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為太子診治之迴憶(5)
神醫夫君:金牌廚娘當自強 作者:蘆葦史迪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你這罐藥膏,你現在有麽?我想看看~~~~”
“呐~~~我這裏剛好有一瓶,送你了!”葉淩軒從衣袖裏取出一個白色的小瓷瓶遞給夏梓曦。
“裏麵有綠豆粉,白丁香,檀香,杏仁,冰片,還有茉莉花等這些東西。”
“對,你的鼻子真的很厲害啊!我的這些藥材中除了茉莉花的味道比較明顯外,其它的味道都比較相似。”
“我的鼻子厲害之處,你應該是知道的呀!”夏梓曦很是自信的說。“那你母親就一直塗抹這個藥膏麽?白天還帶著那塊絲帕麽?”
“是,也不是。我母親隻帶了那麽幾天後,有一天晚上,我母親像往常一樣,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銅鏡開始塗抹藥膏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脖子上的傷疤開始慢慢變淡,甚至就可以白天不用再用絲帕遮住脖子有傷疤的部分。”
“幾天?”
“什麽幾天?”
“藥膏用了幾天?疤痕變淡。”
“應該好像是五天左右吧!就開始慢慢變淡了。”
“五天!挺不錯的,你父親的醫術當真了得~~~~後麵開始,你母親便沒有再帶那塊絲帕了吧?”
“第二天,我母親便就沒有再用那塊絲帕遮住脖子了。這一點讓我的大伯和三叔有所注意到,不過也隻是注意到了我母親脖子上少了一塊絲帕,露出了漂亮的細長的天鵝頸。我父親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很小聲很小聲提了一句‘嗯~~~~看來效果不錯嘛!’我母親聽到了這句話,雙眼微微顫了一下,不過畢竟男女有別,我母親朝我父親小幅度的微微的道謝,行了禮。”
“我很好奇,你的父親隻是做了一位醫者該做的責任,為你母親研製出了淡化和去除疤痕的藥膏而已,並沒有直接提到你父親和你母親自願結為連理和鴛盟的苗頭啊?”
“別急啊!我還沒有說完呢!”葉淩軒知道夏梓曦會提出疑惑,便開口說道。“真正讓他們感情發生變化的不是這一次,好的感情不是這麽一個簡簡單單的藥膏就能判斷和決定的。”
“那是什麽時候?”
“別急,聽我把他們的故事說完吧!”葉淩軒頓了頓道。“不過我怎麽覺得你把我父母的之間的事情當作故事一樣在聽呢?”
“你不也說的樂不思蜀的嘛!也沒有並不像往下的意思啊!”
“沒辦法呀~~~自我記事開始,我的母親每次閑暇之餘都會跟我說她與我父親小時候相識,長大後再次相遇和後來一輩子的相守一生的經曆;她不是講一遍,而是每次都拉著我一直一直在跟我說。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同情那時候的你!不過·····你繼續吧~~~~”
“在我母親脖子上的疤痕變淡的同時也是摘下絲帕的那天起,我的大伯和我的三叔看向我母親的眼神似乎也不一樣了,兩人有事沒事的隔三岔五的到我母親暫住的屋子做客,而且一呆就是待很久。”
“自從你母親脖子傷疤好了以後,你大伯和你三叔都會日日去你母親那裏?做什麽?”
“去我母親的房間能還做什麽呢!說是兩家曾是多年的世交,不能說斷就斷的,說是多多走動,聯絡聯絡感情。”
“可笑!你母親關係好麽?”
“怎麽說呢~~~出於世交的關係,我母親也算是禮貌性的招待他們,不過這些也僅僅出於禮節而已。”
“不會你的叔叔伯伯做了什麽越界的行為吧?”
“說是某天夜晚的時候,我母親已經卸了釵環,洗漱完畢,準備吹燈休息時,我母親也已經褪去外衣,穿著褻衣、褻褲,已然不可被外人看去,否則對她的名聲有損。我大伯推門闖了進來時,把我母親著實嚇得不輕,幸虧身邊的丫鬟反應快,立刻擋在了我母親的麵前,隔開了我母親與我大伯兩人之間的距離。我母親身邊的丫鬟在她還是孩提時期,就已經陪在她身邊了,至今已有十幾年了;不是親姐妹卻勝似親姐妹。因而我母親一得到什麽好玩東西都會與她分享,每每外出都會帶上她,而母親一旦遇到危險時,她總是第一個衝到我母親的前麵,把我母親死死護在身後。有時就連我外祖父都會誇讚她幾句,說她這般護著我母親,若是男子定會將我母親許配於她,奈何她卻是個女兒身。因此我母親有什麽樣的待遇,她也會擁有什麽樣的對待,一般的府裏到了一定年紀的孩子,府內都會請學究,我母親府上也會請學究,一般的小廝或是丫鬟都不得進入學堂與諸位小姐少爺讀書習字,可我母親身邊的小丫鬟事事破例,每次各個名門之家舉辦的馬球會,我母親不僅會帶著她,還會讓她與自己一樣換了衣裳,與自己一起騎馬打馬球,全京都的名媛辦的品茗會,隻要有邀請我母親,我母親都會帶著我身邊的小丫鬟。”
“你母親和你外祖父當初就不擔心那個小丫鬟日後會變得恃寵而驕,目中無人麽?”
“我外祖父也有擔心這一點,私下特地問過我母親,你知道我母親是怎麽迴答我外祖父的麽?”葉淩軒沒有直接迴答夏梓曦,反而轉而向她問道。
“應該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吧!”
“的確是這麽一句,夏小姐為何立馬猜出?”葉淩軒對於夏梓曦這麽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來說,這麽一句隻有懂得兵法,擅於謀算的一些謀士或是軍隊裏的軍師以及一些涉及爭權奪位的人才會熟知並經常把這句話銘記於心,她怎麽會記得這麽牢,這麽深,可謂是脫口而出,這個小丫頭到底經曆了什麽!“夏二小姐為何對這句話記得這麽深,這麽牢固,脫口而出便是這麽一句呢?”
“這句話有什麽問題麽?”
“這句話倒是沒什麽問題,但是由你說出口有些奇怪,因為你是一個大家閨秀,出口的應該是詩詞歌賦才對,而絕非這種謀士才會說出的話。”
“若是一般的大家閨秀,口中當然常常提到的都是些詩詞歌賦了,可你應該知道我的身份和我的家世背景,父親是當朝一品丞相,如果說文武分派,我父親是掌握文臣一派的領頭羊的話,那麽我外祖父便是一手把持這武將一派的頂梁柱。我父親雖說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丈夫,但在個偌大的朝堂之上,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我的外祖父曾經被先皇賜予兵符,手握重權,我的幾個舅舅更是駐守邊關,抵擋外族入侵,對於我朝上至官家下至黎明百姓的安全來說,他們把整個國家鑄成鐵桶一般,這也是現在的官家既需要我外祖父他們,也忌憚於我外祖父的原因。”
“那跟你說出這麽一句話有何關係麽?”
“這一切就要全拜我那位好父親所賜了!想當年,我父親在求娶我母親的時候可僅僅隻是四五品的小官吏,所有人都覺得那個時候我的父親配不上我母親,但我母親那時也不知怎麽了,卻執意要嫁給我父親,在嫁給我父親後,我外祖父也多少幫襯了些許。很快,我父親的官職慢慢地,一步步地到了如今這個位置;以至於後來我母親逝世後,夏府一出現問題,就讓我去將軍府找我外祖父和我的舅舅們幫忙,忙幫的好,那是理所應當。若是幫的不好,讓府內蒙上一點點的不妥之處,那都是我的過錯。以至於在你遇到我那一段時間,都是病重期間,就連一個小小女使、丫鬟都能欺負到我頭上,可想而知我在那之前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夏梓曦輕撫額前一綹碎發,將它別在耳後。“我也想向其他女孩子一樣,每天吟詩作詞,偶爾練習一下女紅,更多的時間是和外祖父和我的幾位舅舅們還有幾位哥哥們打馬球,到了議親的年紀,讓外祖母他們替自己尋一門好人家。可是他們不讓呀!我父親不願那麽輕易鬆手,我的姨娘,哦不,應該是我的小姨,取代我母親並且打算一點點的捧殺我,我的庶姐一直想把我狠狠地踩在腳下,我的那些庶妹們呢,一個個都想著如何利用我、取代我。在這樣一個家裏,想要活下去,光有那可憐的嫡女身份是獨獨不夠,若連一點點的防人之心都沒有的話,恐怕早就已經紅顏枯骨了吧!再說了我雖不是男子,亦不如我的外祖父和舅舅們還有哥哥們有著高強的武藝;不過我也是一品文臣大員的嫡女,文臣大員最擅長的不就是口才了得,能說會道有心機、有城府嘛!連我的外祖父他們雖是名門武將,也常常在戰場上與敵人廝殺,但一旦卸了鎧甲,站立於朝堂之上,與那些隻會繁文縟節的文臣辯論起來,唇槍舌劍,絲毫不遜色與那些口中隻會詩詞歌賦的文臣;但他們擔心我一個女兒家,母親也早早逝世,一個人身處於雜亂的後宅之中,也等同於身處於另一個戰場之上,他們讓我學會兵法並熟練運用。”
</p>
“你這罐藥膏,你現在有麽?我想看看~~~~”
“呐~~~我這裏剛好有一瓶,送你了!”葉淩軒從衣袖裏取出一個白色的小瓷瓶遞給夏梓曦。
“裏麵有綠豆粉,白丁香,檀香,杏仁,冰片,還有茉莉花等這些東西。”
“對,你的鼻子真的很厲害啊!我的這些藥材中除了茉莉花的味道比較明顯外,其它的味道都比較相似。”
“我的鼻子厲害之處,你應該是知道的呀!”夏梓曦很是自信的說。“那你母親就一直塗抹這個藥膏麽?白天還帶著那塊絲帕麽?”
“是,也不是。我母親隻帶了那麽幾天後,有一天晚上,我母親像往常一樣,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銅鏡開始塗抹藥膏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脖子上的傷疤開始慢慢變淡,甚至就可以白天不用再用絲帕遮住脖子有傷疤的部分。”
“幾天?”
“什麽幾天?”
“藥膏用了幾天?疤痕變淡。”
“應該好像是五天左右吧!就開始慢慢變淡了。”
“五天!挺不錯的,你父親的醫術當真了得~~~~後麵開始,你母親便沒有再帶那塊絲帕了吧?”
“第二天,我母親便就沒有再用那塊絲帕遮住脖子了。這一點讓我的大伯和三叔有所注意到,不過也隻是注意到了我母親脖子上少了一塊絲帕,露出了漂亮的細長的天鵝頸。我父親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很小聲很小聲提了一句‘嗯~~~~看來效果不錯嘛!’我母親聽到了這句話,雙眼微微顫了一下,不過畢竟男女有別,我母親朝我父親小幅度的微微的道謝,行了禮。”
“我很好奇,你的父親隻是做了一位醫者該做的責任,為你母親研製出了淡化和去除疤痕的藥膏而已,並沒有直接提到你父親和你母親自願結為連理和鴛盟的苗頭啊?”
“別急啊!我還沒有說完呢!”葉淩軒知道夏梓曦會提出疑惑,便開口說道。“真正讓他們感情發生變化的不是這一次,好的感情不是這麽一個簡簡單單的藥膏就能判斷和決定的。”
“那是什麽時候?”
“別急,聽我把他們的故事說完吧!”葉淩軒頓了頓道。“不過我怎麽覺得你把我父母的之間的事情當作故事一樣在聽呢?”
“你不也說的樂不思蜀的嘛!也沒有並不像往下的意思啊!”
“沒辦法呀~~~自我記事開始,我的母親每次閑暇之餘都會跟我說她與我父親小時候相識,長大後再次相遇和後來一輩子的相守一生的經曆;她不是講一遍,而是每次都拉著我一直一直在跟我說。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同情那時候的你!不過·····你繼續吧~~~~”
“在我母親脖子上的疤痕變淡的同時也是摘下絲帕的那天起,我的大伯和我的三叔看向我母親的眼神似乎也不一樣了,兩人有事沒事的隔三岔五的到我母親暫住的屋子做客,而且一呆就是待很久。”
“自從你母親脖子傷疤好了以後,你大伯和你三叔都會日日去你母親那裏?做什麽?”
“去我母親的房間能還做什麽呢!說是兩家曾是多年的世交,不能說斷就斷的,說是多多走動,聯絡聯絡感情。”
“可笑!你母親關係好麽?”
“怎麽說呢~~~出於世交的關係,我母親也算是禮貌性的招待他們,不過這些也僅僅出於禮節而已。”
“不會你的叔叔伯伯做了什麽越界的行為吧?”
“說是某天夜晚的時候,我母親已經卸了釵環,洗漱完畢,準備吹燈休息時,我母親也已經褪去外衣,穿著褻衣、褻褲,已然不可被外人看去,否則對她的名聲有損。我大伯推門闖了進來時,把我母親著實嚇得不輕,幸虧身邊的丫鬟反應快,立刻擋在了我母親的麵前,隔開了我母親與我大伯兩人之間的距離。我母親身邊的丫鬟在她還是孩提時期,就已經陪在她身邊了,至今已有十幾年了;不是親姐妹卻勝似親姐妹。因而我母親一得到什麽好玩東西都會與她分享,每每外出都會帶上她,而母親一旦遇到危險時,她總是第一個衝到我母親的前麵,把我母親死死護在身後。有時就連我外祖父都會誇讚她幾句,說她這般護著我母親,若是男子定會將我母親許配於她,奈何她卻是個女兒身。因此我母親有什麽樣的待遇,她也會擁有什麽樣的對待,一般的府裏到了一定年紀的孩子,府內都會請學究,我母親府上也會請學究,一般的小廝或是丫鬟都不得進入學堂與諸位小姐少爺讀書習字,可我母親身邊的小丫鬟事事破例,每次各個名門之家舉辦的馬球會,我母親不僅會帶著她,還會讓她與自己一樣換了衣裳,與自己一起騎馬打馬球,全京都的名媛辦的品茗會,隻要有邀請我母親,我母親都會帶著我身邊的小丫鬟。”
“你母親和你外祖父當初就不擔心那個小丫鬟日後會變得恃寵而驕,目中無人麽?”
“我外祖父也有擔心這一點,私下特地問過我母親,你知道我母親是怎麽迴答我外祖父的麽?”葉淩軒沒有直接迴答夏梓曦,反而轉而向她問道。
“應該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吧!”
“的確是這麽一句,夏小姐為何立馬猜出?”葉淩軒對於夏梓曦這麽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來說,這麽一句隻有懂得兵法,擅於謀算的一些謀士或是軍隊裏的軍師以及一些涉及爭權奪位的人才會熟知並經常把這句話銘記於心,她怎麽會記得這麽牢,這麽深,可謂是脫口而出,這個小丫頭到底經曆了什麽!“夏二小姐為何對這句話記得這麽深,這麽牢固,脫口而出便是這麽一句呢?”
“這句話有什麽問題麽?”
“這句話倒是沒什麽問題,但是由你說出口有些奇怪,因為你是一個大家閨秀,出口的應該是詩詞歌賦才對,而絕非這種謀士才會說出的話。”
“若是一般的大家閨秀,口中當然常常提到的都是些詩詞歌賦了,可你應該知道我的身份和我的家世背景,父親是當朝一品丞相,如果說文武分派,我父親是掌握文臣一派的領頭羊的話,那麽我外祖父便是一手把持這武將一派的頂梁柱。我父親雖說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丈夫,但在個偌大的朝堂之上,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我的外祖父曾經被先皇賜予兵符,手握重權,我的幾個舅舅更是駐守邊關,抵擋外族入侵,對於我朝上至官家下至黎明百姓的安全來說,他們把整個國家鑄成鐵桶一般,這也是現在的官家既需要我外祖父他們,也忌憚於我外祖父的原因。”
“那跟你說出這麽一句話有何關係麽?”
“這一切就要全拜我那位好父親所賜了!想當年,我父親在求娶我母親的時候可僅僅隻是四五品的小官吏,所有人都覺得那個時候我的父親配不上我母親,但我母親那時也不知怎麽了,卻執意要嫁給我父親,在嫁給我父親後,我外祖父也多少幫襯了些許。很快,我父親的官職慢慢地,一步步地到了如今這個位置;以至於後來我母親逝世後,夏府一出現問題,就讓我去將軍府找我外祖父和我的舅舅們幫忙,忙幫的好,那是理所應當。若是幫的不好,讓府內蒙上一點點的不妥之處,那都是我的過錯。以至於在你遇到我那一段時間,都是病重期間,就連一個小小女使、丫鬟都能欺負到我頭上,可想而知我在那之前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夏梓曦輕撫額前一綹碎發,將它別在耳後。“我也想向其他女孩子一樣,每天吟詩作詞,偶爾練習一下女紅,更多的時間是和外祖父和我的幾位舅舅們還有幾位哥哥們打馬球,到了議親的年紀,讓外祖母他們替自己尋一門好人家。可是他們不讓呀!我父親不願那麽輕易鬆手,我的姨娘,哦不,應該是我的小姨,取代我母親並且打算一點點的捧殺我,我的庶姐一直想把我狠狠地踩在腳下,我的那些庶妹們呢,一個個都想著如何利用我、取代我。在這樣一個家裏,想要活下去,光有那可憐的嫡女身份是獨獨不夠,若連一點點的防人之心都沒有的話,恐怕早就已經紅顏枯骨了吧!再說了我雖不是男子,亦不如我的外祖父和舅舅們還有哥哥們有著高強的武藝;不過我也是一品文臣大員的嫡女,文臣大員最擅長的不就是口才了得,能說會道有心機、有城府嘛!連我的外祖父他們雖是名門武將,也常常在戰場上與敵人廝殺,但一旦卸了鎧甲,站立於朝堂之上,與那些隻會繁文縟節的文臣辯論起來,唇槍舌劍,絲毫不遜色與那些口中隻會詩詞歌賦的文臣;但他們擔心我一個女兒家,母親也早早逝世,一個人身處於雜亂的後宅之中,也等同於身處於另一個戰場之上,他們讓我學會兵法並熟練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