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動身去西北
女大掌櫃,無關風花雪月 作者:悟阿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個夥伴相伴著走過少年的青蔥歲月,情誼深厚,後來的一生都是好友,還君臣相伴相益。
太子的戰爭後遺症被兩個小夥伴慢慢的給治愈,但也留下少許。對以後的戰爭太子都是盡量避免的,不是太子怕了,是他不願意百姓軍兵無辜喪命。
也因著這場戰役,大齊就沒有越過那道山梁,往那邊腹地草原去。留給大金足夠的生存空間,而大金也被打的安生了許多年,也是他們休養生息的時候。
至於沒有殺過去滅掉大金,是太子的仁慈,也是太上皇的仁慈。太上皇年紀也大了,沒有了殺伐之氣,也怕滅族有傷天和,就同意了太子的想法。
以後如果大金敢再次對大齊出手,可能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不管是太子還是太上皇都不會給他們更多蹦躂的時機。
兩人都決定了,後麵的皇帝知道了也不會有別的意見。大齊不怕打仗,但戰爭還是消耗了很多國庫。以前一直滿當當的國庫,因著這場戰爭消耗下去很多。
如果用這些錢財建設新城都能建兩三座了,皇帝很會算這個賬,給太子去的信,也說了這種消耗不值得,還不如建設新城合適。
隻要不越過那道山梁還可以在這邊建設很多個城市,就看需不需要而已。早前太子和太上皇設計的城市還接著建,還離山梁稍微遠一點。
這道山梁極長,太子還在這邊依著山梁設置了防禦工事,還布置了防守的士兵,就是怕大金有人偷著過來搗亂。
被戰爭耽誤的新城依然還在建設著,來參戰的兵士沒有就此迴去,而是被太子派到這裏跟著建設新城。有這些軍士的加入這座被太上皇命名的--抗金城,極快的就建好了。
在冬日來了之後他們才陸續的離開,軍隊離開後太上皇和鄭佩佩他們才帶著孩子迴南部的海島。
當然抗金城也留下很多人管理,明年依然還會有百姓會被遷移過來。這些百姓不再是偏遠地域的,而是來自人口特別密集之處,減少那裏的人口,百姓會得到更多的土地,降低土地的負擔。
而接下來還要在東北部建設三座大型的城池,整個東北部分就不再建設,休養生息了。
接下來的最後三座大城的建設太子以及鄭佩佩他們都不會再去了,他們依然還是會在夏季去東北。但隻是會在最開始的大湖附近的別院內避暑度假。
至於建設最後三座大城都交給之前跟在太子後麵的下屬,人員也有現成的。出的苦力也有百姓願意幹給的工錢多,吃的還好。
他們迴到海島後,渡過冬季。明年春天還是要出去遊曆,太子的想法是想去西北看看。那裏天氣和土地狀況都不好,帶著大長公主過去看看有沒有辦法把環境改善一下。
也看看剩下不願遷移的百姓過得怎麽樣,看看有沒有幫助他們把生活過得更好的辦法。
鄭佩佩一輩子幾乎都花在治理和救助百姓上,這些年雖然輕鬆一些,但對百姓的生活還是極其記掛的,太上皇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太子已經到了十八歲了,那邊皇帝在過年的信中說,也想來海島養老,希望太子盡早迴京繼位。
太上皇很無奈,兒子就這麽不願意當皇帝嗎?他才在位多少年就不願意幹了。
太子的迴複是還要多遊曆一下大好河山,也要多看看民間疾苦,這些對以後國家的治理有用。皇帝隻好無奈的答應再給他兩年時間,那就是二十歲太子就要迴去繼位。
這事基本上就這樣定了太上皇和太子都沒有異議。而且太上皇和鄭佩佩都年紀有些大了,即使太子還想去更多的地方,他們兩個也陪不動了。
太上皇已經六十好幾了,鄭佩佩也到了六十歲了。兩人保養的都很好,特別是近些年在海島養身體,養的都不錯。但年歲在那裏了,能再出去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這一次去西北是太上皇和鄭佩佩的最後一次遠行,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和磨練太子。鄭佩佩自己說把能教的都教給太子了,太子還是鄭佩佩最得意的門生。
太上皇也差不多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傾囊相授了,就連其他幾個大儒也都發出感歎,能教的差不多都教了,太子的資質簡直逆天。
至於小四文韜還有鄭家的老二和老三,一直都在太子邊上跟著學習,也都學了很多,但太子後來者居上,比他們所有人都學的好。
太子去西北遊曆,老二和老三要去西京城參加科舉,也到了他們科舉的時候了。兩人最近跟著教授太子的大儒學習進步飛速,大儒說考中都沒問題,隻看排名了。
可能老三的成績還要好,差不多會中個二甲,和鄭家老大差不多。老二可能要排到三甲了,但老三不氣餒他一直都是家裏最笨的,能考中就很好了。
老二和老三在過完年之後就坐船離開了,走水路去京城還要快一些,趕得及春闈。
剩餘的大隊人馬在三月離開的海島,走水路先北上然後改走黃河往西北去。
一路無話風平浪靜,抵達西北的時候還處在春夏交接的時節。西北被遷移走大量的人口之後,好像土地也得到了休養生息,看著恢複了一些生機,不再是一望無際的丘陵和黃沙,隱隱都帶著綠意。
太上皇很高興,土地的貧瘠狀況得到了緩解,要是再多下一點雨水,很快這塊廣袤的大地就會綠意盎然。
自從太上皇繼位後,好像老天都有一照顧百姓,全國就沒有再出現大旱災或者水災。隻是偶爾有些地方發生過缺水或是多雨。
百姓被大量遷移後,山丘和沙地上長滿了荒草和荊棘,這些可以小範圍的改善一下環境。
總之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土地在自救,恢複些生機。
他們一路坐著馬車往西北內陸走,一邊觀察著這塊土地的改變。他們以前沒有來過可給他們當向導的人,對這裏極其熟悉。
太子的戰爭後遺症被兩個小夥伴慢慢的給治愈,但也留下少許。對以後的戰爭太子都是盡量避免的,不是太子怕了,是他不願意百姓軍兵無辜喪命。
也因著這場戰役,大齊就沒有越過那道山梁,往那邊腹地草原去。留給大金足夠的生存空間,而大金也被打的安生了許多年,也是他們休養生息的時候。
至於沒有殺過去滅掉大金,是太子的仁慈,也是太上皇的仁慈。太上皇年紀也大了,沒有了殺伐之氣,也怕滅族有傷天和,就同意了太子的想法。
以後如果大金敢再次對大齊出手,可能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不管是太子還是太上皇都不會給他們更多蹦躂的時機。
兩人都決定了,後麵的皇帝知道了也不會有別的意見。大齊不怕打仗,但戰爭還是消耗了很多國庫。以前一直滿當當的國庫,因著這場戰爭消耗下去很多。
如果用這些錢財建設新城都能建兩三座了,皇帝很會算這個賬,給太子去的信,也說了這種消耗不值得,還不如建設新城合適。
隻要不越過那道山梁還可以在這邊建設很多個城市,就看需不需要而已。早前太子和太上皇設計的城市還接著建,還離山梁稍微遠一點。
這道山梁極長,太子還在這邊依著山梁設置了防禦工事,還布置了防守的士兵,就是怕大金有人偷著過來搗亂。
被戰爭耽誤的新城依然還在建設著,來參戰的兵士沒有就此迴去,而是被太子派到這裏跟著建設新城。有這些軍士的加入這座被太上皇命名的--抗金城,極快的就建好了。
在冬日來了之後他們才陸續的離開,軍隊離開後太上皇和鄭佩佩他們才帶著孩子迴南部的海島。
當然抗金城也留下很多人管理,明年依然還會有百姓會被遷移過來。這些百姓不再是偏遠地域的,而是來自人口特別密集之處,減少那裏的人口,百姓會得到更多的土地,降低土地的負擔。
而接下來還要在東北部建設三座大型的城池,整個東北部分就不再建設,休養生息了。
接下來的最後三座大城的建設太子以及鄭佩佩他們都不會再去了,他們依然還是會在夏季去東北。但隻是會在最開始的大湖附近的別院內避暑度假。
至於建設最後三座大城都交給之前跟在太子後麵的下屬,人員也有現成的。出的苦力也有百姓願意幹給的工錢多,吃的還好。
他們迴到海島後,渡過冬季。明年春天還是要出去遊曆,太子的想法是想去西北看看。那裏天氣和土地狀況都不好,帶著大長公主過去看看有沒有辦法把環境改善一下。
也看看剩下不願遷移的百姓過得怎麽樣,看看有沒有幫助他們把生活過得更好的辦法。
鄭佩佩一輩子幾乎都花在治理和救助百姓上,這些年雖然輕鬆一些,但對百姓的生活還是極其記掛的,太上皇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太子已經到了十八歲了,那邊皇帝在過年的信中說,也想來海島養老,希望太子盡早迴京繼位。
太上皇很無奈,兒子就這麽不願意當皇帝嗎?他才在位多少年就不願意幹了。
太子的迴複是還要多遊曆一下大好河山,也要多看看民間疾苦,這些對以後國家的治理有用。皇帝隻好無奈的答應再給他兩年時間,那就是二十歲太子就要迴去繼位。
這事基本上就這樣定了太上皇和太子都沒有異議。而且太上皇和鄭佩佩都年紀有些大了,即使太子還想去更多的地方,他們兩個也陪不動了。
太上皇已經六十好幾了,鄭佩佩也到了六十歲了。兩人保養的都很好,特別是近些年在海島養身體,養的都不錯。但年歲在那裏了,能再出去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這一次去西北是太上皇和鄭佩佩的最後一次遠行,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和磨練太子。鄭佩佩自己說把能教的都教給太子了,太子還是鄭佩佩最得意的門生。
太上皇也差不多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傾囊相授了,就連其他幾個大儒也都發出感歎,能教的差不多都教了,太子的資質簡直逆天。
至於小四文韜還有鄭家的老二和老三,一直都在太子邊上跟著學習,也都學了很多,但太子後來者居上,比他們所有人都學的好。
太子去西北遊曆,老二和老三要去西京城參加科舉,也到了他們科舉的時候了。兩人最近跟著教授太子的大儒學習進步飛速,大儒說考中都沒問題,隻看排名了。
可能老三的成績還要好,差不多會中個二甲,和鄭家老大差不多。老二可能要排到三甲了,但老三不氣餒他一直都是家裏最笨的,能考中就很好了。
老二和老三在過完年之後就坐船離開了,走水路去京城還要快一些,趕得及春闈。
剩餘的大隊人馬在三月離開的海島,走水路先北上然後改走黃河往西北去。
一路無話風平浪靜,抵達西北的時候還處在春夏交接的時節。西北被遷移走大量的人口之後,好像土地也得到了休養生息,看著恢複了一些生機,不再是一望無際的丘陵和黃沙,隱隱都帶著綠意。
太上皇很高興,土地的貧瘠狀況得到了緩解,要是再多下一點雨水,很快這塊廣袤的大地就會綠意盎然。
自從太上皇繼位後,好像老天都有一照顧百姓,全國就沒有再出現大旱災或者水災。隻是偶爾有些地方發生過缺水或是多雨。
百姓被大量遷移後,山丘和沙地上長滿了荒草和荊棘,這些可以小範圍的改善一下環境。
總之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土地在自救,恢複些生機。
他們一路坐著馬車往西北內陸走,一邊觀察著這塊土地的改變。他們以前沒有來過可給他們當向導的人,對這裏極其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