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玉兒,想想這次真是劫後餘生。”西熾國主接過玉盞,不急著喝藥,迴想起這次的死裏逃生,心裏就是一陣膽寒。
當日他被刺殺,原以為生死無望,不曾想,老天保佑,在鬼門關外晃悠一圈,又活了過來。
“國主大禍之後是大福,勿要多想。”王後與國主十指緊扣,滿麵柔情,安慰道。
國主微微胡茬,餘毒未清,臉色有些病態的蒼白,也蓋不住他威風堂堂,聽著王後的話,國主低啞著嗓音說道。
“玉兒,你我夫妻多年,辛苦你了。”
當日國主被刺殺重傷在床,滿朝文武大臣主戰主和成兩邊倒,還是墨玉代行輔國,隻宣戰表明立場,不開戰,才沒有讓事態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國主深感王後不易,王後的臉上白皙如玉,保養得宜,但歲月還是在她的眼角留下淡淡的魚尾印跡。
“國主,自我脫離魔族嫁給你開始,這些便是我應當應分的,我無怨無悔。”墨玉深情的看了一眼國主,嘴角漾著一抹如霞光絢爛的笑容。
“玉兒。”國主迴以深情,輕聲的叫著王後的乳名。
又道,“聽說這次是墨瑤取迴了白狐之血,這才解了瑤姬的蛇毒。”
國主一口氣幹完了湯藥,墨玉拿起一素白手帕擦拭國主嘴角的藥漬,“是啊,瑤瑤說這是大齊皇帝贈予她的。”
國主一聽,歎道:“大齊皇帝已經迴信,不但沒有追究之前的事情,反而願意與我西熾永結同盟。”
國主話鋒一轉,淡淡說道:“可惜墨瑤是魔族聖女,無法嫁人,不然她與大齊皇帝郎才女貌,倒是般配。”
國主的話刺進了墨玉的心,這麽多年,她無數次與父親商議,雖然墨瑤的武功與巫蠱之術日益精進,但性子也越發高冷。
這是魔族的一條冷血規定,一旦成為魔族聖女,終身不可婚嫁,
這,也是一個女人的悲哀。
墨玉想讓墨瑤脫離魔族,追尋自己的幸福,身為姐姐,她早已知道墨瑤一直喜歡著拓跋燁,正是女有情,郎無意,墨瑤才會迴到魔族,接受父親的安排,成為聖女。
可墨玉打心底裏希望妹妹能夠幸福開心。
但墨玉的一切想法,全部化為一句,“瑤瑤自有她自己的打算,若有一日,她尋得意中人,我必定去向父親請求,恢複她自由之身。”
“王後所言有理,隻盼她此次助拓跋燁能夠成功。”西熾國主望著窗外的彩雲,幽幽說道。
“國主放心,瑤瑤必定能助大齊皇帝手刃奸臣,凱旋歸來。”
堯海。
此時的李逵跪在地上,拓跋燁坐於帥位俯視這個跪著的二品大將。
李逵自知拓跋瀟謀反一事已被皇上知曉,但他依舊咬緊牙關不願鬆口。
他明白,一旦承認,那他自己也必將落入萬劫不複之地。
“皇上,人到了。”
嚴喜湊到拓跋燁耳邊輕聲說道,但這聲音輕的足以讓李逵聽到。
李逵頭發灰白,臉色也有一瞬蒼白,暗道不好,不知道下麵又是誰要來。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來人一襲朝服,風流倜儻,儒雅隨和,一身的氣宇不凡。
拓跋燁淡淡說道:“愛卿平身吧。”
“謝皇上。”來人緩緩起身。
李逵輕瞥一眼,辨認出這是大理寺卿魏晨,自己之前與他曾有一麵之緣。
那時,自己還是禁衛軍統領,而魏晨不過是個陪讀,每天天不亮就要進宮讀書,遇到他也會恭敬行禮,叫一聲“李統領。”
如今再見,已是物是人非。
李逵納悶,大理寺卿來這堯海城,所為何事?
魏晨起身上前,眼角餘光若有若無的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逵。
“皇上,微臣已經查明,在皇後娘娘的立後大典上刺殺皇上與皇後娘娘的幕後主使,正是大皇子拓跋瀟。”
魏晨寥寥數語足以讓李逵膽戰心驚,他這才明白這位大理寺卿不遠萬裏來此的目的。
李逵趴在地上,不再替拓跋瀟說話,而是“落井下石”,隻求獨善其身。
“皇上,這些…這些末將一概不知,大皇子他…他竟敢如此犯上作亂,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
李逵的額頭冷汗如黃豆般落下,一臉慌張,無所適從的樣子讓人認為他與拓跋瀟絕無半點關係。
可李逵心裏卻在謀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隻要能保住自己,以後再伺機圖謀。
“拓跋瀟刺殺皇上在先,賣主求榮在後,二罪並罰,應該淩遲處死,大皇子府上下全部誅殺,所有株連者殺無赦。”
魏晨居於下首,人如霽風朗月,說話卻冷若冰霜。
一聽到“淩遲處死”,所有大臣不發一言,整個帥帳安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生怕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牽連到自己。
“皇上,末將,實在不知大皇子所為,還請皇上明鑒。”李逵故作無辜,說道。
“李將軍忠君愛國,愛卿當然知道,不過嘛…”拓跋燁端起了麵前的玉盞,輕抿一口熱茶,說道。
“李將軍是拓跋瀟部將,朕已張貼懸賞通告緝拿,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避免說朕偏私,朕隻得命書桓暫時來接替李將軍職務。”
李逵萬念俱灰,麵上卻說:“末將…謝皇上不殺之恩。”
“李將軍,書桓此次單槍匹馬,隻身前來接替將軍職務,望將軍能體恤朕的一番良苦用心,與書桓交接清楚。”
拓跋燁先禮後兵,先安撫,好言勸之,但若李逵冥頑不靈的話…
拓跋燁看向李逵的眼神冷漠肅殺,若他拒不從命,便隻有斬草除根。
原以為,皇上沒有抓到自己的把柄,加之自己畢竟是二品大將,最不濟的是降級。
不曾想,皇上竟然將自己一擼到底,直接削了將位。
李逵隻覺翻身無望,想著自己完全沒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本。
思慮片刻,一下狠心,摔杯為號,李逵抽出佩劍砍碎了旁邊的桌角,聲音驚動了所有人。
李逵麵露狠色,說道:“皇上,那簡書桓黃口小兒,如何能接替末將,執掌堯海軍權,還望皇上三思,莫被小人蒙騙。”
“李將軍這是何意?”拓跋燁故作不解道。
李逵卻是滿臉的得意,剛剛他已遞了一個眼色給帳外的守衛,如今堯海七萬將士全部整裝,隻等自己一聲令下。
七萬士兵隻知李逵,不知皇上。
這,便是李逵的底氣,也是他最後的砝碼。
“聽說皇上這次隻帶了三千禁衛軍,末將希望皇上英明神武,定能做出明智的決定。”李逵的弦外之音,威脅之意不言而喻。
哦?拓跋燁鎖緊眉心,接著哈哈一笑,這爽朗的笑聲倒讓李逵心裏有些發毛。
已經到了如此境地,他竟還能笑得出來。
“李將軍這是何意?隻有三千禁衛軍?堯海的七萬將士難道不是朕的?”
大藏、楚牧拔劍站立在拓跋燁左右兩側,大聲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將軍難道要造反不成?”
李逵聞言,不再等皇上讓自己平身,撐著佩劍緩緩站起,“從高祖開始,就不曾有哪一位皇帝來過堯海,隻因這裏地廣人稀,乃偏遠之地,堯海,既沒有繁榮昌盛,也不是人傑地靈。”
“這裏的百姓隻知大皇子,這裏的將士隻知李逵,他們的心中從沒有皇帝二字。”
身在大齊領地,卻不認大齊之主,李逵簡單兩句,謀反之心昭然若揭。
他明白,若自己任由皇上削職,到那時自己一介布衣,無依無靠,皇上再命人秘密將自己處死,一介布衣的死活又有誰會去關注。
唯有把握現在,拚死一搏,用這七萬將士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愛卿莫不是想用這七萬將士的性命與朕一博?”拓跋燁慵懶的抬眸看向李逵,睥睨天下的王者風範,渾身籠罩著一層寒霜,眸眼之間殺伐果斷。
“是又如何?”李逵挑釁的看著拓跋燁,“末將本在帝都任職,不過犯了小錯,就被貶到這苦寒之地,末將自是不服。”
突然,一名小將邁著小碎步快速走進帳裏,在李逵身邊耳語道:“將軍,堯海周邊沒有軍隊行進痕跡,可以斷定,簡書桓確是孤身一人前來。”
聽到這裏,李逵信心倍增,語氣也更加囂張:“今日這局麵,末將也不怕告訴皇上,堯海城七萬將士隻聽末將一人號令。”
見拓跋燁沒有迴應,李逵又拔高了聲音說道:“若皇上收迴聖命,那麽,君還是君,臣還是臣。”
李逵提劍當胸指著拓跋燁說道,“若不然,這大齊江山今日就此易主,也未可知。”
此話一出,帳內一眾大臣俱是一驚,李逵謀反,可皇上隻有三千禁衛軍,簡書桓也沒有帶兵增援,這該如何是好?
“李逵呀李逵,朕著實佩服你,佩服你這不怕死的勇氣。”拓跋燁投以欣賞的目光看向李逵。
畢竟,這是拓跋燁生平聽到的最大膽的一句話。
</p>
“玉兒,想想這次真是劫後餘生。”西熾國主接過玉盞,不急著喝藥,迴想起這次的死裏逃生,心裏就是一陣膽寒。
當日他被刺殺,原以為生死無望,不曾想,老天保佑,在鬼門關外晃悠一圈,又活了過來。
“國主大禍之後是大福,勿要多想。”王後與國主十指緊扣,滿麵柔情,安慰道。
國主微微胡茬,餘毒未清,臉色有些病態的蒼白,也蓋不住他威風堂堂,聽著王後的話,國主低啞著嗓音說道。
“玉兒,你我夫妻多年,辛苦你了。”
當日國主被刺殺重傷在床,滿朝文武大臣主戰主和成兩邊倒,還是墨玉代行輔國,隻宣戰表明立場,不開戰,才沒有讓事態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國主深感王後不易,王後的臉上白皙如玉,保養得宜,但歲月還是在她的眼角留下淡淡的魚尾印跡。
“國主,自我脫離魔族嫁給你開始,這些便是我應當應分的,我無怨無悔。”墨玉深情的看了一眼國主,嘴角漾著一抹如霞光絢爛的笑容。
“玉兒。”國主迴以深情,輕聲的叫著王後的乳名。
又道,“聽說這次是墨瑤取迴了白狐之血,這才解了瑤姬的蛇毒。”
國主一口氣幹完了湯藥,墨玉拿起一素白手帕擦拭國主嘴角的藥漬,“是啊,瑤瑤說這是大齊皇帝贈予她的。”
國主一聽,歎道:“大齊皇帝已經迴信,不但沒有追究之前的事情,反而願意與我西熾永結同盟。”
國主話鋒一轉,淡淡說道:“可惜墨瑤是魔族聖女,無法嫁人,不然她與大齊皇帝郎才女貌,倒是般配。”
國主的話刺進了墨玉的心,這麽多年,她無數次與父親商議,雖然墨瑤的武功與巫蠱之術日益精進,但性子也越發高冷。
這是魔族的一條冷血規定,一旦成為魔族聖女,終身不可婚嫁,
這,也是一個女人的悲哀。
墨玉想讓墨瑤脫離魔族,追尋自己的幸福,身為姐姐,她早已知道墨瑤一直喜歡著拓跋燁,正是女有情,郎無意,墨瑤才會迴到魔族,接受父親的安排,成為聖女。
可墨玉打心底裏希望妹妹能夠幸福開心。
但墨玉的一切想法,全部化為一句,“瑤瑤自有她自己的打算,若有一日,她尋得意中人,我必定去向父親請求,恢複她自由之身。”
“王後所言有理,隻盼她此次助拓跋燁能夠成功。”西熾國主望著窗外的彩雲,幽幽說道。
“國主放心,瑤瑤必定能助大齊皇帝手刃奸臣,凱旋歸來。”
堯海。
此時的李逵跪在地上,拓跋燁坐於帥位俯視這個跪著的二品大將。
李逵自知拓跋瀟謀反一事已被皇上知曉,但他依舊咬緊牙關不願鬆口。
他明白,一旦承認,那他自己也必將落入萬劫不複之地。
“皇上,人到了。”
嚴喜湊到拓跋燁耳邊輕聲說道,但這聲音輕的足以讓李逵聽到。
李逵頭發灰白,臉色也有一瞬蒼白,暗道不好,不知道下麵又是誰要來。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來人一襲朝服,風流倜儻,儒雅隨和,一身的氣宇不凡。
拓跋燁淡淡說道:“愛卿平身吧。”
“謝皇上。”來人緩緩起身。
李逵輕瞥一眼,辨認出這是大理寺卿魏晨,自己之前與他曾有一麵之緣。
那時,自己還是禁衛軍統領,而魏晨不過是個陪讀,每天天不亮就要進宮讀書,遇到他也會恭敬行禮,叫一聲“李統領。”
如今再見,已是物是人非。
李逵納悶,大理寺卿來這堯海城,所為何事?
魏晨起身上前,眼角餘光若有若無的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逵。
“皇上,微臣已經查明,在皇後娘娘的立後大典上刺殺皇上與皇後娘娘的幕後主使,正是大皇子拓跋瀟。”
魏晨寥寥數語足以讓李逵膽戰心驚,他這才明白這位大理寺卿不遠萬裏來此的目的。
李逵趴在地上,不再替拓跋瀟說話,而是“落井下石”,隻求獨善其身。
“皇上,這些…這些末將一概不知,大皇子他…他竟敢如此犯上作亂,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
李逵的額頭冷汗如黃豆般落下,一臉慌張,無所適從的樣子讓人認為他與拓跋瀟絕無半點關係。
可李逵心裏卻在謀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隻要能保住自己,以後再伺機圖謀。
“拓跋瀟刺殺皇上在先,賣主求榮在後,二罪並罰,應該淩遲處死,大皇子府上下全部誅殺,所有株連者殺無赦。”
魏晨居於下首,人如霽風朗月,說話卻冷若冰霜。
一聽到“淩遲處死”,所有大臣不發一言,整個帥帳安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生怕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牽連到自己。
“皇上,末將,實在不知大皇子所為,還請皇上明鑒。”李逵故作無辜,說道。
“李將軍忠君愛國,愛卿當然知道,不過嘛…”拓跋燁端起了麵前的玉盞,輕抿一口熱茶,說道。
“李將軍是拓跋瀟部將,朕已張貼懸賞通告緝拿,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避免說朕偏私,朕隻得命書桓暫時來接替李將軍職務。”
李逵萬念俱灰,麵上卻說:“末將…謝皇上不殺之恩。”
“李將軍,書桓此次單槍匹馬,隻身前來接替將軍職務,望將軍能體恤朕的一番良苦用心,與書桓交接清楚。”
拓跋燁先禮後兵,先安撫,好言勸之,但若李逵冥頑不靈的話…
拓跋燁看向李逵的眼神冷漠肅殺,若他拒不從命,便隻有斬草除根。
原以為,皇上沒有抓到自己的把柄,加之自己畢竟是二品大將,最不濟的是降級。
不曾想,皇上竟然將自己一擼到底,直接削了將位。
李逵隻覺翻身無望,想著自己完全沒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本。
思慮片刻,一下狠心,摔杯為號,李逵抽出佩劍砍碎了旁邊的桌角,聲音驚動了所有人。
李逵麵露狠色,說道:“皇上,那簡書桓黃口小兒,如何能接替末將,執掌堯海軍權,還望皇上三思,莫被小人蒙騙。”
“李將軍這是何意?”拓跋燁故作不解道。
李逵卻是滿臉的得意,剛剛他已遞了一個眼色給帳外的守衛,如今堯海七萬將士全部整裝,隻等自己一聲令下。
七萬士兵隻知李逵,不知皇上。
這,便是李逵的底氣,也是他最後的砝碼。
“聽說皇上這次隻帶了三千禁衛軍,末將希望皇上英明神武,定能做出明智的決定。”李逵的弦外之音,威脅之意不言而喻。
哦?拓跋燁鎖緊眉心,接著哈哈一笑,這爽朗的笑聲倒讓李逵心裏有些發毛。
已經到了如此境地,他竟還能笑得出來。
“李將軍這是何意?隻有三千禁衛軍?堯海的七萬將士難道不是朕的?”
大藏、楚牧拔劍站立在拓跋燁左右兩側,大聲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將軍難道要造反不成?”
李逵聞言,不再等皇上讓自己平身,撐著佩劍緩緩站起,“從高祖開始,就不曾有哪一位皇帝來過堯海,隻因這裏地廣人稀,乃偏遠之地,堯海,既沒有繁榮昌盛,也不是人傑地靈。”
“這裏的百姓隻知大皇子,這裏的將士隻知李逵,他們的心中從沒有皇帝二字。”
身在大齊領地,卻不認大齊之主,李逵簡單兩句,謀反之心昭然若揭。
他明白,若自己任由皇上削職,到那時自己一介布衣,無依無靠,皇上再命人秘密將自己處死,一介布衣的死活又有誰會去關注。
唯有把握現在,拚死一搏,用這七萬將士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愛卿莫不是想用這七萬將士的性命與朕一博?”拓跋燁慵懶的抬眸看向李逵,睥睨天下的王者風範,渾身籠罩著一層寒霜,眸眼之間殺伐果斷。
“是又如何?”李逵挑釁的看著拓跋燁,“末將本在帝都任職,不過犯了小錯,就被貶到這苦寒之地,末將自是不服。”
突然,一名小將邁著小碎步快速走進帳裏,在李逵身邊耳語道:“將軍,堯海周邊沒有軍隊行進痕跡,可以斷定,簡書桓確是孤身一人前來。”
聽到這裏,李逵信心倍增,語氣也更加囂張:“今日這局麵,末將也不怕告訴皇上,堯海城七萬將士隻聽末將一人號令。”
見拓跋燁沒有迴應,李逵又拔高了聲音說道:“若皇上收迴聖命,那麽,君還是君,臣還是臣。”
李逵提劍當胸指著拓跋燁說道,“若不然,這大齊江山今日就此易主,也未可知。”
此話一出,帳內一眾大臣俱是一驚,李逵謀反,可皇上隻有三千禁衛軍,簡書桓也沒有帶兵增援,這該如何是好?
“李逵呀李逵,朕著實佩服你,佩服你這不怕死的勇氣。”拓跋燁投以欣賞的目光看向李逵。
畢竟,這是拓跋燁生平聽到的最大膽的一句話。