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的消息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知曹操直接派人叫戰,軻比能當然心有不忿,覺得這是曹操的輕視。
如今曹操腹背受敵,已經自身難保了,竟然還不把他們鮮卑放在眼裏。這實在是太荒謬,也太可笑一些。
看著大帳之中的眾人。
軻比能尋找著可戰之將,便見一人主動請命。
隨即,軻比能開口說道:
“瑣奴,那此戰便交給你了。”
被稱為瑣奴的鮮卑之將,沒有任何猶豫,他覺得這是自己立威揚名的機會。
很快,瑣奴帶兵來到營帳之外。
此刻叫戰的正是徐晃。
徐晃手持宣花斧,他立於大軍陣前,麵無懼色,氣宇軒昂。
當看見瑣奴殺出,徐晃同樣開口:
“何人前來受死?”
奈何兩家言語不通,瑣奴也是放了兩句狠話,就直接朝徐晃殺了過來。
雖然在南邊,徐晃多次吃癟。
但不是誰都能讓他吃癟。
眼前這些外族,實在是太放肆了,徐晃與之廝殺,二人你來我往二十迴合,瑣奴覺得支撐不住,直接被徐晃斬殺當場。
而後,徐晃領兵向前衝鋒。
讓出來迎戰的鮮卑士卒潰敗。
看見這一幕,軻比能臉色有些難看,他口中忍不住喃喃自語道:
“看來,這次曹操是帶了真正的精銳之師過來,可他怎麽敢這樣做,難道不怕南邊出兵攻打嗎,他這是自取滅亡!”
不過看見徐晃的勇武,以及曹軍精銳士卒,軻比能卻意識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現在,他們想要獲勝沒有那麽容易。
最開始的時候,軻比能的計劃是通過南邊局勢,和曹操對峙拖延時間,然後給鮮卑爭取利益。
但是現在,曹操明顯不按套路出牌。
直接調動這麽多精銳兵馬,難道他就不怕南邊的變故,又或者說,曹操有著絕對的把握,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
曹操心裏到底在想什麽,軻比能也不知道,然而他能夠意識到,現在的情況不是正麵廝殺能夠解決的。
鮮卑想要打開局麵,就不能僵持在此。
“傳令大軍準備後撤,不要和曹軍正麵廝殺,也不給他們撤退的機會,如果他們想要撤離,再出兵追擊也不遲。”
軻比能下達命令。
沒等徐晃正式進攻營寨,軻比能就帶著鮮卑之眾退走了,但他們並非真的撤退,而是和曹軍保持距離,以達成戰略目的。
看見這一幕,徐晃眉頭一挑。
想不到這鮮卑跑得這麽快。
既然敵軍撤離,他也沒有貿然窮追不舍,而是帶人迴身稟報曹操。
方才徐晃戰績,曹操也都看在眼裏。
他望著撤離的鮮卑兵馬,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這些人目的不單純啊!
“看來這鮮卑,是想要與我軍拖延時間,要不是劉琦早有答複,恐怕某會覺得,這鮮卑進犯,是和劉琦有所關聯。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他們以為如此便能阻礙我軍進攻,實在是異想天開。
這一次,某不但要將鮮卑來犯之敵擊退,更要江他們打痛,讓他們付出代價。”
說到這裏,曹操看著身旁一人,問道:
“子泰,你有什麽想法嗎?”
子泰是田疇的字,這田疇本是劉虞的手下,後麵舉族歸隱,直到曹操征討烏桓的時候重新出仕,可以說,田疇為曹操的邊境安穩,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要不是田疇坐鎮邊境,曹操也難以這麽放心。
雖然東漢末年,各方軍閥依舊能夠將外族吊起來打。可是外族實力錯綜複雜,總是少不了有人侵略邊境,惹人生厭。
如果沒有可靠得力之將鎮守,不要說平定天下了,外部都難以安穩。
聽得曹操之言,田疇並未遮遮掩掩,他神色平靜如常,開口說道:
“啟稟丞相,如今鮮卑之中,實力錯綜複雜,而這軻比能,便是其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他如今膽敢領兵來犯,便是為了謀取利益。
如今丞相已經率領大軍前來,正該將這軻比能一舉覆滅,便能震懾鮮卑各部,吐如此一來,邊境又能安穩多年。
並且這軻比能野心勃勃,如果放任不理,日後必是朝廷大患。”
對於邊境的問題,田疇更加了解。
曹操也相信他的判斷。
隻見曹操冷笑著說道:
“甚好,此番也是他們自尋死路,要是某和劉琦交戰,他們再來突然襲擊,某恐怕難以支援,但現在卻並不一樣。
既然他們膽敢來犯,便要徹底解決這個隱患,軻比能如此狼子野心,留他不得。”
正說話間,徐晃也迴來了。
“啟稟丞相,敵軍撤退了!”
曹操目光一掃,淡然說道:
“公明方才斬將殺敵,先去休息片刻吧,敵軍能跑得了一時,跑不了一世。”
徐晃領命。
隨即,曹操又叫來麾下謀士。
田疇主動出言獻策:
“丞相,若要擊破鮮卑,不如先將平城拿下,此間是鮮卑後勤補給之地,隻要丞相出兵,他們不可能熟視無睹。
到時候設計伏擊,可破敵軍……”
曹操若有所思。
就在曹操征討鮮卑的時候。
劉琦已經得到從邪馬台傳來的消息。
當得知情報得時候,劉琦也忍不住神色古怪,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展開。
想不到這邪馬台竟然如此憧憬大漢。
就連邪馬台的女王,得知是大漢兵馬,不但沒有反抗,而且如此配合。
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大漢威名遠揚,多少人萬分敬仰。
他們想加入大漢都做不到。
哪怕如今大漢衰弱了,也不是其他外族能夠比擬的。就像是北方各路諸侯,曹操吊打外族,當年公孫瓚、馬騰也都是如此。
他們怎會不想侵入中原?
但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本事,哪怕如今已經是東漢的末日,但也不是外族可以染指的,也就是西晉之後八王之亂,才給了外族可乘之機。
從此以後,就是神州陸沉,天下大亂的時代。
那幾乎是漢民族的末日。
這一切的根本,都是糜爛到根裏的司馬家導致的。畢竟司馬懿作為起家之主,他的手段就一直為人詬病,後人也是如此。
不過這個時代,顯然不會出現這個變故。
當今天下絕無司馬家崛起的可能。
因為曹操和劉琦的針鋒相對,到時候無論是劉琦還是曹操獲得最終勝利,必定天下一統,隻要統一了,司馬懿如何能夠施展手段?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劉琦得到呂蒙派人傳迴的消息,便是讓人將諸葛亮他們找了過來。
看著麾下親信謀士,劉琦說道:
“軍師,我也是沒想到,這卑彌唿竟然心存此念,看來我等拿下邪馬台要簡單得多,等到完全掌握邪馬台,便可建立水寨了。
從邪馬台出兵,可以侵擾曹操沿海各地,雖然未必能直接攻城略地,卻足以讓曹操不厭其煩,這倒是一件好事。”
諸葛亮神色訝異。
他們當初都不太願意讓劉琦出兵邪馬台。
畢竟這邪馬台偏僻之地,位置雖然有獨到之處,卻算不上多重要。
如果大費周章的進攻邪馬台,未必是什麽好事。反倒是一旦陷入苦戰,必定給劉琦帶來不小的麻煩。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
呂
蒙他們進攻邪馬台,非但沒有遇到什麽阻礙,整個過程更是行雲流水。
輕易拿下邪馬台。
完全將之掌握,也隻是時間問題。
諸葛亮忍不住感慨道:
“主公果真是神機妙算,拿下了邪馬台之後,確實對我方有諸多裨益。”
與此同時,龐統、黃權也是如此。
看到他們滿麵唏噓之色,劉琦一臉懵逼,他們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這件事情,他真的不知道啊!
劉琦決心出兵邪馬台,第一個原因是對未來的預見,這邪馬台就是個反骨仔,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華夏小弟。
但是一旦有利益衝突,這個反骨仔就會背刺,實在是連臉都不要了。
所以,劉琦不想留下這個麻煩,與其等到日後來解決,還不如現在直接把邪馬台拿下,將之納入大漢的統治之下。
相信用不了多少年,邪馬台就將不複存在。
到時候天下隻有大漢的一個郡了。
沒錯,以邪馬台的地盤,也隻能當一個郡了。等劉琦將遼東打下來,再整合也不遲。
察覺到諸葛亮等人誤會了,劉琦有些無語,但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因為這件事完全沒辦法解釋,誰又能想到會這樣呢?
也隻能聽之任之了。
而諸葛亮等人,他們早就知道劉琦有先見之明,此刻更是確定下來。
如果劉琦沒有絕對的把握,怎麽可能輕而易舉下令進攻邪馬台。現在的結果告訴他們,劉琦所做的選擇沒有錯。
反倒是他們,太過瞻前顧後了。
此刻拿下了邪馬台,一切已經成為定局,甚至不久的將來,邪馬台女王卑彌唿,便是要來襄陽,如何不讓人詫異。
不過仔細想想,這些都是劉琦所為,似乎就都能理解了。
這世上,劉琦確實是一個異數。
劉琦的所作所為,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事實上,劉琦能有如今的實力和地位,同樣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當諸葛亮等人自行腦補,他們就會覺得,這一切都在劉琦預料之中。
別看劉琦平日裏逍遙自在,不問政務,但是一到關鍵時刻,往往能夠做出最明智的選擇,這就是劉琦能力的體現。
沒讓他們繼續胡思亂想,劉琦幹咳一聲,繼續說道:
“幾位不用多想了,如今拿下了邪馬台,隻需要進行後續布置,曹操此刻正帶領大軍征討鮮卑,咱們可以穩步發展。”
其實以龐統的性格。
他肯定想要劉琦趁此機會出兵北上。
甚至不惜性命,為劉琦創造這個機會,正如曆史上龐統跟著劉備,他雖然死了,卻為劉備創造了奪取益州的機會。
有了益州為根基,劉備才有立足之地。
乃至於漢中之戰。
那是劉備的巔峰,和曹操正麵一戰,並且將之擊敗,可以說比孫權猛多了。
那個時間段的劉備,真是威懾天下。
連孫權也為之驚懼。
可惜的是,因為劉備勢大,讓本來還算穩固的孫劉聯盟出現裂縫,這才導致孫權出兵攻打荊州,將關羽給殺了。
此後種種,可以說都有其變數。
不過先前劉琦已經表態,這雖然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趁著曹操內部防守虛弱進攻,可是這樣,同樣是給外族創造機會。
劉琦寧願不要這樣的機會。
因為他相信,按部就班發展下去,荊州的實力,完全可以碾壓曹操。
有些東西,沒有親眼目睹,真的讓人難以置信。
龐統和黃權他們便是如此。
在此之前,他們看到高產水稻推廣,直接將他們多年培養的認知改變了。
像他們這樣的謀士,不說擅長耕種,起
碼要知道如何耕種,又能收獲多少,這是關鍵問題。
但是,當他們看見高產水稻的時候,那多得嚇人的稻粒,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此前有這樣的稻種,大漢就不會有那麽多百姓被餓死了。甚至於,連黃巾之亂都不會有,大漢的統治能夠維持下去。
畢竟百姓要的,隻是活下去。
可有時候活下去也那麽艱難。
可以說,無論在哪個時代,糧草都很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當得知,那稻種是劉琦拿出來的時候。
龐統、黃權更加敬佩。
主公真是深藏不露,連這樣的神物都有。
雖然隻是水稻,可是對於天下而言,這是一件神物,堪稱鎮國神器。
此物的出現,也讓龐統、黃權有了絕對的信心,劉琦必定取得最後的勝利。
本來如今劉琦已經取得優勢,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哪怕中原富庶也不可能比擬。
如今北方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現成的耕地。就連人口,因為大量百姓南下,如今也差之不多,算是伯仲之間。
這個時候,糧食產量的大量增加,便會瞬間打破南北平衡,讓局勢發生逆轉。
劉琦吩咐下去。
讓諸葛亮派人接待卑彌唿。
既然這邪馬台有意歸附大漢,便要對他們好生教化,要讓他們知道怎麽當兒子。
這是基本要求。
如今曹操腹背受敵,已經自身難保了,竟然還不把他們鮮卑放在眼裏。這實在是太荒謬,也太可笑一些。
看著大帳之中的眾人。
軻比能尋找著可戰之將,便見一人主動請命。
隨即,軻比能開口說道:
“瑣奴,那此戰便交給你了。”
被稱為瑣奴的鮮卑之將,沒有任何猶豫,他覺得這是自己立威揚名的機會。
很快,瑣奴帶兵來到營帳之外。
此刻叫戰的正是徐晃。
徐晃手持宣花斧,他立於大軍陣前,麵無懼色,氣宇軒昂。
當看見瑣奴殺出,徐晃同樣開口:
“何人前來受死?”
奈何兩家言語不通,瑣奴也是放了兩句狠話,就直接朝徐晃殺了過來。
雖然在南邊,徐晃多次吃癟。
但不是誰都能讓他吃癟。
眼前這些外族,實在是太放肆了,徐晃與之廝殺,二人你來我往二十迴合,瑣奴覺得支撐不住,直接被徐晃斬殺當場。
而後,徐晃領兵向前衝鋒。
讓出來迎戰的鮮卑士卒潰敗。
看見這一幕,軻比能臉色有些難看,他口中忍不住喃喃自語道:
“看來,這次曹操是帶了真正的精銳之師過來,可他怎麽敢這樣做,難道不怕南邊出兵攻打嗎,他這是自取滅亡!”
不過看見徐晃的勇武,以及曹軍精銳士卒,軻比能卻意識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現在,他們想要獲勝沒有那麽容易。
最開始的時候,軻比能的計劃是通過南邊局勢,和曹操對峙拖延時間,然後給鮮卑爭取利益。
但是現在,曹操明顯不按套路出牌。
直接調動這麽多精銳兵馬,難道他就不怕南邊的變故,又或者說,曹操有著絕對的把握,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
曹操心裏到底在想什麽,軻比能也不知道,然而他能夠意識到,現在的情況不是正麵廝殺能夠解決的。
鮮卑想要打開局麵,就不能僵持在此。
“傳令大軍準備後撤,不要和曹軍正麵廝殺,也不給他們撤退的機會,如果他們想要撤離,再出兵追擊也不遲。”
軻比能下達命令。
沒等徐晃正式進攻營寨,軻比能就帶著鮮卑之眾退走了,但他們並非真的撤退,而是和曹軍保持距離,以達成戰略目的。
看見這一幕,徐晃眉頭一挑。
想不到這鮮卑跑得這麽快。
既然敵軍撤離,他也沒有貿然窮追不舍,而是帶人迴身稟報曹操。
方才徐晃戰績,曹操也都看在眼裏。
他望著撤離的鮮卑兵馬,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這些人目的不單純啊!
“看來這鮮卑,是想要與我軍拖延時間,要不是劉琦早有答複,恐怕某會覺得,這鮮卑進犯,是和劉琦有所關聯。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他們以為如此便能阻礙我軍進攻,實在是異想天開。
這一次,某不但要將鮮卑來犯之敵擊退,更要江他們打痛,讓他們付出代價。”
說到這裏,曹操看著身旁一人,問道:
“子泰,你有什麽想法嗎?”
子泰是田疇的字,這田疇本是劉虞的手下,後麵舉族歸隱,直到曹操征討烏桓的時候重新出仕,可以說,田疇為曹操的邊境安穩,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要不是田疇坐鎮邊境,曹操也難以這麽放心。
雖然東漢末年,各方軍閥依舊能夠將外族吊起來打。可是外族實力錯綜複雜,總是少不了有人侵略邊境,惹人生厭。
如果沒有可靠得力之將鎮守,不要說平定天下了,外部都難以安穩。
聽得曹操之言,田疇並未遮遮掩掩,他神色平靜如常,開口說道:
“啟稟丞相,如今鮮卑之中,實力錯綜複雜,而這軻比能,便是其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他如今膽敢領兵來犯,便是為了謀取利益。
如今丞相已經率領大軍前來,正該將這軻比能一舉覆滅,便能震懾鮮卑各部,吐如此一來,邊境又能安穩多年。
並且這軻比能野心勃勃,如果放任不理,日後必是朝廷大患。”
對於邊境的問題,田疇更加了解。
曹操也相信他的判斷。
隻見曹操冷笑著說道:
“甚好,此番也是他們自尋死路,要是某和劉琦交戰,他們再來突然襲擊,某恐怕難以支援,但現在卻並不一樣。
既然他們膽敢來犯,便要徹底解決這個隱患,軻比能如此狼子野心,留他不得。”
正說話間,徐晃也迴來了。
“啟稟丞相,敵軍撤退了!”
曹操目光一掃,淡然說道:
“公明方才斬將殺敵,先去休息片刻吧,敵軍能跑得了一時,跑不了一世。”
徐晃領命。
隨即,曹操又叫來麾下謀士。
田疇主動出言獻策:
“丞相,若要擊破鮮卑,不如先將平城拿下,此間是鮮卑後勤補給之地,隻要丞相出兵,他們不可能熟視無睹。
到時候設計伏擊,可破敵軍……”
曹操若有所思。
就在曹操征討鮮卑的時候。
劉琦已經得到從邪馬台傳來的消息。
當得知情報得時候,劉琦也忍不住神色古怪,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展開。
想不到這邪馬台竟然如此憧憬大漢。
就連邪馬台的女王,得知是大漢兵馬,不但沒有反抗,而且如此配合。
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大漢威名遠揚,多少人萬分敬仰。
他們想加入大漢都做不到。
哪怕如今大漢衰弱了,也不是其他外族能夠比擬的。就像是北方各路諸侯,曹操吊打外族,當年公孫瓚、馬騰也都是如此。
他們怎會不想侵入中原?
但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本事,哪怕如今已經是東漢的末日,但也不是外族可以染指的,也就是西晉之後八王之亂,才給了外族可乘之機。
從此以後,就是神州陸沉,天下大亂的時代。
那幾乎是漢民族的末日。
這一切的根本,都是糜爛到根裏的司馬家導致的。畢竟司馬懿作為起家之主,他的手段就一直為人詬病,後人也是如此。
不過這個時代,顯然不會出現這個變故。
當今天下絕無司馬家崛起的可能。
因為曹操和劉琦的針鋒相對,到時候無論是劉琦還是曹操獲得最終勝利,必定天下一統,隻要統一了,司馬懿如何能夠施展手段?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劉琦得到呂蒙派人傳迴的消息,便是讓人將諸葛亮他們找了過來。
看著麾下親信謀士,劉琦說道:
“軍師,我也是沒想到,這卑彌唿竟然心存此念,看來我等拿下邪馬台要簡單得多,等到完全掌握邪馬台,便可建立水寨了。
從邪馬台出兵,可以侵擾曹操沿海各地,雖然未必能直接攻城略地,卻足以讓曹操不厭其煩,這倒是一件好事。”
諸葛亮神色訝異。
他們當初都不太願意讓劉琦出兵邪馬台。
畢竟這邪馬台偏僻之地,位置雖然有獨到之處,卻算不上多重要。
如果大費周章的進攻邪馬台,未必是什麽好事。反倒是一旦陷入苦戰,必定給劉琦帶來不小的麻煩。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
呂
蒙他們進攻邪馬台,非但沒有遇到什麽阻礙,整個過程更是行雲流水。
輕易拿下邪馬台。
完全將之掌握,也隻是時間問題。
諸葛亮忍不住感慨道:
“主公果真是神機妙算,拿下了邪馬台之後,確實對我方有諸多裨益。”
與此同時,龐統、黃權也是如此。
看到他們滿麵唏噓之色,劉琦一臉懵逼,他們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這件事情,他真的不知道啊!
劉琦決心出兵邪馬台,第一個原因是對未來的預見,這邪馬台就是個反骨仔,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華夏小弟。
但是一旦有利益衝突,這個反骨仔就會背刺,實在是連臉都不要了。
所以,劉琦不想留下這個麻煩,與其等到日後來解決,還不如現在直接把邪馬台拿下,將之納入大漢的統治之下。
相信用不了多少年,邪馬台就將不複存在。
到時候天下隻有大漢的一個郡了。
沒錯,以邪馬台的地盤,也隻能當一個郡了。等劉琦將遼東打下來,再整合也不遲。
察覺到諸葛亮等人誤會了,劉琦有些無語,但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因為這件事完全沒辦法解釋,誰又能想到會這樣呢?
也隻能聽之任之了。
而諸葛亮等人,他們早就知道劉琦有先見之明,此刻更是確定下來。
如果劉琦沒有絕對的把握,怎麽可能輕而易舉下令進攻邪馬台。現在的結果告訴他們,劉琦所做的選擇沒有錯。
反倒是他們,太過瞻前顧後了。
此刻拿下了邪馬台,一切已經成為定局,甚至不久的將來,邪馬台女王卑彌唿,便是要來襄陽,如何不讓人詫異。
不過仔細想想,這些都是劉琦所為,似乎就都能理解了。
這世上,劉琦確實是一個異數。
劉琦的所作所為,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事實上,劉琦能有如今的實力和地位,同樣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當諸葛亮等人自行腦補,他們就會覺得,這一切都在劉琦預料之中。
別看劉琦平日裏逍遙自在,不問政務,但是一到關鍵時刻,往往能夠做出最明智的選擇,這就是劉琦能力的體現。
沒讓他們繼續胡思亂想,劉琦幹咳一聲,繼續說道:
“幾位不用多想了,如今拿下了邪馬台,隻需要進行後續布置,曹操此刻正帶領大軍征討鮮卑,咱們可以穩步發展。”
其實以龐統的性格。
他肯定想要劉琦趁此機會出兵北上。
甚至不惜性命,為劉琦創造這個機會,正如曆史上龐統跟著劉備,他雖然死了,卻為劉備創造了奪取益州的機會。
有了益州為根基,劉備才有立足之地。
乃至於漢中之戰。
那是劉備的巔峰,和曹操正麵一戰,並且將之擊敗,可以說比孫權猛多了。
那個時間段的劉備,真是威懾天下。
連孫權也為之驚懼。
可惜的是,因為劉備勢大,讓本來還算穩固的孫劉聯盟出現裂縫,這才導致孫權出兵攻打荊州,將關羽給殺了。
此後種種,可以說都有其變數。
不過先前劉琦已經表態,這雖然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趁著曹操內部防守虛弱進攻,可是這樣,同樣是給外族創造機會。
劉琦寧願不要這樣的機會。
因為他相信,按部就班發展下去,荊州的實力,完全可以碾壓曹操。
有些東西,沒有親眼目睹,真的讓人難以置信。
龐統和黃權他們便是如此。
在此之前,他們看到高產水稻推廣,直接將他們多年培養的認知改變了。
像他們這樣的謀士,不說擅長耕種,起
碼要知道如何耕種,又能收獲多少,這是關鍵問題。
但是,當他們看見高產水稻的時候,那多得嚇人的稻粒,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此前有這樣的稻種,大漢就不會有那麽多百姓被餓死了。甚至於,連黃巾之亂都不會有,大漢的統治能夠維持下去。
畢竟百姓要的,隻是活下去。
可有時候活下去也那麽艱難。
可以說,無論在哪個時代,糧草都很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當得知,那稻種是劉琦拿出來的時候。
龐統、黃權更加敬佩。
主公真是深藏不露,連這樣的神物都有。
雖然隻是水稻,可是對於天下而言,這是一件神物,堪稱鎮國神器。
此物的出現,也讓龐統、黃權有了絕對的信心,劉琦必定取得最後的勝利。
本來如今劉琦已經取得優勢,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哪怕中原富庶也不可能比擬。
如今北方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現成的耕地。就連人口,因為大量百姓南下,如今也差之不多,算是伯仲之間。
這個時候,糧食產量的大量增加,便會瞬間打破南北平衡,讓局勢發生逆轉。
劉琦吩咐下去。
讓諸葛亮派人接待卑彌唿。
既然這邪馬台有意歸附大漢,便要對他們好生教化,要讓他們知道怎麽當兒子。
這是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