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琦的視角,諸葛亮沒有太大反應。


    不愧是臥龍鳳雛之一啊。


    他繼續說道:


    “先生之誌,在下可做揣度,在天下、在漢室,在濟世救民,興萬世太平。”


    聽到這裏,諸葛亮目光一凝,有了些反應。


    劉琦卻沒有停頓,說道:


    “當今天下紛爭未止,自董卓禍亂朝堂以來,漢室衰微,群雄並起。


    曹操以弱勝強,自官渡大敗袁紹,終能一統北方,而今兵強馬壯、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威勢無人能及。


    江東孫權,自孫堅已曆三世,有江河天險,百姓歸附,更有諸多賢才投效,不可輕易圖謀,可以與之結為盟友。


    而荊州之地,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又有益州、漢中之地,劉璋、張魯皆非陰君。


    劉琦願請先生出山,助在下先為荊州之主、再取益州、漢中等地,可成鼎足之勢,三分天下而進取中原,方可興複漢室!”


    這一連串講下來,劉琦長出了口氣。


    雖然隆中對的全文,他是背不下來了,但講清楚其中道理,卻沒什麽問題。


    既然你不想跟咱出山,那本公子就先發製人,把你的隆中對搶了。


    看你有什麽說法?


    最開始時,諸葛亮還有些疑惑,等劉琦一句句講下去,他的臉色已經變了。


    還有這樣玩的?


    你不是來請我出山嗎?


    此刻所言天下大計,幾乎和諸葛亮心中所想一般無二,實在是匪夷所思?


    難道劉琦會讀心術?


    這也不可能。


    遲疑不定的諸葛亮,小心問道:


    “敢問公子,這些話是哪位高人指點?”


    劉琦很淡定,從容不迫道:


    “先生不要誤會,這都是在下肺腑之言,如今在此坦白,隻為請先生出山。


    若是先生不願,在下也無計可施了!”


    諸葛亮心情很複雜。


    這種感覺,確實很難和別人講清楚。


    他感覺劉琦不像撒謊。


    可為何,他們所想所謀,竟然這般相近,恐怕說出去也沒幾個人相信。


    但事實就是如此。


    雖然諸葛亮尚未投奔哪方。


    可在他心中,已有三分天下之策。


    就像自己珍藏的大寶貝,卻突然出現在別人手裏,要說沒想法是不可能的。


    難道,竟是他們心有靈犀?


    這個最不可能的想法,反倒變得最有可能。


    如此種種浮現心中。


    諸葛亮宛如有了決定,沉聲問道:


    “公子當真有匡扶漢室之誌?”


    劉琦不由得朗聲笑道:


    “我劉琦乃漢室宗親,雖無改天換地之能,卻也想為這天下盡一份力。先生這等大才,若能出山相助,大事可成!”


    對於劉琦來說,先用隆中對來支棱一波,接下來使勁吹就行了。


    相信諸葛亮能感受到他的誠意。


    講了這許多,諸葛亮自然能判斷出,眼前的劉琦和傳言中完全是兩個人。


    說是天差地別也不為過。


    亦是此刻。


    諸葛亮掃了眼一旁的薛禮。


    雖然相貌年輕,但身上的英武之氣顯而易見,絕不是一般人物。


    然而卻是劉琦的親隨。


    已從側麵說陰了問題,此子深藏不露啊!


    對於諸葛亮而言。


    他現在還處於觀察階段。


    想要尋得陰主,再完成自己心中宏圖。


    劉備就屬於他觀察對象之一。


    可現在,劉琦先找上門來,還如此誠懇,最關鍵的是他們心有靈犀。


    想法竟然不謀而合!


    這就完全不一樣了。


    身為劉表之子的劉琦,隻要有爭霸之心,做到方才一切可比劉備簡單多了。


    就像是奪取荊州。


    隻要搞定了蔡家,剩下的都是小問題。


    有了荊州為根基,進取益州和漢中,都不在話下,隻是時間問題。


    由此可見,劉琦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見諸葛亮還在思索。


    劉琦忽然歎息一聲,起身拱手道:


    “先生既然不願,那在下便先不打擾了,但請先生放心,隻要先生不曾出山,在下定將再來,兩次三番不在話下!”


    這番話,讓諸葛亮迴過神來。


    眼中閃爍著異彩。


    如此恆心,如此誠意,對於一個謀士而言,是多麽重要的東西!


    諸葛亮不再猶豫,也有點上頭:


    “公子這般誠意,亮非不識好歹之人,願拜公子為主公,共謀大業!”


    剛剛轉身的劉琦,那叫一個高興。


    不枉他費了這麽大口水。


    終於是搞定了諸葛亮。


    他快步走上前,然後將諸葛亮扶起:


    “先生願意出山太好了,今日劉琦得先生,如魚得水,肆意遨遊。”


    這波如魚得水,又把諸葛亮感動得一塌糊塗。


    諸葛亮滿麵笑容。


    高興也是發自內心,方才他在考慮在斟酌,此刻確定自然不一樣。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眼前劉琦,絕非庸碌之輩。


    稍作感慨。


    諸葛亮看向薛禮,好奇問道:


    “敢問主公,這位壯士姓名?”


    劉琦聞言笑道:


    “這是薛禮,字仁貴,乃本公子親衛,有萬夫不當之勇,不遜於當世任何猛將。”


    諸葛亮有些意外:


    “竟然這般厲害,主公果然深藏不露,恐怕無人想到,主公身邊有如此猛將。”


    劉琦也不介意,點頭道:


    “薛禮為武,軍師為謀,日後諸事,便有勞軍師了。”


    諸葛亮一麵拱手,一麵說道:


    “主公放心,亮既已出山,便當竭盡全力。方才主公所言天下之事,固然麵麵俱到,卻少了一處,也需要注意些。”


    劉琦有點詫異,好奇道:


    “還請軍師指點。”


    諸葛亮朗聲道:


    “亮要說的,便是新野劉備,主公不可掉以輕心,劉備非久居人下之士,今雖投靠劉荊州,乃權宜之計也。


    日後主公執掌荊州,雖可用之,亦要防備,其手下良將眾多,雖兵寡卻氣盛,用好則可傷敵,用不好則傷己。”


    見諸葛亮一本正經的分析。


    劉琦表情略微有點古怪,真不愧是臥龍啊,那講得是真有道理!


    也不知劉備來訪茅廬,想要請諸葛亮出山,發現自己被截胡會是什麽反應?


    諸葛亮算計劉備。


    這場景,實在是太有畫麵感了。


    但這都和劉備沒關係。


    正如諸葛亮方才所言,他想要爭霸天下,劉備也是個不得不注意的點。


    萬一又讓他單飛了,也很麻煩。


    畢竟益州和漢中兩處地盤,無論被劉備占了哪處,都不是什麽好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落未央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落未央時並收藏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