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北電不像以前,偏愛應屆畢業生,這個年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尤其是導演、美術等幕後專業,更偏向招社會考生。
也就是已經工作過一段時間,有一定行業經驗的人。
婁蒿就是這種。
他其實已經25了,之前在家鄉一個戲劇團做編導工作,然後去年下半年戲劇團解散,無所事事,才聽從團裏介紹,跑京城來考北電導演係。
最開始認識林麥冬的時候,婁蒿並不是太熱情,以為自己跟這個剛滿18歲,才脫離高中的小新娘沒有話題可說。
但認識一段時間後,他就發現,18歲的林麥冬居然比他更像一個在社會裏打滾過的老油條!
誰家18歲會這麽拍馬屁,這麽市儈啊?
淺淺抿了一口不久前,被林麥冬豎起大拇指一頓狂吹的凍檸茶,婁蒿隻覺滿口又酸又澀,一點都不好喝。
就像人生。
有的人能把苦澀的人生嚐出甜,麵不改色心不跳地說瞎話,你還看不出來。
有些人端起杯子嚐一口,酸就是酸,澀就是澀,沒有臉皮也沒有情商指鹿為馬,隻能木訥地苦熬下去。
前者叫林麥冬。
後者叫婁蒿。
這不是貶低亦或鄙夷,婁蒿其實挺羨慕林麥冬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可惜他學不來。
有時候真覺得自己年長7歲都活在了狗身上。
默默抿著難咽的凍檸茶,等到林麥冬和黃雷互相謙虛、吹捧完畢,一個開始看起名單,一個埋頭翻閱劇本。
他才湊到林麥冬身邊,壓低聲音:“30個演員,你不是說經費不夠嗎?”
林麥冬不動聲色,甚至用上了腹語:“黃師兄又不知道。”
“……”婁蒿瞪著林麥冬。
這是人話?
林麥冬哼哼一聲,大驚小怪。
還是老王說得好啊,都是自家孩子,自己先斬後奏,到時把名單報上去,學校還真能讓孩子餓著?
反正3萬也是掏,5萬也是拿。
四年大學,這是僅有的能薅學院羊毛的機會,不浪就浪費了!
一邊腹誹著,林麥冬一邊展開名單。
謔!
好多“熟人”!
93級許靜蕾。
94級銀巧巧、江勤勤。
95級左曉青。
可惜,上麵列出的名字都是不能選的,93級那位號稱新一代京圈公主的許靜蕾學姐,從出勤看,這學期還沒來過學校,估計正被京圈籌劃力捧。
隻剩幾個不配擁有姓名的龍套,和一個叫劉琳的學姐能選。
94級銀巧巧和江勤勤也不行,倆人一個還呆在胡雪楊導演的劇組裏,一個更不得了,因為《西施》一角的造型被瓊瑤阿姨看中,直接招到海島去當瑤女郎了。
林麥冬歎息一聲,說起來,勤勤學姐的顏值還挺戳他的,隻是可惜,來晚了呀,學姐現在已經成了阿姨心頭肉,阿姨不但給起了“水靈”的藝名,還為學姐量身打造《蒼天有淚》。
以阿姨的名氣地位化身舔狗,這誰頂得住啊!
搶不過搶不過!
當然,94級能人還是挺多的,薑竹青、陳紫涵、陳創、林靜、向能,都是挺不錯的演員。
而且林麥冬還看到了一個特別熟悉的名字:富達龍!
順著名單後的記錄一查,嘿,巧了,這位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進組鄭教授的《故園秋色》。
鐵杆兒的自己人呀!
林麥冬連忙在富達龍的名字後麵,畫了一個重重的圈!
這是到目前為止,他最有把握確定下來的重量級人物,到時可以先試著說服,說服不了就搬鄭教授碾壓上去!
嗯,計劃通。
接下來就是95級了,相比94級的能人輩出,95級要遜色許多,左曉青是不用想了,人還在劇組拍戲呢,孫沙導演的女人三部曲。
不過,還有餘楠……
看到餘楠的名字,林麥冬就下意識聯想到對方那個經典角色,大西北舞女,攢勁的節目~
“噗!”
忍不住笑出聲。
旁邊看著林麥冬畫圈的婁蒿,有些莫名其妙,“你笑啥?”
“沒啥,想到了好玩的事。”
林麥冬隨口敷衍一句,趕緊把餘楠圈下來,結果看到餘楠後麵那個名字,又忍不住笑了——
孫莉!
婁蒿越發莫名:“發病了你?”
“你才發病呢,我隻是想到了高興的事!”
林麥冬抬頭看了黃雷一眼,這位大明星師兄,如果正常來請,確實是不大可能請到自己劇組裏去。
但是看到孫莉,林麥冬突然來了靈感——如果沒出意外,這個時候倆人應該已經確定關係了吧?
隻是鑒於女方還沒畢業,關係就沒公開。
如果,自己能把孫莉忽悠進《雇傭人生》,那麽黃雷師兄,你又該如何應對?
似乎察覺到了撲麵而來的惡趣味,正翻看劇本的黃雷抓了抓腦袋,特意蓄長的頭發讓他顯得特別文藝瀟灑。
隻是現在,這位中二病晚期的文藝青年,已經徹底沉浸在了劇本中。
坦率地說,在看到劇本之前,黃雷對林麥冬和《雇傭人生》是沒什麽感覺的,他出道就和大導合作,父親也是圈內大佬,經曆、見識和鑒賞水平都拉開學校裏的學生甚遠。
一個新入學的學生,一部短片,在他的經曆和成績麵前,實在沒法讓他高看一眼。
直到此時真正看到本子。
沒有台詞,沒有劇情,但林麥冬在分鏡中寥寥幾筆勾勒的鏡頭腳本,所呈現的那個荒誕到虛假、又虛假得真實的世界,一下就激發了他的想象力。
在電影理論中,真正好的創意和構思,從來不是創作者試圖灌輸給觀眾什麽東西。
而是觀眾從你的作品裏,能思考到什麽東西!
《雇傭人生》無疑是符合這一點的,難怪他之前聽說,這本短片本子之前在興趣小組宣讀的時候,引發過廣泛的爭論。
為它的立意、它的意象、它的思想爭論。
有人在其中看到剝削,有人看到壓迫,有人看到平等……截然不同的理念,居然融匯在一部8-10分鍾的短片裏。
掩卷之時,黃雷都還在迴味和暢想。
究竟是工具擬人,還是人被物化?
想不通啊,但……本子是真好!
也就是已經工作過一段時間,有一定行業經驗的人。
婁蒿就是這種。
他其實已經25了,之前在家鄉一個戲劇團做編導工作,然後去年下半年戲劇團解散,無所事事,才聽從團裏介紹,跑京城來考北電導演係。
最開始認識林麥冬的時候,婁蒿並不是太熱情,以為自己跟這個剛滿18歲,才脫離高中的小新娘沒有話題可說。
但認識一段時間後,他就發現,18歲的林麥冬居然比他更像一個在社會裏打滾過的老油條!
誰家18歲會這麽拍馬屁,這麽市儈啊?
淺淺抿了一口不久前,被林麥冬豎起大拇指一頓狂吹的凍檸茶,婁蒿隻覺滿口又酸又澀,一點都不好喝。
就像人生。
有的人能把苦澀的人生嚐出甜,麵不改色心不跳地說瞎話,你還看不出來。
有些人端起杯子嚐一口,酸就是酸,澀就是澀,沒有臉皮也沒有情商指鹿為馬,隻能木訥地苦熬下去。
前者叫林麥冬。
後者叫婁蒿。
這不是貶低亦或鄙夷,婁蒿其實挺羨慕林麥冬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可惜他學不來。
有時候真覺得自己年長7歲都活在了狗身上。
默默抿著難咽的凍檸茶,等到林麥冬和黃雷互相謙虛、吹捧完畢,一個開始看起名單,一個埋頭翻閱劇本。
他才湊到林麥冬身邊,壓低聲音:“30個演員,你不是說經費不夠嗎?”
林麥冬不動聲色,甚至用上了腹語:“黃師兄又不知道。”
“……”婁蒿瞪著林麥冬。
這是人話?
林麥冬哼哼一聲,大驚小怪。
還是老王說得好啊,都是自家孩子,自己先斬後奏,到時把名單報上去,學校還真能讓孩子餓著?
反正3萬也是掏,5萬也是拿。
四年大學,這是僅有的能薅學院羊毛的機會,不浪就浪費了!
一邊腹誹著,林麥冬一邊展開名單。
謔!
好多“熟人”!
93級許靜蕾。
94級銀巧巧、江勤勤。
95級左曉青。
可惜,上麵列出的名字都是不能選的,93級那位號稱新一代京圈公主的許靜蕾學姐,從出勤看,這學期還沒來過學校,估計正被京圈籌劃力捧。
隻剩幾個不配擁有姓名的龍套,和一個叫劉琳的學姐能選。
94級銀巧巧和江勤勤也不行,倆人一個還呆在胡雪楊導演的劇組裏,一個更不得了,因為《西施》一角的造型被瓊瑤阿姨看中,直接招到海島去當瑤女郎了。
林麥冬歎息一聲,說起來,勤勤學姐的顏值還挺戳他的,隻是可惜,來晚了呀,學姐現在已經成了阿姨心頭肉,阿姨不但給起了“水靈”的藝名,還為學姐量身打造《蒼天有淚》。
以阿姨的名氣地位化身舔狗,這誰頂得住啊!
搶不過搶不過!
當然,94級能人還是挺多的,薑竹青、陳紫涵、陳創、林靜、向能,都是挺不錯的演員。
而且林麥冬還看到了一個特別熟悉的名字:富達龍!
順著名單後的記錄一查,嘿,巧了,這位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進組鄭教授的《故園秋色》。
鐵杆兒的自己人呀!
林麥冬連忙在富達龍的名字後麵,畫了一個重重的圈!
這是到目前為止,他最有把握確定下來的重量級人物,到時可以先試著說服,說服不了就搬鄭教授碾壓上去!
嗯,計劃通。
接下來就是95級了,相比94級的能人輩出,95級要遜色許多,左曉青是不用想了,人還在劇組拍戲呢,孫沙導演的女人三部曲。
不過,還有餘楠……
看到餘楠的名字,林麥冬就下意識聯想到對方那個經典角色,大西北舞女,攢勁的節目~
“噗!”
忍不住笑出聲。
旁邊看著林麥冬畫圈的婁蒿,有些莫名其妙,“你笑啥?”
“沒啥,想到了好玩的事。”
林麥冬隨口敷衍一句,趕緊把餘楠圈下來,結果看到餘楠後麵那個名字,又忍不住笑了——
孫莉!
婁蒿越發莫名:“發病了你?”
“你才發病呢,我隻是想到了高興的事!”
林麥冬抬頭看了黃雷一眼,這位大明星師兄,如果正常來請,確實是不大可能請到自己劇組裏去。
但是看到孫莉,林麥冬突然來了靈感——如果沒出意外,這個時候倆人應該已經確定關係了吧?
隻是鑒於女方還沒畢業,關係就沒公開。
如果,自己能把孫莉忽悠進《雇傭人生》,那麽黃雷師兄,你又該如何應對?
似乎察覺到了撲麵而來的惡趣味,正翻看劇本的黃雷抓了抓腦袋,特意蓄長的頭發讓他顯得特別文藝瀟灑。
隻是現在,這位中二病晚期的文藝青年,已經徹底沉浸在了劇本中。
坦率地說,在看到劇本之前,黃雷對林麥冬和《雇傭人生》是沒什麽感覺的,他出道就和大導合作,父親也是圈內大佬,經曆、見識和鑒賞水平都拉開學校裏的學生甚遠。
一個新入學的學生,一部短片,在他的經曆和成績麵前,實在沒法讓他高看一眼。
直到此時真正看到本子。
沒有台詞,沒有劇情,但林麥冬在分鏡中寥寥幾筆勾勒的鏡頭腳本,所呈現的那個荒誕到虛假、又虛假得真實的世界,一下就激發了他的想象力。
在電影理論中,真正好的創意和構思,從來不是創作者試圖灌輸給觀眾什麽東西。
而是觀眾從你的作品裏,能思考到什麽東西!
《雇傭人生》無疑是符合這一點的,難怪他之前聽說,這本短片本子之前在興趣小組宣讀的時候,引發過廣泛的爭論。
為它的立意、它的意象、它的思想爭論。
有人在其中看到剝削,有人看到壓迫,有人看到平等……截然不同的理念,居然融匯在一部8-10分鍾的短片裏。
掩卷之時,黃雷都還在迴味和暢想。
究竟是工具擬人,還是人被物化?
想不通啊,但……本子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