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黃祖的未來願景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的周瑜,同樣很年輕。
不過三十多歲。
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的時候。
他與孫策是過命的交情,等到孫策去世,周瑜便殫精竭慮輔佐孫權。
江東能穩定下來,少不了周瑜的功勞。
聽得孫權詢問,周瑜朗聲道:
“蔡瑁、蒯良等人,皆是劉表心腹,而如今卻發生大變,蔡瑁等人盡皆身死,瑜以為黃祖定也心生顧忌,困惑於此。
若是江東此刻出兵,直接奇襲江夏,或能一舉功成,將黃祖此賊拿下。”
如今的孫權雖然年輕,卻是個有魄力的君主。
他看著言之鑿鑿的周瑜,驀然有了決定:
“公瑾所言極是,如今正是我江東良機,黃祖殺父之仇,孤莫不敢忘,隻是接連進取江夏,依舊難有收獲。
若能攻破江夏,擒得黃祖,定要以其頭顱,祭祀先父在天之靈!”
周瑜頗為欣賞的看著孫權。
雖然相較於孫策,孫權沒有馬上打天下的本事。但在某些方麵,孫權無疑要勝過孫策,隻是各自側重的方向不同。
緊接著,孫權沉聲問道:
“孤意已決,當要整頓兵馬,以圖奪取江夏,諸卿可有何異議?”
這件事上,孫權占據大義,再加上周瑜的建議,當然沒什麽好勸說的了。
眾人皆是拱手附和道:
“屬下以為此事可行!”
看著配合的眾人,孫權內心有些激動。
仿佛看見了自己攻破江夏的那天。
但整軍出戰,哪怕已經做好決定,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搞定的。
等到真正出戰,起碼也是一個月以後了。
但十多年都已經過去了,再多一個月幾個月,孫權亦是能夠接受。
……
劉琦自江夏迴襄陽。
還把黃祖一起帶迴去了。
站在劉琦身旁,黃祖心情不太好。
本來自己待在江夏,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卻被劉琦給安排了。
縱然到了襄陽,劉琦給他官職。
那也隻是虛名而已。
但他也無可奈何,自己終究是荊州之臣,如今劉琦為荊州世子,這些安排並無不妥之處,隻是黃祖自己不甘罷了。
也就是黃祖不知日後之事。
要是黃祖知道,用不了多久江東便會再攻江夏,他即將身首異處的話,也不知是作何表情,但現在,他的命運無疑是改變了。
看著劉琦,黃祖沉默片刻,忍不住問道:
“世子,末將鬥膽問一句,襄陽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何蔡德珪等人會被殺?”
反正都到這份上了,黃祖沒有太多顧忌。
他對荊州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麽多年來,鎮守江夏防守江東。
戰績還是有不少的。
劉琦再怎麽樣,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將他殺了,到時候豈不是讓群臣寒心?
聽得黃祖之言,劉琦微笑道:
“這有什麽奇怪的,自然是蔡瑁等人得罪了本公子,本公子才將他們處置了。
不過黃老太守不必擔心,隻要安分守己做事,本公子絕不會妄動殺念。若是有朝一日,能夠光複漢室,也少不了為朝中大員。”
聽到前麵半句,黃祖打了個寒顫。
莫名有點心慌。
從他見到劉琦開始,就多少有點感覺,這位公子與傳言中大不一樣。
如今再接觸,反而是殺伐果斷了。
等到了後半句。
黃祖的唿吸略顯急促。
雖然太守也是兩千石,可與朝中重臣相比,地位卻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如今的天下大勢。
黃祖還是有些了解的。
北方曹操,以及基本上統一了,剩下的就是南方的揚州、荊州和益州了。
而處於中間的荊州,更是首當其衝。
如果曹操南下,恐怕第一時間攻打的就是荊州,這是不可避免的。
麵對如此強大的曹操,其實黃祖沒有信心。
如今的荊州,雖然兵馬不少,但是在驍勇善戰的曹軍麵前,根本不算什麽。
然而看見劉琦這般篤定。
黃祖又有些不自信了。
雖然機會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如果有朝一日,劉琦擊敗了曹操,當真興複漢室,會變成什麽模樣?
自己或許真有機會,成為朝臣。
黃祖猛的握拳道:
“希望世子不要忘記今日之言。”
這話反而是讓劉琦愣了下。
黃祖有點意思啊,他就隨便掰扯一下,人家好像真的給聽進去了。
果真是奔著朝中大員而去。
但這也不是什麽壞事,如果真有那麽一天,以黃祖的資曆搞個大官不成問題。
隻是誰又知道需要多久呢?
眼下的情況,劉琦有一定把握將曹操攔在荊州,起碼是襄陽之外。
但想要反攻中原,卻沒有那麽簡單。
不過此事來日方長,劉琦倒也不是太著急,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呢?
正如江東眾人,恐怕怎麽也想不到,劉琦給他們準備了什麽禮物吧。很多東西,唯有親眼目睹才能相信,否則聽著是那麽不可思議。
瞥了眼黃祖,劉琦微微點頭。
數日之後。
劉琦再度迴到襄陽。
雖然在船上,不需要走動。
卻依舊令人疲憊。
看見終於是到了陸地,劉琦終於是麵露喜色,也不知軍師有什麽事沒?
話不多說,劉琦直入襄陽城。
而黃祖則是先去拜見劉表了。
對此,劉琦並不擔心,雖然黃祖是劉表的親信。但他能夠上位,其實關鍵就是劉表支持,否則哪有這麽容易掌權?
殺蔡瑁容易,但掌管荊州卻很難。
當初劉表單騎入荊州,也是費了老大力氣才成功,而如今已是垂垂老矣。
當知道劉琦歸來的消息,諸葛亮連忙趕來。
看見劉琦,諸葛亮不由得問道:
“主公,江夏之事順利嗎?”
劉琦點頭說道:
“此行比本公子想的更加順利,那黃祖雖在江夏威勢頗盛,倒也是個識趣之人。
如今興霸為江夏太守,應當問題不大。”
諸葛亮亦是點頭附和。
原本他預料之中,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黃祖又不傻。
怎麽可能和劉琦硬剛。
真要這樣做了,必是死路一條!
而後。
諸葛亮從懷中掏出一張帛布:
“主公,這是亮按照你的意思,讓襄陽群臣所推薦的名單。”
聽到諸葛亮所說,劉琦頓時眼前一亮。
尋寶的時候到了。
不過三十多歲。
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的時候。
他與孫策是過命的交情,等到孫策去世,周瑜便殫精竭慮輔佐孫權。
江東能穩定下來,少不了周瑜的功勞。
聽得孫權詢問,周瑜朗聲道:
“蔡瑁、蒯良等人,皆是劉表心腹,而如今卻發生大變,蔡瑁等人盡皆身死,瑜以為黃祖定也心生顧忌,困惑於此。
若是江東此刻出兵,直接奇襲江夏,或能一舉功成,將黃祖此賊拿下。”
如今的孫權雖然年輕,卻是個有魄力的君主。
他看著言之鑿鑿的周瑜,驀然有了決定:
“公瑾所言極是,如今正是我江東良機,黃祖殺父之仇,孤莫不敢忘,隻是接連進取江夏,依舊難有收獲。
若能攻破江夏,擒得黃祖,定要以其頭顱,祭祀先父在天之靈!”
周瑜頗為欣賞的看著孫權。
雖然相較於孫策,孫權沒有馬上打天下的本事。但在某些方麵,孫權無疑要勝過孫策,隻是各自側重的方向不同。
緊接著,孫權沉聲問道:
“孤意已決,當要整頓兵馬,以圖奪取江夏,諸卿可有何異議?”
這件事上,孫權占據大義,再加上周瑜的建議,當然沒什麽好勸說的了。
眾人皆是拱手附和道:
“屬下以為此事可行!”
看著配合的眾人,孫權內心有些激動。
仿佛看見了自己攻破江夏的那天。
但整軍出戰,哪怕已經做好決定,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搞定的。
等到真正出戰,起碼也是一個月以後了。
但十多年都已經過去了,再多一個月幾個月,孫權亦是能夠接受。
……
劉琦自江夏迴襄陽。
還把黃祖一起帶迴去了。
站在劉琦身旁,黃祖心情不太好。
本來自己待在江夏,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卻被劉琦給安排了。
縱然到了襄陽,劉琦給他官職。
那也隻是虛名而已。
但他也無可奈何,自己終究是荊州之臣,如今劉琦為荊州世子,這些安排並無不妥之處,隻是黃祖自己不甘罷了。
也就是黃祖不知日後之事。
要是黃祖知道,用不了多久江東便會再攻江夏,他即將身首異處的話,也不知是作何表情,但現在,他的命運無疑是改變了。
看著劉琦,黃祖沉默片刻,忍不住問道:
“世子,末將鬥膽問一句,襄陽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何蔡德珪等人會被殺?”
反正都到這份上了,黃祖沒有太多顧忌。
他對荊州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麽多年來,鎮守江夏防守江東。
戰績還是有不少的。
劉琦再怎麽樣,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將他殺了,到時候豈不是讓群臣寒心?
聽得黃祖之言,劉琦微笑道:
“這有什麽奇怪的,自然是蔡瑁等人得罪了本公子,本公子才將他們處置了。
不過黃老太守不必擔心,隻要安分守己做事,本公子絕不會妄動殺念。若是有朝一日,能夠光複漢室,也少不了為朝中大員。”
聽到前麵半句,黃祖打了個寒顫。
莫名有點心慌。
從他見到劉琦開始,就多少有點感覺,這位公子與傳言中大不一樣。
如今再接觸,反而是殺伐果斷了。
等到了後半句。
黃祖的唿吸略顯急促。
雖然太守也是兩千石,可與朝中重臣相比,地位卻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如今的天下大勢。
黃祖還是有些了解的。
北方曹操,以及基本上統一了,剩下的就是南方的揚州、荊州和益州了。
而處於中間的荊州,更是首當其衝。
如果曹操南下,恐怕第一時間攻打的就是荊州,這是不可避免的。
麵對如此強大的曹操,其實黃祖沒有信心。
如今的荊州,雖然兵馬不少,但是在驍勇善戰的曹軍麵前,根本不算什麽。
然而看見劉琦這般篤定。
黃祖又有些不自信了。
雖然機會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如果有朝一日,劉琦擊敗了曹操,當真興複漢室,會變成什麽模樣?
自己或許真有機會,成為朝臣。
黃祖猛的握拳道:
“希望世子不要忘記今日之言。”
這話反而是讓劉琦愣了下。
黃祖有點意思啊,他就隨便掰扯一下,人家好像真的給聽進去了。
果真是奔著朝中大員而去。
但這也不是什麽壞事,如果真有那麽一天,以黃祖的資曆搞個大官不成問題。
隻是誰又知道需要多久呢?
眼下的情況,劉琦有一定把握將曹操攔在荊州,起碼是襄陽之外。
但想要反攻中原,卻沒有那麽簡單。
不過此事來日方長,劉琦倒也不是太著急,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呢?
正如江東眾人,恐怕怎麽也想不到,劉琦給他們準備了什麽禮物吧。很多東西,唯有親眼目睹才能相信,否則聽著是那麽不可思議。
瞥了眼黃祖,劉琦微微點頭。
數日之後。
劉琦再度迴到襄陽。
雖然在船上,不需要走動。
卻依舊令人疲憊。
看見終於是到了陸地,劉琦終於是麵露喜色,也不知軍師有什麽事沒?
話不多說,劉琦直入襄陽城。
而黃祖則是先去拜見劉表了。
對此,劉琦並不擔心,雖然黃祖是劉表的親信。但他能夠上位,其實關鍵就是劉表支持,否則哪有這麽容易掌權?
殺蔡瑁容易,但掌管荊州卻很難。
當初劉表單騎入荊州,也是費了老大力氣才成功,而如今已是垂垂老矣。
當知道劉琦歸來的消息,諸葛亮連忙趕來。
看見劉琦,諸葛亮不由得問道:
“主公,江夏之事順利嗎?”
劉琦點頭說道:
“此行比本公子想的更加順利,那黃祖雖在江夏威勢頗盛,倒也是個識趣之人。
如今興霸為江夏太守,應當問題不大。”
諸葛亮亦是點頭附和。
原本他預料之中,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黃祖又不傻。
怎麽可能和劉琦硬剛。
真要這樣做了,必是死路一條!
而後。
諸葛亮從懷中掏出一張帛布:
“主公,這是亮按照你的意思,讓襄陽群臣所推薦的名單。”
聽到諸葛亮所說,劉琦頓時眼前一亮。
尋寶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