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公元754年),汴州(今河南開封)人,祖籍博陵郡安平縣。他出身唐代門閥士族“博陵崔氏”,開元進士,官至司勳員外郎,故稱崔司勳,是唐代著名詩人。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曆:
早年求仕:崔顥年輕時拜謁大名士李邕,因獻詩第一句“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被認為內容浮豔,觸怒了李邕,吃了閉門羹。後來經源少良薦舉,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登第。
遊曆創作:進士及第後至開元末,崔顥遊曆江南,登黃鶴樓時所著的《黃鶴樓》廣為流傳。此外,他還創作了《岐王席觀妓》等詩。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至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之間擔任許州扶溝縣尉。天寶三載(公元744年)編著的《國秀集》選錄崔顥詩七首。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崔顥逝世,時任司勳員外郎。
2. 詩歌風格及題材:
風格多樣:崔顥的詩作呈現出多樣化的藝術風格。邊塞詩俊爽清剛,風骨遒勁;登臨詩高蒼渾樸,意象闊遠;閨怨詩情柔意雋,深刻婉妙;山水詩清新淡雅,輕快優美。
題材廣泛:其詩歌反映的內容相當廣泛,有舞台宮庭、塞漠江山、敘事言理、贈答應酬等。他的女性題材詩共15首,多為年少時期作品,描寫了貴族婦女精神空虛無聊的情態;邊塞詩以北部邊塞為背景,抒發將士的情感,表現出將士們的英武豪健,如《雁門胡人歌》《贈王威古》等。
3. 代表詩作及影響:
代表詩作:崔顥最為人稱道的是《黃鶴樓》,該詩意境深遠,被宋代嚴羽譽為唐人七言律詩第一,後世更是推為七律壓卷之作,還有《行經華陰》《入若耶溪》《題潼關樓》等也是其優秀作品。
影響:崔顥在唐代詩壇中占有重要地位,與王昌齡、高適、孟浩然齊名。他的作品對盛唐時期樂府詩的創作和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其山水詩對後世的詩歌創作也產生了一定的借鑒意義。李白曾對崔顥的《黃鶴樓》讚歎不已,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說法。
陳子昂(659 年 - 700 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人,是中國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代表人物。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曆:
早年經曆:唐高宗顯慶四年(659 年),陳子昂出生在一個庶族地主家庭。他少年時不愛讀書,喜歡射獵博戲,行俠仗義,十七八歲時才立誌讀書,短短幾年間博覽經史百家。
科舉入仕:679 年,二十一歲的陳子昂到京城長安太學遊學。682 年,二十四歲的他第二次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之後返鄉休息、學習、交遊。684 年,陳子昂向武則天進獻《諫靈駕入京書》,受到武則天賞識,被提拔為麟台正字。
仕途坎坷:陳子昂曾兩次從軍衛邊。第一次是在 686 年隨左補闕喬知之從軍北征,但勞而無功。第二次是在 696 年,他被任命為武攸宜幕府參軍,再次出塞衛邊。期間因多次進言不被理睬反遭貶斥,悲憤之下寫下《登幽州台歌》。後來陳子昂曾遭人誣告結緣“逆黨”反對武則天稱帝,身陷囹圄,雖被特赦,但心灰意冷。聖曆元年(698 年),陳子昂辭官歸鄉。久視元年(700 年),他遭射洪縣令段簡構陷,最終冤死獄中,時年四十二歲。
2. 文學成就:
詩歌方麵:
詩歌主張:陳子昂倡導詩文革新,主張恢複“漢魏風骨”和“風雅興寄”,反對齊梁以來的形式主義詩風。他的《修竹篇序》是詩歌革新的重要宣言,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辟了道路,後人讚其為“唐之詩祖”。
代表詩作:現存詩歌 128 首,代表作有《感遇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感遇三十八首》非一時一地之作,內容廣闊豐富,思想矛盾複雜,以刺君王、懷黎庶、憂禍亂為主題,反映了他的人生經曆、理想情懷等。《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借古諷今,表達了對盛世的向往和懷才不遇的感慨。《登幽州台歌》更是千古名篇,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為背景,塑造了孤獨而又高傲的詩人形象,具有闊大的意境和深沉的進取精神。
散文方麵:現存文章 109 篇,主要有表、碑文、墓誌、書狀、序、祭文等。其文章中書、表、狀等多為政論、對策、奏疏,是諫諍時弊之作,從各個方麵闡發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代表作如《諫靈駕入京書》《上蜀川安危事》等。
3. 曆史影響:
陳子昂是唐詩革新的先驅者,他的詩歌創作對唐代詩歌產生了巨大影響,為後來張九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的創作提供了啟示和借鑒。
他的散文對唐代古文運動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朗,接近先秦兩漢古文,改變了唐初文風。
王灣(約693年 - 約751年),唐代詩人,洛陽人。以下是關於他的詳細介紹:
1. 生平經曆:
早年及第: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前後,王灣考中進士,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初他被授予滎陽縣主簿這一官職,主要負責文書等工作,之後轉任洛陽尉,開始參與司法和治安等事務。
參與編書:開元五年(約717年),昭文館學士馬懷素奏請校正群籍,王灣有幸被選中參與其中。他與劉仲丘等人合作,曆時五年完成了《群書四部錄》200卷的編撰工作。這是一項對南朝梁、齊以後的詩文集進行大量編校的艱巨任務,書成後他因功授任洛陽尉。
後期經曆:開元十七年,王灣曾作詩贈當時宰相蕭嵩和裴光庭,此後逐漸淡出官場。至於他具體的去世時間,約在751年,享年58歲,但相關記載並不是非常確切。
2. 文學成就:
詩歌風格: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受江南清麗山水和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其詩風清新自然,意境開闊。
代表詩作:他現存的詩有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這首詩是他在遊曆江南時所作,最早見於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後被殷璠選入《河嶽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字句與現在流傳的版本稍有不同。詩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幾句,對仗工整,意境壯美,不僅展現了江南山水的壯麗景色,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尤其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受到當時宰相張說的讚賞,被親自題寫於政事堂,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明朝胡應麟認為這兩句詩是區別盛唐與初唐、中唐詩界限的標誌。
3. 曆史影響:王灣的詩歌在當時就受到了很高的評價,對後世的詩歌創作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的《次北固山下》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被後世廣泛傳頌和學習。其詩歌中展現出的盛唐氣象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也為後來盛唐詩歌的繁榮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至於孤篇壓全唐的張若虛就不說了,因為之前講過,我們來說另一個人。
蘇麟(約969年~約1052年),是北宋時期的官員、詩人。他曾擔任過杭州屬縣巡檢這一官職。
蘇麟在曆史上隻留下了“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這兩句著名的詩。據南宋俞文豹所著《清夜錄》記載,範仲淹鎮守錢塘的時候,手下的許多官員都被舉薦升遷,隻有巡檢蘇麟因為外出辦事不在跟前,未被範仲淹舉薦。於是蘇麟獻詩給範仲淹,寫下了這兩句詩,表麵上是詠樓台亭榭、花草樹木,實則暗示自己因不在範仲淹身邊。範仲淹看到詩後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舉薦了他。這兩句詩後來還衍生出了“近水樓台先得月”“近水樓台”“得月較先”“向陽花木”等成語典故,用來比喻因為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條件優越,能方便地得到某種利益或是便利。
1. 生平經曆:
早年求仕:崔顥年輕時拜謁大名士李邕,因獻詩第一句“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被認為內容浮豔,觸怒了李邕,吃了閉門羹。後來經源少良薦舉,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登第。
遊曆創作:進士及第後至開元末,崔顥遊曆江南,登黃鶴樓時所著的《黃鶴樓》廣為流傳。此外,他還創作了《岐王席觀妓》等詩。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至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之間擔任許州扶溝縣尉。天寶三載(公元744年)編著的《國秀集》選錄崔顥詩七首。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崔顥逝世,時任司勳員外郎。
2. 詩歌風格及題材:
風格多樣:崔顥的詩作呈現出多樣化的藝術風格。邊塞詩俊爽清剛,風骨遒勁;登臨詩高蒼渾樸,意象闊遠;閨怨詩情柔意雋,深刻婉妙;山水詩清新淡雅,輕快優美。
題材廣泛:其詩歌反映的內容相當廣泛,有舞台宮庭、塞漠江山、敘事言理、贈答應酬等。他的女性題材詩共15首,多為年少時期作品,描寫了貴族婦女精神空虛無聊的情態;邊塞詩以北部邊塞為背景,抒發將士的情感,表現出將士們的英武豪健,如《雁門胡人歌》《贈王威古》等。
3. 代表詩作及影響:
代表詩作:崔顥最為人稱道的是《黃鶴樓》,該詩意境深遠,被宋代嚴羽譽為唐人七言律詩第一,後世更是推為七律壓卷之作,還有《行經華陰》《入若耶溪》《題潼關樓》等也是其優秀作品。
影響:崔顥在唐代詩壇中占有重要地位,與王昌齡、高適、孟浩然齊名。他的作品對盛唐時期樂府詩的創作和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其山水詩對後世的詩歌創作也產生了一定的借鑒意義。李白曾對崔顥的《黃鶴樓》讚歎不已,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說法。
陳子昂(659 年 - 700 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人,是中國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代表人物。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曆:
早年經曆:唐高宗顯慶四年(659 年),陳子昂出生在一個庶族地主家庭。他少年時不愛讀書,喜歡射獵博戲,行俠仗義,十七八歲時才立誌讀書,短短幾年間博覽經史百家。
科舉入仕:679 年,二十一歲的陳子昂到京城長安太學遊學。682 年,二十四歲的他第二次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之後返鄉休息、學習、交遊。684 年,陳子昂向武則天進獻《諫靈駕入京書》,受到武則天賞識,被提拔為麟台正字。
仕途坎坷:陳子昂曾兩次從軍衛邊。第一次是在 686 年隨左補闕喬知之從軍北征,但勞而無功。第二次是在 696 年,他被任命為武攸宜幕府參軍,再次出塞衛邊。期間因多次進言不被理睬反遭貶斥,悲憤之下寫下《登幽州台歌》。後來陳子昂曾遭人誣告結緣“逆黨”反對武則天稱帝,身陷囹圄,雖被特赦,但心灰意冷。聖曆元年(698 年),陳子昂辭官歸鄉。久視元年(700 年),他遭射洪縣令段簡構陷,最終冤死獄中,時年四十二歲。
2. 文學成就:
詩歌方麵:
詩歌主張:陳子昂倡導詩文革新,主張恢複“漢魏風骨”和“風雅興寄”,反對齊梁以來的形式主義詩風。他的《修竹篇序》是詩歌革新的重要宣言,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辟了道路,後人讚其為“唐之詩祖”。
代表詩作:現存詩歌 128 首,代表作有《感遇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感遇三十八首》非一時一地之作,內容廣闊豐富,思想矛盾複雜,以刺君王、懷黎庶、憂禍亂為主題,反映了他的人生經曆、理想情懷等。《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借古諷今,表達了對盛世的向往和懷才不遇的感慨。《登幽州台歌》更是千古名篇,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為背景,塑造了孤獨而又高傲的詩人形象,具有闊大的意境和深沉的進取精神。
散文方麵:現存文章 109 篇,主要有表、碑文、墓誌、書狀、序、祭文等。其文章中書、表、狀等多為政論、對策、奏疏,是諫諍時弊之作,從各個方麵闡發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代表作如《諫靈駕入京書》《上蜀川安危事》等。
3. 曆史影響:
陳子昂是唐詩革新的先驅者,他的詩歌創作對唐代詩歌產生了巨大影響,為後來張九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的創作提供了啟示和借鑒。
他的散文對唐代古文運動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朗,接近先秦兩漢古文,改變了唐初文風。
王灣(約693年 - 約751年),唐代詩人,洛陽人。以下是關於他的詳細介紹:
1. 生平經曆:
早年及第: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前後,王灣考中進士,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初他被授予滎陽縣主簿這一官職,主要負責文書等工作,之後轉任洛陽尉,開始參與司法和治安等事務。
參與編書:開元五年(約717年),昭文館學士馬懷素奏請校正群籍,王灣有幸被選中參與其中。他與劉仲丘等人合作,曆時五年完成了《群書四部錄》200卷的編撰工作。這是一項對南朝梁、齊以後的詩文集進行大量編校的艱巨任務,書成後他因功授任洛陽尉。
後期經曆:開元十七年,王灣曾作詩贈當時宰相蕭嵩和裴光庭,此後逐漸淡出官場。至於他具體的去世時間,約在751年,享年58歲,但相關記載並不是非常確切。
2. 文學成就:
詩歌風格: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於吳楚間,受江南清麗山水和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其詩風清新自然,意境開闊。
代表詩作:他現存的詩有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這首詩是他在遊曆江南時所作,最早見於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後被殷璠選入《河嶽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字句與現在流傳的版本稍有不同。詩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幾句,對仗工整,意境壯美,不僅展現了江南山水的壯麗景色,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尤其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受到當時宰相張說的讚賞,被親自題寫於政事堂,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明朝胡應麟認為這兩句詩是區別盛唐與初唐、中唐詩界限的標誌。
3. 曆史影響:王灣的詩歌在當時就受到了很高的評價,對後世的詩歌創作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的《次北固山下》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了唐詩中的經典之作,被後世廣泛傳頌和學習。其詩歌中展現出的盛唐氣象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也為後來盛唐詩歌的繁榮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至於孤篇壓全唐的張若虛就不說了,因為之前講過,我們來說另一個人。
蘇麟(約969年~約1052年),是北宋時期的官員、詩人。他曾擔任過杭州屬縣巡檢這一官職。
蘇麟在曆史上隻留下了“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這兩句著名的詩。據南宋俞文豹所著《清夜錄》記載,範仲淹鎮守錢塘的時候,手下的許多官員都被舉薦升遷,隻有巡檢蘇麟因為外出辦事不在跟前,未被範仲淹舉薦。於是蘇麟獻詩給範仲淹,寫下了這兩句詩,表麵上是詠樓台亭榭、花草樹木,實則暗示自己因不在範仲淹身邊。範仲淹看到詩後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舉薦了他。這兩句詩後來還衍生出了“近水樓台先得月”“近水樓台”“得月較先”“向陽花木”等成語典故,用來比喻因為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條件優越,能方便地得到某種利益或是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