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曹操的不解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作者:花落未央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徐庶之言,劉備側身望去,問道:
“其實什麽?軍師直言無妨。”
這件事,劉備遲早要知道的,反正如今大局已定,說出來也無妨。
是以徐庶沉聲道:
“啟稟主公,其實庶一直有件事瞞著,便是臥龍歸屬的問題……”
聽到這裏,劉備眼前一亮。
雖然徐庶讓他很滿意,但再來一個大名鼎鼎的臥龍,他也絕不介意。
畢竟劉備羨慕曹操的謀士天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惜老劉沒地盤,除了那些看曹操不爽的人,少有投奔他的。
徐庶歎息道:
“那日請走臥龍的,便是劉琦公子。”
劉備:“……”
他此刻有點懵,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猶豫著開口問道:
“軍師剛才說的是劉琦?”
徐庶點了點頭,給出肯定答案。
大廳之中頓時陷入沉默。
劉備張了張嘴,口中喃喃道:
“竟然是劉琦賢侄……難怪難怪,這一切便能連上了。定是因為這臥龍,襄陽局勢才產生這麽大的變數。”
在所有人眼中,劉琦都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徐庶也隻是高看一眼。
他們自然不會覺得,劉琦才是決定襄陽變故的關鍵因素,目光都聚焦在諸葛亮身上。
諸般思緒湧現,劉備扼腕歎息道:
“如此曠世奇才,為何不為備所用?”
徐庶難免尷尬。
但他也知道劉備的意思,倒不是嫌棄自己。隻是任誰知道這件事,都少不了長歎一聲,畢竟當初機會就擺在眼前。
還是張飛更有眼力見,大聲喊道:
“大哥想這麽多作甚,難道軍師還比不上那幺蛾子臥龍諸葛亮嗎?若是大哥想要襄陽,俺和二哥,帶上子龍搶迴來就是了。”
聽得此言,劉備頓時麵色一冷,喝道:
“三弟勿要胡說,襄陽之事與我等並無關係,至於軍師,自然不遜色於臥龍,為兄隻是感慨罷了,並無其他意思。”
徐庶趕緊說道:
“主公、翼德將軍不必如此,如今荊州變故,對於我等而言未必是壞事,起碼劉琦與主公交好,不必受製於蔡瑁等人。”
劉備緩緩點頭。
事已至此,想再多也沒用了。
難道還能再把臥龍搶走?
這個時代,忠義可是很重要的,要是背主求榮,沒幾個落得好下場的。
雖然劉備也跟過幾方勢力,但他的情況其實不一樣。因為他本身就是一方軍閥,寄人籬下屬於合作,而不是當小弟。
而不忠不義之輩,便如司馬懿指著洛水起誓,結果背信棄義。
徹底淪為士人之恥。
所以,無緣無故想要挖人,可沒這麽容易。
好歹現在有徐庶相助,劉備相信以自己的班底,日後成就不會太差。
不提此事,劉備忽然問道:
“軍師,算算日子,那封信應當已經到了許昌,不知曹操會作何想?”
……
襄陽城的變故,關係甚大。
荊州地理位置緊要,劉表更是實力強大的一方諸侯,哪怕曹操也不敢無視。
此間消息,很快傳到了許昌。
如今的曹操,已經討平了烏桓,張遼白狼山一戰成名,為世人所矚。
丞相府內。
身形矮壯,皮膚黝黑的曹操正安坐於此。
在他麵前乃是謀士程昱。
整個東漢末年,手下謀士隊伍,能和曹操比擬的,也隻有袁紹一人而已。
可惜的是,袁紹謀士雖多,卻聽不到正確答案,往往選擇錯誤選項。是以從是最強大的諸侯,淪為可笑的背景板。
讓曹操用徐母賺取徐庶的計策正是程昱提出來的,而此刻有消息送來。
竟是徐庶派人送來的書信。
曹操看向程昱,頗為平靜的問道:
“仲德,此事你怎麽看?”
書信中的內容倒是簡單,正是劉琦那日提醒,此刻都複述給曹操了。
程昱仔細看了一遍,神色略顯凝重:
“此事是屬下考慮不周,徐母性格剛烈,若徐元直當真來了,其多半會以死陰誌。”
其中道理,曹操當然也能陰白。
他接著說道:
“這徐元直好大的膽子,如今其母在許昌,不願棄劉備而走便罷了,竟然還想要某將其母送去新野,仲德又有何言?”
程昱思慮之後,認真的說道:
“屬下計策,已經被徐庶看破,而徐庶為保其母性命,縱然有孝母之心,亦不敢遠來許昌,此事恐怕難成矣。
為今之計,倒不如依徐元直之言,或可全丞相仁義之名,也算給徐元直一個麵子,日後他在劉備手下,難免生出芥蒂。”
聽得此言,曹操不由得皺起眉頭。
然而程昱所言,確實頗有道理,他現在留著徐母,除了要花錢養著,根本沒有任何用處,他也不可能直接殺了。
到時候徐庶鐵了心要報仇,反而更麻煩。
斟酌利弊之後,曹操已經想陰白了,這本就不是什麽大事。若非曹操有惜才之心,根本不會過問一個老婦人。
曹賊雖好少婦,卻不好老婦。
他看著程昱點頭道:
“也罷,既然無法算計徐元直,便將徐母給送去吧,留著也是無用。
此事仲德你去安排。”
程昱拱手稱是。
正在這時,有人快步進來稟報:
“啟稟丞相,有荊州消息。”
曹操挑了挑眉,顯得有些意外,在他看來,劉表雖然占據荊州之地,卻根本沒有進取之心,隻求一時太平無憂。
這樣的人,定是死路一條。
而且以曹操所知消息,如今劉表的身體,已經是每況愈下,撐不了多久了。
而如今,曹操也在磨刀霍霍。
隻等時機一到,便可出兵荊州,向著他一統天下的大計前進。
是以聽得荊州消息,曹操不敢怠慢,招手道:
“是何消息?”
來人恭敬遞了過去:
“襄陽城中有大變。”
曹操目光一凜,更是急切。
當他仔細查看情報,曹操的表情頓時變得愕然,滿是狐疑不解道:
“劉景升立劉琦為世子,為何會如此?”
雖然劉琦是長子,但以曹操所知,荊州情況有些複雜,蔡瑁等荊州世族把控權勢,哪怕劉表為荊州牧,也頗多掣肘。
怎麽突然之間,局勢大變?
究竟發生了什麽?
好似一團疑雲,擋住了曹操的視線。
“其實什麽?軍師直言無妨。”
這件事,劉備遲早要知道的,反正如今大局已定,說出來也無妨。
是以徐庶沉聲道:
“啟稟主公,其實庶一直有件事瞞著,便是臥龍歸屬的問題……”
聽到這裏,劉備眼前一亮。
雖然徐庶讓他很滿意,但再來一個大名鼎鼎的臥龍,他也絕不介意。
畢竟劉備羨慕曹操的謀士天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惜老劉沒地盤,除了那些看曹操不爽的人,少有投奔他的。
徐庶歎息道:
“那日請走臥龍的,便是劉琦公子。”
劉備:“……”
他此刻有點懵,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猶豫著開口問道:
“軍師剛才說的是劉琦?”
徐庶點了點頭,給出肯定答案。
大廳之中頓時陷入沉默。
劉備張了張嘴,口中喃喃道:
“竟然是劉琦賢侄……難怪難怪,這一切便能連上了。定是因為這臥龍,襄陽局勢才產生這麽大的變數。”
在所有人眼中,劉琦都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徐庶也隻是高看一眼。
他們自然不會覺得,劉琦才是決定襄陽變故的關鍵因素,目光都聚焦在諸葛亮身上。
諸般思緒湧現,劉備扼腕歎息道:
“如此曠世奇才,為何不為備所用?”
徐庶難免尷尬。
但他也知道劉備的意思,倒不是嫌棄自己。隻是任誰知道這件事,都少不了長歎一聲,畢竟當初機會就擺在眼前。
還是張飛更有眼力見,大聲喊道:
“大哥想這麽多作甚,難道軍師還比不上那幺蛾子臥龍諸葛亮嗎?若是大哥想要襄陽,俺和二哥,帶上子龍搶迴來就是了。”
聽得此言,劉備頓時麵色一冷,喝道:
“三弟勿要胡說,襄陽之事與我等並無關係,至於軍師,自然不遜色於臥龍,為兄隻是感慨罷了,並無其他意思。”
徐庶趕緊說道:
“主公、翼德將軍不必如此,如今荊州變故,對於我等而言未必是壞事,起碼劉琦與主公交好,不必受製於蔡瑁等人。”
劉備緩緩點頭。
事已至此,想再多也沒用了。
難道還能再把臥龍搶走?
這個時代,忠義可是很重要的,要是背主求榮,沒幾個落得好下場的。
雖然劉備也跟過幾方勢力,但他的情況其實不一樣。因為他本身就是一方軍閥,寄人籬下屬於合作,而不是當小弟。
而不忠不義之輩,便如司馬懿指著洛水起誓,結果背信棄義。
徹底淪為士人之恥。
所以,無緣無故想要挖人,可沒這麽容易。
好歹現在有徐庶相助,劉備相信以自己的班底,日後成就不會太差。
不提此事,劉備忽然問道:
“軍師,算算日子,那封信應當已經到了許昌,不知曹操會作何想?”
……
襄陽城的變故,關係甚大。
荊州地理位置緊要,劉表更是實力強大的一方諸侯,哪怕曹操也不敢無視。
此間消息,很快傳到了許昌。
如今的曹操,已經討平了烏桓,張遼白狼山一戰成名,為世人所矚。
丞相府內。
身形矮壯,皮膚黝黑的曹操正安坐於此。
在他麵前乃是謀士程昱。
整個東漢末年,手下謀士隊伍,能和曹操比擬的,也隻有袁紹一人而已。
可惜的是,袁紹謀士雖多,卻聽不到正確答案,往往選擇錯誤選項。是以從是最強大的諸侯,淪為可笑的背景板。
讓曹操用徐母賺取徐庶的計策正是程昱提出來的,而此刻有消息送來。
竟是徐庶派人送來的書信。
曹操看向程昱,頗為平靜的問道:
“仲德,此事你怎麽看?”
書信中的內容倒是簡單,正是劉琦那日提醒,此刻都複述給曹操了。
程昱仔細看了一遍,神色略顯凝重:
“此事是屬下考慮不周,徐母性格剛烈,若徐元直當真來了,其多半會以死陰誌。”
其中道理,曹操當然也能陰白。
他接著說道:
“這徐元直好大的膽子,如今其母在許昌,不願棄劉備而走便罷了,竟然還想要某將其母送去新野,仲德又有何言?”
程昱思慮之後,認真的說道:
“屬下計策,已經被徐庶看破,而徐庶為保其母性命,縱然有孝母之心,亦不敢遠來許昌,此事恐怕難成矣。
為今之計,倒不如依徐元直之言,或可全丞相仁義之名,也算給徐元直一個麵子,日後他在劉備手下,難免生出芥蒂。”
聽得此言,曹操不由得皺起眉頭。
然而程昱所言,確實頗有道理,他現在留著徐母,除了要花錢養著,根本沒有任何用處,他也不可能直接殺了。
到時候徐庶鐵了心要報仇,反而更麻煩。
斟酌利弊之後,曹操已經想陰白了,這本就不是什麽大事。若非曹操有惜才之心,根本不會過問一個老婦人。
曹賊雖好少婦,卻不好老婦。
他看著程昱點頭道:
“也罷,既然無法算計徐元直,便將徐母給送去吧,留著也是無用。
此事仲德你去安排。”
程昱拱手稱是。
正在這時,有人快步進來稟報:
“啟稟丞相,有荊州消息。”
曹操挑了挑眉,顯得有些意外,在他看來,劉表雖然占據荊州之地,卻根本沒有進取之心,隻求一時太平無憂。
這樣的人,定是死路一條。
而且以曹操所知消息,如今劉表的身體,已經是每況愈下,撐不了多久了。
而如今,曹操也在磨刀霍霍。
隻等時機一到,便可出兵荊州,向著他一統天下的大計前進。
是以聽得荊州消息,曹操不敢怠慢,招手道:
“是何消息?”
來人恭敬遞了過去:
“襄陽城中有大變。”
曹操目光一凜,更是急切。
當他仔細查看情報,曹操的表情頓時變得愕然,滿是狐疑不解道:
“劉景升立劉琦為世子,為何會如此?”
雖然劉琦是長子,但以曹操所知,荊州情況有些複雜,蔡瑁等荊州世族把控權勢,哪怕劉表為荊州牧,也頗多掣肘。
怎麽突然之間,局勢大變?
究竟發生了什麽?
好似一團疑雲,擋住了曹操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