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為太子診治之迴憶(8)
神醫夫君:金牌廚娘當自強 作者:蘆葦史迪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哦~~~~這也難怪你的幾個兄長打不過你!你的騎術都是你外祖父親傳的,當然不會差了。”
“你這話不對了!我雖是得到外祖父的親傳,但是兄長們也是得到舅舅們的親傳,而舅舅們也可是都得到了我外祖父的真傳,你能說他們不厲害麽?”
“那你為何他們打得都不如你厲害呢?”
“其實開始的時候他們並未知道我已經學會了打馬球,甚至還不知道我會騎馬;因此每次有哪家舉辦馬球會,雖然都會帶上我,但從不讓我單獨行動,每次我想騎馬的時候,兄長們都會替我挑一匹小馬,幫我牽著韁繩。”
“那是何時發現你會這些的?”
“記得有一年開春,京中的趙家姐姐也舉辦馬球會,我們受到邀請,參加那次的馬球會。我還記得那次馬球會無論何種身份,都能可以參加,而且每一場贏得的彩頭都不同,但都價值連城。”
“對於你而言,這些東西,你應該根本不會放在眼裏吧!”
“話是這麽說沒錯!不過總有那麽有些人為了一些東西而為之拚命,因為那些是多少銀兩,金子都無法換來的。”
“難道說那些彩頭之中有那麽一兩件是哪位姑娘的定情之物還是什麽別的?”
“什麽定情之物啊,別瞎說,傳出去,你這是要毀人清譽啊!”
“那是什麽?”
“是一對鐲子,很是漂亮,是對簡單的雙盤龍鳳和田玉手鐲。這對手鐲其實是一對玉鐲中最簡單不過的一種,但也是最簡單,因此佩戴這種款式的人並不多;一些玉器店鋪裏並不多見,甚至有的店鋪裏見無人挑選這種手鐲,所以幹脆沒有這種款式的手鐲。”夏梓曦頓了頓。“而這種手鐲雕工精細,質地渾厚縝密,就是有些單薄;不過鏤空三環會在不經意間輕輕交擊,發出清脆玉珠之聲,空靈美妙;簡單大方卻也不俗氣。”
“你也說了這隻是個簡單的鐲子,為何會········”
“那對手鐲,是沈家姐姐父親母親的定情之物,也算是唯一的遺物。”
“唯一的?!那真的是相當珍貴的。可是那麽重要的東西,不是應該由沈家姑娘保管好麽?為何會出現在馬球會上,而且還是以彩頭的形式出現?”
“這一切都是沈姐姐母親娘家的那位姨母所造成的。她慫恿她的兒子,讓他把沈家姐姐手裏這對手鐲騙來。”
“據我所知沈家這位姑娘不僅蘭質惠心,才貌兼全,而且還繡得一手漂亮的女工。實乃京中屈指可數的名門大家閨秀的典範。不可能那麽輕易被騙的呀!”
“起初是沒有,沈家姐姐也是知道這位姨母是個什麽樣的人,對她的母親幾分真幾分假,每次造訪她們家都是存了什麽樣的心思。每次都有提防,婉言迴絕,可她那位姨母不是位善茬,沒有達到她的目的,她怎麽可能就此罷手呢!”夏梓曦餘光看到灶台一個陶罐,走過去,揭開罐蓋,原來裏麵裝的是酸豆角,挽了挽衣袖,伸手準備到壇子裏取一些,切一切,當作下飯的小菜時,被人攔住了。“你幹嘛?”
“我來吧!這裏麵的水沾到手上味道有點大,你是女孩兒同樣還是名門千金,手上有奇怪的味道有些不太好,我來就好,要取多少?”葉淩軒伸手抓住了夏梓曦準備伸進壇子裏的手。“不過話說,後來那位沈家姑娘那麽聰慧,怎麽被騙的?”
“取一點就好,當作下飯的小菜而已,不宜太多,太過浪費。”夏梓曦見葉淩軒一再堅持,隻好放棄。“唉~~~~這一切隻能怪沈家姐姐心太善,容易心軟。沈家姐姐呢,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越是跟她反著來,她越是不配合;可要知道多年相處的姨母怎麽可能不了解沈家姐姐呢!既然硬的不行,那麽她便開始對沈姐姐采取苦肉計。”
“苦肉計?!嗯~~~似乎這一計很好用,而且對很多人都很好用。”
“是麽?這是誇讚麽?”
“並不是,比較中立吧!隻是覺得這一計什麽樣的場合都會用到罷了。那沈家姑娘的姨母做了什麽?”
“在沈姐姐年幼的時候,她的家裏曾經意外遭遇禍事,她的姨母家曾經施以援手,幫助過她們,與她們有救命之恩。因為這份恩情,所以姨母他們提出任何要求,沈姐姐母親他們都盡力地去滿足,可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沈姐姐的家境也越來越好了,而她的那個姨母胃口越來越大了,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過分了;若是稍有不同意或是沒做好的,便開始哭訴,哭訴沈姐姐母親是個白眼狼,說若沒有當年她的幫助,怎麽會有如今的她,說什麽現在過好日子了就忘了以前的恩情了之類的話。”
“那沈姑娘的母親就一直這樣任由你自己的姐姐肆意妄為,隨意向你們提出任何要求,隨便拿捏你們麽?”
“沈家伯母怎麽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不過對於自己的娘家姐姐如此行為,也是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小一點的,自己能處理解決的,自己解決;而自己解決不了處理不了的問題和要求,隻能請沈姐姐的外祖母出麵替她解決。”
“可是她的外祖母也不能一直護著她們啊!”
“唉~~~~誰說不是呢!沈家姐姐的外祖母雖然也是將門出身,但也畢竟上了年紀,不如年輕人;開始幾年身體是還不錯的,可後來不知怎麽了,先是精神不濟,每每總是犯困,緊跟著就是胃口欠佳,食欲不振。”
“沈家這位老太太身體一直都很硬朗麽?”
“當然,我剛剛也提到了沈家姐姐的外祖母那也是將門之後,雖不能同常年在兵營的將士們相比較,但也受到家裏人的影響,也自小鍛煉習武;以至於到了現在這個年紀,與同齡的老太太相比,沈家姐姐的外祖母看上去一直都是那麽紅光滿麵,精神抖擻的樣子。從來未見過她那般精神不振,似乎像是病了,不過又不像是病了。”
“可有請大夫?”
“請了,怎麽沒請呢!沈姐姐把京中最厲害的趙大夫請了過去,而且沈姐姐還拿了宮內的令牌,去宮內的太醫院請了太醫過來診治。”
“結果如何?”
“唉~~~~結果都說是老太太上了年紀,需要多注意休息,飲食要清淡,可能體力和精神都大不如前,更別說能與年輕人相比了之類的無關痛癢的話。”
“可是我怎麽覺得老太太似乎不像是那些大夫和太醫所謂的年紀大了,多休息之類的,而是有點像是中毒?那沈姑娘沒想辦法麽?”
“怎麽沒想呢!可是接到消息的時候沈姐姐和她的母親正在外地盤點各家商鋪的庫存情況和清算賬本是否有所問題,根本沒辦法迴去。”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那那位沈姑娘的姨母豈不很高興,沈姑娘的外祖母病倒了,沈姑娘與她母親都不在家,那不就是她姨母事事說了算,想幹嘛就幹嘛了嘛!”
“可不是嘛,她趁著沈姐姐外祖母病重時期肆意妄為,偷偷拿了沈姐姐外祖母的印章和一些店鋪地契,四處拉攏關係,結識各個層麵的官員。”
“這應該算得上是拉攏賄賂官員了,這要是被查到的話,沈老夫人可是也被連累到的,那位沈姑娘的姨母難道連這麽簡單的利害關係不懂麽?”
“哼~~~沈姐姐的姨母都多大年紀了,她怎會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呢?若是她真的傻的,不明白,那也知道什麽是該拿的,而什麽東西是萬萬不能碰的。這位姨母啊,有好東西就想拿,有點好的就想占為己有,不管是在誰家都是如此,因此深知她是個什麽樣的人的親朋好友,一旦家裏有什麽紅白喜事亦或是哪家舉辦馬球會,第一次禮貌性地告知一下,後麵若是再舉辦或是辦事兒,大家都會形成一種默契,一律不會告知沈姐姐的姨母。”
“沈姑娘這位姨母算是把周圍親戚都得罪幹淨了,現在也就沈姑娘的母親跟她有來往吧!”
“是啊!大家都不理解,沈姐姐母親明明知道自己這位姐姐是個什麽樣的人,卻還一如既往的與其來往。其中就有與沈姐姐母親關係較好的幾位姐妹,舊友不停地勸說,希望她與自己那位姐姐早點斷了聯係;可是她們之間哪是說斷就能斷的。”
“看得出來沈姑娘與其母都是懂得感恩,知恩圖報的人。可再怎麽知恩圖報也不能讓那些心思不純之人為其用之,有些時候要及時止損,避免損害更大更多;要知道有句俗話的‘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個道理。”
“這些道理,不用你我說,沈姐姐應該很早就已經跟自己的母親說過了,而且說了還不止一遍,沈姐姐母親應該自己也懂這些道理。可是那有什麽用呢!說再多,也抵不過她心軟這個毛病,不光沈姐姐母親心軟,連同沈姐姐她自己也心軟;這不就有了後來那對鐲子會出現在馬球會上,而且還是以彩頭的形式出現。”
“所以這心軟的毛病還能遺傳!因而這位沈姑娘也跟他母親一樣會心軟?”
</p>
“哦~~~~這也難怪你的幾個兄長打不過你!你的騎術都是你外祖父親傳的,當然不會差了。”
“你這話不對了!我雖是得到外祖父的親傳,但是兄長們也是得到舅舅們的親傳,而舅舅們也可是都得到了我外祖父的真傳,你能說他們不厲害麽?”
“那你為何他們打得都不如你厲害呢?”
“其實開始的時候他們並未知道我已經學會了打馬球,甚至還不知道我會騎馬;因此每次有哪家舉辦馬球會,雖然都會帶上我,但從不讓我單獨行動,每次我想騎馬的時候,兄長們都會替我挑一匹小馬,幫我牽著韁繩。”
“那是何時發現你會這些的?”
“記得有一年開春,京中的趙家姐姐也舉辦馬球會,我們受到邀請,參加那次的馬球會。我還記得那次馬球會無論何種身份,都能可以參加,而且每一場贏得的彩頭都不同,但都價值連城。”
“對於你而言,這些東西,你應該根本不會放在眼裏吧!”
“話是這麽說沒錯!不過總有那麽有些人為了一些東西而為之拚命,因為那些是多少銀兩,金子都無法換來的。”
“難道說那些彩頭之中有那麽一兩件是哪位姑娘的定情之物還是什麽別的?”
“什麽定情之物啊,別瞎說,傳出去,你這是要毀人清譽啊!”
“那是什麽?”
“是一對鐲子,很是漂亮,是對簡單的雙盤龍鳳和田玉手鐲。這對手鐲其實是一對玉鐲中最簡單不過的一種,但也是最簡單,因此佩戴這種款式的人並不多;一些玉器店鋪裏並不多見,甚至有的店鋪裏見無人挑選這種手鐲,所以幹脆沒有這種款式的手鐲。”夏梓曦頓了頓。“而這種手鐲雕工精細,質地渾厚縝密,就是有些單薄;不過鏤空三環會在不經意間輕輕交擊,發出清脆玉珠之聲,空靈美妙;簡單大方卻也不俗氣。”
“你也說了這隻是個簡單的鐲子,為何會········”
“那對手鐲,是沈家姐姐父親母親的定情之物,也算是唯一的遺物。”
“唯一的?!那真的是相當珍貴的。可是那麽重要的東西,不是應該由沈家姑娘保管好麽?為何會出現在馬球會上,而且還是以彩頭的形式出現?”
“這一切都是沈姐姐母親娘家的那位姨母所造成的。她慫恿她的兒子,讓他把沈家姐姐手裏這對手鐲騙來。”
“據我所知沈家這位姑娘不僅蘭質惠心,才貌兼全,而且還繡得一手漂亮的女工。實乃京中屈指可數的名門大家閨秀的典範。不可能那麽輕易被騙的呀!”
“起初是沒有,沈家姐姐也是知道這位姨母是個什麽樣的人,對她的母親幾分真幾分假,每次造訪她們家都是存了什麽樣的心思。每次都有提防,婉言迴絕,可她那位姨母不是位善茬,沒有達到她的目的,她怎麽可能就此罷手呢!”夏梓曦餘光看到灶台一個陶罐,走過去,揭開罐蓋,原來裏麵裝的是酸豆角,挽了挽衣袖,伸手準備到壇子裏取一些,切一切,當作下飯的小菜時,被人攔住了。“你幹嘛?”
“我來吧!這裏麵的水沾到手上味道有點大,你是女孩兒同樣還是名門千金,手上有奇怪的味道有些不太好,我來就好,要取多少?”葉淩軒伸手抓住了夏梓曦準備伸進壇子裏的手。“不過話說,後來那位沈家姑娘那麽聰慧,怎麽被騙的?”
“取一點就好,當作下飯的小菜而已,不宜太多,太過浪費。”夏梓曦見葉淩軒一再堅持,隻好放棄。“唉~~~~這一切隻能怪沈家姐姐心太善,容易心軟。沈家姐姐呢,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越是跟她反著來,她越是不配合;可要知道多年相處的姨母怎麽可能不了解沈家姐姐呢!既然硬的不行,那麽她便開始對沈姐姐采取苦肉計。”
“苦肉計?!嗯~~~似乎這一計很好用,而且對很多人都很好用。”
“是麽?這是誇讚麽?”
“並不是,比較中立吧!隻是覺得這一計什麽樣的場合都會用到罷了。那沈家姑娘的姨母做了什麽?”
“在沈姐姐年幼的時候,她的家裏曾經意外遭遇禍事,她的姨母家曾經施以援手,幫助過她們,與她們有救命之恩。因為這份恩情,所以姨母他們提出任何要求,沈姐姐母親他們都盡力地去滿足,可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沈姐姐的家境也越來越好了,而她的那個姨母胃口越來越大了,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過分了;若是稍有不同意或是沒做好的,便開始哭訴,哭訴沈姐姐母親是個白眼狼,說若沒有當年她的幫助,怎麽會有如今的她,說什麽現在過好日子了就忘了以前的恩情了之類的話。”
“那沈姑娘的母親就一直這樣任由你自己的姐姐肆意妄為,隨意向你們提出任何要求,隨便拿捏你們麽?”
“沈家伯母怎麽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不過對於自己的娘家姐姐如此行為,也是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小一點的,自己能處理解決的,自己解決;而自己解決不了處理不了的問題和要求,隻能請沈姐姐的外祖母出麵替她解決。”
“可是她的外祖母也不能一直護著她們啊!”
“唉~~~~誰說不是呢!沈家姐姐的外祖母雖然也是將門出身,但也畢竟上了年紀,不如年輕人;開始幾年身體是還不錯的,可後來不知怎麽了,先是精神不濟,每每總是犯困,緊跟著就是胃口欠佳,食欲不振。”
“沈家這位老太太身體一直都很硬朗麽?”
“當然,我剛剛也提到了沈家姐姐的外祖母那也是將門之後,雖不能同常年在兵營的將士們相比較,但也受到家裏人的影響,也自小鍛煉習武;以至於到了現在這個年紀,與同齡的老太太相比,沈家姐姐的外祖母看上去一直都是那麽紅光滿麵,精神抖擻的樣子。從來未見過她那般精神不振,似乎像是病了,不過又不像是病了。”
“可有請大夫?”
“請了,怎麽沒請呢!沈姐姐把京中最厲害的趙大夫請了過去,而且沈姐姐還拿了宮內的令牌,去宮內的太醫院請了太醫過來診治。”
“結果如何?”
“唉~~~~結果都說是老太太上了年紀,需要多注意休息,飲食要清淡,可能體力和精神都大不如前,更別說能與年輕人相比了之類的無關痛癢的話。”
“可是我怎麽覺得老太太似乎不像是那些大夫和太醫所謂的年紀大了,多休息之類的,而是有點像是中毒?那沈姑娘沒想辦法麽?”
“怎麽沒想呢!可是接到消息的時候沈姐姐和她的母親正在外地盤點各家商鋪的庫存情況和清算賬本是否有所問題,根本沒辦法迴去。”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那那位沈姑娘的姨母豈不很高興,沈姑娘的外祖母病倒了,沈姑娘與她母親都不在家,那不就是她姨母事事說了算,想幹嘛就幹嘛了嘛!”
“可不是嘛,她趁著沈姐姐外祖母病重時期肆意妄為,偷偷拿了沈姐姐外祖母的印章和一些店鋪地契,四處拉攏關係,結識各個層麵的官員。”
“這應該算得上是拉攏賄賂官員了,這要是被查到的話,沈老夫人可是也被連累到的,那位沈姑娘的姨母難道連這麽簡單的利害關係不懂麽?”
“哼~~~沈姐姐的姨母都多大年紀了,她怎會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呢?若是她真的傻的,不明白,那也知道什麽是該拿的,而什麽東西是萬萬不能碰的。這位姨母啊,有好東西就想拿,有點好的就想占為己有,不管是在誰家都是如此,因此深知她是個什麽樣的人的親朋好友,一旦家裏有什麽紅白喜事亦或是哪家舉辦馬球會,第一次禮貌性地告知一下,後麵若是再舉辦或是辦事兒,大家都會形成一種默契,一律不會告知沈姐姐的姨母。”
“沈姑娘這位姨母算是把周圍親戚都得罪幹淨了,現在也就沈姑娘的母親跟她有來往吧!”
“是啊!大家都不理解,沈姐姐母親明明知道自己這位姐姐是個什麽樣的人,卻還一如既往的與其來往。其中就有與沈姐姐母親關係較好的幾位姐妹,舊友不停地勸說,希望她與自己那位姐姐早點斷了聯係;可是她們之間哪是說斷就能斷的。”
“看得出來沈姑娘與其母都是懂得感恩,知恩圖報的人。可再怎麽知恩圖報也不能讓那些心思不純之人為其用之,有些時候要及時止損,避免損害更大更多;要知道有句俗話的‘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個道理。”
“這些道理,不用你我說,沈姐姐應該很早就已經跟自己的母親說過了,而且說了還不止一遍,沈姐姐母親應該自己也懂這些道理。可是那有什麽用呢!說再多,也抵不過她心軟這個毛病,不光沈姐姐母親心軟,連同沈姐姐她自己也心軟;這不就有了後來那對鐲子會出現在馬球會上,而且還是以彩頭的形式出現。”
“所以這心軟的毛病還能遺傳!因而這位沈姑娘也跟他母親一樣會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