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同人不同選擇(四千求訂閱)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劉表的府邸之間。
在劉琦第一次見到劉表的時候,他已經很蒼老了,隻是此刻的劉表,不僅僅是蒼老,精氣神似乎也已經被盡數抽空。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雖然張仲景醫術非凡,作為一代名醫,水平非同小可。但他終究不是神仙,有些必死之人,那家迴天無力,延壽已經難得。
至此,劉琦心情略顯複雜,說道:
“孩兒見過父親!”
劉表迴過神來,他的眼睛眯著一條縫,隨即看著劉琦低聲道:
“琦兒你迴來了啊,老夫已經聽得消息,你此番在漢中與曹操對峙,成功將曹**走,真是大漲士氣,看來我大漢複興有望啊!
隻是老夫以往怎麽就沒看出來,你竟有這樣的本事,如今為父命不久矣,但你如今所為,倒是不負漢室之名。
老夫隻希望,你能夠再興漢室,我大漢江山,絕不能被曹賊竊取。”
在劉表自己在位的時候,沒有這樣的覺悟,但現在劉琦表現出過人之處,並且將整個南方都拿下後,他的想法就不同了。
之前是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搞不定。
但劉琦有機會搞定,他們身為漢室宗親,總得做點什麽,若是劉琦當真興複漢室,哪怕劉表死了,也有個皇帝的名號。
又何樂而不為呢?
聽得劉表的話,劉琦點了點頭說道:
“父親放心吧,孩兒必定竭盡全力,曹操現在看著勢大,實際上卻強弩之末,長此以往下去,他必定不是孩兒對手。”
劉琦說得很有自信,實際上他確實很有自信。
如今他手中勢力,完全不弱於曹操,甚至猶有勝之。隻要他把高產水稻推廣出去,在後勤上,他將會徹底碾壓曹操。
到時候,天下局勢也將明朗。
和劉表一番寒暄之後,劉琦告辭而去,看著劉琦離去身影,劉表略顯複雜。
同樣還有幾分如釋重負。
離開劉表府邸,劉琦便是迴了自家。
而孫尚香前來迎接:
“夫君這些天辛苦了。”
劉琦看著孫尚香,隨即笑著說道:
“夫人才是辛苦了,這可是我等的第一個孩子,千萬要保重身體。”
夫妻間簡單說了幾句。
劉琦便是說起正事:
“對了夫人,我有件事要和你說說。”
聽得此言,孫尚香目光看來,柔聲道:
“夫君要說什麽?”
劉琦表現得略顯尷尬,雖然有些事情,在這個時代是很正常,但他作為一個穿越者,感覺總歸不一樣。
想了一下,劉琦便是將馬雲祿的事情說了。
想不到聽得此事後,孫尚香頓時噗嗤一下笑出聲,完全沒有介意的意思,說道:
“夫君何必擔心,妾身又不是那妒婦,大丈夫在世,多幾個妾室又算什麽,若是為了大局考慮,讓她當個平妻也無妨。”
緊接著,孫尚香看著滿麵詫異的劉琦,說道:
“其實夫君有所不知,在夫君過來之前,妾身就準備幫夫君納妾,此前同妾身陪嫁過來的步練師,姿色絕佳,性格溫婉,不知夫君意下如何?”
“……”
聽到這段話,劉琦直接愣住了。
竟然還能這樣玩。
他可沒想過這件事,想不到孫尚香自己提出來了。不過結合這個時代背景,似乎也能夠理解,劉琦猶豫著說道:
“皆聽夫人之言吧!”
這種事情,沒必要拒絕,身體也不是問題,現在劉琦的身體素質不要太好。
甚至因為係統強化的緣故,劉琦的體質比呂布更持久,區區酒色能奈我何?
不管怎麽樣,在荊州之地,孫尚香便是主母。所以劉
琦也沒多想,便是將這件事交給孫尚香,他還有其他事情要忙。
稍微休息了一天。
劉琦便是帶著諸葛亮,二人來到一片田地之中,這裏種著的是高產水稻。
這件事是個秘密,不可對外人泄露。
諸葛亮一直守口如瓶,更是派人在周邊嚴加看管,他也很清楚這些東西的重要性,說是影響天下局勢也不為過。
此刻,諸葛亮不由得有些好奇,說道:
“主公,這些稻子是從何處而來,這產量遠非尋常稻種能夠比擬。如果將這些稻子向外推廣,整個大漢百姓都不會忍饑受餓了。”
劉琦緩緩點頭,開口說道:
“軍師有所不知,這些稻子都是我派人從海外帶來的,數量稀少,所以我打算先培養擴種一番,到時候再讓百姓種植。
有了這些種子,便是我方擊敗曹操的底牌,到時候我方將不會在糧草方麵受限。”
諸葛亮恍然,他沒有懷疑劉琦的說法。
雖然他沒有看見劉琦派人出海,但不排除在無人注意到的地方,劉琦確實做了這件事,反正稻種已經在這裏,收獲的時候諸葛亮親眼目睹。
這些東西是做不了假的。
放在外麵,說是神物也不誇張,但這些稻子皆是如此,並不是個例。
如此寶物,總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吧!
所以聽完劉琦所言,諸葛亮也沒有猶豫,他鄭重其事的說道:
“此物能夠改變天下局勢,主公果真是高瞻遠矚,卑職尚未考慮過這件事。現在有了這些稻子,南方各州實力都將大幅度增強。”
他相信劉琦,正如劉琦信任他一般。
身為劉琦手下第一謀臣,諸葛亮的地位很高,在此之前,劉琦甚至直接讓劉琦督管二州軍務,這樣的信任實屬罕見。
也就是曹操手下的荀彧,可以勉強比擬一二。但是真要說起來,荀彧的權力也沒有諸葛亮這麽大,他是處於被動的。
荀彧隻能被動反擊,而諸葛亮卻可以選擇什麽時候出兵,何時出兵,這樣的決策權,劉琦同樣交到了他的手裏。
隻見劉琦開口道:
“沒錯,所以我等更要好好經營此物,讓他發揮出效果,曹操占據中原之地,人口眾多,耕地廣袤,這是他的優勢。
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發現,他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了,我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這時候,劉琦也忍不住有些期待。
水稻長在這裏,劉琦也不可能揠苗助長,隻要等到這一次收獲,便能向外擴散,讓百姓種植增加產量,然後不斷擴大。
甚至不需要覆蓋整個南方,隻要有一半的麵積種上這些水稻,接下來的三,劉琦就完全不必擔心糧草不足。
反而是曹操,他肯定得一臉懵逼。
確定水稻生長並無異樣,劉琦等人便是轉身離去。
接下來,劉琦來到府衙之中。
有人被押了上來。
正是孟達,之前孟達想要勾結曹操,將襄陽作為禮物。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劉琦早就猜到了他的屬性,並且對諸葛亮進行提醒,所以他的所作所為,都被諸葛亮看在眼裏。
最後的結果,也是沒有任何疑問。
非但孟達等人盡數被擒,連曹操派來的大將張遼,也淪為了階下囚。
劉琦看著孟達,眯了眯眼睛,說道:
“孟達,你好大的膽子啊,吾才剛離開襄陽,你便想要和曹操聯手,既然你早有這般想法,何必來我荊州,不如早日投靠曹操。”
現在的孟達,顯得有些狼狽和邋遢,畢竟被關了不是一天兩天,要是整潔那才不對勁,但他依舊不服,開口反駁道:
“劉琦,你這個得誌小人,若非你嫉妒賢能,我又如何會與曹操聯
係,明明是我和法孝直一起去前來,憑什麽你對法孝直如此重視,卻完全不將我放在眼裏。”
聽到這話,劉琦隻覺得無比好笑。
真以為自己是什麽人了?
隨即劉琦冷哼一聲,說道:
“孟達,你所言實在可笑,爾等從益州而來,吾何必直接重用你,隻要你在荊州安分守己,展現出能力,如何會這樣?
但隻是短短時間,便是想要反叛,並且直接聯係曹操,這未免太可笑了,像你這樣的人,哪怕跟了曹操,一樣是庸碌無能。
曹操亦有識人之明,你這樣兩麵三刀,反複無常的小人,誰又會放在心裏!”
孟達被劉琦一頓噴,臉色難看至極,可他依舊不甘心,咬牙切齒的說道:
“劉琦,你放屁……”
他想要垂死掙紮,但劉琦怎麽會給他這樣的機會,便是從容不迫的說道:
“來人,將孟達拉出去斬了,這樣的宵小之輩,沒必要對他手下留情。”
這下子,孟達也是一臉懵逼。
他完全沒想到,劉琦說殺就殺,根本沒有一點猶豫,要知道他可是法正的好兄弟啊,劉琦這麽看重法正,難道不給他一點麵子?
被人帶走之前,孟達聲嘶力竭的喊道:
“我要見法孝直……劉琦你這狗賊,你必定不得好死……”
任憑孟達叫罵,劉琦都不為所動,這樣的一個人,完全沒必要放在心上。
當初劉琦的安排,本來就是一個考驗。
這樣兩麵三刀的人,誰敢輕用,一個不小心就來一波狠狠背刺。
在知道這種可能的情況下,劉琦當然得考察一下。如果書上說的不對,這孟達沒有那麽浮躁,還是可以給一點機會的。
但是孟達的操作簡直不要太快。
劉琦才剛走,他就聯係曹操,將的想法展現得淋漓盡致。
孟達被殺了。
法正不在荊州,就算法正在這裏,他也不會毫無顧忌的向劉琦求情。
雖然在此之前,法正和孟達的關係很好,但從孟達背刺劉琦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陣營就發生了改變,不能相提並論。
最好的結局,也就是法正到孟達墓前上墳。
斬了孟達,劉琦也沒有過於為難他,亦是為了給法正麵子,劉琦下令將之安葬。
接著,又是一個人被押到府衙中。
這人正是張遼張文遠。
雖然被關了很久,但張遼的精氣神很好,不卑不亢,沒有屈服的意思。
劉琦不以為意,他笑著說道:
“久聞文遠將軍大名,今日方才得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如今曹***期將至,將軍正該棄暗投明,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聽到這些話,張遼不由得愣了愣。
他覺得匪夷所思,難以置信,而後肯定的搖了搖頭,否定的說道:
“不可能,丞相英明神武,怎麽可能輕易死了,你在此信口胡言。”
張遼算得上忠臣,雖然他曾經是呂布的手下,但呂布沒有用人之明,而且他也堅持到臨死前一刻,最終被曹操降服。
而跟了曹操之後,一直兢兢業業,立下很多功勞,沒有孟達那樣的想法。
要知道,張遼跟了曹操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受重用,直到曹操進攻烏桓,他才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並且抓住了這個機會。
張遼率領精銳奔襲白狼山,大破烏桓,從這一刻開始,他才成為曹操手下重要將領。
但凡把張遼換成孟達,恐怕在此之前就已經背刺了,怎麽可能苟這麽久。
所以劉琦沒有遮遮掩掩,而是說道:
“沒錯,曹操現在沒有死,但吾可以確定,曹操遲早要覆滅敗亡的。
雖然曹操已經拿下了涼州,但是漢中
之戰他被我軍逼退,更是損失慘重,現在宛城和合肥,都已經我我方疆域,曹操深受打擊。
用不了多久,我軍重振旗鼓,便是兩軍決戰,以如今的情況,曹操如何能敵?”
劉琦表現得很自信,甚至可以說是狂妄。
這讓張遼驚疑不定。
他身在監牢之中,並不知道外麵的消息,所以劉琦所言真假,他也不能確認。
但從劉琦的目光中,給他一種感覺。
劉琦說的都是實話,並無半分虛假,這才過去幾個月時間,天下局勢就發生這麽大的變化,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啊!
這讓張遼陷入沉默之中。
曹操對他不薄,張遼自然不會投降劉琦。
起碼不會此刻投降。
身為俘虜,他在襄陽無路可走。
所以,在張遼看來,他現在最好的對策,便是不聞不問,等有確切消息再說。
他無法幫助曹操,卻能不幫助劉琦。
做人還是要有一點堅守的。
見張遼想法堅定,劉琦沒有步步緊逼,他讓人將張遼帶了下去。
反正他知道,張遼遲早都是自己人。
這員大將可以一用。
但要放走卻不可能,如果讓他迴到曹操麾下,曹操必定如虎添翼。
現在的曹操,手下最缺名將。
在劉琦第一次見到劉表的時候,他已經很蒼老了,隻是此刻的劉表,不僅僅是蒼老,精氣神似乎也已經被盡數抽空。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雖然張仲景醫術非凡,作為一代名醫,水平非同小可。但他終究不是神仙,有些必死之人,那家迴天無力,延壽已經難得。
至此,劉琦心情略顯複雜,說道:
“孩兒見過父親!”
劉表迴過神來,他的眼睛眯著一條縫,隨即看著劉琦低聲道:
“琦兒你迴來了啊,老夫已經聽得消息,你此番在漢中與曹操對峙,成功將曹**走,真是大漲士氣,看來我大漢複興有望啊!
隻是老夫以往怎麽就沒看出來,你竟有這樣的本事,如今為父命不久矣,但你如今所為,倒是不負漢室之名。
老夫隻希望,你能夠再興漢室,我大漢江山,絕不能被曹賊竊取。”
在劉表自己在位的時候,沒有這樣的覺悟,但現在劉琦表現出過人之處,並且將整個南方都拿下後,他的想法就不同了。
之前是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搞不定。
但劉琦有機會搞定,他們身為漢室宗親,總得做點什麽,若是劉琦當真興複漢室,哪怕劉表死了,也有個皇帝的名號。
又何樂而不為呢?
聽得劉表的話,劉琦點了點頭說道:
“父親放心吧,孩兒必定竭盡全力,曹操現在看著勢大,實際上卻強弩之末,長此以往下去,他必定不是孩兒對手。”
劉琦說得很有自信,實際上他確實很有自信。
如今他手中勢力,完全不弱於曹操,甚至猶有勝之。隻要他把高產水稻推廣出去,在後勤上,他將會徹底碾壓曹操。
到時候,天下局勢也將明朗。
和劉表一番寒暄之後,劉琦告辭而去,看著劉琦離去身影,劉表略顯複雜。
同樣還有幾分如釋重負。
離開劉表府邸,劉琦便是迴了自家。
而孫尚香前來迎接:
“夫君這些天辛苦了。”
劉琦看著孫尚香,隨即笑著說道:
“夫人才是辛苦了,這可是我等的第一個孩子,千萬要保重身體。”
夫妻間簡單說了幾句。
劉琦便是說起正事:
“對了夫人,我有件事要和你說說。”
聽得此言,孫尚香目光看來,柔聲道:
“夫君要說什麽?”
劉琦表現得略顯尷尬,雖然有些事情,在這個時代是很正常,但他作為一個穿越者,感覺總歸不一樣。
想了一下,劉琦便是將馬雲祿的事情說了。
想不到聽得此事後,孫尚香頓時噗嗤一下笑出聲,完全沒有介意的意思,說道:
“夫君何必擔心,妾身又不是那妒婦,大丈夫在世,多幾個妾室又算什麽,若是為了大局考慮,讓她當個平妻也無妨。”
緊接著,孫尚香看著滿麵詫異的劉琦,說道:
“其實夫君有所不知,在夫君過來之前,妾身就準備幫夫君納妾,此前同妾身陪嫁過來的步練師,姿色絕佳,性格溫婉,不知夫君意下如何?”
“……”
聽到這段話,劉琦直接愣住了。
竟然還能這樣玩。
他可沒想過這件事,想不到孫尚香自己提出來了。不過結合這個時代背景,似乎也能夠理解,劉琦猶豫著說道:
“皆聽夫人之言吧!”
這種事情,沒必要拒絕,身體也不是問題,現在劉琦的身體素質不要太好。
甚至因為係統強化的緣故,劉琦的體質比呂布更持久,區區酒色能奈我何?
不管怎麽樣,在荊州之地,孫尚香便是主母。所以劉
琦也沒多想,便是將這件事交給孫尚香,他還有其他事情要忙。
稍微休息了一天。
劉琦便是帶著諸葛亮,二人來到一片田地之中,這裏種著的是高產水稻。
這件事是個秘密,不可對外人泄露。
諸葛亮一直守口如瓶,更是派人在周邊嚴加看管,他也很清楚這些東西的重要性,說是影響天下局勢也不為過。
此刻,諸葛亮不由得有些好奇,說道:
“主公,這些稻子是從何處而來,這產量遠非尋常稻種能夠比擬。如果將這些稻子向外推廣,整個大漢百姓都不會忍饑受餓了。”
劉琦緩緩點頭,開口說道:
“軍師有所不知,這些稻子都是我派人從海外帶來的,數量稀少,所以我打算先培養擴種一番,到時候再讓百姓種植。
有了這些種子,便是我方擊敗曹操的底牌,到時候我方將不會在糧草方麵受限。”
諸葛亮恍然,他沒有懷疑劉琦的說法。
雖然他沒有看見劉琦派人出海,但不排除在無人注意到的地方,劉琦確實做了這件事,反正稻種已經在這裏,收獲的時候諸葛亮親眼目睹。
這些東西是做不了假的。
放在外麵,說是神物也不誇張,但這些稻子皆是如此,並不是個例。
如此寶物,總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吧!
所以聽完劉琦所言,諸葛亮也沒有猶豫,他鄭重其事的說道:
“此物能夠改變天下局勢,主公果真是高瞻遠矚,卑職尚未考慮過這件事。現在有了這些稻子,南方各州實力都將大幅度增強。”
他相信劉琦,正如劉琦信任他一般。
身為劉琦手下第一謀臣,諸葛亮的地位很高,在此之前,劉琦甚至直接讓劉琦督管二州軍務,這樣的信任實屬罕見。
也就是曹操手下的荀彧,可以勉強比擬一二。但是真要說起來,荀彧的權力也沒有諸葛亮這麽大,他是處於被動的。
荀彧隻能被動反擊,而諸葛亮卻可以選擇什麽時候出兵,何時出兵,這樣的決策權,劉琦同樣交到了他的手裏。
隻見劉琦開口道:
“沒錯,所以我等更要好好經營此物,讓他發揮出效果,曹操占據中原之地,人口眾多,耕地廣袤,這是他的優勢。
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發現,他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了,我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這時候,劉琦也忍不住有些期待。
水稻長在這裏,劉琦也不可能揠苗助長,隻要等到這一次收獲,便能向外擴散,讓百姓種植增加產量,然後不斷擴大。
甚至不需要覆蓋整個南方,隻要有一半的麵積種上這些水稻,接下來的三,劉琦就完全不必擔心糧草不足。
反而是曹操,他肯定得一臉懵逼。
確定水稻生長並無異樣,劉琦等人便是轉身離去。
接下來,劉琦來到府衙之中。
有人被押了上來。
正是孟達,之前孟達想要勾結曹操,將襄陽作為禮物。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劉琦早就猜到了他的屬性,並且對諸葛亮進行提醒,所以他的所作所為,都被諸葛亮看在眼裏。
最後的結果,也是沒有任何疑問。
非但孟達等人盡數被擒,連曹操派來的大將張遼,也淪為了階下囚。
劉琦看著孟達,眯了眯眼睛,說道:
“孟達,你好大的膽子啊,吾才剛離開襄陽,你便想要和曹操聯手,既然你早有這般想法,何必來我荊州,不如早日投靠曹操。”
現在的孟達,顯得有些狼狽和邋遢,畢竟被關了不是一天兩天,要是整潔那才不對勁,但他依舊不服,開口反駁道:
“劉琦,你這個得誌小人,若非你嫉妒賢能,我又如何會與曹操聯
係,明明是我和法孝直一起去前來,憑什麽你對法孝直如此重視,卻完全不將我放在眼裏。”
聽到這話,劉琦隻覺得無比好笑。
真以為自己是什麽人了?
隨即劉琦冷哼一聲,說道:
“孟達,你所言實在可笑,爾等從益州而來,吾何必直接重用你,隻要你在荊州安分守己,展現出能力,如何會這樣?
但隻是短短時間,便是想要反叛,並且直接聯係曹操,這未免太可笑了,像你這樣的人,哪怕跟了曹操,一樣是庸碌無能。
曹操亦有識人之明,你這樣兩麵三刀,反複無常的小人,誰又會放在心裏!”
孟達被劉琦一頓噴,臉色難看至極,可他依舊不甘心,咬牙切齒的說道:
“劉琦,你放屁……”
他想要垂死掙紮,但劉琦怎麽會給他這樣的機會,便是從容不迫的說道:
“來人,將孟達拉出去斬了,這樣的宵小之輩,沒必要對他手下留情。”
這下子,孟達也是一臉懵逼。
他完全沒想到,劉琦說殺就殺,根本沒有一點猶豫,要知道他可是法正的好兄弟啊,劉琦這麽看重法正,難道不給他一點麵子?
被人帶走之前,孟達聲嘶力竭的喊道:
“我要見法孝直……劉琦你這狗賊,你必定不得好死……”
任憑孟達叫罵,劉琦都不為所動,這樣的一個人,完全沒必要放在心上。
當初劉琦的安排,本來就是一個考驗。
這樣兩麵三刀的人,誰敢輕用,一個不小心就來一波狠狠背刺。
在知道這種可能的情況下,劉琦當然得考察一下。如果書上說的不對,這孟達沒有那麽浮躁,還是可以給一點機會的。
但是孟達的操作簡直不要太快。
劉琦才剛走,他就聯係曹操,將的想法展現得淋漓盡致。
孟達被殺了。
法正不在荊州,就算法正在這裏,他也不會毫無顧忌的向劉琦求情。
雖然在此之前,法正和孟達的關係很好,但從孟達背刺劉琦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陣營就發生了改變,不能相提並論。
最好的結局,也就是法正到孟達墓前上墳。
斬了孟達,劉琦也沒有過於為難他,亦是為了給法正麵子,劉琦下令將之安葬。
接著,又是一個人被押到府衙中。
這人正是張遼張文遠。
雖然被關了很久,但張遼的精氣神很好,不卑不亢,沒有屈服的意思。
劉琦不以為意,他笑著說道:
“久聞文遠將軍大名,今日方才得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如今曹***期將至,將軍正該棄暗投明,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聽到這些話,張遼不由得愣了愣。
他覺得匪夷所思,難以置信,而後肯定的搖了搖頭,否定的說道:
“不可能,丞相英明神武,怎麽可能輕易死了,你在此信口胡言。”
張遼算得上忠臣,雖然他曾經是呂布的手下,但呂布沒有用人之明,而且他也堅持到臨死前一刻,最終被曹操降服。
而跟了曹操之後,一直兢兢業業,立下很多功勞,沒有孟達那樣的想法。
要知道,張遼跟了曹操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受重用,直到曹操進攻烏桓,他才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並且抓住了這個機會。
張遼率領精銳奔襲白狼山,大破烏桓,從這一刻開始,他才成為曹操手下重要將領。
但凡把張遼換成孟達,恐怕在此之前就已經背刺了,怎麽可能苟這麽久。
所以劉琦沒有遮遮掩掩,而是說道:
“沒錯,曹操現在沒有死,但吾可以確定,曹操遲早要覆滅敗亡的。
雖然曹操已經拿下了涼州,但是漢中
之戰他被我軍逼退,更是損失慘重,現在宛城和合肥,都已經我我方疆域,曹操深受打擊。
用不了多久,我軍重振旗鼓,便是兩軍決戰,以如今的情況,曹操如何能敵?”
劉琦表現得很自信,甚至可以說是狂妄。
這讓張遼驚疑不定。
他身在監牢之中,並不知道外麵的消息,所以劉琦所言真假,他也不能確認。
但從劉琦的目光中,給他一種感覺。
劉琦說的都是實話,並無半分虛假,這才過去幾個月時間,天下局勢就發生這麽大的變化,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啊!
這讓張遼陷入沉默之中。
曹操對他不薄,張遼自然不會投降劉琦。
起碼不會此刻投降。
身為俘虜,他在襄陽無路可走。
所以,在張遼看來,他現在最好的對策,便是不聞不問,等有確切消息再說。
他無法幫助曹操,卻能不幫助劉琦。
做人還是要有一點堅守的。
見張遼想法堅定,劉琦沒有步步緊逼,他讓人將張遼帶了下去。
反正他知道,張遼遲早都是自己人。
這員大將可以一用。
但要放走卻不可能,如果讓他迴到曹操麾下,曹操必定如虎添翼。
現在的曹操,手下最缺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