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變故突生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壽春城破的消息,很快傳到許昌城內。
如今是荀彧留守於此。
看著麵前潰兵,荀彧皺眉說道:
“到底發生什麽了,為何壽春會突然攻破,若是正常防守,應當等得及援軍吧?”
潰兵戰戰兢兢道:
“啟稟令君,是敵軍假冒商賈,挾持沿岸哨所士卒詐開城門。敵軍襲擊突然,根本來不及防守,壽春城便被破了。”
荀彧麵色一沉,接著說道:
“襲擊的是荊州軍還是江東軍?”
潰兵遲疑著答道:
“啟稟令君,看著像是江東軍。”
事情的始末,大概已經捋清了,並且如士卒所言,敵軍在攻下壽春之後,依舊沒有停歇的意思,而是乘舟沿岸攻打城池。
自己既然留守許昌,自然不能看著敵軍妄為。
如今敵軍突襲守軍,可能的選項無非是荊州軍和江東軍。如果此刻是江東出兵,那麽其用意便不言而喻了。
先前孫權派人送上降書,不過是為了迷惑丞相,以便今日奇襲罷了。
早先江夏水軍大敗江東水軍,消息應當是不假。但他們背後,可能已經達成什麽協議,是以如今丞相南下,江東便是攻擊壽春。
片刻之後,荀彧便有了決定。
這件事情必須馬上派人通知丞相,同時調動兵馬,攔住侵擾的敵軍。
而鎮守許昌城外據點的兵馬,張遼已經接到曹操命令馳援荊北。現在可以調動的,也隻有於禁這一路兵馬了。
考慮已定,荀彧馬上寫好兩封急報,一封送往荊北曹操處,另一封則是給於禁的。
望著城外昏黑夜色,荀彧喃喃自語道:
“恐怕丞相此次南征,沒有想象中順利啊!”
許昌城外。
於禁屯兵於此。
畢竟許昌作為如今漢都,也是曹操的老家,萬一被人偷了,那就好笑了。
當於禁收到荀彧差人送來的急報。
他頓時麵露訝異之色。
因為於禁很清楚,若非發生大事,荀彧不會突然傳信,他不敢怠慢。
身為曹操手下大將,除了水淹七軍投降後,其實於禁沒有什麽汙點。
看完急報後,於禁終於明白發生了什麽。
如今丞相南征荊州,江東竟然突襲壽春、汝南等地,事發突然,現在荀彧能夠調動的,似乎也隻有自己這路兵馬了。
看著使者,於禁朗聲說道:
“你迴去稟報荀令君,此事本將已經知道了,明早便起兵支援壽春。”
另一邊。
從奪取壽春之後。
呂蒙便是一路挺進,在整個淮南之地,曹操其實沒有布置太多兵馬。
主要是壽春這座堅城,曹操也沒想到呂蒙玩得這麽陰。甚至沒有發生大戰,就被人攻占了,後續城池更不用說。
若是壽春不破,呂蒙也不敢肆無忌憚前進。
在一座城池下。
呂蒙指揮兵馬攻打。
忽然有士卒前來稟報:
“將軍,側翼發現大股曹軍蹤影。”
呂蒙聞言有些意外,沉聲道:
“這是曹軍援兵到了?”
眼下的情況,呂蒙當然不會傻到和曹軍硬碰硬。他此行的目的,隻是過來騷擾一波,既然曹軍主力來了,他便該走了。
“傳令下去,全軍撤退。”
沒有耽擱,呂蒙直接下達命令。
士卒拱手稱是。
江東兵馬得令,很快行動起來。
他們不敢深入腹地。
便是沿著水道攻打,也方便到時候跑路,隻要進入水道,便是他們的主場了。
在遠處。
有大軍襲來,正是於禁領兵。
他的目光,落在後撤的敵軍身上,接著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
“追上去,想跑,哪有這麽容易。”
曹軍在後方追趕,呂蒙並不擔心,前方便是水道了,等上船他們就能退走。
然而,情況沒有呂蒙想的那麽簡單。
正當他帶人奔逃時,忽然發現河道之上,出現許多大船,這些不是自家船隻。
看見其上旗幟,呂蒙陡然色變。
“是荊州水軍,他們怎麽會在這裏?”
幾乎一瞬間,呂蒙背後冒出冷汗,那些大船越來越近,已經堵住了他的去路。
顯然,呂蒙準備好的退路已經沒了。
在大船之上。
一將為首立於船頭,正是甘寧,此間河道更淺,所以他沒有驅使寶船進來。
而以江夏水軍的實力,就算沒有寶船加持,水軍戰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現在江東水軍,已經被打殘了,大船都沒幾隻。
“看來是曹軍追上來了。”
甘寧有些好笑,看著岸上茫然無措的江東兵馬,頗有幾分玩味的意思。
這種坐山觀虎鬥的感覺還挺爽。
在甘寧身邊,蘇飛哭笑不得的問道:qδ.o
“那現在我們該怎麽辦?”
甘寧淡定答道:
“先看看情況再說,倒也不必著急,就讓他們狗咬狗吧。反正我們已經堵住河道,江東的人跑不了,他們也隻能迴頭一戰了。”
還真別說,這情況確實有意思。
蘇飛在黃祖手下,鎮守江夏多年,自然與江東發生多次大戰,仇怨不在少數。
現在終於是翻身做地主了。
同時,甘寧鎮定說道:
“這江東兵馬以及曹軍,都是咱們的囊中之物。”
這情況發生太過突然,令人始料未及。
在呂蒙身旁,有副將遲疑道:
“將軍,河道被攔住了。”
瞥了這副將一眼,呂蒙沒好氣的說道:
“廢話,你當本將看不見嗎?”
副將猶猶豫豫,最終說道:
“那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呂蒙看了眼河道,又看了眼後方,他們現在過去,連登船的時間都不夠。
更何況船隻差別太大。
真要幹起來,他們也沒有半點優勢。
此刻再想著撤離,倒不如先設法將曹軍擊敗,到時候還能沿岸而走。
隻見呂蒙沉聲喝道:
“傳令下去,迴頭迎敵,擊敗曹軍尚有一條生路,否則誰也走不了。”
諸將慌張,但還是遵命而動。
於禁率軍追擊而來。
眼看敵軍就要到水邊了,卻突然停下腳步,似乎準備在此迎敵。
這一場景,讓於禁有些意外。
同時他還發現。
在河道之中,竟有出現許多大船。
難道這就是敵軍的倚仗?
於禁內心更加警惕,他明顯感覺到此刻情況有些異常,究竟是出什麽問題了?
如今是荀彧留守於此。
看著麵前潰兵,荀彧皺眉說道:
“到底發生什麽了,為何壽春會突然攻破,若是正常防守,應當等得及援軍吧?”
潰兵戰戰兢兢道:
“啟稟令君,是敵軍假冒商賈,挾持沿岸哨所士卒詐開城門。敵軍襲擊突然,根本來不及防守,壽春城便被破了。”
荀彧麵色一沉,接著說道:
“襲擊的是荊州軍還是江東軍?”
潰兵遲疑著答道:
“啟稟令君,看著像是江東軍。”
事情的始末,大概已經捋清了,並且如士卒所言,敵軍在攻下壽春之後,依舊沒有停歇的意思,而是乘舟沿岸攻打城池。
自己既然留守許昌,自然不能看著敵軍妄為。
如今敵軍突襲守軍,可能的選項無非是荊州軍和江東軍。如果此刻是江東出兵,那麽其用意便不言而喻了。
先前孫權派人送上降書,不過是為了迷惑丞相,以便今日奇襲罷了。
早先江夏水軍大敗江東水軍,消息應當是不假。但他們背後,可能已經達成什麽協議,是以如今丞相南下,江東便是攻擊壽春。
片刻之後,荀彧便有了決定。
這件事情必須馬上派人通知丞相,同時調動兵馬,攔住侵擾的敵軍。
而鎮守許昌城外據點的兵馬,張遼已經接到曹操命令馳援荊北。現在可以調動的,也隻有於禁這一路兵馬了。
考慮已定,荀彧馬上寫好兩封急報,一封送往荊北曹操處,另一封則是給於禁的。
望著城外昏黑夜色,荀彧喃喃自語道:
“恐怕丞相此次南征,沒有想象中順利啊!”
許昌城外。
於禁屯兵於此。
畢竟許昌作為如今漢都,也是曹操的老家,萬一被人偷了,那就好笑了。
當於禁收到荀彧差人送來的急報。
他頓時麵露訝異之色。
因為於禁很清楚,若非發生大事,荀彧不會突然傳信,他不敢怠慢。
身為曹操手下大將,除了水淹七軍投降後,其實於禁沒有什麽汙點。
看完急報後,於禁終於明白發生了什麽。
如今丞相南征荊州,江東竟然突襲壽春、汝南等地,事發突然,現在荀彧能夠調動的,似乎也隻有自己這路兵馬了。
看著使者,於禁朗聲說道:
“你迴去稟報荀令君,此事本將已經知道了,明早便起兵支援壽春。”
另一邊。
從奪取壽春之後。
呂蒙便是一路挺進,在整個淮南之地,曹操其實沒有布置太多兵馬。
主要是壽春這座堅城,曹操也沒想到呂蒙玩得這麽陰。甚至沒有發生大戰,就被人攻占了,後續城池更不用說。
若是壽春不破,呂蒙也不敢肆無忌憚前進。
在一座城池下。
呂蒙指揮兵馬攻打。
忽然有士卒前來稟報:
“將軍,側翼發現大股曹軍蹤影。”
呂蒙聞言有些意外,沉聲道:
“這是曹軍援兵到了?”
眼下的情況,呂蒙當然不會傻到和曹軍硬碰硬。他此行的目的,隻是過來騷擾一波,既然曹軍主力來了,他便該走了。
“傳令下去,全軍撤退。”
沒有耽擱,呂蒙直接下達命令。
士卒拱手稱是。
江東兵馬得令,很快行動起來。
他們不敢深入腹地。
便是沿著水道攻打,也方便到時候跑路,隻要進入水道,便是他們的主場了。
在遠處。
有大軍襲來,正是於禁領兵。
他的目光,落在後撤的敵軍身上,接著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
“追上去,想跑,哪有這麽容易。”
曹軍在後方追趕,呂蒙並不擔心,前方便是水道了,等上船他們就能退走。
然而,情況沒有呂蒙想的那麽簡單。
正當他帶人奔逃時,忽然發現河道之上,出現許多大船,這些不是自家船隻。
看見其上旗幟,呂蒙陡然色變。
“是荊州水軍,他們怎麽會在這裏?”
幾乎一瞬間,呂蒙背後冒出冷汗,那些大船越來越近,已經堵住了他的去路。
顯然,呂蒙準備好的退路已經沒了。
在大船之上。
一將為首立於船頭,正是甘寧,此間河道更淺,所以他沒有驅使寶船進來。
而以江夏水軍的實力,就算沒有寶船加持,水軍戰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畢竟現在江東水軍,已經被打殘了,大船都沒幾隻。
“看來是曹軍追上來了。”
甘寧有些好笑,看著岸上茫然無措的江東兵馬,頗有幾分玩味的意思。
這種坐山觀虎鬥的感覺還挺爽。
在甘寧身邊,蘇飛哭笑不得的問道:qδ.o
“那現在我們該怎麽辦?”
甘寧淡定答道:
“先看看情況再說,倒也不必著急,就讓他們狗咬狗吧。反正我們已經堵住河道,江東的人跑不了,他們也隻能迴頭一戰了。”
還真別說,這情況確實有意思。
蘇飛在黃祖手下,鎮守江夏多年,自然與江東發生多次大戰,仇怨不在少數。
現在終於是翻身做地主了。
同時,甘寧鎮定說道:
“這江東兵馬以及曹軍,都是咱們的囊中之物。”
這情況發生太過突然,令人始料未及。
在呂蒙身旁,有副將遲疑道:
“將軍,河道被攔住了。”
瞥了這副將一眼,呂蒙沒好氣的說道:
“廢話,你當本將看不見嗎?”
副將猶猶豫豫,最終說道:
“那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呂蒙看了眼河道,又看了眼後方,他們現在過去,連登船的時間都不夠。
更何況船隻差別太大。
真要幹起來,他們也沒有半點優勢。
此刻再想著撤離,倒不如先設法將曹軍擊敗,到時候還能沿岸而走。
隻見呂蒙沉聲喝道:
“傳令下去,迴頭迎敵,擊敗曹軍尚有一條生路,否則誰也走不了。”
諸將慌張,但還是遵命而動。
於禁率軍追擊而來。
眼看敵軍就要到水邊了,卻突然停下腳步,似乎準備在此迎敵。
這一場景,讓於禁有些意外。
同時他還發現。
在河道之中,竟有出現許多大船。
難道這就是敵軍的倚仗?
於禁內心更加警惕,他明顯感覺到此刻情況有些異常,究竟是出什麽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