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走了諸葛瑾之後,孫權終究心有不甘。
可事到如今他又有什麽辦法?
說是聯姻,與和親有什麽差別,父兄何等英雄蓋世,自己卻淪落到如此境地,要靠著親妹子來換取江東自保。
恐怕到九泉之下,亦是無顏麵見了。
更重要的是。
雖然孫權與張昭商量妥當,卻不曾告知當事人,更沒有和吳夫人商議。
孫權簡直不敢想象,若是位吳夫人知曉此事後,會是何等的憤怒。
但現在,他隻能硬著頭皮上門去了。
翌日。
孫權收斂情緒,便是前往吳夫人所在。
就算要挨罵,他也隻能忍著了,或許在別的地方,孫權有不足之處,但在孝道方麵,確實是無可挑剔的。
聽得孫權又來了,吳夫人不禁有些意外。
但她也沒有多說什麽。
畢竟吳夫人待孫權也是視如己出。
看著表情糾結的孫權,吳夫人疑惑道:
“仲謀,你這是怎麽了,昨日讓你去找張昭,莫非他也沒有辦法?”
聽得吳夫人之言,孫權嘴角一歪,訕訕道:
“這倒不是,張昭確實提出一個辦法,隻是此法實在是太為難了些。孩兒也是猶豫不決,是以今日特來拜見母親。”
打量著孫權,吳夫人若有所思。
她此刻顯然不曾料到,張昭的辦法竟是把他的女兒送給劉琦當媳婦。
依舊是柔聲安撫道:
“原來如此,那你且與老身說說?”
孫權很糾結,可都已經到這份上了,隻能硬著頭皮開口道:
“孩兒無能,如今江東兵馬不是荊州對手,各方皆是潰不成軍,張昭想讓孩兒將妹子嫁給荊州劉琦,以此換取江東安定。”
“……”
吳夫人明顯愣了愣。
等她反應過來,卻忍不住怒罵出聲:
“該死的張昭,枉老身如此看重於他,而今卻想著拿老身的女兒去換太平。”
孫權低著頭不敢說話。
可吳夫人從始至終都沒有罵過孫權。
便是憑空斥罵張昭。
良久之後,吳夫人無奈歎了口氣,說道:
“仲謀,給老身說說,那劉琦是什麽樣的人吧?”
在此宅院之中,吳夫人從未主動了解過天下大勢,也從不會幹涉什麽。但如今關係到女兒婚嫁,有的東西總要問清楚。
看到吳夫人這般反應,孫權豈不知其想法,內心更是無比觸動。
沉默之後說道:
“啟稟母親,其實孩兒對這劉琦也不了解,隻是早先聽聞,此人乃是個好色之徒,整日流連女色,亦不受劉表重視。
但是後來,情況卻變了,這劉琦得一謀士輔佐,非但成為荊州之主,連曹軍都奈何不得,而今便是進軍江東……”
孫權很羞恥。
明明這劉琦這麽拉,怎麽自己還被吊打?
聽完孫權的描述,吳夫人卻搖了搖頭,她認真的看著孫權道:
“仲謀,你不要小覷了天下之人,若按你的意思,劉琦能有今日隻是因為得了一位謀士,但你為何不相信,這謀士為何要追隨於他?
這說明,劉琦此人定與傳聞之中不同,先前種種傳言,或許隻是他蟄伏韜光養晦之法罷了,如今看來,效果倒是絕佳。”
等吳夫人一番話說下來。
孫權頓時陷入呆滯之中。
這樣的情況,是他根本不曾想過的,原來他們知道的劉琦,根本隻是人家的偽裝,難怪如今荊州變化如此之大。
這樣一想,許多問題都豁然開朗了。
其實天下聰明人很多,但他們都在棋局之中,所以有些看不破真相。
在他們
眼裏,劉琦就是個廢材。
若不是有諸葛亮,劉琦根本不值一提,如此才能讓他們內心寬慰。
他們也不願意相信,以往劉琦是故意為之。
而吳夫人作為一個旁觀者,倒是很快有了推斷。既然這臥龍如此奇才,為什麽會為劉琦效力,這裏麵總有原因吧?
可見這劉琦,定有其過人之處。
孫權沉默後說道:
“母親說的是,以往是孩兒小覷了劉琦,日後定當謹慎而為。”
吳夫人微微頷首道:
“也罷,仲謀你先下去吧!你妹妹的事情,老身自會安排妥當。”
雖然以女和親之事,讓吳夫人有些惱火。
但也能看出,現在的江東已經到了極為危險的境地,若是不這樣做,難道坐以待斃嗎?
同時,在判斷劉琦並非庸人後,吳夫人內心也安穩許多。嫁給此人,總比嫁給碌碌無為之輩好得多,她知道自己女兒的想法。
看著孫權離去,吳夫人忽然迴過頭來:
“女兒,出來吧!”
話音剛落,便看見屏風之後走出一道身影,正是孫尚香。原來她躲在屏風之後,已經將諸事都聽得清清楚楚。
而孫尚香俏臉之上,眼角竟然隱有淚痕,但她語氣卻頗為堅定道:
“母親,孩兒願意嫁。”
吳夫人聞言,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
便是將孫尚香攬在懷中,柔聲道:
“孩子苦了你了,是老身無能啊!”
孫尚香穩定了情緒,說道:
“母親不必擔心,孩兒相信母親的判斷,這劉琦非傳言中那般不堪,隻要他真有幾分本事,女兒嫁過去便不枉了。”
可隨即,孫尚香想到一個問題:
“雙方交戰,事關生死,豈會因為一女子停歇。若是女兒嫁過去之後,荊州仍不罷兵又當如何?”
可吳夫人卻淡定如常,緩緩說道:
“若真如此,那也不能怪你,隻能說時也命也,在這亂世之中,一個女子又能做什麽呢,難道想和你大兄一般,領兵征戰沙場?”
孫尚香梨花帶雨,又笑道:
“此事未嚐不可。”
聽到孫尚香這話,吳夫人頓時苦笑,解釋道:
“不管怎樣,你若嫁過去能保全江東,自然是好的。就算荊州依舊不肯罷兵,等到江東覆滅,仍有一條退路。
如今老身擔心的,是那劉琦不留餘地,那江東便真沒有退路了。”
孫尚香恍然。
孫權想嫁妹子,人家未必就會答應。
弱者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而今關鍵之處還在劉琦。
如果劉琦不允,孫權想再多辦法也無濟於事,這就是當今現實。
可事到如今他又有什麽辦法?
說是聯姻,與和親有什麽差別,父兄何等英雄蓋世,自己卻淪落到如此境地,要靠著親妹子來換取江東自保。
恐怕到九泉之下,亦是無顏麵見了。
更重要的是。
雖然孫權與張昭商量妥當,卻不曾告知當事人,更沒有和吳夫人商議。
孫權簡直不敢想象,若是位吳夫人知曉此事後,會是何等的憤怒。
但現在,他隻能硬著頭皮上門去了。
翌日。
孫權收斂情緒,便是前往吳夫人所在。
就算要挨罵,他也隻能忍著了,或許在別的地方,孫權有不足之處,但在孝道方麵,確實是無可挑剔的。
聽得孫權又來了,吳夫人不禁有些意外。
但她也沒有多說什麽。
畢竟吳夫人待孫權也是視如己出。
看著表情糾結的孫權,吳夫人疑惑道:
“仲謀,你這是怎麽了,昨日讓你去找張昭,莫非他也沒有辦法?”
聽得吳夫人之言,孫權嘴角一歪,訕訕道:
“這倒不是,張昭確實提出一個辦法,隻是此法實在是太為難了些。孩兒也是猶豫不決,是以今日特來拜見母親。”
打量著孫權,吳夫人若有所思。
她此刻顯然不曾料到,張昭的辦法竟是把他的女兒送給劉琦當媳婦。
依舊是柔聲安撫道:
“原來如此,那你且與老身說說?”
孫權很糾結,可都已經到這份上了,隻能硬著頭皮開口道:
“孩兒無能,如今江東兵馬不是荊州對手,各方皆是潰不成軍,張昭想讓孩兒將妹子嫁給荊州劉琦,以此換取江東安定。”
“……”
吳夫人明顯愣了愣。
等她反應過來,卻忍不住怒罵出聲:
“該死的張昭,枉老身如此看重於他,而今卻想著拿老身的女兒去換太平。”
孫權低著頭不敢說話。
可吳夫人從始至終都沒有罵過孫權。
便是憑空斥罵張昭。
良久之後,吳夫人無奈歎了口氣,說道:
“仲謀,給老身說說,那劉琦是什麽樣的人吧?”
在此宅院之中,吳夫人從未主動了解過天下大勢,也從不會幹涉什麽。但如今關係到女兒婚嫁,有的東西總要問清楚。
看到吳夫人這般反應,孫權豈不知其想法,內心更是無比觸動。
沉默之後說道:
“啟稟母親,其實孩兒對這劉琦也不了解,隻是早先聽聞,此人乃是個好色之徒,整日流連女色,亦不受劉表重視。
但是後來,情況卻變了,這劉琦得一謀士輔佐,非但成為荊州之主,連曹軍都奈何不得,而今便是進軍江東……”
孫權很羞恥。
明明這劉琦這麽拉,怎麽自己還被吊打?
聽完孫權的描述,吳夫人卻搖了搖頭,她認真的看著孫權道:
“仲謀,你不要小覷了天下之人,若按你的意思,劉琦能有今日隻是因為得了一位謀士,但你為何不相信,這謀士為何要追隨於他?
這說明,劉琦此人定與傳聞之中不同,先前種種傳言,或許隻是他蟄伏韜光養晦之法罷了,如今看來,效果倒是絕佳。”
等吳夫人一番話說下來。
孫權頓時陷入呆滯之中。
這樣的情況,是他根本不曾想過的,原來他們知道的劉琦,根本隻是人家的偽裝,難怪如今荊州變化如此之大。
這樣一想,許多問題都豁然開朗了。
其實天下聰明人很多,但他們都在棋局之中,所以有些看不破真相。
在他們
眼裏,劉琦就是個廢材。
若不是有諸葛亮,劉琦根本不值一提,如此才能讓他們內心寬慰。
他們也不願意相信,以往劉琦是故意為之。
而吳夫人作為一個旁觀者,倒是很快有了推斷。既然這臥龍如此奇才,為什麽會為劉琦效力,這裏麵總有原因吧?
可見這劉琦,定有其過人之處。
孫權沉默後說道:
“母親說的是,以往是孩兒小覷了劉琦,日後定當謹慎而為。”
吳夫人微微頷首道:
“也罷,仲謀你先下去吧!你妹妹的事情,老身自會安排妥當。”
雖然以女和親之事,讓吳夫人有些惱火。
但也能看出,現在的江東已經到了極為危險的境地,若是不這樣做,難道坐以待斃嗎?
同時,在判斷劉琦並非庸人後,吳夫人內心也安穩許多。嫁給此人,總比嫁給碌碌無為之輩好得多,她知道自己女兒的想法。
看著孫權離去,吳夫人忽然迴過頭來:
“女兒,出來吧!”
話音剛落,便看見屏風之後走出一道身影,正是孫尚香。原來她躲在屏風之後,已經將諸事都聽得清清楚楚。
而孫尚香俏臉之上,眼角竟然隱有淚痕,但她語氣卻頗為堅定道:
“母親,孩兒願意嫁。”
吳夫人聞言,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
便是將孫尚香攬在懷中,柔聲道:
“孩子苦了你了,是老身無能啊!”
孫尚香穩定了情緒,說道:
“母親不必擔心,孩兒相信母親的判斷,這劉琦非傳言中那般不堪,隻要他真有幾分本事,女兒嫁過去便不枉了。”
可隨即,孫尚香想到一個問題:
“雙方交戰,事關生死,豈會因為一女子停歇。若是女兒嫁過去之後,荊州仍不罷兵又當如何?”
可吳夫人卻淡定如常,緩緩說道:
“若真如此,那也不能怪你,隻能說時也命也,在這亂世之中,一個女子又能做什麽呢,難道想和你大兄一般,領兵征戰沙場?”
孫尚香梨花帶雨,又笑道:
“此事未嚐不可。”
聽到孫尚香這話,吳夫人頓時苦笑,解釋道:
“不管怎樣,你若嫁過去能保全江東,自然是好的。就算荊州依舊不肯罷兵,等到江東覆滅,仍有一條退路。
如今老身擔心的,是那劉琦不留餘地,那江東便真沒有退路了。”
孫尚香恍然。
孫權想嫁妹子,人家未必就會答應。
弱者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而今關鍵之處還在劉琦。
如果劉琦不允,孫權想再多辦法也無濟於事,這就是當今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