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薑帶著小樂一路迴到“文德殿”,剛要進去,看到小曲從裏麵出來。
小曲看到文薑,緩緩行禮,“見過公主。”
“咦,小曲,你不在正殿侍候父……”文薑轉念一想,這樣的父親,真不想提及,遂把頭一揚,改了口,“你不是在‘齊德殿’侍候那個人嗎?怎麽跑到我這來了?”
“大王不放心公主,所以奴婢特地過來看看,沒想到公主不在,奴婢正準備去宮門口看看。”小曲對她笑笑,典雅而有禮,在齊王身邊多年,識得禮儀,識得大體,看起來她倒更像是個雍容華貴的公主。
“哼,他是怕我跑了,少一個跟列國交易的籌碼吧。”文薑賭氣道。
小曲又道:“其實大王很疼公主,但他畢竟是齊國的大王……”
“好了。”文薑打斷她的話,真不想聽那些大道理,“你現在看到了,我沒跑,可以迴去讓他放心了。”
文薑說完,自顧自地走了進去。
小曲輕輕地歎了口氣,轉身離去。小樂則站在門口候著。
一進殿內,看到管仲坐在她的書案前,很認真地看她近期寫的文賦,連她走到了身邊,也未曾發覺。
文薑看著他認真的模樣,仿佛迴到了數年前初遇時一般,那個在市井中依然能如坐深山般閑靜的他,如今已是挑起社稷的股肱之臣。
她走到他身後,想嚇嚇他,遂大喊一聲,“看什麽呢?”
沒想到,管仲卻不動聲色,頭也沒迴,“在看你近期的功課有沒有長進。作為一個公主,不要一驚一乍的,臣的耳朵有些承受不住。”
“原來你看到我進來了,卻裝作沒看到。”
“這麽大個人影,怎麽會看不到呢?”管仲放下竹簡,迴過頭去看她,“話說,你去哪了?從大王那邊過來不需要這麽久吧。”
文薑一想到此就一頓好氣,遂把孟惠兒騙她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管仲饒有興致地聽她講著,“那你是怎麽知道我在這呢?”
“我注意到令牌別在她腰間,作為手上沒令牌的管大夫,當然不可能退迴去,所以她說是出宮了,根本就是在騙我。除此之外,在撞到她的地方還有三條路:一是往公子糾的書閣,你們一起進宮,如果要去那裏,沒必要撇下她自己先去;二是往‘齊德殿’,更不可能,因為我剛從那邊出來;三是往‘文德殿’,所以很明
顯咯。”
管仲起身,拍拍她的肩膀,微微一笑,“不錯,不錯,學會觀察了。”
“之前我還被悲憤衝昏了頭,差點中了她的圈套,以為你故意要躲我,自己出宮去了。”轉而拉起他的袖子往外走,“既然找到了,走,我們現在出宮去。”
“去哪?”
“去衛國啊,找我姐姐。”
管仲停住腳步,有些無奈地看著她,“此去衛國何止千萬裏,難道我們要這樣走過去?”
文薑一聽,轉過頭來,“說得也是啊……那怎麽辦?姐姐現在一定很痛苦,總不能不管她吧。”
“你聽我說,大公主的事已成事實,你千裏迢迢跑過去也於事無補,不如先寫封信問問情況再做定奪。”
文薑點點頭,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於是坐下,寫了一封信,交予侍女。
看著送信的侍女離開,文薑頓時如釋重負,站起來伸了伸腰。
此時孟惠兒走了進來,沒想到文薑也在,本以為她以出宮去了,沒想到在這裏碰到,頓時有些心虛,默默地低下頭。
文薑瞪了她一眼,心想這妮子老使壞,以後可得長點心眼,不能相信從她口裏說出來的話。
轉而對管仲說:“反正現在有出宮令牌,那我們就出去玩吧。”
“宮外比較危險,你就老老實實呆在宮裏吧。”
“不好,不好。”文薑一臉不情願,“難道你想我呆在這老想起姐姐嗎?這樣我會懨懨成病的……”
管仲拗不過她,隻好帶她出宮,還約法三章,一切得聽他的。
文薑見管仲鬆口,趕忙應允。
宮外熱鬧非凡,齊國強盛,百姓安居樂業,都城臨淄更是一片繁榮景象。
距離上次偷偷跑出來已數月有餘,文薑瞬間忘卻了之前的煩惱,拉著管仲左看看右瞧瞧,孟惠兒和小樂跟在後麵,懷著各自的心思,臉色都不太好。
突然,前方一陣吵鬧聲,緊接著一群衣衫襤褸之人朝這邊跑來,約十餘人,後麵有數十官兵窮追不舍。
文薑放開管仲,跑到街邊,從人群中探著脖子,想要看發生了什麽事。
就在此時,騷動的人群引得不遠處一匹馬受驚,掙脫了韁繩,拉著一車柴火就朝她奔過來。
眼看馬車就要撞過來,突然一人橫空擋在她前麵,大唿一聲,一拳打在馬頭上,受
驚的馬頓時倒地不起。
這時管仲和孟惠兒、小樂都奔過來,看到被嚇掉了三魂的文薑,定定得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謝謝壯士方才仗義相救。”管仲忙向那人道謝,“請問壯士該如何稱唿?”
仔細打量,他們發現,那人約三十歲上下,麵容剛毅,身材魁梧,臉上沒有絲毫表情。再看穿著打扮,似乎不像是齊國人。
文薑這才迴過神來,緊緊抓住管仲的手臂,咽了咽口水,抬眼看了下那人,顫顫巍巍地道了聲謝。
那人看了一眼文薑,未發一言,便轉身離去。
眾人麵麵相覷。
這時官兵擒住了那十餘人,一領頭官兵發現是管仲,忙走過來向管仲他們道歉。
管仲問起緣由,方才知道,這群人是邊城的難民,因戰禍家毀人亡,無奈之下隻能來到都城,以乞討度日。
“乞討並未觸犯律法,為何要捉拿他們?”管仲問道。
“微臣不知,是令尹大人下的命令,將他們驅趕到都城三十裏外。”
管仲皺起了眉,揮手示意他退下。
好一個粉飾太平,想想這盛世繁華的背後,得是掩藏了多少百姓疾苦,大齊強盛,卻沒能讓百姓富足。
他沒說什麽,隻是默默地把文薑送迴了宮。
文薑帶著小樂一路迴到“文德殿”,剛要進去,看到小曲從裏麵出來。
小曲看到文薑,緩緩行禮,“見過公主。”
“咦,小曲,你不在正殿侍候父……”文薑轉念一想,這樣的父親,真不想提及,遂把頭一揚,改了口,“你不是在‘齊德殿’侍候那個人嗎?怎麽跑到我這來了?”
“大王不放心公主,所以奴婢特地過來看看,沒想到公主不在,奴婢正準備去宮門口看看。”小曲對她笑笑,典雅而有禮,在齊王身邊多年,識得禮儀,識得大體,看起來她倒更像是個雍容華貴的公主。
“哼,他是怕我跑了,少一個跟列國交易的籌碼吧。”文薑賭氣道。
小曲又道:“其實大王很疼公主,但他畢竟是齊國的大王……”
“好了。”文薑打斷她的話,真不想聽那些大道理,“你現在看到了,我沒跑,可以迴去讓他放心了。”
文薑說完,自顧自地走了進去。
小曲輕輕地歎了口氣,轉身離去。小樂則站在門口候著。
一進殿內,看到管仲坐在她的書案前,很認真地看她近期寫的文賦,連她走到了身邊,也未曾發覺。
文薑看著他認真的模樣,仿佛迴到了數年前初遇時一般,那個在市井中依然能如坐深山般閑靜的他,如今已是挑起社稷的股肱之臣。
她走到他身後,想嚇嚇他,遂大喊一聲,“看什麽呢?”
沒想到,管仲卻不動聲色,頭也沒迴,“在看你近期的功課有沒有長進。作為一個公主,不要一驚一乍的,臣的耳朵有些承受不住。”
“原來你看到我進來了,卻裝作沒看到。”
“這麽大個人影,怎麽會看不到呢?”管仲放下竹簡,迴過頭去看她,“話說,你去哪了?從大王那邊過來不需要這麽久吧。”
文薑一想到此就一頓好氣,遂把孟惠兒騙她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管仲饒有興致地聽她講著,“那你是怎麽知道我在這呢?”
“我注意到令牌別在她腰間,作為手上沒令牌的管大夫,當然不可能退迴去,所以她說是出宮了,根本就是在騙我。除此之外,在撞到她的地方還有三條路:一是往公子糾的書閣,你們一起進宮,如果要去那裏,沒必要撇下她自己先去;二是往‘齊德殿’,更不可能,因為我剛從那邊出來;三是往‘文德殿’,所以很明
顯咯。”
管仲起身,拍拍她的肩膀,微微一笑,“不錯,不錯,學會觀察了。”
“之前我還被悲憤衝昏了頭,差點中了她的圈套,以為你故意要躲我,自己出宮去了。”轉而拉起他的袖子往外走,“既然找到了,走,我們現在出宮去。”
“去哪?”
“去衛國啊,找我姐姐。”
管仲停住腳步,有些無奈地看著她,“此去衛國何止千萬裏,難道我們要這樣走過去?”
文薑一聽,轉過頭來,“說得也是啊……那怎麽辦?姐姐現在一定很痛苦,總不能不管她吧。”
“你聽我說,大公主的事已成事實,你千裏迢迢跑過去也於事無補,不如先寫封信問問情況再做定奪。”
文薑點點頭,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於是坐下,寫了一封信,交予侍女。
看著送信的侍女離開,文薑頓時如釋重負,站起來伸了伸腰。
此時孟惠兒走了進來,沒想到文薑也在,本以為她以出宮去了,沒想到在這裏碰到,頓時有些心虛,默默地低下頭。
文薑瞪了她一眼,心想這妮子老使壞,以後可得長點心眼,不能相信從她口裏說出來的話。
轉而對管仲說:“反正現在有出宮令牌,那我們就出去玩吧。”
“宮外比較危險,你就老老實實呆在宮裏吧。”
“不好,不好。”文薑一臉不情願,“難道你想我呆在這老想起姐姐嗎?這樣我會懨懨成病的……”
管仲拗不過她,隻好帶她出宮,還約法三章,一切得聽他的。
文薑見管仲鬆口,趕忙應允。
宮外熱鬧非凡,齊國強盛,百姓安居樂業,都城臨淄更是一片繁榮景象。
距離上次偷偷跑出來已數月有餘,文薑瞬間忘卻了之前的煩惱,拉著管仲左看看右瞧瞧,孟惠兒和小樂跟在後麵,懷著各自的心思,臉色都不太好。
突然,前方一陣吵鬧聲,緊接著一群衣衫襤褸之人朝這邊跑來,約十餘人,後麵有數十官兵窮追不舍。
文薑放開管仲,跑到街邊,從人群中探著脖子,想要看發生了什麽事。
就在此時,騷動的人群引得不遠處一匹馬受驚,掙脫了韁繩,拉著一車柴火就朝她奔過來。
眼看馬車就要撞過來,突然一人橫空擋在她前麵,大唿一聲,一拳打在馬頭上,受
驚的馬頓時倒地不起。
這時管仲和孟惠兒、小樂都奔過來,看到被嚇掉了三魂的文薑,定定得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謝謝壯士方才仗義相救。”管仲忙向那人道謝,“請問壯士該如何稱唿?”
仔細打量,他們發現,那人約三十歲上下,麵容剛毅,身材魁梧,臉上沒有絲毫表情。再看穿著打扮,似乎不像是齊國人。
文薑這才迴過神來,緊緊抓住管仲的手臂,咽了咽口水,抬眼看了下那人,顫顫巍巍地道了聲謝。
那人看了一眼文薑,未發一言,便轉身離去。
眾人麵麵相覷。
這時官兵擒住了那十餘人,一領頭官兵發現是管仲,忙走過來向管仲他們道歉。
管仲問起緣由,方才知道,這群人是邊城的難民,因戰禍家毀人亡,無奈之下隻能來到都城,以乞討度日。
“乞討並未觸犯律法,為何要捉拿他們?”管仲問道。
“微臣不知,是令尹大人下的命令,將他們驅趕到都城三十裏外。”
管仲皺起了眉,揮手示意他退下。
好一個粉飾太平,想想這盛世繁華的背後,得是掩藏了多少百姓疾苦,大齊強盛,卻沒能讓百姓富足。
他沒說什麽,隻是默默地把文薑送迴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