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說李世民之前先說一說他父親李淵吧。


    1. 出身貴族:


    李淵家族為隴西士族,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輔佐宇文泰建立北周,後被追封唐國公,爵位由李淵父親李昞承襲。李昞去世後,李淵七歲時承襲唐國公爵位。


    2. 效力隋朝:


    581 年,楊堅建立隋朝,因李淵的姨母是楊堅的皇後獨孤氏,所以李淵在隋朝為官,曆任千牛備身、譙州刺史、隴州刺史、岐州刺史、滎陽和樓煩二郡的太守、衛尉少卿等職。在此期間,隋煬帝楊廣荒廢政務、猜忌大臣,李淵為避免楊廣猜疑,借飲酒受賄等行為掩藏行跡。


    615 年,李淵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擊退母端兒、柴保昌等起義軍,後又迎擊侵犯邊塞的突厥軍,使其大敗而逃。


    3. 太原起兵:


    17 年,李淵擔任太原留守。當時天下大亂,李淵之子李世民見起兵反隋者眾多,認為隋朝必定滅亡,暗中結交豪傑,並與裴寂借家宴的機會告知李淵實情,勸說其起兵。起初李淵有所猶豫,但隨著局勢發展,最終決定招募兵丁。李淵命李世民攻下西河並開倉救民,吸引當地百姓跟從響應。同年七月,李淵率三萬兵馬從太原起兵。


    4. 建立唐朝:


    李淵起兵後一路南下,攻下霍邑、臨汾等地,在河東擊潰隋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並招降其部眾。九月,李淵渡過黃河,帶領一路歸降民眾,攻入長安都城。


    攻入長安後,李淵命部下宋公弼收集地圖、戶籍,並製定了十二條法律,規定殺人、搶劫偷盜、違背軍令、叛國者處死。同年十一月十六日,李淵尊遠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


    618 年五月,隋恭帝禪讓王位,李淵在太極殿稱帝,定國號為唐,改隋義寧二年為唐武德元年,定都長安城。登基後,李淵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5. 統一四方:


    唐朝建立後,李淵多次派遣將領出征,消滅各地的割據勢力。命李世民攻打占據金城的薛舉,派部將安興貴勸說占據武威的李軌降唐,派永安王李孝基、秦王李世民等討伐劉武周,收複並州。又命李世民率兵討伐占據洛陽地區的王世充和占據河北地區的竇建德,平定中原地區。還派趙郡王李孝恭南下,打敗占據江陵地區的蕭銑,俘獲起兵叛亂的輔公祏,統一江南地區。至此,唐朝基本完成了全國的統一,結束了隋末以來分裂割據的局麵。


    6. 玄武門之變與退位:


    李淵稱帝後,立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李世民則四處征戰,屢建軍功,聲望漸顯,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李淵曾試圖緩和諸子之間的緊張關係,但態度搖擺不定。


    武德九年即626 年六月,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害李建成和李元吉。當時隨侍的陳叔達、蕭瑀等人紛紛勸李淵將國事交付李世民,李淵隻好同意,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李淵將皇位禪讓給李世民,自稱太上皇。


    7. 晚年及逝世:


    李世民登基後,629 年四月從太極宮搬出,遷至大安宮,不再過問政事。


    634 年,李淵在兩儀殿宴請西突厥的使者,感慨四方蠻夷皆臣服於唐朝。


    貞觀九年即635 年五月,李淵病危,要求自己死後喪服沿革應按照本朝製度執行,陵墓修建從儉。五月六日,李淵在太安宮之垂拱前殿逝世,享年七十歲。群臣上諡號曰太武皇帝,廟號高祖,十月葬於獻陵。後定諡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好了,接下來我們再來說李世民本人。


    1. 早年經曆:


    出身貴族: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日即598 年 1 月 28 日,李世民出生於岐州武功縣,是唐高祖李淵與北周皇族竇氏所生的嫡次子。竇氏共育有四子一女,分別是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少年從軍:615 年,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包圍,16 歲的李世民響應救援,並向屯衛將軍雲定興獻策,布置疑兵陣容,突厥中計撤軍。617 年,李淵遷任太原郡留守,18 歲的李世民在父親麾下開始參與反隋大業。這一年,有高陽盜賊首領魏刀兒來攻太原,李世民用輕騎兵突圍進入賊陣,箭射賊兵,把李淵從上萬賊兵的圍困中救出,後又與李淵奮力進擊,大破敵兵。


    勸父起兵:隋末天下大亂,李世民見反叛隋朝的劉武周已占據汾陽宮,便與裴寂勸說李淵早點舉兵起事。617 年五月,李淵起兵於晉陽,李世民拜右領軍大都督率兵征西河郡,斬其郡丞高德儒,後封敦煌郡公。


    2. 秦王時期:


    統一戰爭:


    討伐薛舉、薛仁杲:618 年七月,李世民率軍出兵征討割據金城的薛舉、薛仁杲父子。他采用“堅壁不出,以逸待勞”的策略,經過六十餘天的對峙,待薛軍糧盡、軍心動搖時,兵分兩路,南北夾擊,大敗薛軍,為唐朝穩固了關中地區。


    擊敗宋金剛、劉武周:618 年,劉武周勾結突厥,南下太原,形勢危急。李世民率軍北上,仍采取堅壁不戰的策略,以疲其師。經過五個多月的對峙,宋金剛糧盡北撤,李世民窮追猛打。619 年4 月,劉武周北遁突厥,後為突厥所殺,代北平定。


    虎牢之戰:平定劉武周後,李世民於620 年二月又率軍東征洛陽王世充。王世充不敵,乞求河北竇建德來援。李世民集中主力與竇建德決戰,通過虎牢一戰,一舉擊潰並生擒竇建德。王世充聞風喪膽,出城投降。此戰後,李唐取得了華北統治權,李世民威望日隆。


    受封天策上將:武德四年十月,唐高祖李淵認為以往的官號都不足以彰顯李世民之功高,故封其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位在王公上,增邑戶至三萬。


    3. 玄武門之變:高祖李淵建唐後,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封為秦王。太子李建成感到李世民的勢力對其皇位繼承權造成嚴重威脅,便與齊王李元吉聯合對付李世民。626 年,突厥入侵,李建成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率各軍北伐,並請求派李世民手下大將充實自己的軍隊,二人密謀趁機埋伏刺殺李世民。李世民得知後,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商議,決定發動事變。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626 年 7 月 2 日,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伏士兵,射殺了李建成,尉遲敬德將李元吉射殺。此後,高祖李淵讓出軍政大權,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同年八月初八,李淵傳位於李世民,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位,次年改元貞觀。


    4. 執政時期:


    貞觀之治:李世民在位期間,年號“貞觀”,他以隋亡為鑒,虛懷納諫,注重吏治。他采用魏征“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思想,鼓勵臣下直言進諫;把選拔優秀人才作為首要職責,對科舉製進一步完善和實施;製定了《貞觀律》及其他令、格、式,立法空前完備;推行均田製和租庸調製等經濟製度,注意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增加戶口,發展生產;妥善處理民族關係,對突厥、高昌等進行武力鬥爭,維護了邊疆的安寧。在他的統治下,唐朝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有了發展,出現了“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米鬥不過四五錢”“民物蕃息”的繁榮昌盛局麵,曆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


    對外武功:


    渭橋之盟:626 年,李世民剛登上帝位,梁師都策動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合兵十餘萬進攻唐朝,進兵至渭水便橋之北。李世民帶少數人親自到渭水邊,與頡利可汗隔水對話,指責其背信棄義,同時已在渭水邊布下疑兵。唐太宗對突厥采取了妥協政策,送給其大批財物絹帛,與其訂立盟約,約定兩國和平相處。


    滅東突厥:629 年,李世民派李靖、李世??、柴紹等人征討東突厥,李靖統兵幾次大敗突厥。不久後,李靖等人再次出兵偷襲東突厥,薛延陀也同時開始進攻。頡利可汗應戰倉促,大敗,其餘東突厥首領紛紛投降。唐朝占領了東突厥其它領地。


    其他軍事行動:李世民還進行了一係列開疆拓土的軍事行動,如征服高昌,設立安西都護府等,使唐朝的疆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5. 晚年過失:


    隨著唐朝國力的蒸蒸日上,李世民逐漸變得獨斷專行和自以為是,早年從善如流的態度一去不返。一些元老大臣常因一點小事就被貶官流放,身邊敢犯顏強諫的人越來越少,阿諛奉承的人越來越多。


    李世民執政中期以後,把勤儉節約的古訓拋諸腦後,相繼下令新建了四座宮殿,每座宮殿的造價都極為昂貴,還新增大批宮女、太監,造成了不必要的開支。


    李世民晚年對開疆拓土愈發產生興趣,不顧大臣反對,堅持對高句麗展開軍事行動。經過近二十年的征討,唐朝在唐高宗李治執政期間才成功攻滅高句麗,實現了李世民生前的遺願。


    李世民曾嘲笑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但自己晚年也對長生不老之術產生了濃厚興趣,身邊經常圍繞著一批煉丹方士。649 年,李世民因“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終年五十二歲。


    所以啊,你們這幾個明君為什麽晚年總想要長生不老藥呢,那是不可能的,真正法力高強的仙人早得道了,給你們練長生不老藥的都是一群江湖騙子。


    還有李世民跟他的太子李承乾關係可謂是不好,當然李世民還有一個詬病的地方,他把魏征的墓碑給推了。這也算不上是詬病,因為他後麵又給扶了迴去,還重修了一遍。


    其實他真正需要詬病的地方是他開創了玄武門繼承製,這個我們稍後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答題:從始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皇並收藏答題:從始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