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坊間的新傳聞:太傅被寧義侯氣的吐血不止,生死未卜。
章斯年覺得,現在更生死未卜的是他。
太傅府亂成了一鍋粥。
徐端卿閉門不出,落清跟著安慰徐端卿,章修能臥床不起,章明遠閉門思過。
太傅府的事情自然而然全部落到了章斯年身上。
前有太子催他,後有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章斯年佩服母親這麽多年把府上治理地井井有條,這才兩日,他就有點想閉門不出了。
可後麵還有個催命鬼。
“二公子,別發呆了,快看賬本吧。”吟宣善意地提醒。
章斯年看了眼笑眯眯的鳳吟宣,那笑裏藏刀的樣子,有幾分像落清。
這與第一眼那人畜無害的小姑娘,簡直不是一個人。
“你家夫人不需要你伺候嗎?怎麽天天盯著我呢?”章斯年試圖轉移吟宣的注意力。
鳳吟宣坐在樹上晃著腿,隨手摘下一片樹葉,用手指夾住,飛了出去。
樹葉擦著章明遠的臉頰而過,帶起一陣風。
“我家夫人自有人伺候,不勞煩二公子操心。二公子還是快些看賬本吧。”
明明是夏天,章斯年卻打了個寒顫,顧不上眼前頭暈眼花,隻能埋頭苦讀。
又看了一會,聽到頭頂上有翻書聲,章斯年抬頭,發現吟宣手裏不知何時多了本書。
章斯年眯著眼睛,想要看清書名。
“資治通鑒。”吟宣頭都不低,就知道章斯年的意圖。
“你這是哪裏來的書,你能看懂嗎?”
“我家夫人的書啊。看不太懂,慢慢看啊。”吟宣迴答地散漫自然,“你沒看過嗎?你要看嗎?”
章斯年撓撓頭:“不不不,年少時父親逼我讀過,不過早已經忘記了。”
讀書這件事,他實在提不起興趣,因此這麽多年都沒考上功名。
本來章修能將希望全寄托在章明遠身上,哪知他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養了十幾年的乖兒子,發現全是逆子,章修能要是不氣暈過去,倒是稀奇了。
“嗯。”
“你不問我為什麽嗎?”
“我家夫人說,人各有誌,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問你幹嘛。”
章斯年自討沒趣,又低頭看賬本。
自己這禁足雖然解了,但,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沒解開的。
這恰好誤打誤撞合了徐端卿的意。
雖然章明遠沒有供出落清來,但落清這兩日是戰戰兢兢。
徐端卿不由得笑出聲來。
“母親因何發笑?”
“笑你心神不寧。”
落清低下頭:“母親莫要再笑我了。”
“這麽點事情,怎麽就讓你擔心成這樣。”
落清不是擔心事情敗露自己受責罰,隻是擔心章修能更加惱怒,讓事情不好辦。
畢竟她可是信誓旦旦地答應了太子。
若辦不到,以後如何立足?
“你呀,有什麽就問吧,在我這裏,還遮遮掩掩麽?”
落清臉上一紅:“母親是如何知道二弟的事情的?”
“知子莫若母,他安的什麽心,我還能不知道嗎?”徐端卿抿了一口茶,仿佛盡在掌握中,“他可不是什麽讀書的料子。他爹打了他十幾年,都沒能讓他成才,突然能在屋裏老實呆著了。你會覺得,他是恍然大悟,要頭懸梁錐刺股嗎?”
落清搖搖頭。
徐端卿接著道:“他那三分不打就要上房揭瓦的性子,必然是有什麽治住他了。不是神鬼上身,就是——”
徐端卿眨了下眼睛,落清會意。
“放眼這長安城,能讓他老老實實的,除了我和那位,也沒有第二個了。”
“母親對二弟……不惱怒?”
“章修能對太子避如蛇蠍,關我何事?他章修能冥頑不化,我可不是那種人。怎麽,小清不會以為我是那種人吧。”
落清不好意思地笑了:“母親說笑話了,這哪能呢。”
“再說了,他能有自己的選擇,是好事,至少他比他爹明智。他不是讀書的料,能為自己謀出路,我就放心了。那天故意說出來,不過是為了打擊章修能罷了。”
“母親火眼金睛,兒媳佩服。”
“你能有自己的謀劃,是好事情,不要走我的老路。”徐端卿用手指揩去茶杯邊緣的水,“想當年,你母親我也算是辦案如神的女官啊。”
“母親還做過女官嗎?”
提起當年,徐端卿仍是驕傲:“當年淑妃的冤案,就是我辦的。”
“可是五公主的母妃?”
“是啊。說起來,五公主也是可憐,當年那麽小,五歲就沒了母妃,還拉扯著弟弟,哎。”
那是十二年前,淑妃的錦繡宮裏突然被搜查出一個紮滿銀針的木頭人,後麵還貼了皇上的生辰八字。
淑妃當時也是十分驚訝,哭訴說不是自己做的。
皇帝大怒,嬪妃居然敢行巫蠱之術來詛咒自己。
就算不是淑妃做的,出現在淑妃宮裏,淑妃也有責任。
淑妃以與帝王在青州的初遇來試圖喚起帝王的憐憫。
誰知道帝王冷笑,說是後悔遇到淑妃。
錦繡宮的宮女太監侍衛都被暗中處理。
淑妃被賜白綾。
闔宮上下人人自危,淑妃和錦繡宮成了禁詞。
“淑妃娘娘到死,都在自證清白,隻可惜沒人願意聽她的自證。”徐端卿悠悠歎氣,“帝王寵愛來的快,去的也快。”
落清聽得神情專注,這樣的宮廷秘聞,是不會被外界知道的。
普天之下,也就徐端卿和段芷蘭敢說了。
“那日我有事,在宮裏迷路,誤入錦繡宮,遇到了當年的五公主和逸王。”
母妃被賜死,兩個小孩子失去了庇護,自然不會有人在意這兩個有罪妃子生下的孩子。
“他們以為,我是他們父皇派去殺他們的。那麽小的孩子,居然沒有一點哭鬧。
“她跟我說,她的母妃是冤枉的,並且給了我一些東西,希望我能代為交給他們父皇。
“這樣的事情,我自然是不敢自己貿然去查的。尤其是,在看了證據以後。
“我向皇帝交了證據,皇帝又是大怒,他惱怒的不是嬪妃的冤死,而是有人欺瞞他。”
章斯年覺得,現在更生死未卜的是他。
太傅府亂成了一鍋粥。
徐端卿閉門不出,落清跟著安慰徐端卿,章修能臥床不起,章明遠閉門思過。
太傅府的事情自然而然全部落到了章斯年身上。
前有太子催他,後有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章斯年佩服母親這麽多年把府上治理地井井有條,這才兩日,他就有點想閉門不出了。
可後麵還有個催命鬼。
“二公子,別發呆了,快看賬本吧。”吟宣善意地提醒。
章斯年看了眼笑眯眯的鳳吟宣,那笑裏藏刀的樣子,有幾分像落清。
這與第一眼那人畜無害的小姑娘,簡直不是一個人。
“你家夫人不需要你伺候嗎?怎麽天天盯著我呢?”章斯年試圖轉移吟宣的注意力。
鳳吟宣坐在樹上晃著腿,隨手摘下一片樹葉,用手指夾住,飛了出去。
樹葉擦著章明遠的臉頰而過,帶起一陣風。
“我家夫人自有人伺候,不勞煩二公子操心。二公子還是快些看賬本吧。”
明明是夏天,章斯年卻打了個寒顫,顧不上眼前頭暈眼花,隻能埋頭苦讀。
又看了一會,聽到頭頂上有翻書聲,章斯年抬頭,發現吟宣手裏不知何時多了本書。
章斯年眯著眼睛,想要看清書名。
“資治通鑒。”吟宣頭都不低,就知道章斯年的意圖。
“你這是哪裏來的書,你能看懂嗎?”
“我家夫人的書啊。看不太懂,慢慢看啊。”吟宣迴答地散漫自然,“你沒看過嗎?你要看嗎?”
章斯年撓撓頭:“不不不,年少時父親逼我讀過,不過早已經忘記了。”
讀書這件事,他實在提不起興趣,因此這麽多年都沒考上功名。
本來章修能將希望全寄托在章明遠身上,哪知他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養了十幾年的乖兒子,發現全是逆子,章修能要是不氣暈過去,倒是稀奇了。
“嗯。”
“你不問我為什麽嗎?”
“我家夫人說,人各有誌,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問你幹嘛。”
章斯年自討沒趣,又低頭看賬本。
自己這禁足雖然解了,但,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沒解開的。
這恰好誤打誤撞合了徐端卿的意。
雖然章明遠沒有供出落清來,但落清這兩日是戰戰兢兢。
徐端卿不由得笑出聲來。
“母親因何發笑?”
“笑你心神不寧。”
落清低下頭:“母親莫要再笑我了。”
“這麽點事情,怎麽就讓你擔心成這樣。”
落清不是擔心事情敗露自己受責罰,隻是擔心章修能更加惱怒,讓事情不好辦。
畢竟她可是信誓旦旦地答應了太子。
若辦不到,以後如何立足?
“你呀,有什麽就問吧,在我這裏,還遮遮掩掩麽?”
落清臉上一紅:“母親是如何知道二弟的事情的?”
“知子莫若母,他安的什麽心,我還能不知道嗎?”徐端卿抿了一口茶,仿佛盡在掌握中,“他可不是什麽讀書的料子。他爹打了他十幾年,都沒能讓他成才,突然能在屋裏老實呆著了。你會覺得,他是恍然大悟,要頭懸梁錐刺股嗎?”
落清搖搖頭。
徐端卿接著道:“他那三分不打就要上房揭瓦的性子,必然是有什麽治住他了。不是神鬼上身,就是——”
徐端卿眨了下眼睛,落清會意。
“放眼這長安城,能讓他老老實實的,除了我和那位,也沒有第二個了。”
“母親對二弟……不惱怒?”
“章修能對太子避如蛇蠍,關我何事?他章修能冥頑不化,我可不是那種人。怎麽,小清不會以為我是那種人吧。”
落清不好意思地笑了:“母親說笑話了,這哪能呢。”
“再說了,他能有自己的選擇,是好事,至少他比他爹明智。他不是讀書的料,能為自己謀出路,我就放心了。那天故意說出來,不過是為了打擊章修能罷了。”
“母親火眼金睛,兒媳佩服。”
“你能有自己的謀劃,是好事情,不要走我的老路。”徐端卿用手指揩去茶杯邊緣的水,“想當年,你母親我也算是辦案如神的女官啊。”
“母親還做過女官嗎?”
提起當年,徐端卿仍是驕傲:“當年淑妃的冤案,就是我辦的。”
“可是五公主的母妃?”
“是啊。說起來,五公主也是可憐,當年那麽小,五歲就沒了母妃,還拉扯著弟弟,哎。”
那是十二年前,淑妃的錦繡宮裏突然被搜查出一個紮滿銀針的木頭人,後麵還貼了皇上的生辰八字。
淑妃當時也是十分驚訝,哭訴說不是自己做的。
皇帝大怒,嬪妃居然敢行巫蠱之術來詛咒自己。
就算不是淑妃做的,出現在淑妃宮裏,淑妃也有責任。
淑妃以與帝王在青州的初遇來試圖喚起帝王的憐憫。
誰知道帝王冷笑,說是後悔遇到淑妃。
錦繡宮的宮女太監侍衛都被暗中處理。
淑妃被賜白綾。
闔宮上下人人自危,淑妃和錦繡宮成了禁詞。
“淑妃娘娘到死,都在自證清白,隻可惜沒人願意聽她的自證。”徐端卿悠悠歎氣,“帝王寵愛來的快,去的也快。”
落清聽得神情專注,這樣的宮廷秘聞,是不會被外界知道的。
普天之下,也就徐端卿和段芷蘭敢說了。
“那日我有事,在宮裏迷路,誤入錦繡宮,遇到了當年的五公主和逸王。”
母妃被賜死,兩個小孩子失去了庇護,自然不會有人在意這兩個有罪妃子生下的孩子。
“他們以為,我是他們父皇派去殺他們的。那麽小的孩子,居然沒有一點哭鬧。
“她跟我說,她的母妃是冤枉的,並且給了我一些東西,希望我能代為交給他們父皇。
“這樣的事情,我自然是不敢自己貿然去查的。尤其是,在看了證據以後。
“我向皇帝交了證據,皇帝又是大怒,他惱怒的不是嬪妃的冤死,而是有人欺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