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曲轅犁的效果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著諸葛亮所言,劉琦也是鄭重起來。
現在的江東,隻是小問題而已,隨著江東水軍的覆滅,起碼數年之內都不可能對荊州造成影響,根本不必太過在意。
但曹操就不一樣了。
隨著曹操基本一統北方,實力已經到了堪稱恐怖的程度。尤其是北方連年戰事,使得曹軍戰力強悍,非同小可。
若是曹操大軍南下的時間,大幅度提前的話,那留給他們的時間就不多了。
畢竟與曹操進行的,基本上是陸戰。
寶船再厲害,也難以發揮作用。而且如果到一些狹窄河道,寶船龐大的體型,恐怕就無法行動了,這是個大問題。
不是河道都像長江一般廣闊。
但是很快,劉琦便是安心下來。
無論曹操什麽時候南下,他此刻也不知道答案。但他該做的安排,已經做好了,大不了就與之一戰,劉琦表示完全不慫。
看著諸葛亮,劉琦說道:
“軍師有什麽想法嗎?”
諸葛亮卻笑道:
“啟稟主公,亮倒覺得不必擔心,雖然曹軍戰力強悍,卻未必能夠橫掃荊州。而如今主公在荊北有黃漢升與劉備。
再不濟,以如今荊州水軍的戰力,將曹軍攔在襄陽之外絕無問題。
若是拖延下去,荊州有後勤優勢。”
劉琦恍然說道:
“果然還是軍師厲害,考慮得如此周到。”
如此一來,劉琦勉強心安,當了荊州世子,雖然大權在握,但考慮的事也多了。
當然,主力還是諸葛亮。
君不見亮子從早忙到晚,要不是現在還年輕精力充沛,怕是已經頂不住了。
正是考慮到這個問題,劉琦已經差人去辦了。
華佗在北方就算了,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荊州應該有一個名醫,便是號稱醫聖的張仲景,完全可以找來看看嘛!
但是否能找到,此事劉琦也不確定。
這個時代,如此名醫都是到處遊曆,居無定所,誰知道在哪呢?
反正劉琦不著急。
……
且說諸葛亮離去。
迴到自家居所,準備找黃月英。
數日之前,他將劉琦畫的圖紙交給黃月英,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收獲。
當諸葛亮進入府中。
尚未見到黃月英,倒是先看見另一人。
竟是他的嶽父黃承彥。
當黃承彥抬起頭來,二人目光對視。
彼此都有些尷尬。
其實把蔡瑁等人搞了,諸葛亮自身並不在意。但黃承彥與蔡瑁是親戚,此事終究有些尷尬,他也不知如何言說。
是以這段時間,諸葛亮並未與之見麵。
可誰想竟在此間遇上了。
“嶽父大人。”
諸葛亮猶豫了下,還是開口喊道。
黃承彥也是有點尷尬的樣子,但人來都來了,自然不能當不知道。
便是頷首點頭道:
“咳咳,孔陰近日可還好?”
諸葛亮答道:
“小婿一切都好,不知嶽父大人,今日怎麽有時間來府上?”
黃承彥笑道:
“老夫來了襄陽,便到此看看。”
看了眼黃承彥,諸葛亮遲疑道:
“嶽父大人,先前蔡家之事……”
然而黃承彥直接擺手道:
“此事不必再提了,蔡德珪乃咎由自取,劉荊州並未對蔡家斬盡殺絕,已經是留了情麵,孔陰你為劉琦公子謀劃,自當盡力而為。”
此言讓諸葛亮有些意外。
但他也陰白黃承彥意思,顯然也不想多談此事,正合諸葛亮的想法。
這時候。
黃月英出來了,看見諸葛亮歸來,說道:
“夫君你迴來了啊,先前你給妾身的圖紙,妾身已將那耕犁做出來了。”
“已經做出來了?”
諸葛亮麵露詫異之色,雖然他歸來是想問這個,但這效率依舊令人意外。
倒是黃承彥,不知二人說的是什麽:
“阿英,你們方才說的耕犁為何物?”
諸葛亮先開口解釋道:
“嶽父大人,這耕犁乃我主公繪製而成,亮覺得夫人擅長機關之術,便是讓她嚐試製造,想不到夫人這般厲害,真做出來了。”
說起這個,黃承彥來了興趣:
“原來如此,可方便讓老夫看看?”
黃月英的機關術,屬於是家學傳承,黃承彥也曾研究過這些東西。
諸葛亮拱手道:
“自無不可。”
三人都是到了後院。
在中間位置,正擺放著一架耕犁。
這耕犁與尋常耕犁大有不同。
黃承彥興趣更濃,他快步走上前去:
“這耕犁有些意思啊,看著像是單牛犁,但做得如此輕巧,不知效果如何?”
黃月英柔聲說道:
“父親,這耕犁隻是剛造出來,女兒在原本圖紙上做了些改進,但想知道具體效果,還得找地方嚐試一下才知道。”
黃承彥欣然點頭道:
“這倒是簡單,我黃家在襄陽城外,不就有一塊地嗎,如今時間尚早,正好去看看。”
說定之後,三人同行而去。
直接乘坐馬車來到城外,這裏有一處莊園,正是黃家的產業。
黃承彥能和蔡家結親,自然是有背景的。
到了莊園中。
黃承彥第一時間找來莊戶。
令人牽著耕牛,用這全新的耕犁嚐試耕作。莊戶雖然有些不解,但是主家的安排,也是沒有多想就按照吩咐行事。
和如今的二牛犁相比,曲轅犁要輕便得多。
固定好了耕犁。
在一塊空地中,莊戶開始了他的嚐試,剛開始還有些生疏,行進速度極慢。
但作為一個耕種老手,沒到一個來迴,莊戶便適應了曲轅犁的感覺。在三人的注視下,速度緩緩加快,田地飛速翻起。
諸葛亮瞪著眼睛,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竟然這麽快的嗎?”
要知道,諸葛亮是真的種過地,雖然大部分時候都在劃水,可他也親身體驗過耕種的感覺,此刻略一比較,真是讓人意外。
片刻之後。
那莊戶終於停了下來。
眼中閃過奕奕神采,走到黃承彥三人前:
“老爺,這耕犁也太好用了吧!”
黃承彥迫不及待問道:
“方才用這耕犁,你有什麽感覺?”
莊戶想了會,方才開口道:
“和之前的耕犁比起來,一頭牛可比兩頭牛用起來省勁多了。”
不說其他優勢,單單省了一頭牛。
已經是莫大的提升了。
要知道如今牛的地位,甚至比一個普通農夫更重要,絕對的精壯勞動力。
畢竟人拉犁可沒牛拉犁那麽輕鬆!
現在的江東,隻是小問題而已,隨著江東水軍的覆滅,起碼數年之內都不可能對荊州造成影響,根本不必太過在意。
但曹操就不一樣了。
隨著曹操基本一統北方,實力已經到了堪稱恐怖的程度。尤其是北方連年戰事,使得曹軍戰力強悍,非同小可。
若是曹操大軍南下的時間,大幅度提前的話,那留給他們的時間就不多了。
畢竟與曹操進行的,基本上是陸戰。
寶船再厲害,也難以發揮作用。而且如果到一些狹窄河道,寶船龐大的體型,恐怕就無法行動了,這是個大問題。
不是河道都像長江一般廣闊。
但是很快,劉琦便是安心下來。
無論曹操什麽時候南下,他此刻也不知道答案。但他該做的安排,已經做好了,大不了就與之一戰,劉琦表示完全不慫。
看著諸葛亮,劉琦說道:
“軍師有什麽想法嗎?”
諸葛亮卻笑道:
“啟稟主公,亮倒覺得不必擔心,雖然曹軍戰力強悍,卻未必能夠橫掃荊州。而如今主公在荊北有黃漢升與劉備。
再不濟,以如今荊州水軍的戰力,將曹軍攔在襄陽之外絕無問題。
若是拖延下去,荊州有後勤優勢。”
劉琦恍然說道:
“果然還是軍師厲害,考慮得如此周到。”
如此一來,劉琦勉強心安,當了荊州世子,雖然大權在握,但考慮的事也多了。
當然,主力還是諸葛亮。
君不見亮子從早忙到晚,要不是現在還年輕精力充沛,怕是已經頂不住了。
正是考慮到這個問題,劉琦已經差人去辦了。
華佗在北方就算了,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荊州應該有一個名醫,便是號稱醫聖的張仲景,完全可以找來看看嘛!
但是否能找到,此事劉琦也不確定。
這個時代,如此名醫都是到處遊曆,居無定所,誰知道在哪呢?
反正劉琦不著急。
……
且說諸葛亮離去。
迴到自家居所,準備找黃月英。
數日之前,他將劉琦畫的圖紙交給黃月英,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收獲。
當諸葛亮進入府中。
尚未見到黃月英,倒是先看見另一人。
竟是他的嶽父黃承彥。
當黃承彥抬起頭來,二人目光對視。
彼此都有些尷尬。
其實把蔡瑁等人搞了,諸葛亮自身並不在意。但黃承彥與蔡瑁是親戚,此事終究有些尷尬,他也不知如何言說。
是以這段時間,諸葛亮並未與之見麵。
可誰想竟在此間遇上了。
“嶽父大人。”
諸葛亮猶豫了下,還是開口喊道。
黃承彥也是有點尷尬的樣子,但人來都來了,自然不能當不知道。
便是頷首點頭道:
“咳咳,孔陰近日可還好?”
諸葛亮答道:
“小婿一切都好,不知嶽父大人,今日怎麽有時間來府上?”
黃承彥笑道:
“老夫來了襄陽,便到此看看。”
看了眼黃承彥,諸葛亮遲疑道:
“嶽父大人,先前蔡家之事……”
然而黃承彥直接擺手道:
“此事不必再提了,蔡德珪乃咎由自取,劉荊州並未對蔡家斬盡殺絕,已經是留了情麵,孔陰你為劉琦公子謀劃,自當盡力而為。”
此言讓諸葛亮有些意外。
但他也陰白黃承彥意思,顯然也不想多談此事,正合諸葛亮的想法。
這時候。
黃月英出來了,看見諸葛亮歸來,說道:
“夫君你迴來了啊,先前你給妾身的圖紙,妾身已將那耕犁做出來了。”
“已經做出來了?”
諸葛亮麵露詫異之色,雖然他歸來是想問這個,但這效率依舊令人意外。
倒是黃承彥,不知二人說的是什麽:
“阿英,你們方才說的耕犁為何物?”
諸葛亮先開口解釋道:
“嶽父大人,這耕犁乃我主公繪製而成,亮覺得夫人擅長機關之術,便是讓她嚐試製造,想不到夫人這般厲害,真做出來了。”
說起這個,黃承彥來了興趣:
“原來如此,可方便讓老夫看看?”
黃月英的機關術,屬於是家學傳承,黃承彥也曾研究過這些東西。
諸葛亮拱手道:
“自無不可。”
三人都是到了後院。
在中間位置,正擺放著一架耕犁。
這耕犁與尋常耕犁大有不同。
黃承彥興趣更濃,他快步走上前去:
“這耕犁有些意思啊,看著像是單牛犁,但做得如此輕巧,不知效果如何?”
黃月英柔聲說道:
“父親,這耕犁隻是剛造出來,女兒在原本圖紙上做了些改進,但想知道具體效果,還得找地方嚐試一下才知道。”
黃承彥欣然點頭道:
“這倒是簡單,我黃家在襄陽城外,不就有一塊地嗎,如今時間尚早,正好去看看。”
說定之後,三人同行而去。
直接乘坐馬車來到城外,這裏有一處莊園,正是黃家的產業。
黃承彥能和蔡家結親,自然是有背景的。
到了莊園中。
黃承彥第一時間找來莊戶。
令人牽著耕牛,用這全新的耕犁嚐試耕作。莊戶雖然有些不解,但是主家的安排,也是沒有多想就按照吩咐行事。
和如今的二牛犁相比,曲轅犁要輕便得多。
固定好了耕犁。
在一塊空地中,莊戶開始了他的嚐試,剛開始還有些生疏,行進速度極慢。
但作為一個耕種老手,沒到一個來迴,莊戶便適應了曲轅犁的感覺。在三人的注視下,速度緩緩加快,田地飛速翻起。
諸葛亮瞪著眼睛,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竟然這麽快的嗎?”
要知道,諸葛亮是真的種過地,雖然大部分時候都在劃水,可他也親身體驗過耕種的感覺,此刻略一比較,真是讓人意外。
片刻之後。
那莊戶終於停了下來。
眼中閃過奕奕神采,走到黃承彥三人前:
“老爺,這耕犁也太好用了吧!”
黃承彥迫不及待問道:
“方才用這耕犁,你有什麽感覺?”
莊戶想了會,方才開口道:
“和之前的耕犁比起來,一頭牛可比兩頭牛用起來省勁多了。”
不說其他優勢,單單省了一頭牛。
已經是莫大的提升了。
要知道如今牛的地位,甚至比一個普通農夫更重要,絕對的精壯勞動力。
畢竟人拉犁可沒牛拉犁那麽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