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複生(拚音:bi rou fu shēng)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源自於那悠悠曆史長河中的一則動人心弦的故事,其成語典故最早閃耀於西晉·陳壽的《三國誌·蜀書·先主傳》之中。


    “髀肉複生”的原意恰似那久未馳騁的駿馬,大腿上的肌肉漸漸鬆弛;它生動地描繪出長久沉浸於安逸舒適生活,而變得碌碌無為的模樣;在句子中,它恰似那靈動的畫筆,可充當謂語、定語,為文字增添絢麗色彩。


    成語出處,備曾言:“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裏肉生。”(西晉·陳壽《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裴鬆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


    後人依此妙語,如巧手織錦般,概括出這令人迴味無窮的成語“髀肉複生”。


    東漢末年,烽煙四起,豪強地主之間經常進行兼並戰爭,最後形成了以曹操為首的魏、以孫權為首的吳、以劉備為首的蜀三大勢力。在鞏固和擴張自己勢力範圍的過程中,三方經常進行戰爭。2


    有一次,劉備和曹操交戰失利,失掉了地盤,隻得投奔皇族劉表。到了劉表這裏,劉備整天無所事事,生活非常安逸,轉眼就過了五年。2


    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對劉備說:“以前您給我出主意, 我一直沒有仔細考慮,錯過了大好機會,真是後悔呀。”劉備說:“這倒沒什麽, 豪強爭霸,天天有戰事,隻要有準備,機會每天都會有,已經過去的事情,您就不用放在心上了。”兩人說到天下大事,都非常激動,於是就滔滔不絕地談了起來。2


    過了一會兒,劉備起身上廁所,無意間摸到了自己的大腿,忽然發現大腿內側因常年騎馬而消失的肥肉又長了起來,想想時光飛逝,自己眼看就老了,卻壯誌未酬,不禁傷心地掉下淚來。等劉備迴到座上的時候,臉上還有淚痕。劉表見了覺得很奇怪,就問他說:“剛才還好好的,怎麽出去了一下就這樣了呢,您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心裏有什麽事啊。”2


    劉備不好意思地說:“沒什麽, 隻是以前南征北戰,常年身不離鞍,大腿上的肉精壯結實。如今到您這裏,一晃已是五年,生活安逸,根本用不著騎馬,大腿上的肥肉又長起來了。想想時間過得飛快,我眼看就要老了,但是複興漢室的功業還沒有完成,想來心裏很是難過,所以就掉下淚來。”2


    成語寓意


    劉備無意間摸到了自己的大腿,突然發現髀肉複生,想到自己眼看就老了,但壯誌未酬,不禁潸然淚下。每個人都應該有像劉備這樣的意識,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免得抱憾終生。西方有句話叫“向死而生”,是說人出生以後必然的歸宿就是死亡,每過一天就是向死亡靠近一天。的確,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是必然的結局。但是,在生與死之間畢竟還有一段距離,讓人們完成心願,成就夢想。人們應該感恩,而不是恐懼。杞人憂天是沒有用的,隻有抓住每分每秒去奮鬥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2


    聽著語文老師溫柔地講解,我麵前漸漸浮現出一個畫麵——劉備站在營帳之前,眼神落寞又堅定。他望著遠方,仿佛看到了曾經金戈鐵馬的歲月,手不自覺地撫上自己的大腿,輕輕歎息。


    這時,一陣風吹過,營帳簾子被掀開,進來一員大將,正是關羽。他看到劉備如此神情,心中已然明了。“大哥,莫要過於傷懷,此時雖暫居此地,但我們仍有機會大展宏圖。”劉備微微抬頭,目光中有一絲欣慰,“雲長,我自是知道,隻是歲月匆匆,怕時不我待。”


    正說著,張飛也大步走進營帳,聽聞後粗聲說道:“哥哥,俺老張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俺隻知道跟著哥哥幹就沒錯,咱們現在就整頓人馬,殺出一片天地便是。”劉備聽了,心中豪情頓起,“二位賢弟說得對,我不可在此蹉跎光陰,當重振旗鼓才是。”而後,劉備握緊拳頭,走出營帳,決心重新踏上征程,複興漢室的火焰再次在心中熊熊燃燒。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髀肉複生”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形容虛度時光。一般用在古代君主製度下,某些君主不注重人才,導致很多有抱負、有才能的人整天生活得無所事事,時間一長,“髀肉複生”。在現代來說,多用來指代那些曾經非常努力的人取得一定成就後就變得無所作為,突然有一天看到自己“髀肉複生”,才知道自己荒廢了大好光陰。


    坐在明亮的課堂上,一邊聽著語文老師溫柔地講解,一邊沉入了一片夢境中—隻見那~~


    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開始積極招募士兵,擴充隊伍。然而,現實並不順遂,資金短缺、物資匱乏成了擺在他們麵前的難題。


    一日,劉備正在帳中發愁,忽有一小卒來報,說是有一富商求見。劉備趕忙召見,隻見那富商器宇不凡。原來富商欽佩劉備的誌向,願資助錢糧馬匹。劉備大喜,當下拜謝。


    有了物資,劉備的軍隊逐漸壯大。他們先是攻下附近幾座小城池,獲得更多資源與民眾支持。但曹操聽聞劉備的動靜,決定派兵打壓。劉備麵臨巨大挑戰,不過他想起髀肉複生的警醒,毫不退縮。


    戰場上,劉備身先士卒,關羽和張飛左右護衛,將士們士氣大振。盡管敵軍人數眾多,但劉備軍憑借頑強意誌與出色戰術與之周旋。經過一場苦戰,終於擊退曹軍。此後,劉備更加堅定信念,朝著複興漢室的目標不斷邁進,再不讓安逸使自己髀肉複生。


    1


    運用示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四迴:“因見己身髀肉複生,亦不覺潸然淚下。”1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〇迴》:“連日纏綿床席,幾令我有髀肉複生之歎!今日且撾一迴羯鼓,以博賢妹們一笑。”1


    成語辨析


    髀肉複生,馬齒徒增,宛如那虛度的光陰如白駒過隙,一去不返。“馬齒徒增”恰似那歲月的車輪無情地碾壓,徒留馬齒增長,而學業或事業卻如荒蕪的田野,毫無建樹。“馬齒徒增”與“髀肉複生”皆蘊含著虛度光陰的意味,然而,“髀肉複生”更凸顯出對光陰虛度的不甘,渴望有所作為的壯誌;“無所事事”則描繪出一個人如慵懶的貓咪,終日渾渾噩噩;“馬齒徒增”則道出了那壯誌難酬的無奈。“馬齒徒增”與“髀肉複生”表意相近,然而,“馬齒徒增”多用於形容年長之人,而“髀肉複生”則常適用於青壯年。


    參考資料


    [1] 髀肉複生 · 漢典 [引用日期2019-12-18]


    [2]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8.01:223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勤奮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2-3


    我一邊抄著語文老師在黑板上的講義,一邊沉入了一副三國畫麵——


    劉備帶領著手下的兄弟們一路征戰,勢力逐漸擴大。然而,隨著地盤的增多,管理事務也日益繁雜。劉備每日忙於處理政務,有時甚至通宵達旦。


    這天,諸葛亮前來進諫:“主公,如今大業初興,雖事務繁忙,但主公也要保重身體,切不可過度勞累。”劉備笑道:“軍師所言極是,隻是想起從前髀肉複生之時,便覺光陰珍貴,不敢懈怠。”


    可曹操豈會坐視劉備壯大,他暗中聯合東吳,試圖夾擊劉備。劉備得知消息後,召集眾將商議對策。張飛性急道:“哥哥,管他曹賊與孫吳,俺們直接打迴去便是。”關羽則沉穩地說:“此事需從長計議,不可莽撞。”


    劉備沉思片刻後說:“此次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若能化解,我軍必能更加強盛。”隨後,劉備派出使者前往東吳,曉之以理,示之以利。同時,加緊訓練士兵,加固城防。最終,成功瓦解了曹操與東吳的聯盟,繼續向著複興漢室的偉大目標穩步前行,始終銘記髀肉複生的警示,一刻不曾鬆懈。


    劉備的勢力愈發強大,引得各方諸侯側目。袁紹派人送來書信,表示願意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劉備深知袁紹此人多疑善變,但此刻若有多一方助力,對自己大業有益無害。於是劉備迴複書信,約定共商大計。


    會麵當日,袁紹率領大隊人馬而來,營帳綿延數裏。劉備僅帶少量親隨前去。交談間,袁紹言語間不時試探劉備的野心。劉備小心應對,表明自己一心隻為複興漢室,無意爭奪天下霸權。


    然而,曹操得知二人會麵之事,心生毒計。他派人散布謠言,稱劉備欲借袁紹之力奪取袁紹的冀州之地。袁紹聞之大怒,當即決定撤迴結盟之意,並打算攻打劉備。


    劉備麵臨此變故,並未慌亂。他召集眾將士,慷慨激昂地說:“我等一路走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髀肉複生之警猶記於心。此等汙蔑豈能亂我軍心?”於是劉備整軍備戰,冷靜應對袁紹的來襲,決心在這場風波中堅守自己的信念與理想,再次證明自己不會被安逸消磨鬥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桔子一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桔子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桔子一夢並收藏桔子一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