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此詩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1,當春乃發生2。


    隨風潛入夜3,潤物細無聲4。


    野徑雲俱黑5,江船火獨明6。


    曉看紅濕處7,花重錦官城8。1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2乃:就。發生:萌發生長。


    3潛:暗暗地,悄悄地。這裏指春雨在夜裏悄悄地隨風而至。


    4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


    5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6江船:句意為連江上的船隻都看不見,隻能看見江船上的點點燈火,暗示雨意正濃。


    7曉:天剛亮的時候。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紅,花色,這裏指花朵。濕,指花朵沾滿了雨水。


    8重(zhong):形容花朵飽含水分的樣子,同時也有“增多”“厚實”之意。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後人也用作成都的別稱。2-4


    白話譯文


    逐句


    全譯


    好雨來得像是知道適應時節,正當春日萬物在萌生。


    伴著風在夜間悄悄地下著,滋潤萬物而輕細無聲。


    田野小路上籠罩著黑雲,隻有江上漁船夜火獨明。


    清晨遙望那濕濕的紅花,繁花點綴了美麗的錦官城。


    語文老師麵帶微笑,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裏拂過臉頰的微風,她耐心而細致地講解著那首新詩詞。陽光透過教室窗戶的玻璃,如金色的絲線般灑落在課桌上攤開的課本上,那些文字仿佛被賦予了生命,跳躍在溫暖的光芒之中。


    就在這時,我的眼前漸漸浮現出一幅如夢似幻的畫麵:天空中飄灑而下的雨滴宛如精靈一般輕盈靈動,它們似乎對時令有著獨特的感知能力。在春天這個充滿生機與希望、萬物都開始萌發生長的美好季節裏,這些可愛的小雨滴猶如從天而降的使者,翩翩然降臨到塵世之間。


    它們伴隨著輕柔的春風,像是一群頑皮的孩子,趁著夜幕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潛入人間。那細細密密的雨絲,仿佛擁有一種神奇無比的魔力,能夠穿透黑暗和寂靜,以最溫柔的方式滋潤著大地之上的每一個生命。無論是嫩綠的小草、嬌豔的花朵還是挺拔的樹木,都沐浴在這場細雨的恩澤之下,盡情地吮吸著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廣袤的田野小路上,烏雲如墨般沉沉地壓下來,給人一種壓抑之感。但就在這片昏暗之中,江麵上卻有幾點漁火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宛如黑夜中的明珠,孤獨而又醒目。


    當黎明的曙光漸漸破曉,人們推開窗戶,驚喜地發現經過一夜春雨洗禮後的花朵變得格外嬌豔欲滴。那濕漉漉的花瓣上掛著晶瑩剔透的水珠,猶如美人腮邊的淚滴,惹人憐愛。放眼望去,滿城皆是盛開的鮮花,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彩斑斕的花朵相互交織在一起,將整個錦官城裝點得如同夢幻般美麗。我沉醉於這滿目的繁花盛景之中,心中滿是歡喜。正此時,我聽到巷子裏傳來一陣悠揚的二胡聲。那聲音帶著些許滄桑,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我順著聲音尋去,看到一位老者坐在角落裏拉著二胡。他衣衫襤褸,身旁放著一個破舊的碗,但他的神情專注,絲毫不在意周圍的一切。我走近他,靜靜地站在一旁聽著。


    二胡聲時而低沉婉轉,如同那壓抑的烏雲;時而高昂明亮,恰似那破曉的曙光。一曲終了,我忍不住鼓掌。老者抬起頭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我從兜裏掏出幾枚硬幣放入碗中,老者微微點頭表示感謝。


    離開小巷後,我再次望向這座城市。剛剛那雨中的美是自然的饋贈,而這老者二胡中的韻味則是生活沉澱下的藝術,兩者都是這個年代獨有的風景,值得我用心珍藏在記憶深處。我繼續漫步在城中,腦海中不斷迴蕩著二胡聲。走著走著,我來到了一個老舊的茶館前。茶館裏熱鬧非凡,評書先生正在台上講著精彩的故事,台下坐滿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穿著長衫的文人墨客,也有普通的市井百姓。


    我走進茶館找了個位子坐下,要了一碗大碗茶。這時,旁邊一個年輕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拿著本子不停地記錄著什麽。我好奇地湊過去一看,原來他在記錄評書先生講的故事,說是要整理成冊。


    我們攀談起來,他告訴我他熱愛民間文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保存這些即將消逝的東西。我不禁想起那位拉二胡的老者,感慨這個年代雖然有著新舊交替的碰撞,但總有一些人和事承載著獨特的魅力,無論是自然之美還是人文瑰寶,都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時代的大河。我決定也加入他的行列,一起挖掘和保護屬於這個年代的美好記憶。


    就在語文老師那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講課聲戛然而止的時候,我才如同大夢初醒一般迴過神來。方才還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我,此時匆忙地拿起筆,開始飛速地抄寫那些剛剛被老師講解過的詞語釋義,試圖能夠盡快跟上老師授課的節奏。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額頭上也漸漸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好不容易抄完了釋義,下課鈴響了起來。我長舒了一口氣,心中卻還迴味著之前的思緒。下節課間休息時,我找到那個同樣熱愛民間文化的同學,我們商量起具體的計劃。


    我們打算先從學校周邊入手,尋找那些隱藏於街巷之中的民間藝人。周末,我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發現了捏麵人的老師傅,還有表演雜耍的班子。我們認真地記錄著每一項技藝的細節、背後的曆史以及藝人們的生活經曆。


    隨著調查的深入,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資金不足難以購買更好的記錄設備,還有些藝人不願意被記錄。但我們並沒有放棄,四處尋求讚助,耐心說服藝人。


    後來,我們將收集的資料整理成冊,在學校舉辦了一次小型展覽。同學們紛紛圍過來觀看,眼裏滿是新奇和驚歎。那一刻,我知道我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我們成功地將這個年代獨特的記憶展示給更多人看,讓大家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3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因陝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居住一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4-6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盡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隻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頷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隻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麵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隻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麵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了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說: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紅濕”“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說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樣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麵,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隻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和那些朱門裏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桔子一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桔子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桔子一夢並收藏桔子一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