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繞行臨川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吳郡領兵前往南昌城。
程普行軍極快,生怕耽擱了時間。
作為江東老將,程普更能意識到如今的危機。荊州已經不同往日,實力大勝從前,連曹操大舉南下,都無法突破荊北。
而他從孫堅時期就為孫家效力,至今已有三代,除了周瑜之外,江東諸將便是以他為首了,自當傾盡全力一戰。
同時,程普也沒有掉以輕心。
身為江東大將,他的實戰經驗豐富,自然知道途中有被埋伏的風險。
一路上都派出斥候探查。
便在這一日,斥候趕來迴稟消息。
在大帳之中。
“啟稟都督,我等沿道路往前探查,在餘水附近發現荊州軍的蹤跡。”
聽得此言,程普神色微微一變。
同時他心中也是萬般慶幸。
還好自己早有提防,並未貿然直奔南昌城,否則定要被荊州軍埋伏了。
如今荊州出兵豫章,首要目標便是南昌城。
而今卻出現在餘水沿岸。
那就隻有一個可能,便是意圖伏擊援軍。
這樣的手段屢見不鮮。
在大帳之中,還站著一員老將身影,他緩緩向前一步,朗聲說道:
“德謀,看來真被你猜中了,如今荊州未必在強攻南昌,而是想要伏擊我等。”
程普點了點頭,說道:
“義公你說的沒錯,荊州之眾狡猾女幹詐,絕不可掉以輕心。若是輕視了他們,怕是就要付出慘痛代價了,此前江夏便是教訓。”.
這員老將正是韓當,此番程普領軍支援豫章,作為大軍副將。
他們都是江東老資曆了。
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四人,都是當初追隨孫堅南征北戰的老將。現在就剩下他們兩個了,黃蓋便是在江夏戰死沙場。
緊接著,韓當又問道:
“我等馳援南昌,走餘水速度最快,現在緊接著布置伏兵,我等該走何處?”
聽得韓當之言,程普陷入思索之中,過不多時,他終於是開口道:
“既然荊州軍,那我們便先去臨川,再率軍支援南昌城。既然敵軍有餘力埋伏,說明如今的南昌城還算安穩。”
二人說定,亦是不再猶豫。
直接領兵繞行而去。
相較於沿餘水支援,繞道臨川距離更遠,但此舉也避免被伏擊的危險。
如今的情況,程普不願太過冒險。
臨川城內。
城樓上略顯狼藉。
一眾俘虜已經被收押妥當。
黃忠目光遠眺,在他身邊的魏延疑惑道:
“黃將軍,臨川在南昌之南,咱們大費周章來此,真能碰上江東援軍?”
黃忠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
“哈哈,文長你不必著急,此乃軍師的安排,你我隻要遵命即可。”
聽得此言,魏延猶豫著不再說話。
相較於南昌城內,孫賁領軍死守,黃忠帶人奪取臨川卻沒費多大力氣。看到荊州大軍兵臨城下,縣令毫不猶豫選擇投降。
而此間消息,如今並未傳出。
哪怕江東也不知情況。
如今在南昌城外,除了黃忠留下的部分兵馬,剩下的營寨皆是空營。
但孫賁戰戰兢兢,守軍如履薄冰。
他們又豈敢出來試探?
雙方便是在南昌城糾纏,無人能夠料到,黃忠主力皆已駐紮在此。
而餘水沿岸的伏兵。
也是甘寧營造的假象,他統領水軍在鄱陽湖內,同時策應黃忠攻城拔寨。
如果程普沒有選擇改道。
甘寧水軍,也能沿餘水進行襲擊。
屬於是做了兩手準備。
但毫無
疑問,臨川所在才是關鍵。黃忠率領主力在此,便可殺江東軍一個措手不及,到時候結局便是顯而易見了。
留守臨川城內。
魏延心情有些躁動。
主要是如此安排,根本沒有他出場的機會。
便在這一日。
有斥候匆忙歸來。
在臨川縣府衙中,黃忠朗聲問道:
“爾等探查到什麽消息?”
斥候連忙拱手說道:
“啟稟將軍,我等發現江東兵馬蹤跡,正朝著臨川縣方向而來。”
聽到這話,黃忠頓時麵露喜色。
方才還有些鬱悶的魏延眼前一亮,又覺得有些匪夷所思。軍師真是料事如神,竟然連此事都能算到,實在恐怖如斯。
黃忠撫須笑道:
“看來軍師所料不差,敵軍果然是朝著臨川縣來了,文長可還有異議?”
魏延果斷搖了搖頭。
他雖然有些急功近利,卻不是頭鐵,如今的消息,已經驗證了先前的計劃。
隨口問了一句,黃忠也是不再含糊。
他的目光在諸將身上掃過。
最終又落在魏延身上,說道:
“魏延,本將看你頗有立功之意,那此戰先鋒便交給你。到時候部眾,繞行臨川側翼,等待本將消息,發起突襲。
而本將則是率領主力,留守臨川城內,若是江東兵馬襲來,便將出城而戰。”
想不到黃忠竟將這機會給了他。
魏延麵露喜色,又恭敬無比道:
“末將遵命!”
黃忠緩緩點頭,並未多說,他之所以如今關注魏延,自然是因為劉琦的緣故。劉琦知道魏延能力不俗,是以讓其多加曆練。
先前劉琦本打算讓魏延領兵,征族。結果卻被劉巴詔安了。使得魏延鎮守零陵,沒有太多機會參與荊北之戰。
現在攻打江東,自然可以讓他表現一下。
到時候才方便提拔。
雖然以劉琦的威望,破格提拔也不是不行,但魏延的性格頗為桀驁,跟著黃忠征戰一番,也不是什麽壞事。
畢竟魏延的年紀,相較於黃忠、甘寧,那是妥妥的年青一代了。
諸將調度安排,隻等江東兵馬抵達。
此刻在城樓上的士卒。
黃忠都令人換上江東軍的服飾,等程普等人到了此地,也看不出問題。
等荊州大軍殺來,再想撤走可就遲了。
繞開餘水之後。
程普、韓當依舊領兵往臨川方向。
繞開如此距離,加上沿途斥候探查,並未發現什麽問題,二將都是鬆了口氣。
等到了臨川,稍作休整便可馳援南昌。
韓當笑著說道:
“德謀,前麵便是臨川縣了,恐怕荊州之人,也想不到咱們會繞行至此吧!”
程普緩緩點頭,又說道:
“不管怎麽樣,咱們不能掉以輕心,再派人往北探查沿途情況吧!”
程普行軍極快,生怕耽擱了時間。
作為江東老將,程普更能意識到如今的危機。荊州已經不同往日,實力大勝從前,連曹操大舉南下,都無法突破荊北。
而他從孫堅時期就為孫家效力,至今已有三代,除了周瑜之外,江東諸將便是以他為首了,自當傾盡全力一戰。
同時,程普也沒有掉以輕心。
身為江東大將,他的實戰經驗豐富,自然知道途中有被埋伏的風險。
一路上都派出斥候探查。
便在這一日,斥候趕來迴稟消息。
在大帳之中。
“啟稟都督,我等沿道路往前探查,在餘水附近發現荊州軍的蹤跡。”
聽得此言,程普神色微微一變。
同時他心中也是萬般慶幸。
還好自己早有提防,並未貿然直奔南昌城,否則定要被荊州軍埋伏了。
如今荊州出兵豫章,首要目標便是南昌城。
而今卻出現在餘水沿岸。
那就隻有一個可能,便是意圖伏擊援軍。
這樣的手段屢見不鮮。
在大帳之中,還站著一員老將身影,他緩緩向前一步,朗聲說道:
“德謀,看來真被你猜中了,如今荊州未必在強攻南昌,而是想要伏擊我等。”
程普點了點頭,說道:
“義公你說的沒錯,荊州之眾狡猾女幹詐,絕不可掉以輕心。若是輕視了他們,怕是就要付出慘痛代價了,此前江夏便是教訓。”.
這員老將正是韓當,此番程普領軍支援豫章,作為大軍副將。
他們都是江東老資曆了。
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四人,都是當初追隨孫堅南征北戰的老將。現在就剩下他們兩個了,黃蓋便是在江夏戰死沙場。
緊接著,韓當又問道:
“我等馳援南昌,走餘水速度最快,現在緊接著布置伏兵,我等該走何處?”
聽得韓當之言,程普陷入思索之中,過不多時,他終於是開口道:
“既然荊州軍,那我們便先去臨川,再率軍支援南昌城。既然敵軍有餘力埋伏,說明如今的南昌城還算安穩。”
二人說定,亦是不再猶豫。
直接領兵繞行而去。
相較於沿餘水支援,繞道臨川距離更遠,但此舉也避免被伏擊的危險。
如今的情況,程普不願太過冒險。
臨川城內。
城樓上略顯狼藉。
一眾俘虜已經被收押妥當。
黃忠目光遠眺,在他身邊的魏延疑惑道:
“黃將軍,臨川在南昌之南,咱們大費周章來此,真能碰上江東援軍?”
黃忠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
“哈哈,文長你不必著急,此乃軍師的安排,你我隻要遵命即可。”
聽得此言,魏延猶豫著不再說話。
相較於南昌城內,孫賁領軍死守,黃忠帶人奪取臨川卻沒費多大力氣。看到荊州大軍兵臨城下,縣令毫不猶豫選擇投降。
而此間消息,如今並未傳出。
哪怕江東也不知情況。
如今在南昌城外,除了黃忠留下的部分兵馬,剩下的營寨皆是空營。
但孫賁戰戰兢兢,守軍如履薄冰。
他們又豈敢出來試探?
雙方便是在南昌城糾纏,無人能夠料到,黃忠主力皆已駐紮在此。
而餘水沿岸的伏兵。
也是甘寧營造的假象,他統領水軍在鄱陽湖內,同時策應黃忠攻城拔寨。
如果程普沒有選擇改道。
甘寧水軍,也能沿餘水進行襲擊。
屬於是做了兩手準備。
但毫無
疑問,臨川所在才是關鍵。黃忠率領主力在此,便可殺江東軍一個措手不及,到時候結局便是顯而易見了。
留守臨川城內。
魏延心情有些躁動。
主要是如此安排,根本沒有他出場的機會。
便在這一日。
有斥候匆忙歸來。
在臨川縣府衙中,黃忠朗聲問道:
“爾等探查到什麽消息?”
斥候連忙拱手說道:
“啟稟將軍,我等發現江東兵馬蹤跡,正朝著臨川縣方向而來。”
聽到這話,黃忠頓時麵露喜色。
方才還有些鬱悶的魏延眼前一亮,又覺得有些匪夷所思。軍師真是料事如神,竟然連此事都能算到,實在恐怖如斯。
黃忠撫須笑道:
“看來軍師所料不差,敵軍果然是朝著臨川縣來了,文長可還有異議?”
魏延果斷搖了搖頭。
他雖然有些急功近利,卻不是頭鐵,如今的消息,已經驗證了先前的計劃。
隨口問了一句,黃忠也是不再含糊。
他的目光在諸將身上掃過。
最終又落在魏延身上,說道:
“魏延,本將看你頗有立功之意,那此戰先鋒便交給你。到時候部眾,繞行臨川側翼,等待本將消息,發起突襲。
而本將則是率領主力,留守臨川城內,若是江東兵馬襲來,便將出城而戰。”
想不到黃忠竟將這機會給了他。
魏延麵露喜色,又恭敬無比道:
“末將遵命!”
黃忠緩緩點頭,並未多說,他之所以如今關注魏延,自然是因為劉琦的緣故。劉琦知道魏延能力不俗,是以讓其多加曆練。
先前劉琦本打算讓魏延領兵,征族。結果卻被劉巴詔安了。使得魏延鎮守零陵,沒有太多機會參與荊北之戰。
現在攻打江東,自然可以讓他表現一下。
到時候才方便提拔。
雖然以劉琦的威望,破格提拔也不是不行,但魏延的性格頗為桀驁,跟著黃忠征戰一番,也不是什麽壞事。
畢竟魏延的年紀,相較於黃忠、甘寧,那是妥妥的年青一代了。
諸將調度安排,隻等江東兵馬抵達。
此刻在城樓上的士卒。
黃忠都令人換上江東軍的服飾,等程普等人到了此地,也看不出問題。
等荊州大軍殺來,再想撤走可就遲了。
繞開餘水之後。
程普、韓當依舊領兵往臨川方向。
繞開如此距離,加上沿途斥候探查,並未發現什麽問題,二將都是鬆了口氣。
等到了臨川,稍作休整便可馳援南昌。
韓當笑著說道:
“德謀,前麵便是臨川縣了,恐怕荊州之人,也想不到咱們會繞行至此吧!”
程普緩緩點頭,又說道:
“不管怎麽樣,咱們不能掉以輕心,再派人往北探查沿途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