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盡管群臣全族,但姬允仍是迴了國書,同意齊國的邀請,以為齊王與天子之妹主持大婚為名,帶文薑一起去臨淄祭奠故人。隨後,他將朝政交給姬同,又令李丞相輔政。
這次,文薑考慮到小樂膽子小,上次的驚嚇還未平複,便讓她留在魯國,順便也負責照顧姬同的起居。
不多日,姬允和文薑分別安排好前朝、後宮事務之後,便坐上馬車,帶領著長長的儀仗,往齊國直馳而去。
路上顛簸數日,當他們到達臨淄之時,隻看到宮裏的依仗在城門迎候,卻沒看到薑諸兒,詢問之下,侍者才告知,近些天齊王都在忙於籌備大婚,無暇前來,讓他們先在驛館休息。
“既然如此,就先去祭奠故人吧。”姬允說著,看向文薑,他迫切地想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
文薑看出了他的心思,說道:“既然大王這麽急著想知道,那就先去吧。”
姬允被看穿了心思,尷尬地笑笑,說道:“真是什麽都瞞不過夫人,不過寡人很開心,夫人又有精力來猜寡人的心思了。”
考慮到紅白事相衝,不宜將依仗帶過去,且一國之君涉外臣喪事終是不妥,必然要掩人耳目。於是,他們先迴了趟驛館,把侍從都安排在那歇息,而後再換成普通百姓裝束,穿上素色衣衫,出了門。
文薑帶著姬允,一路來到管府。在門口便見到滿目素縞,哀樂聲聲充斥於耳,裏麵聲聲泣音傳來。
這一刻,姬允終於知道了,她口中的“故人”,原來是管仲。
雖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切實看到此景時,文薑還是感覺有汩汩傷痛湧上心頭。
姬允見狀,伸出手,想用自己的掌心給予她僅有的溫暖,他扶著她,慢慢地往裏走。
往日的正堂,此時已經設為靈堂,一口緊閉的棺木,放在正中。
四下都沒有看到管府的管家,一個門僮見他們進來,走到棺木旁,對蹲在地上燒冥帛的婦人稟報:“夫人,有人來祭奠。”
婦人聽到聲音,迴過頭來,看了看來人,沒有說什麽,隻是以一種怪異的目光瞪著文薑。
文薑驚訝地發現,那婦人竟跟自己有幾分相似,頓時有些錯愕。
姬允見文薑出神,忙說道:“我們是管大夫的故友,多年未見,沒想到再來臨淄卻聽聞他的噩耗,這次前來拜祭,隻為悼念以寄哀思。”
“哦,原來如此,二位有心了,賤妾代亡夫謝謝二位。”婦人叩頭拜謝。
原來她就是傳言中,管仲娶的那位青樓女子,田倩。當年他不顧流言蜚語,大禮將她娶進門,所有人都不明白他為何如此執著。原來,真相竟是如此……
看到她時,文薑仿佛明白了什麽,就如當年,黃倩看到她時一般。
但是此時此刻,一切都已隨著管仲的逝去,而變得毫無意義。
文薑獨自上前拜祭,姬允則站在一旁候著。
她在家仆的帶領下,到靈牌前上了香,而後繞到棺木旁,撫摸著緊閉的棺木,問道:“為何這麽早就蓋棺了?離出殯還有些日子吧。”
田倩低下頭,抹了抹眼淚,答道:“亡夫是因重病,猝然離世,容顏有些駭人,所以就提前蓋上了。”
“哦……”文薑歎了口氣,有些遺憾,本想來看他最後一眼,沒想到天不從人願。
沉默良久,田倩突然問道:“你……還愛他麽?”
“什麽?”她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文薑感到有些驚訝,“你……知道我是誰?”
田倩冷笑一聲,“我不知道你是誰,隻是認得你的臉罷了,自從去年,在這裏看到你,我就沒安生過。”
“去年?”文薑迴憶著,“原來那天你在府裏。”
“我是多麽希望那天不在。”田倩抬頭,惡狠狠地瞪著她,“在見到你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女人,身在風塵卻能嫁入官家,還有個百般嗬護自己的丈夫,完美得讓我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實的。就是因為看到了你,看到他目送你離開時的眼神,我的夢就裂了,那時我才明白,原來這一切,確實不是真實的。”
文薑走過去,拍拍她的肩,安慰道:“如今,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節哀順變……”
田倩收起了淩厲的眼神,低下頭,繼續將一張一張的冥帛投入火中,“可是後來,我又慶幸自己不是你……真是越來越不明白他了……”
文薑不明白她所言何意,可也無暇去理會,隻覺得她是因丈夫乍逝而哀傷過度,導致言語有些失常。
就在這時,門外進來兩個人,文薑定睛一看,認出是弟弟薑小白,這麽多年沒見,他長大了,長成了英姿颯爽的小夥子,身著軍裝,腰間別著一把佩刀,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另一人跟在他旁邊,應該是侍從,儼然一副小廝打扮,似乎有點眼熟
。
文薑仔細想了想,卻震驚地發現,那就是三年前到“齊德殿”傳話的小廝,就是他,讓兄長坐立不安。
她終於想起來了,在自己未出嫁之時,這個小廝就一直跟在小白身邊,是他的伴讀,怪不得當時覺得眼熟,卻想不起來是誰。很多人她都想到了,唯獨沒有想到小白身上,畢竟在她的記憶中,小白僅僅當年那個聰慧的孩子,他的笑容,總是那麽溫純善良。
本想上前跟小白說點什麽,抬首舉足間卻對上了他冷漠的眼神,這其中,似乎有什麽不尋常……
文薑停下腳步,再次迴頭看了一眼緊閉的棺木,又聯想起上次迴臨淄之時,兄長在城門口等了他們幾個時辰,以及一塵不染的“文德殿”……
原來如此,她終於明白了。
文薑趕緊幾步走到姬允身邊,在他不解的目光下,拉起他就往外跑去。
可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薑小白抽出佩刀,在空中揮動了幾下。霎時間,一群蒙麵人從四麵八方湧入靈堂,重重地包圍了他們……
盡管群臣全族,但姬允仍是迴了國書,同意齊國的邀請,以為齊王與天子之妹主持大婚為名,帶文薑一起去臨淄祭奠故人。隨後,他將朝政交給姬同,又令李丞相輔政。
這次,文薑考慮到小樂膽子小,上次的驚嚇還未平複,便讓她留在魯國,順便也負責照顧姬同的起居。
不多日,姬允和文薑分別安排好前朝、後宮事務之後,便坐上馬車,帶領著長長的儀仗,往齊國直馳而去。
路上顛簸數日,當他們到達臨淄之時,隻看到宮裏的依仗在城門迎候,卻沒看到薑諸兒,詢問之下,侍者才告知,近些天齊王都在忙於籌備大婚,無暇前來,讓他們先在驛館休息。
“既然如此,就先去祭奠故人吧。”姬允說著,看向文薑,他迫切地想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
文薑看出了他的心思,說道:“既然大王這麽急著想知道,那就先去吧。”
姬允被看穿了心思,尷尬地笑笑,說道:“真是什麽都瞞不過夫人,不過寡人很開心,夫人又有精力來猜寡人的心思了。”
考慮到紅白事相衝,不宜將依仗帶過去,且一國之君涉外臣喪事終是不妥,必然要掩人耳目。於是,他們先迴了趟驛館,把侍從都安排在那歇息,而後再換成普通百姓裝束,穿上素色衣衫,出了門。
文薑帶著姬允,一路來到管府。在門口便見到滿目素縞,哀樂聲聲充斥於耳,裏麵聲聲泣音傳來。
這一刻,姬允終於知道了,她口中的“故人”,原來是管仲。
雖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切實看到此景時,文薑還是感覺有汩汩傷痛湧上心頭。
姬允見狀,伸出手,想用自己的掌心給予她僅有的溫暖,他扶著她,慢慢地往裏走。
往日的正堂,此時已經設為靈堂,一口緊閉的棺木,放在正中。
四下都沒有看到管府的管家,一個門僮見他們進來,走到棺木旁,對蹲在地上燒冥帛的婦人稟報:“夫人,有人來祭奠。”
婦人聽到聲音,迴過頭來,看了看來人,沒有說什麽,隻是以一種怪異的目光瞪著文薑。
文薑驚訝地發現,那婦人竟跟自己有幾分相似,頓時有些錯愕。
姬允見文薑出神,忙說道:“我們是管大夫的故友,多年未見,沒想到再來臨淄卻聽聞他的噩耗,這次前來拜祭,隻為悼念以寄哀思。”
“哦,原來如此,二位有心了,賤妾代亡夫謝謝二位。”婦人叩頭拜謝。
原來她就是傳言中,管仲娶的那位青樓女子,田倩。當年他不顧流言蜚語,大禮將她娶進門,所有人都不明白他為何如此執著。原來,真相竟是如此……
看到她時,文薑仿佛明白了什麽,就如當年,黃倩看到她時一般。
但是此時此刻,一切都已隨著管仲的逝去,而變得毫無意義。
文薑獨自上前拜祭,姬允則站在一旁候著。
她在家仆的帶領下,到靈牌前上了香,而後繞到棺木旁,撫摸著緊閉的棺木,問道:“為何這麽早就蓋棺了?離出殯還有些日子吧。”
田倩低下頭,抹了抹眼淚,答道:“亡夫是因重病,猝然離世,容顏有些駭人,所以就提前蓋上了。”
“哦……”文薑歎了口氣,有些遺憾,本想來看他最後一眼,沒想到天不從人願。
沉默良久,田倩突然問道:“你……還愛他麽?”
“什麽?”她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文薑感到有些驚訝,“你……知道我是誰?”
田倩冷笑一聲,“我不知道你是誰,隻是認得你的臉罷了,自從去年,在這裏看到你,我就沒安生過。”
“去年?”文薑迴憶著,“原來那天你在府裏。”
“我是多麽希望那天不在。”田倩抬頭,惡狠狠地瞪著她,“在見到你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女人,身在風塵卻能嫁入官家,還有個百般嗬護自己的丈夫,完美得讓我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實的。就是因為看到了你,看到他目送你離開時的眼神,我的夢就裂了,那時我才明白,原來這一切,確實不是真實的。”
文薑走過去,拍拍她的肩,安慰道:“如今,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節哀順變……”
田倩收起了淩厲的眼神,低下頭,繼續將一張一張的冥帛投入火中,“可是後來,我又慶幸自己不是你……真是越來越不明白他了……”
文薑不明白她所言何意,可也無暇去理會,隻覺得她是因丈夫乍逝而哀傷過度,導致言語有些失常。
就在這時,門外進來兩個人,文薑定睛一看,認出是弟弟薑小白,這麽多年沒見,他長大了,長成了英姿颯爽的小夥子,身著軍裝,腰間別著一把佩刀,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另一人跟在他旁邊,應該是侍從,儼然一副小廝打扮,似乎有點眼熟
。
文薑仔細想了想,卻震驚地發現,那就是三年前到“齊德殿”傳話的小廝,就是他,讓兄長坐立不安。
她終於想起來了,在自己未出嫁之時,這個小廝就一直跟在小白身邊,是他的伴讀,怪不得當時覺得眼熟,卻想不起來是誰。很多人她都想到了,唯獨沒有想到小白身上,畢竟在她的記憶中,小白僅僅當年那個聰慧的孩子,他的笑容,總是那麽溫純善良。
本想上前跟小白說點什麽,抬首舉足間卻對上了他冷漠的眼神,這其中,似乎有什麽不尋常……
文薑停下腳步,再次迴頭看了一眼緊閉的棺木,又聯想起上次迴臨淄之時,兄長在城門口等了他們幾個時辰,以及一塵不染的“文德殿”……
原來如此,她終於明白了。
文薑趕緊幾步走到姬允身邊,在他不解的目光下,拉起他就往外跑去。
可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薑小白抽出佩刀,在空中揮動了幾下。霎時間,一群蒙麵人從四麵八方湧入靈堂,重重地包圍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