爺爺,再把你的燕國奉上,如何?”
淳於越大言不慚,故意羞辱道。
燕王雖怒火滿腔,卻仍保持鎮定,答道:“淳於大人真會開玩笑。”
“哈哈,燕王倒也識相!”
淳於越笑著繼續嘲諷道。
燕王強擠出笑容,“既然你明白孤是燕王,那就應該知道燕王不可淩侮吧。”
“我知道,”
淳於越點頭,稍作謙讓地說:“這隻是個小玩笑,請莫怪。”
“哈,沒關係。”
燕王皮笑肉不笑的迴答。
“既然燕王安然無恙,那在下便告辭了。”
淳於越拱手說道。
燕王也不刻意挽留,隻是淡漠地揮了揮手。
離開燕國後,淳於越繼續率領軍隊四處劫掠。
此次他並未帶太多兵馬,而是挑選了數千精銳分作幾路行動,在燕國各地頻繁襲擾。
得知淳於越的所作所為,燕王怒不可遏。
無奈淳於越麾下的騎兵數量龐大且訓練有素,即使貴為燕王,沒有足夠的兵力也難以對其構成有效威脅。
雖然對淳於越的行蹤了如指掌,但燕王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看著敵軍肆意破壞。
這讓他感到無比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燕王心知當前形勢不妙,暗自思忖:如果局勢發展下去,燕國可能難逃崩塌命運。
此時他又收到了新的情報:燕國部隊正在攻打南陽郡,這裏是近期新近控製的一個重要區域。
端坐在寶座上,燕王微微眯著眼思索:“南陽郡儲備糧食不多,支撐不了太久,看來需要盡快安排物資補充。”
隨即便命令錦衣衛前去協商糧草購買事宜。
可是,錦衣衛很快迴稟稱,南陽郡存糧極為有限,現存隻有幾百石,要采購至少需七八百石。
不過這些數量在燕王看來並不大。
鑒於南陽郡已成為自己囊中之物,即便糧價上漲也無妨。
想到此處,燕王起草了一封密函交付錦衣衛,命他們盡可能籌集足夠的糧食送往南陽郡,並妥善安頓。
待此事落實,燕王正準備稍事休息,卻被敲門聲打斷。
一聲“進來”
,隻見一個黑袍遮麵的女子緩緩進門。
此女子正是朱兒。
她步至燕王身邊低語道:“依您吩咐,已經搶來南陽郡的部分糧食,共計兩千石,足以滿足我們在此停留十天所需。”
燕王笑問道:“為何如此聽話?”
朱兒未做迴答,隻是輕哼一聲。
燕王伸出臂彎欲摟住她,在耳畔溫柔道:“你願意侍奉我嗎?隻要你做得好,必定有重賞。”
朱兒迅速扭身掙脫開去並反駁道:“我不再願受你擺布,你要女人你自己找去。”
而燕王仍不舍,伸手撫觸她的 ** ,並靠近細語說:\"我就喜歡馴服你這小野貓,你聽話些就好了。”
朱兒臉頰微紅,帶著一絲嬌嗔說道:“我生氣了,不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