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取援軍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合肥城破,縱然樂進決心死戰,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無奈撤離。
並且,哪怕合肥被拿下了,戰鬥也還沒有結束,敵軍必定乘勢而進,到時候廬江和淮南之地,都要落入敵軍手中。
如今的局勢已經相當不妙了。
曹操領兵在漢中跟劉琦對峙,宛城、合肥同時招遭到兵馬襲擊,如果不能盡快穩定局勢,他們必定會付出更大的損失。
等樂進帶人從合肥撤出之後,便是直奔徐州而去,此刻前往許昌請求援軍,距離終究是太遠了,他需要盡快在徐州整頓兵馬。
以阻礙敵軍的攻勢。
然而,沒等樂進抵達徐州,便是看見一路兵馬奔襲而來,他們是徐州援軍。
報上身份之後,樂進皺起眉頭,沉聲問道:
“你們是從何處而來?”
此刻領兵的,並不是夏侯尚,夏侯尚請命前往徐州,便是先調人,派遣麾下之將支援合肥,自己依舊在調動大軍。
畢竟區人,隻能緩解壓力,卻無法將敵軍擊潰,乃至於獲得優勢。
隻是夏侯尚萬萬沒想到,這路敵軍非但趁勢而擊,還有著絕對的決心,完全不給樂進喘息的機會,加上天公無情,合肥已經陷落了。
來將連忙稟明情況,說道:
“啟稟將軍,末將等人是從徐州而來,奉伯仁將軍之命支援合肥。”
樂進歎了口氣,答道:
“不必了,如今合肥已經陷落,再去也無濟於事,現在到底是什麽情況?
為何不直接從許昌派遣援軍,而是從徐州調動,難道又有什麽變故?”
來將畢恭畢敬道:
“將軍所言極是,因為敵軍不止派兵進攻合肥,同時還向宛城出兵,宛城局勢危急,令君先調動許昌精銳,前往宛城支援。
是以伯仁將軍隻能前往徐州,整頓兵馬再圖支援之事,請將軍見諒。”
聽到這番話,樂進便完全明白了。
不過他沒有斤斤計較怪罪荀彧,因為他也知道,從直接的戰略意義來說,宛城的位置更高也更重要,輕易不可有失。
如果要他選擇,一樣會這樣安排。
目光一掃,樂進不再廢話,開口詢問道:
“此刻夏侯伯仁在何處?”
夏侯伯仁即夏侯尚,他是夏侯淵的子侄輩。
來將答道:
“伯仁將軍還在徐州調集兵馬。”
樂進一招手,說道:
“好,那事不宜遲,我們先去和夏侯伯仁匯合吧,如今敵軍占據了合肥,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整個廬江、淮南都岌岌可危。”
眾人當即行動起來。
同時。
李典率領兵馬前往宛城支援。
相對於合肥,宛城的守軍要頑固得多,並且沒有天時相助,攻打不易。
這讓李典在宛城被破前抵達戰場,可宛城已經被重重包圍,根本不給他入城的機會。無奈的李典,隻能在側翼安營紮寨。
形成犄角之勢拖延時間。
畢竟,如今李典隻是第一路援軍,後續荀彧調遣兵馬前來,不可能熟視無睹。荊州鐵了心要拿宛城,他們自然不會拱手讓人。
突然的變化,讓薛禮一行停止進攻宛城。
不得不說,援軍到的很及時,如果再耽擱兩天,恐怕城池已經易主。
然而,就算曹軍援軍趕來,他們也不可能輕易退出。宛城近在咫尺,隻有一步之遙,就算拚盡全力,他們也得將之拿下。
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合肥那邊的情況,但是大軍奇襲至此,直接半途而廢的話,豈不是成了笑話,無論薛禮關羽皆是如此。
營寨之中,諸將聚集。
薛禮沉聲道:
“這宛城不愧為曹營重城,城防如此堅固,
耗費了這幾日時間,依舊無法將城池拿下,而此刻曹營援軍已經趕到。
若是依舊全力攻城,難免會給敵軍可乘之機。我軍如此注重宛城,敵軍同樣如此,如果繼續拖延下去,必定有更多兵馬趕來。
是以我等必須抓緊時間,先發製人,將援軍先拿下,到時候集中所有兵力,務必一鼓作氣將宛城奪取,免得再生變故。”
他們殺到宛城,這裏已經靠近曹營基本盤。
在這個前提下,可以調動的曹軍,肯定會不留餘力的來支援宛城。
要是此刻不能將之拿下,後麵更是機會渺茫,等曹操重新布置防線,難度就更大了,這裏將會成為阻礙他們北上的難關。
若是此刻拿下宛城,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接下來無論是北上洛陽,又或者去兗州之地,皆憑劉琦的決定。
曹軍隻能被動防守。
聽得薛禮之言,關羽也明白事情的嚴重性,畢竟他對曹軍的痛恨,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他迫不及待想要擊敗曹操。
唯有徹底解決了曹操,才能將劉備救出來。
“薛將軍,既然曹軍援軍趕到,我等何不趁他們立足未穩,今夜派兵襲營,兩路兵馬齊進,定要一舉將之拿下。
這路援軍定是從許昌趕來,就算路途不遠,亦是令人心裏疲憊。此刻攻襲便是最好的機會,不知薛將軍意下如何?”
薛禮站起身來,神色堅定,毫不猶豫道:
“關將軍說的沒錯,既然要動手,那就不可拖延時間,今夜我等親自領兵。
若是曹軍在城池之中,或許短時間拿他不下,可是現在城外紮營,想要攔住我等精銳,這就沒那麽容易了!”
商量已定,夜色之中。
薛禮、關羽各自率領麾下兵馬,甚至直接撇開了宛城,全力以赴朝李典殺去。
大老遠從許昌支援過來,李典當然不是毫無準備。他已經料到敵軍可能趁勢來攻,畢竟己方立足未穩,確實很麻煩。
但李典萬萬沒想到,薛禮他們如此堅決,竟然直接不管宛城,調集所有兵馬奔襲過來。
是以當李典安排在外的斥候迴來稟報。
李典神色大變。
哪怕他做了些準備,但要麵對如此之多的敵軍,此事談何容易?
他不敢怠慢,這注定是艱難一戰。
不求大獲全勝,隻要穩住陣腳,就是勝利。
隨即李典下達命令讓三軍準備迎敵。
薛禮等人率領兵馬出現。
戰鬥就此開始,夜色之中,昏黑一片。
卻格外的激烈!
並且,哪怕合肥被拿下了,戰鬥也還沒有結束,敵軍必定乘勢而進,到時候廬江和淮南之地,都要落入敵軍手中。
如今的局勢已經相當不妙了。
曹操領兵在漢中跟劉琦對峙,宛城、合肥同時招遭到兵馬襲擊,如果不能盡快穩定局勢,他們必定會付出更大的損失。
等樂進帶人從合肥撤出之後,便是直奔徐州而去,此刻前往許昌請求援軍,距離終究是太遠了,他需要盡快在徐州整頓兵馬。
以阻礙敵軍的攻勢。
然而,沒等樂進抵達徐州,便是看見一路兵馬奔襲而來,他們是徐州援軍。
報上身份之後,樂進皺起眉頭,沉聲問道:
“你們是從何處而來?”
此刻領兵的,並不是夏侯尚,夏侯尚請命前往徐州,便是先調人,派遣麾下之將支援合肥,自己依舊在調動大軍。
畢竟區人,隻能緩解壓力,卻無法將敵軍擊潰,乃至於獲得優勢。
隻是夏侯尚萬萬沒想到,這路敵軍非但趁勢而擊,還有著絕對的決心,完全不給樂進喘息的機會,加上天公無情,合肥已經陷落了。
來將連忙稟明情況,說道:
“啟稟將軍,末將等人是從徐州而來,奉伯仁將軍之命支援合肥。”
樂進歎了口氣,答道:
“不必了,如今合肥已經陷落,再去也無濟於事,現在到底是什麽情況?
為何不直接從許昌派遣援軍,而是從徐州調動,難道又有什麽變故?”
來將畢恭畢敬道:
“將軍所言極是,因為敵軍不止派兵進攻合肥,同時還向宛城出兵,宛城局勢危急,令君先調動許昌精銳,前往宛城支援。
是以伯仁將軍隻能前往徐州,整頓兵馬再圖支援之事,請將軍見諒。”
聽到這番話,樂進便完全明白了。
不過他沒有斤斤計較怪罪荀彧,因為他也知道,從直接的戰略意義來說,宛城的位置更高也更重要,輕易不可有失。
如果要他選擇,一樣會這樣安排。
目光一掃,樂進不再廢話,開口詢問道:
“此刻夏侯伯仁在何處?”
夏侯伯仁即夏侯尚,他是夏侯淵的子侄輩。
來將答道:
“伯仁將軍還在徐州調集兵馬。”
樂進一招手,說道:
“好,那事不宜遲,我們先去和夏侯伯仁匯合吧,如今敵軍占據了合肥,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整個廬江、淮南都岌岌可危。”
眾人當即行動起來。
同時。
李典率領兵馬前往宛城支援。
相對於合肥,宛城的守軍要頑固得多,並且沒有天時相助,攻打不易。
這讓李典在宛城被破前抵達戰場,可宛城已經被重重包圍,根本不給他入城的機會。無奈的李典,隻能在側翼安營紮寨。
形成犄角之勢拖延時間。
畢竟,如今李典隻是第一路援軍,後續荀彧調遣兵馬前來,不可能熟視無睹。荊州鐵了心要拿宛城,他們自然不會拱手讓人。
突然的變化,讓薛禮一行停止進攻宛城。
不得不說,援軍到的很及時,如果再耽擱兩天,恐怕城池已經易主。
然而,就算曹軍援軍趕來,他們也不可能輕易退出。宛城近在咫尺,隻有一步之遙,就算拚盡全力,他們也得將之拿下。
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合肥那邊的情況,但是大軍奇襲至此,直接半途而廢的話,豈不是成了笑話,無論薛禮關羽皆是如此。
營寨之中,諸將聚集。
薛禮沉聲道:
“這宛城不愧為曹營重城,城防如此堅固,
耗費了這幾日時間,依舊無法將城池拿下,而此刻曹營援軍已經趕到。
若是依舊全力攻城,難免會給敵軍可乘之機。我軍如此注重宛城,敵軍同樣如此,如果繼續拖延下去,必定有更多兵馬趕來。
是以我等必須抓緊時間,先發製人,將援軍先拿下,到時候集中所有兵力,務必一鼓作氣將宛城奪取,免得再生變故。”
他們殺到宛城,這裏已經靠近曹營基本盤。
在這個前提下,可以調動的曹軍,肯定會不留餘力的來支援宛城。
要是此刻不能將之拿下,後麵更是機會渺茫,等曹操重新布置防線,難度就更大了,這裏將會成為阻礙他們北上的難關。
若是此刻拿下宛城,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接下來無論是北上洛陽,又或者去兗州之地,皆憑劉琦的決定。
曹軍隻能被動防守。
聽得薛禮之言,關羽也明白事情的嚴重性,畢竟他對曹軍的痛恨,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他迫不及待想要擊敗曹操。
唯有徹底解決了曹操,才能將劉備救出來。
“薛將軍,既然曹軍援軍趕到,我等何不趁他們立足未穩,今夜派兵襲營,兩路兵馬齊進,定要一舉將之拿下。
這路援軍定是從許昌趕來,就算路途不遠,亦是令人心裏疲憊。此刻攻襲便是最好的機會,不知薛將軍意下如何?”
薛禮站起身來,神色堅定,毫不猶豫道:
“關將軍說的沒錯,既然要動手,那就不可拖延時間,今夜我等親自領兵。
若是曹軍在城池之中,或許短時間拿他不下,可是現在城外紮營,想要攔住我等精銳,這就沒那麽容易了!”
商量已定,夜色之中。
薛禮、關羽各自率領麾下兵馬,甚至直接撇開了宛城,全力以赴朝李典殺去。
大老遠從許昌支援過來,李典當然不是毫無準備。他已經料到敵軍可能趁勢來攻,畢竟己方立足未穩,確實很麻煩。
但李典萬萬沒想到,薛禮他們如此堅決,竟然直接不管宛城,調集所有兵馬奔襲過來。
是以當李典安排在外的斥候迴來稟報。
李典神色大變。
哪怕他做了些準備,但要麵對如此之多的敵軍,此事談何容易?
他不敢怠慢,這注定是艱難一戰。
不求大獲全勝,隻要穩住陣腳,就是勝利。
隨即李典下達命令讓三軍準備迎敵。
薛禮等人率領兵馬出現。
戰鬥就此開始,夜色之中,昏黑一片。
卻格外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