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寶莊村李老漢家。


    押遣隊伍眾人齊動手,製備齊了路上後來幾日所需的幹糧。


    便向李老漢一家辭行上路。


    再往南行,須渡過一條名為“金溪”的河,此河寬約百丈,無橋可通,隻能以舟楫擺渡通過。


    李老漢父子便自告奮勇擔當向導,幫趙汾等人尋好擺渡的艄公。


    待父子倆安排妥當擺渡一應事宜,眾人便啟程,在河邊再次辭別。


    眾人互相作揖道別,敘些關照囑咐雲雲。


    眾人待要上船,隻聽岸上有人大喊:“大事不好啦!大事不好啦!”


    聞聽喊聲,眾人俱迴頭向岸上看去。


    隻見從堤岸上往渡口這裏奔下來一個村漢,邊跑邊喊,連帶揮臂示意。


    眾人吃驚,便停住等他。


    經過一晝夜的緩歇,外加李老漢用土方療治,趙汾雙目之痛楚感已大為緩解,且能睜眼,隻是視人看物略有些許迷糊而已。


    待那人跑近前來,正是村漢張二牛。


    隻見他跑的氣喘籲籲,滿頭大汗。


    未及張二牛停步,李老漢一把扯住他,驚問道:“二牛何事驚慌?”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你家……你家房子被……被一群亂賊燒了,大娘……大娘和……娘子被……被砍死了!”張二牛氣喘籲籲的道。


    聞言,那李老漢父子大驚失色。


    隻見李老漢腿腳一軟竟癱倒在地,哭嚎道:“這可如何是好啊!”。


    張二牛忙上前攙扶李老漢,卻怎麽也攙不起來。


    李老漢兒子二話不說,撒腿便直往家跑。


    聞言,趙汾和解差軍官吃驚,皆想到了一個人,便是“齊天大聖”。


    趙汾憤怒至極,對解差軍官道:“大人且先領眾人過河,在下去去便來!”


    “公子雙目……”軍官疑慮道。


    未及解差軍官說完,趙汾搶道:“大人且寬心,在下雙目已無大礙,不妨事!”


    話音未落,他便幾個起落飛身上岸,直奔李老漢家。


    趙家眾人都替他捏把汗,欲要攔阻,卻已不見了他之蹤影。


    解差軍官恐他吃虧,速吩咐幾個解差及周到等人調度眾人先過河。


    他則領著其餘解差和趙家強壯家丁前往李老漢家去。


    待解差軍官等人到李老漢家時,趙汾已與“齊天大聖”戰成一團,其他賊寇皆閃在一邊觀戰。


    此時,李老漢家已成了一片火海。


    地上躺著幾具屍首,血流了一地,便是李老漢的渾家、兒媳婦和孫子幾人。


    那李老漢的兒子正伏在屍首間痛哭。


    見此慘狀,竟讓解差軍官等人也不禁落淚,個個都在咒罵賊寇的慘無人性。


    再看趙汾和“齊天大聖”。


    二人棒來劍去,影蹤飄忽無定,一時竟難分高下。


    那“齊天大聖”已領教過趙汾的本事,不敢過分出招,隻與趙汾來迴周旋。


    而趙汾已見識過“齊天大聖”的狡詐,招招小心,且因雙目尚未痊愈,亦不敢輕敵冒進。


    趙汾隻待尋他一個空頭,一擊斃他性命。


    解差軍官見趙汾不能立時取勝,便有些捉急,卻也無計可施,隻能急切觀望。


    那“齊天大聖”以一招“秋風掃落葉”向趙汾當頭襲來。


    隻聽他手中鐵棒舞的“嗚嗚”作響,卷起火星灰煙起舞飛旋。


    群賊見狀俱喝一聲“好”。


    趙汾以一招“鸞去鳳迴”應之,這是一招自“迴馬槍”中演化而來的劍式。


    但見趙汾便似落敗要逃,轉身便跑出幾步,迅疾一個後空翻,躍過“齊天大聖”頭頂,到了他背後。


    這一招頗具迷惑性,看似落敗而逃,實則留有進攻後招,使對手防不勝防。


    不待“齊天大聖”身體迴轉,趙汾已躍過他頭頂,劍鋒順勢掠向他後背。


    那“齊天大聖”也非等閑之輩。


    一棒撲空之際,頓感後背生出涼意,隻因不及轉身,便順勢身體向前一傾,同時將鐵棒甩向後背防禦。


    隻聽“當啷啷”一聲震響,寶劍已砍在鐵棒上,火星四濺。


    那“齊天大聖”被擊的向前撲出十幾步遠,後背被劍氣劃出一道長長的血口。


    若非有鐵棒格擋,他已然被砍作兩段了。


    兩方觀戰眾人都不禁“啊”一聲驚唿。


    未及趙汾落地,“齊天大聖”又順勢向前滾出十幾步,滾到解差軍官一眾人旁。


    他順手抓過一個解差,便向趙汾甩去。


    那解差“啊喲”一聲喊,身體便似一截枯木向趙汾飛去。


    趙汾正要跟進擊殺“齊天大聖”,眼見一物向他飛來,隻因他雙目有疾,難辨是何物,本欲揮劍劈開。


    待那飛物近前,趙汾方見那飛物是個人。


    他心中一驚,便迅疾收勢撤劍,順勢抓住解差身體,就地打一個旋,遂將解差輕摜在地上。


    那解差連嚇帶暈,早已癱軟在了地上。


    隻這一耽擱,那“齊天大聖”便趁機溜之大吉了。


    待趙汾再要追時,卻已不見了那廝蹤影。


    此時,李老漢已在張二牛及幾個鄰居的攙扶下迴至家中。


    老漢見家中淒慘至斯,不禁又老淚縱橫,幾欲尋短見,若非旁人阻攔,早已觸牆而亡了。


    未能擊斃“齊天大聖”,趙汾甚是懊惱,他委實不忍直視李老漢父子的慘狀。


    隻因他亦如他們一樣淒慘,而他們的慘狀皆因他而起。


    前所未有的悲憤催生出一股強烈的無名業火,繼而又激起他強烈的複仇之心。


    不隻為李老漢,還為這世道,為天下蒼生。


    他暗自下定決心,誓將誅此狗賊,即使殞命也在所不惜。


    “齊天大聖”跑走了,眾人便齊動手,幫李老漢家料理一應後事,細節不表。


    趙汾拉過解差軍官道:“大人,此事你且如何看?”


    解差軍官亦是爽快漢子,他不假思索,決絕道:“灑家聽公子的!”


    “好!在下誓將誅此狗賊,為李老漢一家報仇!”趙汾憤然道。


    解差軍官並不言語,隻重重的點了兩下頭,以示首肯。


    正在此時,周到和一個解差來報:“大人,人已悉數過河,此時已在對岸安頓下來,來請大人示下。”


    解差軍官道:“好!你等眾人暫且在對岸駐留休整,待我與公子了卻一樁官司,再過河與你等匯合。”


    二人應諾而去。


    趙汾與解差軍官商議後,為李老漢父子在“金溪”對岸購置了房屋地畝,安頓好了他父子二人。


    時日又已過去兩日,趙汾眼疾已徹底痊愈。


    這日一早,趙汾和軍官率十數名解差前往順昌城而去。


    此行趙汾本想直奔齊家莊,斬殺“齊天大聖”,然則慮及此事牽涉官司,對解差軍官有些不利的幹係。


    趙汾若擅自行事,雖可逞一時之快而誅殺“齊天大聖”,卻已將解差軍官置於死地。


    隻因解差軍官是官差,趙汾是遣犯。


    依宋律,流放人犯在逃且殺人,罪及解差。


    這一路解差軍官待趙汾一家不薄,念及此情,趙汾不想害他,遂思定了報官司。


    先上告至順昌縣,若無人管,便上告至南劍州。


    先從那姓於的縣尉入手。


    待尋到那縣尉府上,眾人未及守衛通報,便直闖而入。


    那兩個衙役見他們人多,並不敢強攔,便先行入內稟報縣尉。


    未及趙汾等人進入,那縣尉便先行出門來看。


    見來人個個身穿解差號服,縣尉心中還頗有些疑惑。


    隻見在一眾人中,卻有一個未穿解差號服的、表情冷峻的後生,狀貌與“齊天大聖”所述之人略同。


    結合近幾日“齊天大聖”的遭遇,縣尉便猜出來者何人、所為何事了。


    隻因心虛,縣尉尚有些忌憚。


    他且知道那後生雖是遣犯,卻頗有些本事,便不敢怠慢這幫人。


    假惺惺、笑盈盈的迎上前來,向解差軍官道:“不知都頭蒞臨本縣,有失迎迓!”


    解差軍官略一抱拳道:“卑職豈敢?”


    “都頭所為何事而來啊?”縣尉笑盈盈問道。


    趙汾並不言語,正靜靜觀察這縣尉。


    解差軍官盯著縣尉的雙目,肅然道:“卑職此來狀告本縣一個自稱‘齊天大聖’的人。”


    縣尉聞言一驚,竟遲疑了一下。


    隻因他雖已斷定他們是為“齊天大聖”而來,卻未曾料到他們會向他告他。


    稍一遲疑,這縣尉很快便反應過來。


    他故作驚訝問道:“哦?他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所告何事?”


    解差軍官道:“此人姓齊,家住城外齊家莊,卑職要告他殺人,攔路搶劫!”


    解差軍心裏罵道:“直你娘的,你豈有不知?卻要故意問灑家!”


    “都頭告他殺人,攔路搶劫,可有人證?可有物證?”縣尉問道。


    這一問,竟將趙汾和解差軍官二人給問住了。


    “這?……殺人倒是有人證,便是本縣寶莊村張二牛,攔路搶劫嘛!……”解差軍官想要提及那雙聖墓裏的財寶,卻見趙汾使勁遞眼色,便即打住不言。


    俗語雲:捉賊要髒,捉奸要雙。


    若說姓齊的殺人,尚有村漢張二牛可作證。


    若說姓齊的攔路搶劫。


    一則,人證何在?他又未直接參與,隻能算幕後主謀,然則,何人可證明他係幕後主謀?


    二則,物證何在?未從他家中搜出髒物,便不足舉證。


    三則,若拿那些財寶來作證,反倒隻能證明自己是盜墓賊。說那些財寶是姓齊的髒物,目下也僅是猜測而已。


    這幾點,趙汾忽然一下悟透了,生怕解差軍官說漏,便忙向他遞眼色示意。


    縣尉見解差軍官一時語塞,便道:“下官素聞這姓齊的乃是個樂善好施之人,人稱‘齊大善人’的便是他,怎會殺人越貨?”


    縣尉顯然在袒護那廝。


    二人聞言,心中甚是不爽。


    趙汾自進來一直未吭聲,見縣尉在袒護“齊天大聖”,趙汾忽然有了主意。


    他忽然開口問道:“大人,雙聖墓中的財寶是何人的?”


    “自然是‘齊天大聖’的!”縣尉不假思索道。


    說完,他即心驚,暗後悔失口,便欲改口。


    未及他改口,趙汾忙追問道:“你怎知是他的?難道你也知道雙聖墓中所藏密秘?”


    縣尉頭上冒冷汗,口中打哆嗦:“這……我……我也是聽人所言!”


    縣尉的思路已然亂了,說話已慌不擇路,已然上了趙汾的套。


    趙汾緊追不舍:“大人聽何人所言?”


    縣尉拿袖子擦汗,低頭想轍,隻因越說口子撕的越大,已無法彌補。


    忽然,他心中一亮,反問道:“你等……如何知道雙聖墓中密秘?”


    他妄想向趙汾等潑髒水。


    趙汾已捏中縣尉七寸,心中有數,便道:“大人莫問,就問大人一句話,此事你管不管?你若不管,我等便上告南劍州知州。”


    縣尉聞言大驚,道:“下官未說不管,這就去查……查!你等且先去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劍俠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中久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中久立並收藏書劍俠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