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選擇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公子犁,曹操還是很重視的。
除了剛開始的時候,曹操並不知道這耕犁的效果,才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當他親眼目睹,公子犁碾壓二牛犁的時候,便完全不一樣了。qs
雖然這樣東西,不能直接影響曹操的實力,但是百姓耕種效率提升,意味著糧食產量的增加,也將從側麵影響。
而曹操知道曹丕等人所為,已經是數日之後了,經過幾日忙碌,程昱前來稟報。
看著略顯疲憊的程昱,這幾日顯然難得空閑,曹操便是上前撫慰道:
“仲德,此番辛苦了。”
程昱連忙拱手答道:
“丞相,這都是卑職分內之事,如今第一批耕犁已經趕製出來了。”
聽到這話,曹操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
“那就好,如今時間緊迫,應當盡快將此耕犁擴散出去,你需要什麽,某自當竭力滿足。”
程昱便是說道:
“丞相不必擔心,這些事卑職自然能夠安排妥當,隻是如今有一件怪事,兩位公子不知從何處得知此事,便是主動要幫卑職普及耕犁。”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曹操也有些茫然。
因為在他看來,這件事情和曹丕、曹植並沒有什麽關係,此刻二人要做什麽。
至於他們得知公子犁的消息,曹操倒是不覺異常,二人關注自己的安排,也在情理之中,大家都是成年人,應當權衡利弊。
不過話說迴來。
公子犁……公子犁……
曹操猶豫之後,眼中閃過驚奇之色,他大概知道曹丕、曹植意欲何為了?
莫不是因為公子犁的名號,讓二人以為,這是針對他們的考驗。可實際上,這根本就是南邊的劉琦,和二人毫無關係。
不過對於曹操而言,這並不是什麽壞事。
甚至因為兩個兒子的自作主張,曹操亦是覺得,用這個機會來衡量二子,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說不定能夠取得奇效。
同時,這件事情並不是曹操主動要求,到時候細說起來,和自己也沒有關係。
“仲德不必擔心,既然他們想要幫忙,那就讓他們自己去吧,某也想看看,他們現在到底有幾分本事,能不能獨當一麵。”
曹操神色淡然,顯得不以為意。
既然曹操都這樣說了,程昱倒也沒有糾結,反正他隻是小弟,做好分內之事即可,剩下曹操如何安排,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此刻。
曹丕和曹植顯然是較上勁了。
他們都覺得,這是曹操考驗他們二人水平的機會,接下來就看他們如何應對,什麽手段能夠取得效果,同時獲得曹操的讚許了。
察覺到二人的對立,程昱也很聰明,他沒有讓二人去到一塊,而是同時讓二人前往兩個縣,各自負責一邊的推廣。
隻是比較衡量什麽的,程昱沒有多言。
反正不用他來負責。
要說曹植最擅長的地方,那當然是寫文章了,作為聞名天下的大才子,曹植向來很有自信,這方麵曹丕遠遠不如。
要說推廣揚名,曹植最終的辦法很簡單,她準備在這縣中,召集他的那些文人墨客朋友,大家一起飲酒作詩,讚頌公子犁。
到時候,公子犁之名傳於天下,再勸導百姓使用,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不得不承認,曹植的想法很有道理。
先把名聲打出去了,這總不是什麽壞事,話不多說,曹植便開始行動起來。
這對於他而言,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眾多文人墨客聚集於此。
他們紛紛稱頌曹植的仁德,現在沒有人知道公子犁的在真正含義,他們都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曹操為了衡量曹丕和曹植。
所以,與會的眾人,
除了稱頌公子犁的效果外,也間接的吹捧了曹植。
不就是麵子嗎,對於讀書人太簡單了。
隨著眾多名作流傳出去,曹植和公子犁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影響力非同小可。
曹植這邊的效果,讓曹丕大受震撼。
他完全沒想到曹植會這樣玩。
不過消息,曹丕想要複製這件事情也不可能一方麵落後一步,便是步步落後。
同時,曹丕雖然也是文化人,且有一定水平,但是在文壇上麵的號召力,是遠遠不如曹植的,這個差距顯而易見。
曹丕也很有自知之明。
如果真要在這方麵和曹植硬碰硬,她似乎沒有一點勝算。
這讓曹丕憂心忡忡。
他遲疑之下,便是派人迴去詢問司馬懿。
而司馬懿給出的迴複也很簡單。
曹丕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在敵人的優勢與之硬碰硬。
這時候,曹丕也反應過來。
既然在宣傳這方麵,曹丕確實不如曹植,那他就隻能另辟蹊徑了。
在深思熟慮後,曹丕明白,雖然曹植這樣做宣傳效果很好,但太過寬泛,也不夠真誠。
因為曹植用詩詞歌賦的辦法宣傳,在上層人裏麵,當然是覺得曹植很好,但是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他們哪裏看得懂這些?
所以,曹丕很快有了決斷。
他完全可以打開思路,換個角度切入,或許能夠取得完全不同的結果。
而曹丕的選擇便是真誠。
他帶著人,來到百姓耕地處,然後親自宣傳公子犁,同時自行嚐試耕種,沒有任何花裏胡哨,最能夠讓百姓感同身受。
那些個百姓,也是受寵若驚。
他們完全沒想到,尊貴的曹丕公子,竟然這般謙遜,要知道,他們隻是尋常百姓。
並且,因為曹丕的展示,也讓百姓更加知曉公子犁的效果,接受度更高。
雖然曹植的宣傳,確實讓不少人都知道了這公子犁,但是真正了解並且付諸實踐的,卻少之又少。
畢竟普通百姓,哪裏聽得懂那些華麗的詞藻呢?
又或者說。
沒有什麽東西,比親眼目睹更有衝擊力。
而那些從詩詞歌賦中知曉公子犁的達官貴人,他們除了讚頌曹植,也不可能直接下場體驗,誰沒事去找罪受啊!
此刻,曹丕、曹植都將自己的選擇付諸實施。
可以說情況截然不同。
很快,這消息也是傳到曹操耳中。
除了剛開始的時候,曹操並不知道這耕犁的效果,才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當他親眼目睹,公子犁碾壓二牛犁的時候,便完全不一樣了。qs
雖然這樣東西,不能直接影響曹操的實力,但是百姓耕種效率提升,意味著糧食產量的增加,也將從側麵影響。
而曹操知道曹丕等人所為,已經是數日之後了,經過幾日忙碌,程昱前來稟報。
看著略顯疲憊的程昱,這幾日顯然難得空閑,曹操便是上前撫慰道:
“仲德,此番辛苦了。”
程昱連忙拱手答道:
“丞相,這都是卑職分內之事,如今第一批耕犁已經趕製出來了。”
聽到這話,曹操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
“那就好,如今時間緊迫,應當盡快將此耕犁擴散出去,你需要什麽,某自當竭力滿足。”
程昱便是說道:
“丞相不必擔心,這些事卑職自然能夠安排妥當,隻是如今有一件怪事,兩位公子不知從何處得知此事,便是主動要幫卑職普及耕犁。”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曹操也有些茫然。
因為在他看來,這件事情和曹丕、曹植並沒有什麽關係,此刻二人要做什麽。
至於他們得知公子犁的消息,曹操倒是不覺異常,二人關注自己的安排,也在情理之中,大家都是成年人,應當權衡利弊。
不過話說迴來。
公子犁……公子犁……
曹操猶豫之後,眼中閃過驚奇之色,他大概知道曹丕、曹植意欲何為了?
莫不是因為公子犁的名號,讓二人以為,這是針對他們的考驗。可實際上,這根本就是南邊的劉琦,和二人毫無關係。
不過對於曹操而言,這並不是什麽壞事。
甚至因為兩個兒子的自作主張,曹操亦是覺得,用這個機會來衡量二子,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說不定能夠取得奇效。
同時,這件事情並不是曹操主動要求,到時候細說起來,和自己也沒有關係。
“仲德不必擔心,既然他們想要幫忙,那就讓他們自己去吧,某也想看看,他們現在到底有幾分本事,能不能獨當一麵。”
曹操神色淡然,顯得不以為意。
既然曹操都這樣說了,程昱倒也沒有糾結,反正他隻是小弟,做好分內之事即可,剩下曹操如何安排,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此刻。
曹丕和曹植顯然是較上勁了。
他們都覺得,這是曹操考驗他們二人水平的機會,接下來就看他們如何應對,什麽手段能夠取得效果,同時獲得曹操的讚許了。
察覺到二人的對立,程昱也很聰明,他沒有讓二人去到一塊,而是同時讓二人前往兩個縣,各自負責一邊的推廣。
隻是比較衡量什麽的,程昱沒有多言。
反正不用他來負責。
要說曹植最擅長的地方,那當然是寫文章了,作為聞名天下的大才子,曹植向來很有自信,這方麵曹丕遠遠不如。
要說推廣揚名,曹植最終的辦法很簡單,她準備在這縣中,召集他的那些文人墨客朋友,大家一起飲酒作詩,讚頌公子犁。
到時候,公子犁之名傳於天下,再勸導百姓使用,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不得不承認,曹植的想法很有道理。
先把名聲打出去了,這總不是什麽壞事,話不多說,曹植便開始行動起來。
這對於他而言,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眾多文人墨客聚集於此。
他們紛紛稱頌曹植的仁德,現在沒有人知道公子犁的在真正含義,他們都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曹操為了衡量曹丕和曹植。
所以,與會的眾人,
除了稱頌公子犁的效果外,也間接的吹捧了曹植。
不就是麵子嗎,對於讀書人太簡單了。
隨著眾多名作流傳出去,曹植和公子犁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影響力非同小可。
曹植這邊的效果,讓曹丕大受震撼。
他完全沒想到曹植會這樣玩。
不過消息,曹丕想要複製這件事情也不可能一方麵落後一步,便是步步落後。
同時,曹丕雖然也是文化人,且有一定水平,但是在文壇上麵的號召力,是遠遠不如曹植的,這個差距顯而易見。
曹丕也很有自知之明。
如果真要在這方麵和曹植硬碰硬,她似乎沒有一點勝算。
這讓曹丕憂心忡忡。
他遲疑之下,便是派人迴去詢問司馬懿。
而司馬懿給出的迴複也很簡單。
曹丕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在敵人的優勢與之硬碰硬。
這時候,曹丕也反應過來。
既然在宣傳這方麵,曹丕確實不如曹植,那他就隻能另辟蹊徑了。
在深思熟慮後,曹丕明白,雖然曹植這樣做宣傳效果很好,但太過寬泛,也不夠真誠。
因為曹植用詩詞歌賦的辦法宣傳,在上層人裏麵,當然是覺得曹植很好,但是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他們哪裏看得懂這些?
所以,曹丕很快有了決斷。
他完全可以打開思路,換個角度切入,或許能夠取得完全不同的結果。
而曹丕的選擇便是真誠。
他帶著人,來到百姓耕地處,然後親自宣傳公子犁,同時自行嚐試耕種,沒有任何花裏胡哨,最能夠讓百姓感同身受。
那些個百姓,也是受寵若驚。
他們完全沒想到,尊貴的曹丕公子,竟然這般謙遜,要知道,他們隻是尋常百姓。
並且,因為曹丕的展示,也讓百姓更加知曉公子犁的效果,接受度更高。
雖然曹植的宣傳,確實讓不少人都知道了這公子犁,但是真正了解並且付諸實踐的,卻少之又少。
畢竟普通百姓,哪裏聽得懂那些華麗的詞藻呢?
又或者說。
沒有什麽東西,比親眼目睹更有衝擊力。
而那些從詩詞歌賦中知曉公子犁的達官貴人,他們除了讚頌曹植,也不可能直接下場體驗,誰沒事去找罪受啊!
此刻,曹丕、曹植都將自己的選擇付諸實施。
可以說情況截然不同。
很快,這消息也是傳到曹操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