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書劇情相對慢熱,行文嚴謹,用詞考究,適合靜下心來慢慢聽讀;寫書不易,望諸君多好評,作者拜謝!】


    ——————————————————


    京城,9月底正是夏天的尾巴,太陽火辣辣的烘烤著地麵,林麥冬勉強縮在花壇邊的陰影裏,看到前方的空氣都在扭曲。


    “這要打個雞蛋,恐怕直接就熟了吧!這鬼天氣可真熱!”


    胡思亂想著,林麥冬挪了挪屁股,讓自己單薄的褲子和嬌嫩的皮膚,離熱騰騰的花壇水泥磚遠一點。


    免得一會兒散發出烤肉香。


    姿勢別扭的傻坐一會兒,與花壇隔陽光“火海”相望的紅磚小樓,大門終於打開,一個高瘦的年輕人一溜煙小跑出來。


    單薄的涼鞋無法抵禦鐵板燒一般的地麵,年輕人大唿小叫:


    “好燙好燙……大熱天的喊我出來幹啥。”


    林麥冬衝來人翻個白眼兒:“別廢話,有正事找你幫忙。”


    “什麽正事?不會還去搗鼓你那個劇本吧,大哥,要不要這麽拚啊!”


    年輕人哀嚎著,林麥冬則一時間有些出神。


    這裏是北電校園,1996年,信息傳遞和車馬還沒有那麽快的年代。


    大半年前,林麥冬迴到了這個時代,最初他還是很抗拒的,一個是他已經習慣了“未來”的科技便利和生活方式。


    突然迴到這個沒有智能手機,快遞物流極慢,網絡也很原始的年代,那真是幹什麽都很別扭——連早晨醒來縮在被窩裏刷短視頻看小說都無法享受,太折磨了!


    其二嘛,則是重生前的他不算什麽失敗者,雖然沒老婆沒孩子,但那是他個人婚姻觀的問題,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


    按照正常軌跡,1996年正是他高中畢業上大學的時間段,因為學習成績一直很普通,正常軌跡的林麥冬,最終隻是上了一個平平無奇的二本計算機專業。


    4年混下來,什麽都沒學到,畢業後走上社會找到的工作也與專業完全無關,後來真正混出頭,還是陰差陽錯發現自己有點寫作天賦,在網上寫了一段時間網絡小說。


    林麥冬也因此被一位伯樂看中,招去他的編劇工作室成為跟組編劇。


    再到短視頻時代到來,半路入行的林麥冬,莫名其妙成了一個短劇編劇+導演……


    雖說路徑充滿槽點,但有一說一,林麥冬入行那段時間,剛開始發力的短劇行業還是很賺錢的。


    林麥冬不但因此小賺一筆,還從伯樂的編劇工作室獨立出來,自己開了一家短劇製作公司,幾年深耕,大富大貴談不上,財務自由倒是勉強達到了。


    然後那枯燥乏味的提前退休生活,就在一場車禍中戛然而止!


    重生前,曾是網絡小說作者的林麥冬,看到不少作者讀者討論過,如果一個人重迴過去,人生經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利用信息差平步青雲?


    抓住時代脈搏?


    走上人生巔峰?


    那些都隻是暢想而已,真正經曆過的林麥冬,可以用這大半年來的困惑與焦慮告訴你——你重生前什麽樣,重生不但不會變好,反而可能更差!


    比如,林麥冬重生後的時間,距離高考隻有4個月……


    天可憐見,他都告別高考幾十年了,高中課本一攤開,那一個個公式、題型、字母、課文,在他眼中就像天書一樣。


    放棄學業,直接進入社會打拚?


    如果隨身能帶著一個可以查閱1996年-2024年的百科資料庫,那麽,這個想法倒也不是不行。


    可惜沒有。


    所謂信息差,指望穿越者自己的腦子記住那麽多信息,根本不可能,別的不說,未來大家都生活在信息繭房裏,大數據推送分發的模式下,別說你的專業領域接觸不到其他行業的信息,連上網娛樂,都看不到你興趣之外的新聞……


    除此,僅有的幾條發財路子,比如買企鵝阿裏臉書蘋果等科技股的辦法,又需要手裏有資金。


    最終,一籌莫展的林麥冬,不得不將目光放到自己重生前,最熟悉的行業上麵!


    雖然他隻是個網絡小說作者,一個國產神劇編劇,一個半路出家的短劇導演。


    但四舍五入,也算娛樂圈吧?


    未來幾十年生涯,他確實沒記住彩票號碼,也不看球,更沒接觸過什麽地方什麽時間拆遷,或者有發財的機會。


    可是作為半個行內人,他懂影視製作,有專業積累!


    他——可以當導演呀!


    於是,大約3個多月前,高三學子猶如地獄行軍一般的緊張時刻中,林麥冬瞞著家裏人跑來京城,報考北電導演係。


    幸運的是,本科的專業要求對真正的應屆生,可能會比較難,但對重生前有過幾年實踐經驗的林麥冬來說,專業要求反而是最簡單的。


    短劇?短劇導演就不是導演了?


    一樣要腳本,要調度,沒區別嘛!


    總之,經曆過迷茫和焦慮之後,直到真正成功考上北電,林麥冬在這個時代,才算找到一點參與感。


    “喂,想什麽呢?”


    旁邊好友的牢騷,把林麥冬從走神中喚醒。


    林麥冬看了好友一眼,他叫婁蒿,未來似乎沒有混出頭,反正林麥冬記憶裏未來的娛樂圈沒這號人。


    想想也不奇怪,未來北電96級隻有表本班比較爭氣,其他專業都很拉胯,而且還是這一屆最拉胯。


    往前數,94級有賈彰科,95級有伍拾賢、陳耳、盧川。


    往後數,97有郝毅,99有寧昊。


    以林麥冬未來混跡出來的老油子性格,能和婁蒿這種沒啥“投資價值”,年紀又小的人交上朋友,除了他需要一個說話的人之外,也因為兩人比較有緣——


    麥冬,中藥材。


    蔞蒿,中藥材!


    緣分啊。


    無視了小弟的大逆不道,林麥冬擦擦汗,望著陰影外的大太陽做了下心理建設,一邊拍了拍隨身的小包:“我劇本寫好了,正準備拿去給那幫家夥看看,你幫我撐個場。”


    婁蒿表情驚訝:“你還真寫了,真準備走老賈那條路啊?”


    這裏的老賈,說的是賈彰科,94年讀大二的時候,用一個平平無奇的劇本,加上他自己當槍手賺來的稿費,“忽悠”了一群電影興趣小組的同學出錢出力,拍了一部叫《小山迴家》的短片。


    短片最初沒引起什麽波瀾,拍完在老賈宿舍放映的時候,放一半人就跑光了,搞得賈彰科和副導演很絕望。


    但戲劇性的是,這片子今年在香江國際電影節上,拿到了短片競賽單元金獎。


    火了!


    消息傳來後,北電立刻重視起來。


    等到林麥冬、蔞蒿這一屆導演係入學的時候,老師和校領導三天兩頭向大家灌輸老賈的事跡,還鼓勵他們學習思路,學習模式。


    隻要有好本子,敢拍,能在同學中拉起一支隊伍,學校就支持。


    似乎希望再出一個能拿獎的導演苗子!


    入學後,婁蒿也跟著林麥冬加入了幾個興趣小組,隻是他從沒想過,林麥冬居然真的在學老賈的路子。


    “麥冬,我們才大一,剛入學還不滿一個月……這能行嗎?”


    婁蒿眼神裏滿是疑慮。


    “試試唄!”


    林麥冬說道:“反正老師也鼓勵,不試試怎麽知道行不行?”


    他費盡心思考進北電是為了什麽?


    除了想要係統學習一下之外,還不是為了北電這個平台!


    如今有賈彰科珠玉在前,學校這個平台也給予重視,為什麽不試試?


    上輩子林麥冬摸爬滾打幾十年,對一句話理解最為深刻——人啊,出名得趁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做導演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郎有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郎有才並收藏我做導演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