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裏半明半寐,就像她目前的命運一樣撲朔迷離,自古以來,謀逆都是不可饒恕的大罪,在這場政變未遂中,她的姨母德安太後是主使,父親是跟隨,她頭上的這兩座大山,曾經是她的榮耀,如今卻隨時會斷送她的前途,甚至會泱及性命。
這一夜輾轉反側,直到天快亮時才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竇漣漪是被秀珠搖醒的,“秀珠,什麽時辰了。”
“娘娘,快醒醒,孝仁太後來看您了。”秀珠急得頭上細汗都出來了,朦朦朧朧中看到一個身影坐在床頭,聲音好像隔了一層屏障感覺好遙遠:“讓她睡吧,哀家就是來看看。”
孝仁太後?
她渾身一激靈,腦子完全清醒過來,掙紮起爬了起來:“臣妾不知太後駕到,有失遠迎,請太後恕罪。”邊說邊往床下爬,欲要規規矩矩行個大禮,卻被孝仁太後按住了:“好孩子,一家人不必拘禮,小心袢動了傷口,哀家與皇帝可是天天盼著你早點康複。”
“臣妾的傷已無大礙了,多謝太後與皇上關懷,臣妾今天一定要給太後見禮,秀珠,快,扶我下去。”在秀珠的攙扶下,竇漣漪堅持下了床,端端正正給孝仁太後行了大禮,“臣妾給太後請安,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快起來。”孝仁太後虛抬了一下手,示意秀珠趕緊將主子扶起來,旁邊的來喜搶在前麵將她攙扶起來,小環早已端了凳子來,便在來喜的侍奉下坐了,竇漣漪吩咐道:“將前兒個得的六安茶沏來給太後品品。”今年的六安茶收得少,整個後妃裏也隻有她這位皇後得了一盒,還是沾了前太後的光,一想到姨母德安太後,心中不免悲戚,卻又不敢表露出來。
不一會兒,秀珠捧了梅花花式雕漆填麻姑獻壽的小茶盤,裏麵放了一個官窯五彩小蓋盅,遞與孝仁太後。
太後接過去一看,色澤翠綠、香氣清雅,品了一口,點頭讚道:“色澤味甘,暑天品六安茶最是生津解渴了,難得這茶盅也配得妙。”
秀珠一聽,忍不住插話道:“迴稟太後娘娘,這小蓋盅……”話說到一半,卻被竇漣漪打斷了,輕聲責怪道:“主子說話,哪有奴才插話的道理,讓太後見笑了。”
秀珠委屈地住了口,實在不明白小姐是怎麽想的,這一套梅花獻壽小蓋盅是竇漣漪親手挑的,打算送給冷宮裏的廢太後的,現在廢太後居然是皇帝的生母,重掌後宮,可謂苦盡甘來,小姐如今正是危急關頭,正好可以利用太後的關係至少可以求得自保。
“秀珠這孩子心眼好,人又活泛,哀家也多虧了她那個時候天天送藥來,你宮中一直少個掌事的,哀家作主讓她擔了掌事宮女一職吧。”
秀珠大喜過望,上前跪倒在地,叩了一個響頭:“謝太後恩典。”
“起來吧,以後當盡心侍奉主子,不得懈怠才是。”太後微微頜首,側頭吩咐一聲:“來喜,叫他們送進來。”來喜如今仆從主貴,看打扮已是太後宮的掌事宮女,當即朝外麵拍了拍手:“將太手的賞賜送進來。”
門簾掀開,太監宮女魚貫而入,手裏捧著各式珍奇寶物,一名小太監手拿禮品單,一樣一樣地報:“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一枚;藍白琉璃珠鑲嵌金腕輪一對;玉如意一柄……”那些個捧禮物的太監宮女便依次送進來,放下禮物,再依次出去,一時間,寢宮人來人往,從來沒見過的熱鬧,不一會兒,桌子上的禮物堆滿了,珠光寶氣,叫人眼花繚亂。
末了,竇漣漪少不得跪拜謝了恩,就連秀珠也得了幾樣賞賜,滿心歡喜地跟在主子後麵倒頭參拜謝恩不迭。
“哀家這一來,倒讓你不得安生,罷了,等哀家走了,你也好生歇息,傷好之前不用來太後宮請安了,一切等身子養好了再說。”
見太後也乏了,竇漣漪便沒有挽留,執意將太後送至殿外,臨走前,太後握著她的手,輕輕拍了拍:“放寬心。”
“是,臣妾記住了。”她知道,這是太後在給自己吃定心丸,想必她是不會受到牽連的,一時間,喜憂參半,就怕爹爹這一關難過了。
送走太後,主仆迴到屋裏,合宮洋溢著歡天喜地的氣氛,皇上天天來,如今太後也來了,還打了賞,看來皇後難保的謠言不攻自破,他們這些奴才少不得沾沾光。
“娘娘,孝仁太後賞賜的東西比之前的還要好。”秀珠在她的吩咐下,一邊清點記冊,一邊指揮其他人一樣一樣搬進庫房,喜不自勝。
沒錯,孝仁太後送的這些比當初德安太後送的又貴重了許多,單說那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不單累金銜寶,雙鸞所代表的意頭更是說出了太後希望帝後琴瑟和鳴的心願,這個時候之於她來說可謂彌足珍貴,可是,這些禮物中卻少了一樣意寓早生貴子的和田玉棗,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按說太後這把年紀了,皇帝至今尚無子嗣,最應該著急的便是她了,而帝王家最講究嫡子長孫,何謂嫡子?皇後所生的皇子才是。
竇漣漪覺得其中
必有內情,想是與德安太後還有爹爹有關。
“娘娘,您怎的不大高興似的?”終於張羅完了,秀珠來到床前,見她眉頭淡蹙,並不如相像中的開心,想了想,神色也不免一黯:“您是不是在擔心老爺,別太憂慮,奴婢相信老爺吉人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
話雖如此,一日不出結論,擔心便不會消失。
主仆二人正在說話,門外小映子高聲通報:“娘娘,李公公求見。”竇漣漪忙讓秀珠宣他進來,門簾子一掀,李蓮成走了進來,至跟前打了一個千兒:“奴才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千歲。”
他是皇上的心腹太監,竇漣漪也得給幾分薄麵,便讓人搬了凳子來,道:“李公公怎麽不在禦前侍候著,倒跑這裏來了。”
這一夜輾轉反側,直到天快亮時才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竇漣漪是被秀珠搖醒的,“秀珠,什麽時辰了。”
“娘娘,快醒醒,孝仁太後來看您了。”秀珠急得頭上細汗都出來了,朦朦朧朧中看到一個身影坐在床頭,聲音好像隔了一層屏障感覺好遙遠:“讓她睡吧,哀家就是來看看。”
孝仁太後?
她渾身一激靈,腦子完全清醒過來,掙紮起爬了起來:“臣妾不知太後駕到,有失遠迎,請太後恕罪。”邊說邊往床下爬,欲要規規矩矩行個大禮,卻被孝仁太後按住了:“好孩子,一家人不必拘禮,小心袢動了傷口,哀家與皇帝可是天天盼著你早點康複。”
“臣妾的傷已無大礙了,多謝太後與皇上關懷,臣妾今天一定要給太後見禮,秀珠,快,扶我下去。”在秀珠的攙扶下,竇漣漪堅持下了床,端端正正給孝仁太後行了大禮,“臣妾給太後請安,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快起來。”孝仁太後虛抬了一下手,示意秀珠趕緊將主子扶起來,旁邊的來喜搶在前麵將她攙扶起來,小環早已端了凳子來,便在來喜的侍奉下坐了,竇漣漪吩咐道:“將前兒個得的六安茶沏來給太後品品。”今年的六安茶收得少,整個後妃裏也隻有她這位皇後得了一盒,還是沾了前太後的光,一想到姨母德安太後,心中不免悲戚,卻又不敢表露出來。
不一會兒,秀珠捧了梅花花式雕漆填麻姑獻壽的小茶盤,裏麵放了一個官窯五彩小蓋盅,遞與孝仁太後。
太後接過去一看,色澤翠綠、香氣清雅,品了一口,點頭讚道:“色澤味甘,暑天品六安茶最是生津解渴了,難得這茶盅也配得妙。”
秀珠一聽,忍不住插話道:“迴稟太後娘娘,這小蓋盅……”話說到一半,卻被竇漣漪打斷了,輕聲責怪道:“主子說話,哪有奴才插話的道理,讓太後見笑了。”
秀珠委屈地住了口,實在不明白小姐是怎麽想的,這一套梅花獻壽小蓋盅是竇漣漪親手挑的,打算送給冷宮裏的廢太後的,現在廢太後居然是皇帝的生母,重掌後宮,可謂苦盡甘來,小姐如今正是危急關頭,正好可以利用太後的關係至少可以求得自保。
“秀珠這孩子心眼好,人又活泛,哀家也多虧了她那個時候天天送藥來,你宮中一直少個掌事的,哀家作主讓她擔了掌事宮女一職吧。”
秀珠大喜過望,上前跪倒在地,叩了一個響頭:“謝太後恩典。”
“起來吧,以後當盡心侍奉主子,不得懈怠才是。”太後微微頜首,側頭吩咐一聲:“來喜,叫他們送進來。”來喜如今仆從主貴,看打扮已是太後宮的掌事宮女,當即朝外麵拍了拍手:“將太手的賞賜送進來。”
門簾掀開,太監宮女魚貫而入,手裏捧著各式珍奇寶物,一名小太監手拿禮品單,一樣一樣地報:“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一枚;藍白琉璃珠鑲嵌金腕輪一對;玉如意一柄……”那些個捧禮物的太監宮女便依次送進來,放下禮物,再依次出去,一時間,寢宮人來人往,從來沒見過的熱鬧,不一會兒,桌子上的禮物堆滿了,珠光寶氣,叫人眼花繚亂。
末了,竇漣漪少不得跪拜謝了恩,就連秀珠也得了幾樣賞賜,滿心歡喜地跟在主子後麵倒頭參拜謝恩不迭。
“哀家這一來,倒讓你不得安生,罷了,等哀家走了,你也好生歇息,傷好之前不用來太後宮請安了,一切等身子養好了再說。”
見太後也乏了,竇漣漪便沒有挽留,執意將太後送至殿外,臨走前,太後握著她的手,輕輕拍了拍:“放寬心。”
“是,臣妾記住了。”她知道,這是太後在給自己吃定心丸,想必她是不會受到牽連的,一時間,喜憂參半,就怕爹爹這一關難過了。
送走太後,主仆迴到屋裏,合宮洋溢著歡天喜地的氣氛,皇上天天來,如今太後也來了,還打了賞,看來皇後難保的謠言不攻自破,他們這些奴才少不得沾沾光。
“娘娘,孝仁太後賞賜的東西比之前的還要好。”秀珠在她的吩咐下,一邊清點記冊,一邊指揮其他人一樣一樣搬進庫房,喜不自勝。
沒錯,孝仁太後送的這些比當初德安太後送的又貴重了許多,單說那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不單累金銜寶,雙鸞所代表的意頭更是說出了太後希望帝後琴瑟和鳴的心願,這個時候之於她來說可謂彌足珍貴,可是,這些禮物中卻少了一樣意寓早生貴子的和田玉棗,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按說太後這把年紀了,皇帝至今尚無子嗣,最應該著急的便是她了,而帝王家最講究嫡子長孫,何謂嫡子?皇後所生的皇子才是。
竇漣漪覺得其中
必有內情,想是與德安太後還有爹爹有關。
“娘娘,您怎的不大高興似的?”終於張羅完了,秀珠來到床前,見她眉頭淡蹙,並不如相像中的開心,想了想,神色也不免一黯:“您是不是在擔心老爺,別太憂慮,奴婢相信老爺吉人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
話雖如此,一日不出結論,擔心便不會消失。
主仆二人正在說話,門外小映子高聲通報:“娘娘,李公公求見。”竇漣漪忙讓秀珠宣他進來,門簾子一掀,李蓮成走了進來,至跟前打了一個千兒:“奴才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千歲。”
他是皇上的心腹太監,竇漣漪也得給幾分薄麵,便讓人搬了凳子來,道:“李公公怎麽不在禦前侍候著,倒跑這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