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曹軍南下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今曹操要率軍南下,荀彧依舊為留守。
哪怕北方已定,老家依舊重要。更別說調度糧草之事,關乎大軍存亡。
也隻有荀彧可以擔此重任。
在群臣之中,荀彧出列拱手道:
“主公放心,荀彧定不負所托。”
曹操聞言笑道:
“有文若留守,某自然無憂也。”
安排妥當。
在點將台上。
十萬大軍蓄勢待發。
諸將亦是躍躍欲試,他們堅信此戰必勝。
自家主公必定一戰平定南方。
曹操目光如炬看向前方:
“今日,便是大軍出征之日,某便不多說廢話了,必勝!”
無數士卒齊聲呐喊:
“必勝!必勝!”
曹操大手一揮,喝道:
“全軍聽令,出征!”
為了這一戰,曹操調動了十萬大軍,乃是其麾下精銳,戰力非凡。
雖說荊州亦有十萬大軍。
但曹操相信,軍備鬆弛的荊州軍,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而後,大軍氣勢如虹。
自許昌直奔南陽,雖然如今南陽郡,有部分已在曹操手中,卻也有部分在荊州。
例如新野,便在南陽郡內。
如此大軍之勢。
消息亦是迅速傳入荊州。
此刻襄陽城內。
劉琦看著麵前急報,神色頗為認真,他看向前方的諸葛亮、龐統二人,說道:
“二位軍師,曹軍已經出兵了!”
諸葛亮亦是不敢怠慢,說道:
“曹軍十萬來勢洶洶,現如今當派人傳信新野和黃將軍,讓他們做好防備。
魏軍若來強攻,隻要小心防守,不必慌張,後續自有援軍調度。”
劉琦緩緩點頭,看向龐統說道:
“此事士元你怎麽看?”
龐統略一沉吟,拱手道:
“現如今情況未明,卑職也不敢妄加猜測,但以曹軍如今的情況,卑職覺得,他們可能會集中主力,先破二地之一。”
聽到龐統之言,劉琦與諸葛亮相視一眼,答案在二人心中浮現。
“以士元之言,曹軍豈不是要強攻新野?”
龐統微微點頭道:
“新野乃荊北重鎮,隻要新野不破,曹軍便不得入襄陽。雖說黃將軍駐紮之地,亦是關鍵位置,可與新野呈掎角之勢。
但若曹軍攻破新野,黃將軍營寨也將難以支撐,是以主公應當防範新野。”
劉琦恍然,沉聲道:
“我明白了,若到必要之時,本公子自會調集精銳,以協助新野防守。”
正此刻,劉琦有靈感湧現。
他好奇的問道:
“士元,你似乎對荊州地形了如指掌?”
沒等龐統迴答,諸葛亮已經笑道:
“主公有所不知,當年尚在求學之時,士元就曾研究過荊州地理誌,對荊州各地情況頗為熟悉,恐怕無人能比。”
劉琦意外,隨後說道:
“原來如此,本公子先前竟然不知,既然士元你對荊州地理如此了解,本公子有個想法,便是在土坑之中,擬荊州地理,可知天下形勢。”
龐統呆了呆,馬上反應過來,驚喜道:
“主公此言絕妙,如此一來,分析戰場局勢就簡單多了,可省去不少力氣。”
雖然龐統對荊州情況很熟悉,卻不是所有人都有他的本事。以此法模擬地形,便是其他人在此,也能一目了然了。
劉琦笑道:
“此物名為沙盤,便拜托士元了。”
令人取來沙土之物,龐統便是各作調整,很快荊北地形皆浮現沙盤之上。
龐統指著新野與黃忠駐地,說道:
“黃將軍據險地而守,同時距離襄陽更遠,是以曹軍多半會先攻新野。”
新野城中。
這段時間,劉備可沒有閑著。
一直在準備守城器械。
無論是落石、滾木,這些都是消耗品,想要有得用,那就得去山上搞。
北方情況如何,新野的感知其實比襄陽更加敏銳。如今新野就是劉備老家,沒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他當然不會跑路。
當曹軍南下的消息傳來,劉備毫不猶豫召集手下文武,商議應敵之事。
這一戰可不是玩鬧。
畢竟劉備與曹操有舊怨,哪怕此刻並不確定,但劉備也可以猜到。
哪怕旁邊還有個黃忠,也肯定是自己挨打更慘,這是毋庸置疑的。
看著眾人,劉備鄭重其事的說道:
“方才已經傳來消息,曹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已經直奔南陽而來。”
張飛倒是一點不慫,放開嗓子喊道:
“大哥不必擔心,待那曹軍前來,看我張飛殺得他屁滾尿流。”
對於張飛之言,劉備選擇性無視。
要是曹操有這麽容易對付就好了,當初袁紹何等強勢,不也成了塚中枯骨?
他可不敢輕視了曹操。
當劉備目光靠近徐庶,徐庶終於說道:
“啟稟主公,如今新野已做好防守準備,若是曹軍兵分兩路則無憂,若是曹操全力攻打新野,此戰恐怕有些麻煩。”
這也是劉備擔心的地方,他急切說道:
“那以軍師之間,應當如何是好?”
徐庶坦然道:
“新野兵力有限,若是固守城中,想要破局隻能看劉琦公子的決心了。”
眾人沉吟。
忽然間,有人快步跑來。
同時喊道:
“主公,是襄陽急報。”
劉備連忙打開查看,隨即鬆了口氣:
“劉琦賢侄並非軟弱之輩,他派人傳來消息,亦是猜測曹軍會主攻新野。已經說好,到時候會派遣精銳支援。”
這樣一來,徐庶心裏就有底了,朗聲道:
“曹軍大軍來襲,定以為我軍不敢出戰,在守城之前,可先令翼德、雲長,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從小道襲擊曹軍。
先挫曹軍銳氣,可令士卒無懼矣。”
聽著徐庶之計,劉備毫不猶豫的答應:
“皆依軍師所言。”..
自從得到徐庶之後,劉備已經心悅誠服,對於他的建議無不聽從。
感受到劉備的信任,徐庶也是暗下決心。
等到荊州事了。
定要設法為劉備謀取安身之所,如今一個新野,實在是無法實現劉備誌向。
包括徐庶自己,他亦是不甘於此。
大丈夫在世自要成就一番事業!
眾人說定,一邊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同時調兵準備,關羽、張飛皆出新野。
至於趙雲,則是緊跟劉備左右。
數日後。
曹軍蹤影已近新野。
哪怕北方已定,老家依舊重要。更別說調度糧草之事,關乎大軍存亡。
也隻有荀彧可以擔此重任。
在群臣之中,荀彧出列拱手道:
“主公放心,荀彧定不負所托。”
曹操聞言笑道:
“有文若留守,某自然無憂也。”
安排妥當。
在點將台上。
十萬大軍蓄勢待發。
諸將亦是躍躍欲試,他們堅信此戰必勝。
自家主公必定一戰平定南方。
曹操目光如炬看向前方:
“今日,便是大軍出征之日,某便不多說廢話了,必勝!”
無數士卒齊聲呐喊:
“必勝!必勝!”
曹操大手一揮,喝道:
“全軍聽令,出征!”
為了這一戰,曹操調動了十萬大軍,乃是其麾下精銳,戰力非凡。
雖說荊州亦有十萬大軍。
但曹操相信,軍備鬆弛的荊州軍,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而後,大軍氣勢如虹。
自許昌直奔南陽,雖然如今南陽郡,有部分已在曹操手中,卻也有部分在荊州。
例如新野,便在南陽郡內。
如此大軍之勢。
消息亦是迅速傳入荊州。
此刻襄陽城內。
劉琦看著麵前急報,神色頗為認真,他看向前方的諸葛亮、龐統二人,說道:
“二位軍師,曹軍已經出兵了!”
諸葛亮亦是不敢怠慢,說道:
“曹軍十萬來勢洶洶,現如今當派人傳信新野和黃將軍,讓他們做好防備。
魏軍若來強攻,隻要小心防守,不必慌張,後續自有援軍調度。”
劉琦緩緩點頭,看向龐統說道:
“此事士元你怎麽看?”
龐統略一沉吟,拱手道:
“現如今情況未明,卑職也不敢妄加猜測,但以曹軍如今的情況,卑職覺得,他們可能會集中主力,先破二地之一。”
聽到龐統之言,劉琦與諸葛亮相視一眼,答案在二人心中浮現。
“以士元之言,曹軍豈不是要強攻新野?”
龐統微微點頭道:
“新野乃荊北重鎮,隻要新野不破,曹軍便不得入襄陽。雖說黃將軍駐紮之地,亦是關鍵位置,可與新野呈掎角之勢。
但若曹軍攻破新野,黃將軍營寨也將難以支撐,是以主公應當防範新野。”
劉琦恍然,沉聲道:
“我明白了,若到必要之時,本公子自會調集精銳,以協助新野防守。”
正此刻,劉琦有靈感湧現。
他好奇的問道:
“士元,你似乎對荊州地形了如指掌?”
沒等龐統迴答,諸葛亮已經笑道:
“主公有所不知,當年尚在求學之時,士元就曾研究過荊州地理誌,對荊州各地情況頗為熟悉,恐怕無人能比。”
劉琦意外,隨後說道:
“原來如此,本公子先前竟然不知,既然士元你對荊州地理如此了解,本公子有個想法,便是在土坑之中,擬荊州地理,可知天下形勢。”
龐統呆了呆,馬上反應過來,驚喜道:
“主公此言絕妙,如此一來,分析戰場局勢就簡單多了,可省去不少力氣。”
雖然龐統對荊州情況很熟悉,卻不是所有人都有他的本事。以此法模擬地形,便是其他人在此,也能一目了然了。
劉琦笑道:
“此物名為沙盤,便拜托士元了。”
令人取來沙土之物,龐統便是各作調整,很快荊北地形皆浮現沙盤之上。
龐統指著新野與黃忠駐地,說道:
“黃將軍據險地而守,同時距離襄陽更遠,是以曹軍多半會先攻新野。”
新野城中。
這段時間,劉備可沒有閑著。
一直在準備守城器械。
無論是落石、滾木,這些都是消耗品,想要有得用,那就得去山上搞。
北方情況如何,新野的感知其實比襄陽更加敏銳。如今新野就是劉備老家,沒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他當然不會跑路。
當曹軍南下的消息傳來,劉備毫不猶豫召集手下文武,商議應敵之事。
這一戰可不是玩鬧。
畢竟劉備與曹操有舊怨,哪怕此刻並不確定,但劉備也可以猜到。
哪怕旁邊還有個黃忠,也肯定是自己挨打更慘,這是毋庸置疑的。
看著眾人,劉備鄭重其事的說道:
“方才已經傳來消息,曹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已經直奔南陽而來。”
張飛倒是一點不慫,放開嗓子喊道:
“大哥不必擔心,待那曹軍前來,看我張飛殺得他屁滾尿流。”
對於張飛之言,劉備選擇性無視。
要是曹操有這麽容易對付就好了,當初袁紹何等強勢,不也成了塚中枯骨?
他可不敢輕視了曹操。
當劉備目光靠近徐庶,徐庶終於說道:
“啟稟主公,如今新野已做好防守準備,若是曹軍兵分兩路則無憂,若是曹操全力攻打新野,此戰恐怕有些麻煩。”
這也是劉備擔心的地方,他急切說道:
“那以軍師之間,應當如何是好?”
徐庶坦然道:
“新野兵力有限,若是固守城中,想要破局隻能看劉琦公子的決心了。”
眾人沉吟。
忽然間,有人快步跑來。
同時喊道:
“主公,是襄陽急報。”
劉備連忙打開查看,隨即鬆了口氣:
“劉琦賢侄並非軟弱之輩,他派人傳來消息,亦是猜測曹軍會主攻新野。已經說好,到時候會派遣精銳支援。”
這樣一來,徐庶心裏就有底了,朗聲道:
“曹軍大軍來襲,定以為我軍不敢出戰,在守城之前,可先令翼德、雲長,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從小道襲擊曹軍。
先挫曹軍銳氣,可令士卒無懼矣。”
聽著徐庶之計,劉備毫不猶豫的答應:
“皆依軍師所言。”..
自從得到徐庶之後,劉備已經心悅誠服,對於他的建議無不聽從。
感受到劉備的信任,徐庶也是暗下決心。
等到荊州事了。
定要設法為劉備謀取安身之所,如今一個新野,實在是無法實現劉備誌向。
包括徐庶自己,他亦是不甘於此。
大丈夫在世自要成就一番事業!
眾人說定,一邊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同時調兵準備,關羽、張飛皆出新野。
至於趙雲,則是緊跟劉備左右。
數日後。
曹軍蹤影已近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