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既幸運又倒黴的南宮大小姐
穿越古代做殺手,這活我熟啊! 作者:羽佳田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那位南宮家的大小姐,也就是被南宮貴妃當做自己親生女兒的姑娘,雖然她什麽都不知道,但倒黴的是她也是南宮侯府的人。
不過,即便她不是南宮家的人,在南宮家做了這麽多年的大小姐,享受了這麽多年原本應該屬於小公主的待遇,這次南宮侯府事發她也是逃不掉的。但這個逃不掉,頂多也就是因為在南宮家三族之外的名單上,在被流放的名單上而已。
然而,這位南宮家的大小姐,在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南宮侯府三族內的嫡係,所以,這次南宮南宮家三族砍頭的名單上,自然也就有這位南宮大小姐的名字。
這位南宮大小姐可以說是幸運,也可以說是倒黴。幸運的是,這位原本南宮家五服之外的小姑娘,從小被換來南宮家嫡係這邊,又因為南宮家族對公主的虧欠,所以生活過的那可謂是被捧在心尖尖上了。
在外,有南宮侯府的寵愛,在內,還有南宮貴妃的溺愛,這小姑娘過去十幾年的生活,可以說過的比聞人皇帝的親女兒還要奢靡。
因為南宮貴妃的寵愛,即便是真正的公主遇到這位南宮大小姐,那也都是客客氣氣的,可以說是這位南宮大小姐在都城也好,在皇宮也好,簡直就是橫著走的存在。
倒黴也倒黴在這一點上,作為南宮家五服之外的族人,原本是不用被砍頭的,但這位小姑娘偏偏被抱到了南宮侯府,成為了南宮嫡係的存在,好了,享受也享受了,現在事發了,那你可以去死了。
於是,這位南宮大小姐,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這樣被砍頭了。沒錯,從始至終,這位南宮大小姐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管是南宮家的人,還是審問的人,沒有一個人在意這位南宮大小姐,更沒有一個人會將事情的真相告訴這位南宮大小姐。
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被卷入局,她能知道個什麽?所以審問南宮族人的官差根本就懶得審問這位南宮大小姐。
至於南宮侯府的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被關在一起, 所以也就沒有了交流的機會。即便是南宮侯府的人都關在一起,相信也是沒有人會給這小姑娘解惑的。
南宮侯府的男主子都知道了這小姑娘不是南宮貴妃的親生女兒後,連一個眼神都不會給這姑娘。至於南宮大夫人,這位所謂的小姑娘叫了十幾年的娘親,更是看不上這個五服之外的“女兒”。
原本就是為了“解氣”換來的小姑娘,原本就是個工具人,還能指望南宮大夫人,對一個霸占了自己親兒子位置的丫頭片子有感情?就像是一個女人不會對自己平日裏使用的紙巾有感情一樣,南宮大夫人壓根就看不上這個所謂的女兒。
除了南宮家的所有主子,一起被流放的還有一群可憐蟲。這群可憐蟲不是別人,正是在南宮侯府造反謠言傳出之後,當天就逃跑的那群家丁護院。
這群家丁被抓了之後,自然是被聞人皇帝的人一陣嚴刑拷打的審問。其他的跟著為首家丁逃跑的人都還好,他們原本就什麽都不知道,隻是被為首家丁鼓動著一起逃跑的。
聞人皇帝的人見審問不出什麽來,直接就將那些人給關了起來,等著聞人皇帝後續的命令就好了。
而那位想著要報複淩依莊子的家丁就慘了,他忽悠人跟他一起逃跑的時候,那可是信誓旦旦的說了南宮侯府造反了。
有這其他人的供詞,這位家丁的日子自然不可能好過。被審問了一輪又一輪,刑罰上了一遍又一遍,這位家丁卻是連一個有用的消息都吐不出來。
當得知這家丁就是憑著謠言猜測南宮侯府可能造反的時候,這個家丁都已經被嚴刑拷打的快沒有人形了。
當得知這家丁就是個草包,明明就是因為膽小、貪生怕死,所以才會攛掇其他人跟他一起逃跑,這不是瞎耽誤功夫嘛!
氣的審問這家丁的人,又給這貨上了一輪的刑,結果就是,這貨最後沒堅持住,連牢房都沒能走出,就直接死在了嚴刑拷打之下。
如此一番下來,南宮侯府的人該死的死,不該死的也死了,淩依被騷擾的仇,原主被迫流落在外的仇,全部都給報了。
南宮侯府的落敗,除了淩依高興之外,最高興的莫過於赫連一族了。
因為後宮中南宮貴妃的位份僅在中宮皇後之下,又因南宮貴妃實在貌美,很是得聞人皇帝的寵愛。再加上兩人都有成年皇子,隨著大皇子和二皇子年齡越來越大,皇位之爭越發的明爭暗鬥起來,朝中眾臣更是站位哪位皇子的都有。
結果,皇位之爭還沒有到白熱化的節骨眼上,嘿,對手沒了!如此一來,赫連一族怎麽可能不高興?在南宮侯府的人被砍頭的當天,要不是赫連閣老還有理智在,赫連府上差點要高興的點一掛鞭炮慶祝慶祝了。
至此,聞人皇帝成年的皇子,也就隻剩下了中宮皇後所出的二皇子一人。要麽說有底蘊的世家大族和暴發戶不一樣。若是赫連一族是有底蘊的世家大族的話,那南宮侯府就是有錢的暴發戶。
赫連一族在前朝的時候就是朝中頗有名望的文臣世家,赫連閣老作為赫連家的領頭羊,更是在大乾如大儒一般的存在,受其教誨過的門人弟子更是多不勝數。
也正是因為這種底蘊,赫連家對家族子弟的教育頗為嚴格,根本不可能教養出猶如南宮繼禮或者“大皇子”那樣的紈絝子弟。
二皇子作為中宮嫡子,又是赫連家的外孫,自然是被教養的很好。這也是為什麽前麵說聞人皇帝從未在大皇子身上動過國本之念,隻屬意於二皇子的原因。
有赫連閣老這麽個外公大儒親自教養,再加上皇上三不五時的親自解惑,二皇子就是最適合的皇位繼承人。
南宮家有如此一遭橫禍,也是他們癡心妄想野心過旺,也不看看大皇子的那德行,哪裏配的上皇儲之位。
不過,即便她不是南宮家的人,在南宮家做了這麽多年的大小姐,享受了這麽多年原本應該屬於小公主的待遇,這次南宮侯府事發她也是逃不掉的。但這個逃不掉,頂多也就是因為在南宮家三族之外的名單上,在被流放的名單上而已。
然而,這位南宮家的大小姐,在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南宮侯府三族內的嫡係,所以,這次南宮南宮家三族砍頭的名單上,自然也就有這位南宮大小姐的名字。
這位南宮大小姐可以說是幸運,也可以說是倒黴。幸運的是,這位原本南宮家五服之外的小姑娘,從小被換來南宮家嫡係這邊,又因為南宮家族對公主的虧欠,所以生活過的那可謂是被捧在心尖尖上了。
在外,有南宮侯府的寵愛,在內,還有南宮貴妃的溺愛,這小姑娘過去十幾年的生活,可以說過的比聞人皇帝的親女兒還要奢靡。
因為南宮貴妃的寵愛,即便是真正的公主遇到這位南宮大小姐,那也都是客客氣氣的,可以說是這位南宮大小姐在都城也好,在皇宮也好,簡直就是橫著走的存在。
倒黴也倒黴在這一點上,作為南宮家五服之外的族人,原本是不用被砍頭的,但這位小姑娘偏偏被抱到了南宮侯府,成為了南宮嫡係的存在,好了,享受也享受了,現在事發了,那你可以去死了。
於是,這位南宮大小姐,在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這樣被砍頭了。沒錯,從始至終,這位南宮大小姐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管是南宮家的人,還是審問的人,沒有一個人在意這位南宮大小姐,更沒有一個人會將事情的真相告訴這位南宮大小姐。
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被卷入局,她能知道個什麽?所以審問南宮族人的官差根本就懶得審問這位南宮大小姐。
至於南宮侯府的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被關在一起, 所以也就沒有了交流的機會。即便是南宮侯府的人都關在一起,相信也是沒有人會給這小姑娘解惑的。
南宮侯府的男主子都知道了這小姑娘不是南宮貴妃的親生女兒後,連一個眼神都不會給這姑娘。至於南宮大夫人,這位所謂的小姑娘叫了十幾年的娘親,更是看不上這個五服之外的“女兒”。
原本就是為了“解氣”換來的小姑娘,原本就是個工具人,還能指望南宮大夫人,對一個霸占了自己親兒子位置的丫頭片子有感情?就像是一個女人不會對自己平日裏使用的紙巾有感情一樣,南宮大夫人壓根就看不上這個所謂的女兒。
除了南宮家的所有主子,一起被流放的還有一群可憐蟲。這群可憐蟲不是別人,正是在南宮侯府造反謠言傳出之後,當天就逃跑的那群家丁護院。
這群家丁被抓了之後,自然是被聞人皇帝的人一陣嚴刑拷打的審問。其他的跟著為首家丁逃跑的人都還好,他們原本就什麽都不知道,隻是被為首家丁鼓動著一起逃跑的。
聞人皇帝的人見審問不出什麽來,直接就將那些人給關了起來,等著聞人皇帝後續的命令就好了。
而那位想著要報複淩依莊子的家丁就慘了,他忽悠人跟他一起逃跑的時候,那可是信誓旦旦的說了南宮侯府造反了。
有這其他人的供詞,這位家丁的日子自然不可能好過。被審問了一輪又一輪,刑罰上了一遍又一遍,這位家丁卻是連一個有用的消息都吐不出來。
當得知這家丁就是憑著謠言猜測南宮侯府可能造反的時候,這個家丁都已經被嚴刑拷打的快沒有人形了。
當得知這家丁就是個草包,明明就是因為膽小、貪生怕死,所以才會攛掇其他人跟他一起逃跑,這不是瞎耽誤功夫嘛!
氣的審問這家丁的人,又給這貨上了一輪的刑,結果就是,這貨最後沒堅持住,連牢房都沒能走出,就直接死在了嚴刑拷打之下。
如此一番下來,南宮侯府的人該死的死,不該死的也死了,淩依被騷擾的仇,原主被迫流落在外的仇,全部都給報了。
南宮侯府的落敗,除了淩依高興之外,最高興的莫過於赫連一族了。
因為後宮中南宮貴妃的位份僅在中宮皇後之下,又因南宮貴妃實在貌美,很是得聞人皇帝的寵愛。再加上兩人都有成年皇子,隨著大皇子和二皇子年齡越來越大,皇位之爭越發的明爭暗鬥起來,朝中眾臣更是站位哪位皇子的都有。
結果,皇位之爭還沒有到白熱化的節骨眼上,嘿,對手沒了!如此一來,赫連一族怎麽可能不高興?在南宮侯府的人被砍頭的當天,要不是赫連閣老還有理智在,赫連府上差點要高興的點一掛鞭炮慶祝慶祝了。
至此,聞人皇帝成年的皇子,也就隻剩下了中宮皇後所出的二皇子一人。要麽說有底蘊的世家大族和暴發戶不一樣。若是赫連一族是有底蘊的世家大族的話,那南宮侯府就是有錢的暴發戶。
赫連一族在前朝的時候就是朝中頗有名望的文臣世家,赫連閣老作為赫連家的領頭羊,更是在大乾如大儒一般的存在,受其教誨過的門人弟子更是多不勝數。
也正是因為這種底蘊,赫連家對家族子弟的教育頗為嚴格,根本不可能教養出猶如南宮繼禮或者“大皇子”那樣的紈絝子弟。
二皇子作為中宮嫡子,又是赫連家的外孫,自然是被教養的很好。這也是為什麽前麵說聞人皇帝從未在大皇子身上動過國本之念,隻屬意於二皇子的原因。
有赫連閣老這麽個外公大儒親自教養,再加上皇上三不五時的親自解惑,二皇子就是最適合的皇位繼承人。
南宮家有如此一遭橫禍,也是他們癡心妄想野心過旺,也不看看大皇子的那德行,哪裏配的上皇儲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