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詩歌。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淒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思念自己。全詩詩意反複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作品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
獨在異鄉為異客2,每逢佳節倍思親3。
遙知兄弟登高處4,遍插茱萸少一人5。1
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本太原祁人,後遷居於蒲(今山西永濟),蒲州在函穀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2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3佳節:美好的節日。
4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5茱萸(zhu yu):即草決明,一名越椒,芳香植物。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2
白話譯文
全譯
獨自在異鄉做異鄉來的客子,每遇到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時會想到少了一人。2
創作背景
此詩原注:“時年十七。”這說明此詩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禦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禦初寒。”1-3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首王維少年時期創作的抒情小詩,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寫得非常樸素。但這首詩卻有著強烈的打動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對作客他鄉的人們。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裏麵。“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
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麵,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三四兩句,如果隻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4
名家點評
宋末劉辰翁《王孟詩評》:顧雲:真意所發,忠厚藹然。
元初圓至《磧砂唐詩》:謙曰:聖歎曾言,唐人作詩每用“遙”字,如“遙知遠林際”、“遙知兄弟登高處”,皆用倩女離魂法也,極有遠致。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真意所發,切實故難。
明代高棅《唐詩正聲》:吳逸一曰:口角邊說話,故能真得妙絕,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明代淩宏憲《唐詩廣選》:蔣仲舒曰:在兄弟處想來,便遠。
明代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詩不深苦,情自藹然,敘得真率,不用雕琢。
明末唐汝詢《唐詩解》:摩詰作此,時年十七,詞義之美,雖《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稱維,不虛哉!
明末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自有一種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應“獨”字。
清代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注》:情至意新。《陟岵》之思。此非故學《三百篇》,人人胸中自有《三百篇》也。
清代吳瑞榮《唐詩箋要》:右丞七絕,飄逸處如釋仙仗履,古藻處如軒昊衣冠,其所養者深矣。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即《陟岵》詩意,誰謂唐人不近《三百篇》耶?
清代張謙宜《繭齋詩談》: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至情流露,豈是尋常流連光景者?
清代劉宏煦《唐詩真趣編》:從對麵說來,己之情自已,此避實擊虛法。起二語拙,直是童年之作。
清代朱寶瑩《詩式》:三四句與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意境相似。
清末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杜少陵詩“憶弟看雲白日眠”、白樂天詩“一夜鄉心五處同”、皆寄懷群季之作,此詩尤萬口流傳。詩到真切動人處,一字不可移易也。5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先世為太原祁(今屬山西)人,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中年後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6
在這眾多的評價背後,王維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若隱若現。村裏曾有個年輕後生名叫阿福,對王維的詩作極為癡迷。他常常捧著那本《王右丞集》,在村頭的老槐樹下誦讀。
一日,村裏來了位遊學的先生。阿福聽聞,趕忙帶著詩集前去請教。那先生看到阿福手中的書,微微一笑。他告訴阿福,王維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不僅僅在於其文字優美,更在於王維經曆豐富,將一生的感悟融入其中。
阿福似懂非懂地點著頭,他想起自己雖未曾有王維那般大起大落的人生,但故鄉的山水人情也足以讓他心中滿溢情感。於是,阿福開始嚐試像王維一樣觀察身邊的一切。清晨的露珠、傍晚的炊煙,在他筆下漸漸有了不一樣的韻味。而那本《王右丞集》,始終陪伴著他,如同一位無聲的老師,引領他走向充滿詩意的世界。
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語文老師那輕柔而又舒緩的講解之聲,恍惚之間,眼前竟浮現出一幅絕美的畫卷:那漫山遍野的茱萸紅得似火,如同一大片燃燒的雲霞鋪展在山間。詩人王維悠然自得地漫步於這幽靜的山中小道之上,他身著一襲素衣,負手而立,目光望向遠方,心中湧動著對故鄉無盡的眷戀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當下課鈴聲清脆地響起時,我獨自一人緩緩踱步至校園角落裏那個寧靜的小花園。此處別有一番天地,隻見幾株翠綠欲滴的竹子挺拔地矗立在那兒,微風吹過,竹葉相互摩挲,發出一陣沙沙沙的悅耳聲響,宛如阿福筆下所描繪的那般充滿勃勃生機。
我輕輕合上雙眼,努力讓自己沉浸在古人那種詩意盎然的氛圍之中,去揣度王維當年在此情此景之下揮筆作詩時的心路曆程。正當我沉醉其中之時,忽然感覺到肩頭微微一沉,原來是一隻色彩斑斕的蝴蝶悄然停歇在了上麵。
我緩緩睜開眼睛,生怕驚擾到這位美麗的訪客。隻見它輕輕地扇動著那薄如蟬翼般的翅膀,似乎在向我訴說著大自然的奧秘與美好。就在這短暫的瞬間裏,我仿若醍醐灌頂一般,突然間領悟到了一些東西。原來,王維眼中所見的世間萬事萬物,不論是巍峨雄壯的高山大川,亦或是渺小細微的昆蟲螻蟻,皆可化作他靈感的源泉,成就那些流傳千古的絕妙詩篇。
迴到教室,我拿出紙筆,學著阿福的樣子,試著寫下心中所想。筆尖在紙上滑動,我發現身邊看似平常的事物一旦用文字去雕琢,竟也能變得生動有趣。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越來越沉迷於這種捕捉生活詩意的樂趣之中。每當我在做家裏的各種各樣的家務活的時候,都會在腦海中想著詩裏的情景,每每我爸因我做飯做菜晚了,把菜板掀了的時候,我就想著詩裏的情景,這樣,我在日複一日的枯燥生活中想著詩詞,這樣的生活讓我能覺得生活不是那麽無聊,不是那麽枯燥,反而詩裏的意境讓我在這家務活的壓力中得到了極大的喘息。每次翻開課本看到王維的詩,都會想起阿福,那個受王維影響而改變自己視角看世界的人,而現在我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詩意天地。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詩歌。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淒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思念自己。全詩詩意反複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作品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
獨在異鄉為異客2,每逢佳節倍思親3。
遙知兄弟登高處4,遍插茱萸少一人5。1
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本太原祁人,後遷居於蒲(今山西永濟),蒲州在函穀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2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3佳節:美好的節日。
4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5茱萸(zhu yu):即草決明,一名越椒,芳香植物。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2
白話譯文
全譯
獨自在異鄉做異鄉來的客子,每遇到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時會想到少了一人。2
創作背景
此詩原注:“時年十七。”這說明此詩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禦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禦初寒。”1-3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首王維少年時期創作的抒情小詩,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寫得非常樸素。但這首詩卻有著強烈的打動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對作客他鄉的人們。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裏麵。“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
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麵,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三四兩句,如果隻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4
名家點評
宋末劉辰翁《王孟詩評》:顧雲:真意所發,忠厚藹然。
元初圓至《磧砂唐詩》:謙曰:聖歎曾言,唐人作詩每用“遙”字,如“遙知遠林際”、“遙知兄弟登高處”,皆用倩女離魂法也,極有遠致。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真意所發,切實故難。
明代高棅《唐詩正聲》:吳逸一曰:口角邊說話,故能真得妙絕,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明代淩宏憲《唐詩廣選》:蔣仲舒曰:在兄弟處想來,便遠。
明代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詩不深苦,情自藹然,敘得真率,不用雕琢。
明末唐汝詢《唐詩解》:摩詰作此,時年十七,詞義之美,雖《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稱維,不虛哉!
明末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自有一種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應“獨”字。
清代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注》:情至意新。《陟岵》之思。此非故學《三百篇》,人人胸中自有《三百篇》也。
清代吳瑞榮《唐詩箋要》:右丞七絕,飄逸處如釋仙仗履,古藻處如軒昊衣冠,其所養者深矣。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即《陟岵》詩意,誰謂唐人不近《三百篇》耶?
清代張謙宜《繭齋詩談》: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至情流露,豈是尋常流連光景者?
清代劉宏煦《唐詩真趣編》:從對麵說來,己之情自已,此避實擊虛法。起二語拙,直是童年之作。
清代朱寶瑩《詩式》:三四句與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意境相似。
清末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杜少陵詩“憶弟看雲白日眠”、白樂天詩“一夜鄉心五處同”、皆寄懷群季之作,此詩尤萬口流傳。詩到真切動人處,一字不可移易也。5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先世為太原祁(今屬山西)人,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中年後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6
在這眾多的評價背後,王維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若隱若現。村裏曾有個年輕後生名叫阿福,對王維的詩作極為癡迷。他常常捧著那本《王右丞集》,在村頭的老槐樹下誦讀。
一日,村裏來了位遊學的先生。阿福聽聞,趕忙帶著詩集前去請教。那先生看到阿福手中的書,微微一笑。他告訴阿福,王維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不僅僅在於其文字優美,更在於王維經曆豐富,將一生的感悟融入其中。
阿福似懂非懂地點著頭,他想起自己雖未曾有王維那般大起大落的人生,但故鄉的山水人情也足以讓他心中滿溢情感。於是,阿福開始嚐試像王維一樣觀察身邊的一切。清晨的露珠、傍晚的炊煙,在他筆下漸漸有了不一樣的韻味。而那本《王右丞集》,始終陪伴著他,如同一位無聲的老師,引領他走向充滿詩意的世界。
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語文老師那輕柔而又舒緩的講解之聲,恍惚之間,眼前竟浮現出一幅絕美的畫卷:那漫山遍野的茱萸紅得似火,如同一大片燃燒的雲霞鋪展在山間。詩人王維悠然自得地漫步於這幽靜的山中小道之上,他身著一襲素衣,負手而立,目光望向遠方,心中湧動著對故鄉無盡的眷戀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當下課鈴聲清脆地響起時,我獨自一人緩緩踱步至校園角落裏那個寧靜的小花園。此處別有一番天地,隻見幾株翠綠欲滴的竹子挺拔地矗立在那兒,微風吹過,竹葉相互摩挲,發出一陣沙沙沙的悅耳聲響,宛如阿福筆下所描繪的那般充滿勃勃生機。
我輕輕合上雙眼,努力讓自己沉浸在古人那種詩意盎然的氛圍之中,去揣度王維當年在此情此景之下揮筆作詩時的心路曆程。正當我沉醉其中之時,忽然感覺到肩頭微微一沉,原來是一隻色彩斑斕的蝴蝶悄然停歇在了上麵。
我緩緩睜開眼睛,生怕驚擾到這位美麗的訪客。隻見它輕輕地扇動著那薄如蟬翼般的翅膀,似乎在向我訴說著大自然的奧秘與美好。就在這短暫的瞬間裏,我仿若醍醐灌頂一般,突然間領悟到了一些東西。原來,王維眼中所見的世間萬事萬物,不論是巍峨雄壯的高山大川,亦或是渺小細微的昆蟲螻蟻,皆可化作他靈感的源泉,成就那些流傳千古的絕妙詩篇。
迴到教室,我拿出紙筆,學著阿福的樣子,試著寫下心中所想。筆尖在紙上滑動,我發現身邊看似平常的事物一旦用文字去雕琢,竟也能變得生動有趣。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越來越沉迷於這種捕捉生活詩意的樂趣之中。每當我在做家裏的各種各樣的家務活的時候,都會在腦海中想著詩裏的情景,每每我爸因我做飯做菜晚了,把菜板掀了的時候,我就想著詩裏的情景,這樣,我在日複一日的枯燥生活中想著詩詞,這樣的生活讓我能覺得生活不是那麽無聊,不是那麽枯燥,反而詩裏的意境讓我在這家務活的壓力中得到了極大的喘息。每次翻開課本看到王維的詩,都會想起阿福,那個受王維影響而改變自己視角看世界的人,而現在我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詩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